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细心读者会发现,他曾多次谈到“知行合一”这个词。比如:2013年7月,他在河北省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强调,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在部署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必须以知促行、以行促知,做到知行合一;同年3月25日,他在法国《费加罗报》上发表《特殊的朋友,共赢的伙伴》,其中谈到,中国人讲“知行合一”,法国人讲“打铁方能成铁匠”,都强调要把思想转化成为行动。……

“知行合一”是明代王阳明学说的立学宗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资源之一。

王阳明(1472—1529),名守仁,字伯安,绍兴府余姚县(今浙江省余姚市)人,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政治家和军事家。因青年时期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为一处山谷,是道教三十六洞天之一)论道讲学,故自号“阳明子”“阳明山人”,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幼年即立志为圣贤,早年研习过儒、释、道各家学说,后归于儒家,完善了自孟子、陆九渊以来的心学体系,为儒家心学的集大成者。他阐发的“知行合一”“心即理”“致良知”等理论,成为儒家哲学的一座巅峰,迄今无人能够超越。

但是,阳明绝非人们印象中的迂腐道学家,他的学说主张是“活泼泼”的,是崇尚完美的人格修养与个性解放的。他重视实践,主张“事上磨练”,在从政、统兵的过程中贯穿着“知行合一”的思想,创造出优良的政绩,立下了显赫的军功。《明史·王守仁传》评价说:“终明之世,文臣用兵制胜,未有如守仁者也。”他一生仕途坎坷,多遭磨难,受廷杖、遭流放、被皇帝猜疑、被权臣排挤、被奸佞构陷,然其心中自有“良知”之学充溢,故能将这些危难一一化解。他的弟子在《年谱》中说,阳明在巨大的逆境之中,“益信‘良知’真足以忘患难,出生死”。阳明也曾自言:“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错,阳明正是在无数磨难之中,始终坚持对圣贤之道的追求,讲学不辍,思悟不止,为我们留下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宝贵的精神财富。

五百年来,阳明学说启迪、影响和造就了无数志士仁人。明清时期的名臣如聂豹、徐阶、黄道周、刘宗周、施邦曜、汤斌、李绂等,都是阳明学说的践行者;思想家李贽、黄宗羲、陈确、唐甄、魏源等,也都是阳明学的拥趸。近代以来,康有为、梁启超、宋教仁、陈天华等致力于中国富强的仁人志士,也都受过阳明学说的影响。毛泽东同志在青年时期曾接触过阳明学说,把阳明归入与孔子、孟子等并列的“传教之人”;1943年6月,他在刘少奇的一封长篇通信上,写下了“王阳明也有一些真理”的批语。

阳明学说在明代就远播日本、朝鲜。日本的阳明学非常盛行,并成为日本明治维新的重要精神资源。严复在《阳明先生集要三种》序中说:“日本维新数巨公,皆以王学为向导。”日本哲学家高濑武次郎博士也说:“我邦阳明学之特色,在其有活动的事业家,……乃至维新诸豪杰震天动地之伟业,殆无一不由于王学所赐予。”韩国政治家朴殷植在争取国家独立的斗争中,曾写过一篇《儒学求新论》,主张用阳明学说改造韩国的传统儒学,因为阳明学是“简单切要之法门”,具有“省察法”和“果敢力”,富于“气节与事业之特著的功效”。

阳明学说是一种人生哲学,是帮人提升人格境界、追求“内圣外王”的学说。在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的时期,许多有识之士呼吁从日本“取回”阳明学说,以强大国人精神,提高国人修养,实现救国之梦。如国学大师唐文治先生曾专门写过“论阳明学为今日救国之要”的文章;本书作者之一王勉三先生更是大声疾呼:“我们中国有件极可珍贵的宝物,可惜遗失在日本去了,现在愿我们大家,赶快去拿回来,自己享用,不要长此让它留在异国,替异国去发扬文化,扩张国力”“这件宝物,不是别的东西,就是曾经支配中国思想界,有百余年之久的‘王学’”;学者胡越说:“天生阳明在中国,是中国民族的大幸;中国人民,却多数不知阳明,是阳明的大不幸,也是中国的大不幸”,国人如果能“把阳明学术,勉力宣传,也许从大不幸中,能够侥幸得几分,就比面朝东海,眼看阳明学术在那里开化日本民族,心上稍微过得去些”。

今天的中国,在经济和国力上已经超过日本,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在这样的历史时期,对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阳明学说,我们如果能够学习它、研习它,为它赋予富有时代精神的新特色,将会对我们个人的人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起到积极的作用。

因此,我们编纂了《知行合一王阳明》这本书。这是一本集王阳明生平和学说于一书的作品,读者可以从这一本书中,认识王阳明这个人,一窥阳明学说的概貌。本书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王勉三先生的《王阳明生活》,193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1933年再版。作者用通俗易懂、充满激情的笔调,通过严谨的史实取舍与考证,为我们勾勒出王阳明的一生。第二部分是梁启超先生的《王阳明知行合一之教》,这是作者1926年12月在北京学术演讲会及清华学校的讲稿,起初在《晨报》上连载,1936年中华书局出版单行本。本书主要阐述了“知行合一”这个阳明学说的立学宗旨。第三部分是马宗荣先生的《王阳明及其思想》,1942年文通书局出版,是“大教育家文库”丛书中的一种。作者从一位教育家教育思想的角度,阐述了阳明学说的旨趣,对阳明“致良知”思想的阐发,颇为精辟、详尽。

我们相信,本书能够让您对王阳明的生平事业与学说要旨,有个初步的了解。它就像一扇大门,或许能引领您进入阳明学说的秘奥,带您进入一个追求完美人格和“内圣外王”真谛的思想天地,为您的人生和事业增添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