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发展、城乡统筹、居民生活质量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 白彩全 冯晨 肖薇薇
- 3383字
- 2020-08-26 14:59:20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内容
一、研究背景
改革开放40余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较高程度的增长,国民经济整体发展水平普遍有了显著提升,在实践和探索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的经济增长轨迹,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空前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而在经济总量呈整体上升趋势的同时,我国人均生产总值却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与经济高速发展形成了鲜明对比。在我国人口众多这一显著特征之下,除人均收入所面临的巨大进步空间之外,我国城乡统筹与城乡人均收入差距也是亟须解决的重要问题。40余年间,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由迅速扩大到迅速缩小,在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体化进程中仍面临不小的挑战。城乡不公平、区域政策差别化、行政壁垒与市场分割等问题仍然是阻碍我国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全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问题,而城乡统筹与协调发展这一核心问题将是本书关注的重点所在。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生态环境问题也逐渐进入社会公众视野,越来越多地成为我们所关注的焦点议题。生态破坏严重,生态效率面临挑战,并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后续发展造成了负面影响。因此,科学评价区域经济与生态效率的发展状况、研究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性,在相当程度上对该地区乃至全国的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指引和借鉴作用。这一方面不仅有利于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另一方面,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效率协调进步,也能够显著促进居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提升。就本书的关注对象而言,作为中国综合实力强、城镇化水平高的区域,长三角地区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引领着全国的经济增长。但不可否认的是,长三角地区在城乡居民统筹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而本书也将从实际出发,就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城乡统筹、居民生活质量与生态效率耦合等问题展开系列研究与探讨,为该方面文献的不足提供一定的有益补充。
二、研究区域概况
长江三角洲,简称“长三角”,主要是指以上海为龙头,由浙江的嘉兴、杭州、绍兴、宁波、舟山,和江苏的苏州、无锡、镇江、南京等16个城市组成的城市带。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据2012年度统计数据,长三角地区以占全国1.1%的国土面积,容纳了8.2%的人口,创造了17.3%的国内生产总值(宋伟轩等,2013)。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地区整体经济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近年来,经济更是飞速发展,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16年,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的地区生产总值分别为28178.65亿元、77388.28亿元、47251.36亿元,三省市的GDP总和高达152818.29亿元,而当年全国的GDP总额为744127.2亿元,三省市的GDP占全国GDP总额的20.5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7)。除此之外,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在全国各省市中也位居前列。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16年,全国GDP较上一年的增长率为8.55%,而上海、江苏和浙江三省市的地区生产总值较上一年的增长率分别为12.16%、10.37%和10.18%,均远高于全国GDP的增速(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6、2017)。
作为中国经济增长最为强劲的地区之一,除经济增长总量以外,长三角地区的城乡统筹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也是现有研究重点关注的问题。根据白彩全等(2014b、2015b、2015c)和李传武等(2015)的研究,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长三角农村经济水平逐年稳步增长,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值从1989年的1047元增长至2011年的14255元,约为1989年的14倍。在整体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县域经济单元间农民收入的区域差距也在逐步拉大,1989年长三角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最大值为1762元,最小值仅为597元,最小值远不足最大值的一半;2011年长三角农民人均纯收入最大值为19527元,而最小值为8291元。1989—2011年,区域收入极差虽跌宕起伏,但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从1989年的1165元增长至2011年的11236元,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差异持续增大;而区域间的收入极商从1989年的2.951减少至2011年的2.355,相对差异则无明显变化。而就长三角地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比较而言,我们发现,1991—2011年,长三角县域居民城乡收入均在逐年提高。然而,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高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均在不断扩大,同时,城镇居民高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明显大于农村居民高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此外,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也在不断扩大,收入分布两极分化与城乡居民的收入巨大差距将成为阻碍长三角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亟待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缓收入分布两极分化现象,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地区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不仅仅局限于城乡统筹与唯“GDP”式的经济增长,还应重点关注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与居民生活质量进步。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改革开放以来为带动全国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其社会经济区域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显著的同时,资源环境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快速的工业化导致耕地面积锐减、矿产资源短缺,各类污染物的不断输入及其他人为活动造成的威胁和影响进一步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威胁着整个地区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关研究显示,长三角地区大气环境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下属于轻污染级,但在工业集中的部分城市和地区,大气污染有逐渐加重趋势(张乐,2016),当地能源消费主要以煤炭为主,而大气污染主要来自煤炭燃烧、机动车尾气排放以及秸秆焚烧。除大气污染外,《2016年上海资源环境发展报告》(1)指出,长三角地区水环境普遍面临五大问题:其一,区域内的河流普遍面临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二,局部饮用水水质较差,安全程度面临风险;其三,区域湖泊富营养化严重,太湖问题较为突出;其四,城市废水污染现象严重;其五,区域内缺乏高效、完备的防污协调机制。
在经济增长与生态问题的双重背景下,长三角地区的居民生活质量成为我们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在本书中,我们重点关注了2003—2010年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居民生活质量状况及其与地区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发现,上海市作为长三角地区的龙头城市,其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质量之间具有良好的耦合协调发展关系,不仅注重城市经济增长,也注重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步提升。相比之下,苏州和杭州的经济进步与人民生活质量的耦合关系则处于中等水平,苏州表现为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质量同步发展,而杭州表现为居民生活质量超前于经济发展;同时,江苏省的南京、无锡和常州以及浙江省的宁波、嘉兴、绍兴和台州等城市的耦合协调发展程度也处于同等水平。相比之下,江苏省的南通、扬州、镇江和泰州以及浙江省东北部的舟山和湖州等城市,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质量的耦合性则相对较低,二者属于同步发展类型。
三、主要研究内容
本书的研究内容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分为上、中、下三篇。其中,上篇为“长三角地区城乡收入差距与城乡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利用现代统计处理工具实证分析长三角地区城乡收入的时空格局演变趋势、城乡收入差距两极分化现状以及相关协调发展的差异性。具体包括:第一,地区县域视角下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时间变化趋势与空间集聚形态;第二,城乡居民收入变迁状况与差距地理分布态势;第三,长三角地区省域间城乡收入极化特征与长期趋势;第四,长三角地区城乡耦合协调发展差异性研究与特征评价。
本书中篇内容的主题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质量耦合协调发展研究”,具体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在现有经济发展特征下居民生活质量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协同发展状况。主要包含两部分内容:其一,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状况与居民生活质量的协调发展研究,在这一部分,我们利用耦合度函数与耦合协调度函数分析了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经济增长与居民生活质量之间的关联,并就不同等级对城市进行分类甄别。其二,主要涉及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与人口素质耦合协调的关系。同样通过对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实证分析,对不同城市的经济发展与人口素质协调发展概况进行了研究。
本书的下篇主题为“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发展研究”。我们着重探讨了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与生态效率耦合协调的现状以及地区的工业化进程与环境污染之间的联系。在第一部分中,基于投影寻踪模型就该地区整体生态效率以及生态建设在不同地区的空间分化作出基本判断。而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则利用脱钩模型探讨了长三角地区工业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以及工业烟尘排放量等环境污染的基本状况。
整体来看,本书将分别就城乡统筹与居民收入差距、居民生活质量以及生态效率对长三角地区的基本状况进行系统把握与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