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陕西省委党校(陕西行政学院)学员调研报告(2018年)
- 蔡钊利主编
- 6815字
- 2020-12-01 15:19:01
关于支持我省创新驱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调研报告
“十三五”是我省“追赶超越”和建设创新型省份的关键时期,是推动科教资源优势向科技创新优势转化的重要时期,是加快落实好习总书记关于“挖掘好、利用好、滋养好陕西丰富的科技资源”指示精神,走出一条依靠科技驱动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实现追赶超越的最佳机遇期。为此我们省委党校中青一班第三调研组立足全省当前科技实际,以科技政策创新为着眼点,以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为聚焦,就科技政策、投入和管理问题展开专项研究,并形成本报告。
一、“十二五”以来全省科技创新的总体情况
(一)科技政策体系更加健全
“十二五”期间,省委、省政府累计出台48项财政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包括研发投入6项、成果转化12项、人才激励10项、军民融合3项、平台建设4项、金融服务5项、专利2项、考核奖励1项、其他政策5项,总体上形成了面向科技创新链的科技政策体系。2016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陕西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陕西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若干规定(试行)》(简称“陕九条”)和《陕西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全省的科技创新政策生态不断优化,体制机制更加健全。
(二)科技创新实力大幅增强
一是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实现较大提升,综合科技进步水平指数从2011年的58.17%提升至2015年的62.96%,已成为中西部地区的区域研发中心,综合科技进步水平西部第二、全国第九;特别是在“科技活动产出指数”单项指标上排全国第六位、“科技进步环境指数”单项指标上排全国第八位,两项指标均位居西部首位。二是专利授权量增长了近两倍,从2011年的11662件增长到2016年的48455件,增长45.7%、增长率居全国第一位;2016年平均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为7.31件,居全国第七位、中西部首位。三是科技成果数量持续领跑全国,2016年度,陕西省32个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占全国科技奖励授奖总数的11.47%;其中由我省科研单位主持完成的项目达18项,数量居全国第4位;同年,全省共登记技术合同21033份,技术合同交易额达802.74亿元,全国排名第四位,仅次于北京、湖北和江苏。
(三)科技金融工具不断涌现
创新运用“财政+金融”的模式,在多元融资环节探索实施了引导基金、股权投入方式等措施,推动科技创新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2012年我省设立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2015年末到位资金5.09亿元,截至2016年,以股权方式累计出资参与或单独设立8支子基金,子基金资金总规模达到24亿元,其中财政出资额2.63亿元,财政放大效应达到9.32倍,成功孵化科技型企业100多家,成为我省科技创新的新亮点。
(四)科技投入规模实现翻番
2011年至2015年,全省财政科技投入从29亿元增长到57.28亿元,年均增速达18.36%、高于全省GDP的年均增速,全国财政科技投入排名从20位上升到15位(见表1)。其中,省级财政科技资金从13.06亿元增长到14.58亿元,占全省财政支出的比例从0.990%增长到1.309%。
表1 “十二五”期间全省财政科技投入数据表(单位:亿元)
(五)科技创新的效果稳步显现
我省先后成功推动六家工业技术研究院改制组建,涌现了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光机所和有色院“一院一所”模式,省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设立、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等重点项目均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综合科技进步水平处于全国第一方阵、科技成果数量在全国继续名列前茅、部分科技领域(3D打印、新材料、航空航天、大数据等)形成全国领先优势,在一些关键环节上正由“跟跑者”变为“并跑者”甚至是“领跑者”。
(六)自贸区释放强劲的创新驱动红利
伴随着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批复,先行先试的政策创新机制与“一带一路”等重大战略叠加释放发展红利,特别是中国(上海)自贸区的成功经验,为我们提供了模板,负面清单管理和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为驱动创新和成果转化营造了宽松的环境和优越的条件,使得我省迎来了创新驱动战略的历史最好机遇期。同时,以西安市全面创新改革实验区和西安高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为载体,着力推进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将全面构建陕西创新驱动发展体系。
二、当前制约影响我省科技驱动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主要因素
(一)科技项目立项与社会需求缺少政策衔接
省级科技计划项目主要面向全省科技创新需求的各类科学技术研究活动,具有服务性、实践性、创新性等本质特征。当前我省科技项目征集、论证与立项环节缺乏精细化管理,缺少科技研究指南与全省、全社会科技驱动创新需求的梳理整合环节,缺乏全省层面对科技立项项目与科技需求之间的匹配环节与政策衔接,缺乏前期论证、顶层设计和充分沟通协商,导致存在重复立项、“拉郎配”等现象。
(二)科技政策缺乏重大聚焦和前沿聚焦
一是缺乏对关键技术和瓶颈制约问题的重大聚焦,尤其缺乏“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类的产业科技创新龙头项目的聚焦。我省在“十二五”期间实施了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支持了40个陕西省重大科技项目,取得了一批技术成果,但相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影响力,我省这些项目远未达到预期要求,无法形成我省在全国的科技优势。加之,我省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科技重大专项,在顶层设计、组织实施和支撑引领产业发展上,也缺乏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对接,这进一步拉大了我省与先进省份的差距。二是缺乏前沿聚焦,尤其缺乏对双创工作的聚焦。从全国来看,双创热潮刚刚兴起,普遍存在区域不聚焦、载体不聚焦、支持政策不聚焦等问题,我省目前也是如此,尚未形成聚集效应和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从当前实际来看,我省科技双创工作仍不能百花齐放。特别是,还没能实现“一院一所”模式的复制推广效果和政策引导机制。
(三)缺少科技政策的协同执行机制
全省“十二五”期间累计出台48项支持科技创新的政策措施,涉及研发投入、成果转化、人才激励、军民融合、平台建设、金融服务、专利、考核奖励等诸多方面,这些政策分别由科技、工信、知识产权等多个部门执行和落实,不免有时存在部门之间职能划分不明确,缺乏统筹协调,政策不衔接,造成政策落实不到位。
(四)财政科技投入规模偏小且分散
财政科技投入与“挖掘好、利用好、滋养好科技资源”的需求仍不相匹配。一是财政科技投入占比低于全国水平,2015年度我省财政科技投入57.28亿元、排名全国第17(省级财政科技投入14.6亿元、排名全国第18),占全省财政支出的比例创了“十二五”期间最高水平,达到1.3%(以往全省财政科技投入占全省财政支出的比例始终在1%左右徘徊),但即便如此仍低于2.26%的全国平均水平。二是人均财政科技投入低,从研发人员年均获得财政科技投入来看(见表2), 2015年我省为12.7万元,低于安徽的15.28万元、湖北的18.13万元和四川的17.02万元,仅相当于北京的五分之一、上海的三分之一。三是省级财政科技投入增幅小。“十二五”期间,省级财政科技投入增长较慢,仅从13.06亿元增长到14.58亿元;特别是省级主要科技专项一直没有增长,始终保持在9.4亿元的投入规模上,与日益增长的科技创新需求不匹配。四是财政投入分散。2016年,省级2.12亿元财政科技投入累计支持了2404项科技项目,项均经费仅为8.82万元,“撒胡椒面”特征突出;同时,财政资金使用上存在“一马挂多车”现象,省级财政科技经费与科技项目被分散在科技、发改、工信、教育、水利、环保等15个部门,财政科技经费管理等成本骤增,加之使用财政科技资金的各个部门间缺乏会商机制,不仅不利于科技经费的统筹分配,更容易出现重复立项等降低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现象。
表2 2015年度我省与典型省份的人均财政科技投入对比情况
说明:第四列为第二列除以第三列的值。
(五)科技经费“重物轻人”现象突出
我国科研经费长期以来存在“重物轻人”的问题,在我省也是长期存在。以我省414个科技统筹创新工程计划项目为例,财政经费支出结构中设备费约占30.3%、材料费约占23.2%,两项之和占总经费一半以上;但涉及人的经费包括专家咨询费、劳务费、绩效支出合计约占总经费的9.7%,如果单纯计算作为项目组成员直接激励的绩效支出,其只占总经费的0.9%。这个比例虽然符合特定时期科研经费管理的制度要求,但却很难发挥激发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的导向作用,更无益于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创新、激励创新的氛围。
(六)科技成果就地转化率整体较低
当前我省已经成为中西部地区的科技研发中心,技术市场规模进入全国前列,2016年以21033项合同数、802.74亿元成交额位居全国第四、西部首位,进一步彰显了我省的科技创新实力。但与此相矛盾的是,我省领先的科技创新优势却没能转化为领先的经济发展优势,2015年我省科技进步贡献率为55.81%,仅高于全国水平0.71个百分点,与北京市60%以上贡献率存在较大差距。在具体层面上,还突出地表现为合同就地转化率与交易额就地转化率的巨大差距,2016年省内转化技术合同11325项,就地转化资金达到280.33亿元,合同、交易额的就地转化率分别为53.84%、34.92%,二者有近20%的差距,从而凸显出我省技术创新强势与技术本地转化弱势并存的格局。此外,从2016年副省级城市技术流向来看,西安市的技术输出排名第一,但技术输入却排名第四,技术输出额是输入额的3.1倍,这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出我省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不足的窘境。
(七)科技人才机制存在薄弱之处
当前我省缺乏支撑科技创新驱动的人才机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人才分布失衡,大量的高端研发人才分布在高校、科研机构,企业聚集人才效应不佳,没有形成有利于创新型人才集聚企业的价值引导机制;二是人才激励措施不到位,企业靠“事业”留人的机制没有建立,股权、期权激励等在大部分企业难以真正落实到位,基于创新能力提高和创新成果转化的人才激励引导机制还没有形成;三是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评价体系导向失偏,目前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人才评价机制仍侧重课题经费数、论文数、专利数、获奖成果数的考核,对成果转化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体现不够,使得科技评价导向与市场需求导向错位,某种程度上助推了短期利益驱动。造成了人才的流失,《2016年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报告》显示,70%以上的博士研究生和80%以上的硕士研究生在东部地区就业,“陕西打井 全国吃水”、“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尴尬局面长期存在。
三、支持我省科技驱动创新和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建议
(一)总体思路
面向科学前沿、中省重大需求和经济社会主战场,加快实施科技驱动创新战略,必须以创新型省份和“一带一路”创新中心为指引,以“挖掘好、利用好、滋养好陕西丰富的科技资源”为主线,以促进成果转化为抓手,以科学定位市场的决定性配置资源作用与政府引导激励作用为基础,以满足全省科技创新发展使命和需求为机理,以资源整合与协同发展为路径,实施“稳增长、调结构、重创新、促转化、抓整合、引人才”的“六部曲”。
(二)具体建议
1. “稳增长”,逐步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
一是提高全省财政科技投入规模,多措并举,建立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不断加大各级财政投入科技创新的力度,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占全省财政支出比例与全国水平持平,力争科研人员人均财政投入经费进入全国中上水平。二是加大省级财政科技投入力度,扭转省级财政科技投入增幅小、占比低的现象,推动省级财政科技投入规模占全省财政科技投入总额的三分之一。三是加大单项科技计划项目资助额度,在扩大财政科技投入总体规模的同时,提高单项科技计划项目的资助额度,重点用于重大关键技术和瓶颈技术研发,充分发挥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引导力和激励属性。
2. “调结构”,优化配置财政科技计划投入格局
一是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鼓励科研人员抢占科学前沿制高点,催生重大原创性成果;大力支持科研人员为我省产业和龙头企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源头供给,推动企业向产业创新链高端攀升。二是启动陕西科技重大专项,面向重大关键技术和瓶颈技术研发需求,组织有需求的省内企业参与,以官、产、学、研合作方式联合开展重大专项,同时主动对接具有良好产业化前景的国家项目,推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在陕落地生根,促进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三是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科技创新链和成果转化领域,按照“政府+市场”的思路,做大做优以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为代表的金融支持机制,探索设立省级科技金融投资公司,统一运营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军民融合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等,面向社会提供政策性金融服务。此外,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鼓励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中期试验环节以PPP模式合作投入科技创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在成果商品化、规模化阶段引入种子基金、天使投资、贷款贴息、先导资金、后补助等,分类构建面向创新体系的社会资本进入机制。
3. “重创新”,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贡献陕西力量
一是立足科技创新优势进行高位布局,瞄准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省份目标,极化优势、补齐短板,加快形成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创新驱动战略行动体系,率先将科技创新优势变为综合发展优势,整体上为实现更高的全国站位、更有竞争力的国际角色贡献陕西方案。二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研发机构等,命名、支持一批省级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支持有条件的企业申报国家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试验示范区。对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具有市场应用前景、产业目标明确的科技项目,着力发挥企业在研究开发方向选择、项目实施和成果应用中的主导作用,由企业牵头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共同实施。三是设立重大技术创新中心,围绕我省能源化工、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聚焦煤炭高效清洁利用、先进制造与自动化等重点领域,布局建设一批技术创新中心,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完善技术服务体系与支撑环境建设,推动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方向发展。四是创新实施科技创新绩效评价体系,建立高校和科研院所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以应用和产业化为导向的评价考核;面向科技创新全流程,建立科技计划与财政投入关联机制、社会需求与研究指南和立项项目的动态协调机制、科技项目绩效管理机制、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机制等绩效评价机制,在全省营造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氛围与社会氛围,逐步建立起面对经济社会主战场的科技创新评价体系。
4. “促转化”,加速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与贡献率
加速建设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以互联网、大数据为支撑,组建我省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综合服务平台,配套建设集信息成果汇交与发布、公共技术服务、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在内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体系,促进科技创新供给方、需求方、中介方等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供需衔接。探索建立省、市、县三级联动的科技成果转化网络,细化各级科技成果转化职责,提供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服务。
5. “抓整合”,锻造项目管理工作的协同机制
一是整合省级科技计划,聚焦我省重大科技需求,进一步优化整合省级各类科技计划,完善科技计划体系,明确各自功能定位、目标和时限,避免重复交叉。建议将现有18项省级财政科技计划统一整合为陕西省科技重大专项、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陕西省技术创新引导计划(基金)、陕西省创新能力支撑计划等五大计划体系。二是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建立政府主导常设的联席会议,决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重大事项,将政府科技管理涉及的省级部门作为成员单位,强化我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顶层设计,提升科技计划指南科学性,避免重复立项与“拉郎配”现象。与此同时,建议在综合协商机制的基础上组建面向全省所有科技计划项目的集征集、论证、立项、过程管理、成果转化、验收监督等一体化的科技计划专业管理结构,将分散在各个部门的科技计划管理职能集中起来,开展专门管理和服务。三是搭建省级科技计划数字管理平台,利用现代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建立面向省级科技计划的统一的科技管理信息系统,对科技计划的需求征集、指南发布、项目申报、立项评审、预算编制、监督检查、结题验收、信息公开公示等全过程进行数据化管理,建立统一的评估和监管机制、动态调整和终止机制、信息发布和公开机制,切实提高科技资源配置效率。
6. “引人才”,夯实科技驱动创新的人力资本
一是提高人力资本的支出比例,尊重科技创新中科研人员的付出,提高科研人员绩效支出比例,建议比照《广东自主创新促进条例》,将人力资源成本支出调高至项目经费的40%(人文社科经费比例甚至可以高达60%),提升科技计划的激励功能。此外,鼓励企业通过股权、期权、分红、奖励等方式激励科技人才。二是做好科技人才的增量工作,依托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引进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优秀科技人才,打造科技创新高层次人才聚集高地;同时,围绕众创空间平台,放宽省内高校优秀学生留陕创业、工作的门槛,出台一揽子在陕学生科技创新优惠政策,厚植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动力。三是加大科技人才跨国、跨地区、跨行业交流与培训工作,重点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全国和陕西省重大需求,着手开展科技人才合作、交流、培训、竞赛等工作,着力打造学习型、开放型、国际化科技人才强省。
市厅级领导干部培训班
组长:崔歆 铜川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
执笔:习云杰 省财政厅党组成员、总会计师
成员:李庆达 省公路局副巡视员 张卫冰 陕西燃气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