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冬天阴抑,杜娥相问(五)

对于杜安菱来说,去往南方的信件是很重要的。

信里面寄送有她的心情,也是对宋叔的一段感谢。

感谢他在自己最落魄的时候的收留,还有那段时间对自己的照顾——这些,杜安菱都写在信里。

可,还有些东西是不一定写下的,杜安菱当面借着那去丛山的商人,倒是刻意旁敲侧击。

“从曲浦往丛山那段路,有一伙山匪——听说现在和之前已经不太一样了,可否问下?”

她说着却是那“怀王”,还有另外一个关系紧密的胡书生。

“他现在,或安好。”

不知为什么想到那想着考科举的人,如今是如何。

……

“不会忘了夫人说的事!”

杜安菱的话并不见多少要求,那人却急匆匆向杜安菱保证的。

其实也怪不得他现在把自己的地位放得低下,实在是本来也不是什么高上的人,行商的天生被其他人鄙夷。

而今见到个不学着其他人,正眼看自己的人,还是那名士的家中人,这商人顿时变了脸色。

他是认得太阴的。

太阴的田庄,他之前也曾来过——虽说是同乡,他一直知道,自己和太阴完全不是一样的人。

“若是能同他一样就好了。”

心底念着,可话里也有自己的考量——现在能帮杜娘子做事,也四舍五入是给自己当年的同乡做事了吧。

“若是见着他了,记得多多美言几句。”

换得太阴亲手题字,那墨宝放在家里可以增进文气,卖到外面也不知能拿回多少金银。

想着,他知道自己的心晃荡起来了。

这样不行!

他想着,让自己再冷静些许。

……

从京师往丛山,又是不知道走了多少趟的路——可绝少在这冬季去的。

今年秋冬干,哪怕是京城外的大江都有几片搁着船底的浅滩,更别说这一道小河了。

是有航船,可是很稀少,就是有,也是那些小巧的。

没办法,河水浅,载重都不行!

江边的官道上马车速度很快,倏忽一下翻越多少山丘——那边,是河谷的平地,一片村庄。

还不过曲浦的位置,便见着远处晒谷的地方——再经过那县城,顺道问一下山里可有什么土匪的事情。

“怎可能没有!”

那些百姓很是诧异。

“不过,有是有,却不是很多——总还是可以接受的。”

说起这话的是一个农人,看着那马车上带着货物不少。

“像我们这些农人,早就是不屑于劫掠的——至于你这种商人,倒是容易被盯上。”

“也是现在快要过冬的时候了,人家也是人,也要过冬的粮食——小心点,没错事!”

便是不知道怎么安心。

……

“那边山上一伙是怀王,碰上了顶多要点财货;这边山上倒是些小团伙,碰上了更危险些。”

“都是当年过不下去才落草为寇,那搞得大的要‘仁义’,不行杀生之道;小的那些许多是亡命徒,却是不管这些的。”

又有老者自愿当个向导,只求商队多给些钱。

那马车便是很快过了山峦之间,再往前就是丛山地界——过桥,再往前,就是县城了。

丛山不大,县城静处山间。城池也不大。

从城门进去,那宋家的酒楼近在眼前——推开门,却见着那年轻掌柜。

“点什么酒?”

那掌柜问起,过来的商人随意点了三两样。

却是将手里的信件递过去,那边是宋家的年轻人。

“这是?”

“送来的信。”

便是让这信件给东家看了,东家再给自己父亲看了——那“宋叔”,看着那信封里掉出来的银票发愣半晌。

“她倒是有心了。”

看着那银票,明白了大半,这老人微微一笑。

……

“只是还记挂着我们,就好。”

并没有对信里面那“回到京城”后的事情说什么,毕竟那也是人家自己的选择——宋叔看完,微微点头。

“这倒是不错的。”

开酒楼的人识字不多,自己知道文采不行——想了老半天,终究是不知道怎么下笔些回信的。

“爹?”

那少东家问起,害得老父瞪眼。

苦笑,依旧是忘记不了当年的事情?

他愣了愣,回神却是淡然。

“爹?”

“帮我想个词!”

……

过两天,载着秋冬交际时候收割的粮食,商人回往京师去。

路上很长,又经过那听说是带着危机的道路。

看着那深山,山丘在入秋后少了绿色,因为少雨多染上焦枯。

“这条路,回去了。”

是回去了,马车很慢。

商人看着路边的风景,可催马也不能快。初冬的风带着丝丝寒意,跟着他回去。

京城外,有田庄。

有人等着山里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