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和文学之根都扎在故乡宝鸡的昆仑之子——当代散文家 王宗仁

“当天,他没有出猎,在山坡上挖了个坑,将那只藏羚羊连同它那没有出世的孩子掩埋了。同时埋掉的还有他的猎枪……”当著名导演陆川在央视《朗读者》栏目的舞台上把散文《藏羚羊的跪拜》声情并茂地读出来时,收看节目的观众早已泣不成声。

这篇散文的作者叫王宗仁。从1955年发表处女作以来,64年间,他奔波辗转于青藏沿线和祖国各地。现定居北京,但他却总说:“我的心在宝鸡,因为我生命的根和文学的根都扎在那里!”

王宗仁,陕西扶风人,1939年生,笔名柳山。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一级作家。1955年在《陕西文艺》发表散文处女作《陈书记回家》。累计发表作品400多万字,出版作品集40余部,获得各种文学奖20多项,并且连续五届荣获总后勤部军事文学奖。尤其是他倾注全部心力、真情书写的精品散文集《情断无人区》,2000年首次出版发行后,由于传播面广,连续三年三次印刷,成为文坛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报告文学《历史在北平拐弯》等作品也广受读者欢迎。有四篇散文入选中小学语文课本。著作《藏地兵书》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代表作有《传说噶尔木》《雪山无雪》《情断无人区》《苦雪》《拉萨跑娘》和《藏羚羊跪拜》等多部。

王宗仁这位年高八十的老人,已离开家乡近一个甲子。虽离家已久,但乡音无改,见到家乡人言必称“乡党”。

王宗仁出生于宝鸡扶风县杏林镇长命寺村,这里是东汉著名文学家、史学家班固长眠之地,北有周原遗址,南有东汉经学家马融讲经之绛帐和北宋哲学家张载兴教之横渠。深深扎根于这块历史名人辈出、文化积淀深厚的宝地,王宗仁吮吸着千百年来八百里秦川积累下来的文化养分,如饥似渴,如饮甘露。

小学六年级,当很多孩子还在捏泥巴、扮鬼脸时,王宗仁已经在《陕西文艺》上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陈书记回家》。

因为从小喜欢写作,在小学时王宗仁的作文就常被老师当作范文来朗读,特别是小学四年级时,他的语文老师乌安民也喜欢写作,对他影响很大。有一次,王宗仁去乌老师办公室交作业本,在桌子上看到了一封《陕西日报》的退稿信,王宗仁在好奇的同时,也偷偷记住了上面的通信地址,便开始自己投稿。就这样,一年多时间里,王宗仁多次投稿,却不见刊登出来。“那时候想发表的欲望太强烈了,这也投,那也投,《陕西农民报》《陕西日报》来了以后,都是翻来覆去看。”后来这篇《陈书记回家》在《陕西文艺》上刊登了,他激动了好几天。

初中以后,王宗仁遇到了人生的又一位良师——王瑞祥老师,这是一位从西安某学校作为右派被下放到扶风的语文老师,那时因为王宗仁发表过文章,所以他找王宗仁和另外两个同学一起成立了一个文学社,这件事对王宗仁的影响很大。

2004年,《中华文学选刊》少年写作版要刊登一些著名作家少年时的作品,王宗仁找到自己的处女作和初中发表的另外几篇稿子,别人看了后都说,这哪像十几岁娃娃写的东西,太老练了!

“尽回大地花千万,供养情天一喇嘛。”如今随着交通的方便,“318自驾”“西藏”“仓央嘉措”“八廓街”等关键词都成了文艺青年们的最爱。而在20世纪50年代驻守高原的军人眼中,青藏高原却是“冰天雪地”“生命禁区”的代名词。

王宗仁1957年中学毕业,当年就当兵了。报名时他也不知道去哪里就跟着走,走到半路才知道是去西藏,而且这一去就是七年驻扎,一辈子的魂牵梦绕。入伍后他在汽车团当驾驶员,开着大汽车每年至少六七次翻越海拔5300米的唐古拉山,年复一年地穿梭在祁连山—昆仑山—唐古拉山之间,日复一日就这样在极其艰苦危险的自然环境中度过了自己的年轻时代,用自己的生命与青藏高原交心。

正如王安石所说:“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文学创作也是如此。天天在这别人无缘接触的世界屋脊之“天路”上翻山越岭,洁白无瑕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原,甚至最可爱的高原战士,都给了他无限的灵感和创作欲望。为了不影响战友们休息,驾驶室成了他的写作间,而且时常一写就到半夜。

七年雪山寄文情,管他春夏与秋冬。在藏地奔波了七个春秋,王宗仁在做好军营本职工作的同时,其他精力全部倾注于创作,大量散文、诗歌先后在《人民军队报》《高原战士报》《解放军报》《青海湖》《人民文学》等报刊上发表。其中,散文代表作《考试》于1964年2月8日在《解放军报》发表后,获得总政治部第一期征文优秀作品奖。

1965年,解放军报社要举办全军第9期新闻干部学习班,上级点名通知王宗仁参加。半年的学习之后,他被调到总后勤部政治部宣传部任新闻干事。从艰苦的高原要到首都北京了,本是件高兴的事情,但王宗仁却有些担心,他怕自己会忘记高原、忘记雪山和草原、忘记可可西里与唐古拉。殊不知,一日高原行,终生高原情。此后,王宗仁又任总后勤部政治部宣传部创作组创作员、创作室主任,人虽然离开了青藏,但他的笔永远没有离开过让他魂牵梦绕的高原。

很多人一生的梦想之一就是去趟青藏高原,心心念念还总是实现不了,美其名曰“还没有准备好”,而王宗仁就像那个蜀鄙之僧一样,凭“一瓶一钵”,40年间竟然上百次赴高原采访,哪怕是退休后,他还坚持每年进藏。正是有这样的精力和用心,王宗仁的《传说噶尔木》《雪山无雪》《情断无人区》《苦雪》《拉萨跑娘》《藏羚羊跪拜》等代表性作品,才会让读者沉浸其中,一次次从字里行间领略到青藏高原的神美和悲壮。

“我是当兵的,一辈子当兵,今年81岁,我还住在部队大院里。过去也有其他单位叫我去任职,都没有去,一辈子就是干了写作一件事,也没当什么官。现在年纪越来越大,就越怀念家乡。我很想把一些书稿和藏书留给家乡的乡党。”

“宝鸡是片沃土,随便拿脚一踢,弯腰捡一块石头都是文学,都可以出好作品。那块土地你去了以后就能写东西,就是咱们周原大地。”

“很惭愧,我的作品百分之八九十都是写青藏高原的,所以有时我会觉得愧对家乡,家乡写得少,一个人精力总是有限的。”

……说起家乡,这位八十老翁句句真情。

正因为一直怀揣这份“愧对”,王宗仁格外关心宝鸡青年作家。这些年王老和宝鸡业余作者、青年作家接触比较多,每当发现一些优秀青年作家的好作品,他都喜当伯乐,极力推荐,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尤其对老家扶风及扶风籍作者关注多。扶风近年出了两个写长篇小说的农民作家,让王老特别兴奋,鼎力支持他们的作品。王老说西府宝鸡真是作家创作的沃土,像著名作家茅盾、杜鹏程、张洁都在宝鸡留下了散文名篇,“宝鸡,踢一脚瓦片就是故事,捡一块石头就是传奇。”他先后指导和帮助的宝鸡籍青年作家有卢文娟、扶小风、刘省平、汪润琳、张天福等,不管是新书作序还是开研讨会,王宗仁都异常上心,力所能及地有求必应。“中国散文学会名誉会长王宗仁作序或推荐”已成为众多宝鸡特别是扶风作家作品的“标配”。王宗仁常说:“愿他们能为宝鸡创作出更多优秀作品来弥补我的遗憾,这是我的希望。”

对于当前宝鸡正在进行的“四城”建设,王宗仁满怀期待,他同时也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宝鸡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一定要好好保护和打造,深入挖掘。例如扶风有点将台遗址,有苏若兰和《璇玑图》,还有杨贵妃故里野河山,这些历史文化元素或许和炎帝故里、周秦文化发祥地比起来小了不少,但还是不容忽视。特别是苏若兰这样的才女,在全世界都是少有的,我也计划今后为苏若兰写部书。还有扶风的‘班、马、耿、窦’四大家族,都需要进一步挖掘,用更多形式来展示,否则就太可惜了!”

(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