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金朝
题武后庙(无字碑题诗)
冬苑花开瑞气殊,唐朝周号谩窥图。
聪明终悟梁公谏,宗庙礼仪无附姑。
——录自乾陵无字碑现存文字。清·毕沅撰《关中胜迹图志》卷26《乾州·古迹》(四库全书本)、清·拜斯呼朗纂雍正五年(1727)刊本《乾州新志》卷6《艺文下·诗录》、清编《御定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52皆有录文。本诗为七言律诗。
作者刘仲游,字景文,生卒年和籍贯不详。大定(1161—1189)初年出生人,金代(1115—1234)诗集收藏家。曾官坊州(唐朝至元朝的州。唐高祖武德二年分鄜州设置,因境内有马坊,所以称坊州。治所在中部县即今陕西省黄陵县西北的隆坊镇。包括今陕西省黄陵县、宜君县。1269年,蒙古帝国废除,合并入鄜州)知州、大中大夫(从四品)、同知京兆兼本路兵马都总管府提举子学士权府事。金大定十三年(1173)在宋代米芾(1051—1107)《虹县诗卷》帖后题跋(《履园丛话·十·收藏》);金明昌五年(1194,甲寅)在唐颜真卿《多宝塔碑》碑侧、乾陵“无字碑”和宋·游师雄《昭陵六骏图碑》题刻其诗。清编《御定全金诗增补中州集》卷52录其诗4首,分别为《华清宫》《温泉》《乾陵》(2首)。
题高宗乾陵(无字碑题诗)
处分昭陵牢固帖,宣和秘阁至今藏。
外人岂计国家事,还笏空悲褚遂良。
——录自乾陵无字碑现存文字。清·拜斯呼朗纂雍正五年(1727)刊本《乾州新志》卷6《艺文下·诗录》有录文。原诗后题款:“明昌五年(1194)岁在甲寅□冬望日京兆同尹□□刘仲游景文书。”
作者刘仲游,见前录《题武后庙》诗作者注。
过乾陵
晓日上乾陵,乾陵何巍巍!
前瞻对双阙,上有十丈碑。
左右蕃夷像,想见朝贡时。
一抔土未干,衮服易袆衣。
好还虽天道,剪伐尽本枝。
凄凉庐陵谪,慷慨黄台辞。
赖有狄相国,取日洗咸池。
母后盗国鼎,吕氏非薄姬。
中睿乃其子,天幸亦其宜。
骊山三日火,见笑牧羊儿。
如何陵上柏,独有神护持?
千秋百岁后,魂魄复来兹。
故山草木頳(chēnɡ),应悔复辟迟。
天回西日照,岁暮北风吹。
南登乐游园,默诵昭陵诗。
——录自金·赵秉文撰,孙德华点校:《闲闲老人滏水文集》(中国东北边疆历史文献丛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年)。阎凤梧、康金声主编《全辽金诗》(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210页)亦有录文。原诗前题注:“乾陵,故梁山也。旧有柏万株,亡矣。有石蕃王像,来朝者六十四,至今犹存。下有章怀太子墓。”“頳”古同“赪”,赤色。
作者赵秉文(1159—1232),字周臣,号闲闲老人,磁州滏阳(今河北省磁县)人。金代著名学者,诗人。金世宗大定二十五年(1185)进士,调安塞簿,以课最,迁邯郸令,再迁唐山令。金章宗明昌六年(1195)入为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泰和二年(1202)召为户部主事,迁翰林修撰。是年十月,出为宁边州(治唐隆镇即今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南下城湾,辖境约今清水河县地)刺史。三年,改平定州(今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刺史。大安(1209—1211)初,为兵部郎中兼翰林修撰,俄转翰林直学士。金宣宗兴定元年(1217)拜礼部尚书、翰林侍读学士、同修国史、知集贤院事。金哀宗(完颜守绪,1198—1234,金国第9位皇帝,1224—1234年在位,原名守礼,女真名宁甲速,金宣宗完颜珣第3子)即位,改翰林学士,同修国史,兼益政院说书官。累官至资善大夫、上护军、天水郡侯。赵秉文生性好学,工诗文、书画、草书,时颇有文名。其散文的哲学思想以“周程理学”为主,宣扬仁义道德性命之说。诗歌多近体,笔势纵放,也有习陶渊明之作,内容多描写自然景物。赵氏一生“历五朝,官六卿”,著述颇丰,有《易丛说》10卷、《中庸说》1卷、《扬子发微》1卷、《太玄笺赞》6卷、《文中子类说》1卷、《南华略释》1卷、《列子补注》1卷,删集《论语》《孟子解》各10卷,《资暇录》15卷。所著文章号《闲闲老人滏水文集》(30卷)等。传见《金史》卷110《列传四十八》。
过长安
茂陵玉盌苔痕土,魏帝金盘月泫津。
独有乾陵陵上柏,年来风雨不能神。
——录自金·赵秉文撰,孙德华点校:《闲闲老人滏水文集》(中国东北边疆历史文献丛书,北京:科学出版社,2016年)。李世忠著《历代咏关中陵墓诗笺注》(陕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第149页)亦有录文。
作者赵秉文,见前录《过乾陵》诗作者注。
乾陵
牝鸡一啄血波流,天下何缘不姓周?
今日阿婆心力尽,乾陵秃似老僧头。
——录自阎凤梧、康金声主编:《全辽金诗》,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2199页。陕西省地方志办公室编《历代咏陕诗词曲集成》(古代部分下册,霍松林主编,三秦出版社,2007年)亦有录文。本诗为七言绝句。作者对武则天称制、后称皇帝、改唐为周极为不满。“阿婆”指武则天。
作者杨慥(zào),字叔玉,代州五台县(今山西省五台县)善门村人,金章宗承安五年(1200)进士,官至户部郎中、户部侍郎、参知政事。《归潜志》(崔文印点校,中华书局,1982年)卷5称其“南渡,为监察御史”。工于诗。《金史》无传,《五台县志》有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