1.4 上海机电设计院(1958年11月至1965年8月)

到1958年10月底,中国科学院第一设计院除了完成上述的T-3火箭总体结构图,包括发动机的布置总图外,又完成了T-3火箭的一些部件和组件的图纸。

图纸出来后,接下来就要解决生产加工的问题。由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北京完全是一个消费型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几年来,虽然工业有所发展,但要生产像运载火箭这样的尖端产品,还是相当困难的。中国科学院的领导和“581”组成员想到当时上海工业基础相对较好,就想将第一设计院南迁至上海,就地解决火箭的生产和加工问题。

张劲夫通过电话与中共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柯庆施商量此事,希望上海市和中国科学院共同促进和完成卫星上天任务,柯庆施对此表示欢迎。张劲夫的照片如图1-8所示。

图1-8 张劲夫的照片

1958年10月底到11月初,“581”组组长钱学森和第一设计院副院长杨南生等带领几个年轻人来到上海,和上海有关部门谈具体落实的事情。他们参观了一些工厂,落实了搬来以后的工作场所和住宿安排问题。然后,在一个下午,柯庆施召集了上海上百家大厂的党委书记和厂长开会。钱学森看到上海空军第13修理厂、上海机床厂、上海柴油厂、上海四方锅炉厂、上海市仪表局等单位排在一长串工厂、企业名单的前列。他心潮澎湃,滔滔不绝地作了一下午的报告,动员上海与会的工厂和技术人员都来搞火箭,把卫星送上天。他讲了生产制造火箭和卫星上天的意义、对促进工业现代化的作用;也讲了加工尖端产品的精度要求、卫生条件,还表达了对上海市委、市政府和在座的工厂、企业领导的感谢,受到听众的热烈欢迎。

上海方面原先打算把毕卡地公寓(今衡山宾馆)作为第一设计院的工作场所,面商以后,上海市委了解到人员不算太多,就决定将位于淮海中路1146号(今1162号)的淮中大楼拨给第一设计院使用。淮中大楼当时是淮海路上的一座七层高的标志性建筑,如图1-9所示,而大部分人的住宿都安排在衡山路一幢宿舍楼里。

图1-9 上海机电设计院的最初办公楼——位于上海淮海中路1146号(今1162号)的淮中大楼

中国科学院第一设计院于1958年11月迁到上海,改名为上海机电设计院(以下简称设计院)。

上海机电设计院受上海市和中国科学院双重领导。党组织由上海市委领导,业务行政管理以中国科学院为主,中国科学院委托力学所代管。上海市委立即从上海市部分院校和机关事业单位选调了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和中专生344名和党政干部20余名,迅速充实到机电设计院,使设计院生机勃勃,科研生产充满了活力,形势十分喜人。

上海机电设计院的副院长仍为杨南生,郭永怀因在北京身兼其他重要职务,没有随迁。为了加强设计院的领导力量,1958年12月,原上海机床厂厂长艾丁被调到设计院任党委书记;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王希季被调到设计院任上海机电设计院总工程师(保留上海交大职务)。当王希季拿着介绍信到淮中大楼上海机电设计院报到时,意外地发现副院长杨南生是他大学同系的同学。

王希季,白族,1921年7月生于昆明,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机械系,1948年赴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动力及燃料专业学习,1949年获硕士学位,1950年回国。先到大连工学院(今大连理工大学)任教;1955年1月,王希季所在的大连工学院造船系调整到上海交大,他也随同前往,任副教授,1960年晋升为教授。图1-10为王希季与徐向前元帅在1960年的照片。鉴于王希季在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及其前身)为长征1号运载火箭研制及核试验取样火箭研制所做的贡献,1999年,国家授予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到1958年年底,设计院人员迅速增加到600多人。院下设四个研究室:一室为总体设计室,二室为结构设计室,三室为自动控制设计室,四室为发动机室,后来又增设了五室(发射室)。

1959年6月,为了适应工作需要,上海机电设计院由淮中大楼迁往上海虹口公园附近位于四达路上的原华东财经学院的校园内。开始集中精力搞T-5探空火箭,1959年8月,上海机电设计院开始研制T-7气象火箭,1959年9月,上海机电设计院又开始筹划和设计T-7M火箭。

图1-10 1960年徐向前元帅视察探空火箭,王希季(左一)介绍情况

1960年7月1日,上海机电设计院的领导体制作了微调,行政业务脱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由中国科学院新技术局归口管理,仍实行由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的双重领导。

1961年7月1日,国防部五院副院长、三机部副部长刘秉彦在上海调研以后向贺龙和聂荣臻副总理提交了一份《关于上海建立新技术产品研究试制基地的调查报告》,提出将上海机电设计院与上海新技术设计室合并的建议。1961年8月初,上海市正式成立了一个火箭、导弹的归口管理机构——上海市第二机电工业局(简称上海机电二局)。10月1日上海机电设计院划入机电二局建制。11月20日,上海市科委副主任萧卡兼任上海机电二局局长,他在全院大会上宣布,上海机电设计院与上海新技术设计室正式合并,成立新的上海机电设计院。11月29日新的上海机电设计院正式成立。艾丁任上海机电二局党委书记兼任上海机电设计院党委书记,于志任设计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除杨南生继续任副院长外,又任命原新技术室副主任郝振广为设计院副院长,印均田为总设计师,王希季仍为设计院总工程师。[2]

合并后的上海机电设计院实行“一套机构、两个任务、两个业务领导、统一组织、统一安排的运作模式”。“两个任务”是指地空导弹和探空火箭。“两个业务领导”是指地空导弹以三机部为主要业务领导,T-7探空火箭以中国科学院为主要业务领导。在合并之初,对该院做具体工作的科研人员的工作没有什么影响,1962年1月上海机电设计院268名科技骨干到上海市第二机电工业局下属工厂工作。[5]

1960年,正值我国连续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的时间,国家在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为了发展我国的空间技术,拨款人民币800万元,在上海市松江县(今上海市松江区)建设上海机电设计院新院址。因为随着工作的进展,原华东财经学院的旧址已不够用,特别是在繁华的市区进行有些带有爆炸性的试验也不妥。经上海市领导人陈丕显认真地考察,最后选定在上海市松江县西南、横潦泾以北的一处三面环水的区域作为新院址(现今为上海市松江区贵德路76号,上海航天精密机械研究所)。1960年4月破土动工,作为上海市的重点建设项目。这一年完成土建5万平方米,1961年国庆节前又完成土建2万平方米,1961年国庆节前建成并交付使用。1961年国庆节前上海机电设计院全部迁入松江县新址,该新址的办公大楼主楼和东配楼如图1-11~图1-13所示。同时,在该县佘山山麓建成一个发动机试车台,从此,上海机电设计院在松江新址开展了多种探空火箭的研制任务和人造地球卫星的预研任务,一直到1965年8月迁到北京。

图1-11 上海机电设计院松江县新址主楼(摄于1962年,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综合档案室董济泽提供)

图1-12 上海机电设计院松江县院址主楼(今为上海航天800所地址,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综合档案室摄于2018年5月)

图1-13 上海机电设计院松江县院址的东配楼(东翼)的外貌(李颐黎摄于2018年10月11日),上海机电研究院松江县时期的一室(总体设计室)和二室(结构设计室)在此楼内办公

1962年9月,国防部五院副院长王诤率领工作组来到上海,调查上海基地的领导体制和任务方向,通过一个多月的调研,经领导研究后,国防部五院于同年11月2日向贺龙、聂荣臻副总理和罗瑞卿总参谋长提交了《关于接收上海基地和建议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建制隶属关系划归五院的报告》。报告中明确建议:上海机电设计院自1963年1月起划归国防部五院,对外仍保持上海机电设计院名称;其方向任务改为探空火箭(包括将来的人造卫星总体)设计和探空火箭工程(包括探空火箭有效载荷、探空火箭发射场和探空火箭的跟踪测量)的抓总单位,人造卫星运载火箭利用现有的导弹改装;箭头和卫星内部仪器设备的研制、生物高空研究等工作由中国科学院有关研究所承担。设计院根据上天仪器设备和生物试验的要求,负责箭头的仪器舱、生物舱的总体设计和结构设计。设计院当前的任务,可以让大部分技术人员继续进行T-7气象火箭的修改设计,做到善始善终,以便取得比较完整的经验。另外,让少数技术骨干到国防部五院了解1059导弹的资料和实物,以便利用1059导弹的技术,设计出高一级的探空火箭。

聂荣臻副总理和罗瑞卿总参谋长先后批准了王诤代表国防部五院提出的报告。于是,从1963年1月1日起,上海机电设计院划归国防部五院建制。[2]

经过国防部五院王秉璋、钱学森等人的研究,1963年年初国防部五院向上海机电设计院下达的当年的研制工作任务如下:

a)继续研制T-7A探空火箭;

b)着手开展固体推进剂气象火箭的研制工作;

c)将1059导弹改装为和平1号地球物理火箭;

d)开展人造地球卫星研究的准备工作。

从1963年起,上海机电设计院在上述四项任务工作任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其中,就包括上海机电设计院应国防部五院钱学森副院长之邀于1963—1964年派遣由孔祥言、朱毅麟、李颐黎、褚桂柏组成的四人小组赴京,在钱学森的指导下进修星际航行技术,并制定中国科学院星际航行技术发展规划,协助制定上海机电设计院的发展规划。之后,上海机电设计院于1964年5月成立了以四人小组为骨干的上海机电设计院卫星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