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儒家文献的形成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在此文献中还可以见到如下与《论语》、《孝经》、《周易》、《礼记》、《仲弓》、《荀子》等部分类似的内容。

①敬又(宥)佂(过),而【先】有司,老=(老老)而慈幼

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论语·子路》)

老老慈幼,先有司,举贤才,宥过赦罪。(上博楚简《仲弓》)

②修身以先,则民莫不从矣。

欲政之速行也者,莫若以身先之也。欲民之速服也者,莫若以道御之也。(《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③前以博爱,则民莫遗亲矣。

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陈之于德义,而民兴行。先之以敬让,而民不争。导之以礼乐,而民和睦。示之以好恶,而民知禁。(《孝经·三才章》)

公曰:“寡人虽无似也,愿闻所以行三言之道,可得闻乎?”孔子对曰:“古之为政,爱人为大。所以治爱人,礼为大。所以治礼,敬为大。敬之至矣,大昏为大,大昏至矣。大昏既至,冕而亲迎,亲之也。亲之也者,亲之也。是故君子兴敬为亲,舍敬,是遗亲也。弗爱不亲,弗敬不正。爱与敬,其政之本与?”(《礼记·哀公问》)

子曰:“夫民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有格心。教之以政,齐之以刑,则民有遯心。故君民者子以爱之,则民亲之;信以结之,则民不倍;恭以涖之,则民有孙心。”(《礼记·缁衣》)

④导之以俭,则民知足矣。

九曰以度教节,则民知足。(《周礼·地官·大司徒》)

⑤前之以让,则民不争矣。

大司徒之职……,而施十有二教焉。一曰以祀礼教敬,则民不苟。二曰以阳礼教让,则民不争。三曰以阴礼教亲,则民不怨。四曰以乐礼教和,则民不乖。(《周礼·地官·大司徒》)

⑥德成则名至矣。名至必卑身=(身,身)治大则(则大)禄。

故曰:贵名不可以比周争也,不可以夸诞有也,不可以执重胁也,必将诚此然后就也。争之则失,让之则至。遵道则积,夸诞则虚。故君子务修其内而让之于外,务积德于身而处之以遵道。如是,则贵名起如日月,天下应之如雷霆。故曰:君子隐而显,微而明,辞让而胜。(《荀子·儒效》)

⑦庸言之信,庸行之敬

庸言之信,庸行之谨。(《周易·乾卦》文言传)

庸言必信之,庸行必慎之。(《荀子·不苟》)

其中,特别是资料①,与《论语·子路》和上博楚简《仲弓》有类似的文字,均在论述政治的要义。不过,句子的构成要素与排列则如下所示略有不同:

《颜渊问于孔子》:敬宥过、而先有司、老老而慈幼

《论语》: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仲弓》:老老慈幼、先有司、举贤才、宥过赦罪

而资料②,则论述了为政者一方通过修身率先而行,才能使民众追从,与《大戴礼记》的“欲政之速行也者,莫若以身先之也”这一记述相似。资料③则是论述积极博爱民众,民众才会不忘亲爱之情,具有与《孝经》“先之以博爱,而民莫遗其亲”、《礼记·哀公问》“君子兴敬为亲……弗爱不亲”、《缁衣》篇“君民者子以爱之,则民亲之”等处极为相似的句子。另外,在资料⑥中,论述了得到名声后,若降低姿态,反而能得到大的俸禄。乍看之下令人想起《老子》的思想,但如上所述,从中也可见到与儒家文献的《荀子》“争之则失,让之则至”相类似的思想。

这种类似现象又该如何看待?应该说,此类文献正显示了在儒家文献形成的过程中,曾存在过各种跨越诸文献的不同传承。

例如,就资料①而言,可以认为,《论语》并非在某一时期收集了孔子的言语后立刻编辑完成,而是弟子们将各自保存的孔子的言语记录到多个文献中,这些略有差异的言语被传承下来之后,最终编纂为《论语》。可以推测,《论语》的编纂具有一个复杂的过程。

另外,就资料⑦而言,虽接续未详,但如果《易传》的问世早于《颜渊问于孔子》,则有可能是孔子及其弟子们学习《周易》,并将与之类似的言语记录到了该文献中。

上博楚简《颜渊问于孔子》和传世儒家文献的类似现象,正表明了儒家文献是通过相互间的不断影响而形成的这一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