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筑梦辽河
- 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党群工作部
- 10707字
- 2020-08-26 15:07:34
勘探团队:众里寻他千百度
一群淘气的黑孩子,总是喜欢捉迷藏。他们一会儿跑到了山上,一会儿溜到了山脚,一会儿躲进了石缝,一会儿聚会在深坑,让找他们的人很是受伤。他们就藏匿在一条河流千米之下的迷宫里。这条河叫辽河,黑孩子叫石油,前仆后继风雨兼程不辞辛苦找他们的人叫辽河石油人,走在辽河石油队伍前列的叫勘探团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原是一篇可歌可泣的寻梦战歌!
一封电报震京畿
历史泛黄在一个畸形的年代,1967年,一支神秘的小队伍悄悄地来到了辽河下游一个叫沙岭的贫困小镇。这个沙岭地方不大,却因为一次惨烈的战斗而扬名军史。谁也没有想到,20年后,这里又成为另一场战斗的前沿阵地。随着一声巨大的井喷的呼啸声后,一个人走进了沙岭小邮局。只见他拿起一张电报纸,支开邮局的工作人员后,急急忙忙写上了几个字,郑重地交给了邮局工作人员,并一脸严肃地说:不许看内容,请速发北京。
电报的具体内容现在已经无法查考了,只知道中国石油部震动了!国务院震动了!只知道几个月后,一批批头戴铝盔身穿道道服的人高举红旗,拉着钻机从大庆、大港、玉门等地蜂拥而至,只知道一个叫“673厂”的神秘单位在锣鼓鞭炮声中进入了中国石油部的序列。只知道这支队伍越来越壮大,直至后来变成了“322”油田,辽河油田,人数已从百十人发展到几十万人,战场西到锦州,北临沈阳,南倚营口,东望鞍山,坐阵盘锦,鞭指渤海,轻骑让辽河油田的大旗远飘海内外!
从此,地下打破了千古的沉寂,地上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巨变!一排排油井在广袤的辽河两岸星罗棋布;一座座高楼在昔日的“南大荒”拔地而起;一条条宽阔的柏油大道在稻海花香中纵横延伸;一泓泓灯海在月光下流光溢彩;一座新型的石油城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美丽的湿地上漂浮。
抚今追昔,我们怎能忘却辽河石油人的风雨历程,怎能忘却石油勘探人的艰辛足迹。看看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的简要院志吧!
1970~1974年会战兴隆台,靠毛主席的两论起家,经过3年的实践与研究,明确了断裂构造带是油气聚集的基本单元,确立了整体解剖二级构造带的思想,突破了“局部构造控制含油”的认识,1973年当年打出兴411千吨井,马20双千吨井,打出或扶植了42口高产井。
1975~1981年勘探团队发扬大庆“人拉肩扛”精神搬迁到了红村,勘探4年,找到了曙光、高升、欢喜岭三个大油田,在之后对西斜坡沈阳大民屯牛居的勘探中,对古潜山的勘探取得了进展。勘探西斜坡,认识复式油气藏。用国务委员石油老部长康世恩的话来说:“复式油气藏理论是石油勘探工作上的一个重大发现……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1982~1986年,在勘探团队搬迁至兴隆台后,应用二维三维等新技术勘探大民屯,5年的勘探,在大民屯凹陷共钻探82口井,找到了大民屯、法哈牛两个油气田,找到了静北等中上元古界灰岩石潜山油藏和许多新油层,总结出了勘探古潜山的一套新理论、新方法。其中,安74井放喷日产原油2508吨,天然气58000立方米,胜10、胜11井放喷,日产原油超千吨。
1986年,辽河油田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陆续发现并建成锦州、欢喜岭、曙光、兴隆台、高升、茨榆坨、沈阳等10个骨干生产基地,投入开发34个油(气)田,原油产量突破1000万吨,成为我国第三大油田。1994年,原油产量达到1500万吨,天然气产量达到17.5亿立方米。
可以说,每一个油田的发现和开发不能离开石油勘探开发团队的集体智慧和责任感,每一口油井的高产不能离开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人的足迹和汗水!
如果把当年在沙岭留下的石油勘探人的第一行脚印比作沙岭道边的一簇簇小花,到今天,辽河油田已是百花怒放春满园;如果把当年石油勘探人在黄5井留下的第一滴汗水比作一滴石油,到今天,辽河油田的石油已如滚滚的油河,浩浩荡荡流淌在共和国的伟岸身躯中!
让我们永远记住最早在辽河油田留下足迹的石油勘探人的先躯吧!他们叫杨继良、王顺荣、陈隆庆、张子忠、闫浩智、廖兴明、张林生等等等等。
受团队指派发电报的人叫姚继峰,他所在的团队当时叫石油地质队,现在叫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油花香自苦寒来
远隔千米地层,油层千变万化,辽河地质构造复杂,勘探手段原始,找油谈何容易。可是,作为“找油的眼睛,石油决策层的参谋,枪炮的标尺,寻梦的尖兵”的石油勘探人,肩负着祖国的嘱托、强国的重任,他们别无选择。每当回忆起当年的时候,那些已经退了休的老地质们,常常面色凝峻,甚至眼含泪花。那是怎样的风雨历程啊!住在四面漏风的帐篷里,啃着凉馒头就着沟渠里的“鸭子汤”,晚上冻得睡不着觉,起来打着手电看图纸,白天徒步走十几里路跑井场、看井位、捞沙样。有一次,为了及时汇报工作,有几个人竟借着月色,打着手电,淌着河渠,跟头把式走了一夜。那时候,没有良好的通讯设备,没有计算机,没有高科技的绘图设备,没有更多的技术参考,没有舒适快捷的汽车,更没有什么空调电脑,他们有的就是聪明的大脑和勤奋的双手,有的就是一颗对事业无比热爱、对祖国无比忠诚的心!
说到苦寒,其实更多的是来自地下的挑战。辽河油田的地下石油条件特别复杂。好像是上天特意要考验辽河石油人的智商和勤奋。非要“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它把地层扭曲的支离破碎,挤压的面目全非,就像勘探团队的老领导原石油部的王涛部长所形容的那样:“辽河油田的地层就象一只打碎了的盘子”,“古潜山构造”“大民屯凹陷”“西斜坡断裂带”“火山岩裂隙”把石油和天然气藏在里面,让人们捉迷藏。
怎么办?那时候有一句口号叫做: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没办法,祖国在等着他们,责任在召唤着他们!
就这样,一口口油井开钻了!一场场会战打响了!一个个油田发现了!一条条油龙腾飞了!当年轻的辽河油田后来居上,一跃成为祖国石油工业的“油老三”的时候,我们怎么能够忘记那些风餐露宿的日子,怎能忘记那些在石油勘探开发路上砥砺前行、勇于攀登的辽河勘探的先驱们!
十年磨一剑
油田开发40年转瞬过去了,历史的车轮碾到了21世纪第7个春天。从2007年到2017年,世界发生了巨变,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石油的进程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辽河石油该找的地方已经几乎找遍了,开发原油的产量每年在递减,市场经济的大潮也让辽河石油人首当其冲面临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此时,辽河油田勘探团队兵强马壮,已经由大庆“673厂”地质队、“673厂”地质团、“三二二”油田地质指挥部、辽河石油勘探局地质处、老地质团更名为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研究院的大楼与辽河油田的首脑机关——辽河油田总部办公大楼一道之隔,傲然挺立。
这个时期的辽河勘探人已经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辽河两岸的土地上。他们已连年为油田千万吨规模的稳产提供了强劲的动力,从而使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一跃成为了“全国模范地勘单位”“集团公司科技工作先进集体”,荣获辽宁省五一劳动奖状。科技先进,设备一流,人员精良,队伍素质和业务水平以非当年所比。地质勘探的技术手段早已进入了的三维成像、四维成像阶段,电子计算机的广泛运用,电脑电视等通讯信息电器让地质勘探开发研究进入了电器化高科技时代。
但是,勘探开发辽河石油的难度比起当年依然是丝毫未减,在某些方面甚至难度更大。难度之一是辽河盆地的石油存储面积仅一万多平方千米,在中国各个油田中属于小字辈,在这一万多平方千米的面积中,可以说该找的地方几乎都像过筛子一样把地下的石油找了个遍,再发现新的油气储量就像有些人比喻的:“在铁板上种庄稼,在鸡蛋里找骨头”,难上加难。难度之二是储油理论的诸多禁区束缚。在一些老的观念中,很多地方是没有石油存储的可能。比如火山岩裂隙、赵家潜山、清水凹陷等。难度之三是:虽然我们的科技水平和找油手段已经趋于现代化,非往日所比,但是,离国际的科技高精端还毕竟有一定的差距,怎么办?中华民族的复兴之梦在等待各个领域的中华儿女去圆,辽河油田的几十万职工家属的“饭碗”在等待辽河石油勘探人的“米”。此时的辽河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从领导到每一名干部职工无不感到“压力山大”。
油田的决策层们几乎天天都在听来自勘探开发研究院的工作汇报,有的领导甚至晚上没事也要到灯火通明的研究院大楼院里走一走、看一看。而研究院人更是心急如焚,多次召集专家和有关部门领导及科研人员开会研究,立项攻关,坐阵指挥,调动所有职能部门和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大家一定放下包袱,解放思想,开拓思维,勇于创新,大胆向各种储油禁区“亮剑”。是他们,用智慧为辽河牵出一条有一条黑色的油龙。
蔡国刚:火山岩勘探专家
1988年,怀着对石油勘探工作的热爱和对辽河油田美好的向往,蔡国刚毕业分配来到勘探开发研究院从事油田勘探工作,一干就是21个春秋。21年的工作生涯,他每个脚步都坚实有力。
大胆探索,书写辽河火山岩勘探新篇章
火山岩是一个重要的勘探领域,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辽河油田在火山岩上的勘探水平“处于国际同行业领先地位”,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贾承造在2002年6月召开的全国火山岩油气藏研讨会上给出的评价。而提到辽河油田的火山岩,就不能不提蔡国刚这个“火山岩勘探专家”。
“九五”初期,火山岩的勘探一直不被大家认同,由于火山岩不具备油气成藏条件的传统勘探理念,在地质研究和部署井位时,总要刻意避开它。但蔡国刚却坚持“火山岩可以作为勘探目的层”的观点,他说:“就是这个地区没有资源,我也要找到原因何在!”他带领不到10人的项目组,广泛搜集国际和国内有关火山岩勘探的资料,同时,对辽河盆地内的火山岩区域进行了大量认真、细致的研究工作,根据以往的勘探实践,大胆地提出“欧利坨子地区的火山岩可以作为砂岩储层之外的兼探目的层”的新观点。并在油气勘探已经停滞了十几年的欧利坨子地区部署了欧26井,获得了工业油流。
这口井成为了辽河油田以火山岩为目的层的第一口井,开创了东部凹陷中段火山岩油气藏这一新的勘探领域,从而揭开了辽河油田火山岩勘探的序幕。
两年之后,蔡国刚和他的项目组再接再厉,于紧邻欧利坨子的黄沙坨部署了小22井,又获得高产工业油气流,从而发现了黄沙坨油田。通过进一步工作,该油田探明石油地质储量达到了2171万吨,成为东部凹陷勘探史上储量丰度最好的一个区块。从此,辽河油田实现了“由避火山岩到找火山岩”勘探理念的转变。
作为盆地所所长,蔡国刚不仅在科研战场上不断创新,在管理领域也探索出一套让青年人成长成才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为更好地完成承担的各项工作、进行技术攻关创造了条件。他创造性地开展“双轨制”管理法,重新划分了行政班组和业务领导,成立了勘探部署、科技攻关、技术应用三个专业攻关小组,由大家推选出专业尖子带队,跨越研究室进行人力资源的重新整合。为了培养辽河勘探后备人才,蔡国刚率先在本单位开展了师徒“结对子”“探井基础数据整理”“青年岗位理想责任论坛”等活动,鼓励和推进青年人尽快走上工作岗位,肩负起科研重任。
钟情事业,把勘探发现当作最大的快乐
“在多年的勘探工作中,我一直把勘探发现当作自己最大的快乐和生存的最大价值,我要想在勘探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就必须有对这份事业的高度热爱和永不放弃的精神。”蔡国刚这样说。
在火山岩勘探的功勋井小22井部署的过程中,就经历了难以想象的曲折历程。从1996年开始到1999年3年时间里,蔡国刚带领他的团队始终坚持不懈,克服种种困难,努力改变人们观念中对火山岩不能成藏的传统认识,反复修改方案,先后13次汇报,最后终于得到审批。在该井钻到3200米左右时,打到了坚硬的玄武岩,划眼就划了一个月。完钻初期试油产量达到了66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谁知,好事多磨,小22井在生产1周之后,产量居然下降到只有1吨油左右,经过反复的研究,蔡国刚认为是压裂液没有完全排完而污染了地层,于是采取了液氮气举工艺,实施了两次没有成功。第三次加大剂量后,让人期待已久的油流终于自喷而出。
21年来,为了更好地完成各项科研项目和生产任务,蔡国刚把自己全部心血都投入到了辽河油田的勘探事业,经历了种种困难,也收获了丰硕的成果。在这21年里,辽河油田勘探战场捷报频传,火山岩、岩性地层、中央凸起、兴隆台潜山、高升潜山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与发现,蔡国刚和他的团队为辽河油田实现资源替换率大于1、盆地勘探踏上良性循环轨道做出了杰出贡献,真正使辽河盆地切实发挥了油田公司资源勘探开发“主战场”的作用。
身先士卒,勾画奉献的人生轨迹
蔡国刚谦虚地将荣誉与成果其归于他的团队,他说:“勘探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勘探成果不是个人的贡献,而是一个团队努力的结果,我能做的只是身先士卒。”熟悉蔡国刚的人都知道,他是个“拼命三郎”。部署欧26井的时候,蔡国刚到了忘我的境界。一天,他拿着三盒烟、一盒方便面来到办公室,开始了一天的研究工作,查资料、做解释,时间一分分地过去,他依然埋头工作,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等到他感到口渴相找点水喝的时候,才发现整个楼里就剩他一个,原来已到了后半夜3点钟。方面便吃完了,烟也抽完了,又没有水喝,蔡国刚只能恋恋不舍地回家睡觉。第二天八点钟,他又拿着三盒烟、一盒方便面来上班了。
其实,平时只要蔡国刚身在盘锦,即便是节假日,也会来单位查看钻井动态,及时了解钻井进展。如遇到特殊情况,他都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勘察,并提出新的建议。2007年9月,辽河油田召开勘探工作会议,会议当天他刚汇报至两分钟时,就突然感觉胸闷,全身乏力,一下晕倒在了汇报台。原来,蔡国刚为准备汇报材料,一个星期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临汇报前一天他一夜没合眼。大家对他的敬业精神报以热烈的掌声,蔡国刚听出了大家对他的理解,听出了对他的莫大鼓励。他说:“为了工作我付出了很多,但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因为我用奋斗换取了勘探上的发现,为油田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面对鲜花和掌声,蔡国刚却并不轻松,他说:“作为资源型企业,如果找不到后备储量,油田的发展就无从谈起,我感到自己的担子很重很重……”十多年前,他亲手写了这样一副对联来勉励自己:寻觅良师益友,品读佳贴专著,练就内功,耕耘辽河坳陷纷繁复杂之地域;破戒陈规陋习,安定浮心躁气,修得品行,成就辽河勘探绝对神圣之事业。十多年后,他依然故我,在钟爱的勘探事业上,立德修行,不断磨砺,书写自己无悔的人生篇章。
窦欣:勘探路上的铿锵玫瑰
“风雨彩虹,铿锵玫瑰,再多忧伤再多痛苦自己去背,风雨彩虹,铿锵玫瑰,纵横四海笑傲天涯永不后退……”这首歌正是窦欣的真实写照,她坚强自信,踏实工作,她温柔含蓄,关心同事,她是我们心目中的铿锵玫瑰。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她时刻以党员具有的先进性和模范带头作用要求自己,爱岗敬业,踏实工作,不断提高政治素质。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她勤奋学习,不断进取,以新技术、新方法作保障,不断开辟新领域。作为一名项目经理,她带领全组成员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地工作,不断为辽河油田增储上产。
自从事勘探工作以来,窦欣兢兢业业,为工作殚精竭虑,共参与部署了探井近五十口。2000~2004年窦欣担任北区室潜山项目组组长。在工作中首次将大民屯凹陷十五块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叠后连片拼接,并进行构造解释,提出部署沈625井,获得日产油252吨的自喷高产油流,随后又部署了沈628井获得日产117吨的高产油流,这两口井的巨大成功,打破了近10年大民屯凹陷勘探僵持的局面,开创了大民屯凹陷低潜山勘探的新局面。因此窦欣获得了油田公司重大贡献奖,得到了油田公司、院两级重奖。在从事大民屯凹陷研究的4年里,该地区部署的30余口探井中,有21口探井井位是窦欣提出的,占探井总数的近80%,其中获工业油气流井19口,包括沈223、沈229、沈253等多口高产工业油气流井,探井成功率达到了90%以上。
2004年,窦欣被调入西区室工作。她负责的部署齐231、齐232、齐233及欢169井均获工业油流。随后她对西斜坡的稠油进行了整体研究,部署了锦315井及千73井,两口井均获成功。整个西斜坡稠油上报近亿吨储量,西斜坡稠油勘探获重大突破。2005~2006年作为项目负责人,她将勘探思路和重点转移到寻找岩性油气藏中来。为了探索寻找岩性油气藏的勘探技术和方法,在当时的冬日会战中,窦欣几乎日夜工作,每天都埋头于数据、图表和研究中,连续的劳累和睡眠不足使她住进了医院。出院没几天,她又一头埋进工作中。经过近20天的奋战,她带领全组成员先后部署锦306、锦307、锦310井等7个井位,其中锦310井获日产80多吨的高产油气流,打开了该区岩性油气藏勘探的新局面。2005年,该项成果获得了油气勘探重大发现一等奖,窦欣也被评为研究院“优秀科技工作者”。
在今年的项目研究工作中,窦欣带领全组成员对1000多平方千米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了精细构造解释与储层预测,先后部署了洼110、洼111、马南15、双231等7个井位。然而,由于本次工作量大,项目组成员一直处于较紧张的工作状态,窦欣更是如此,节假日或晚上加班是常有的事,有时甚至白天晚上连轴转。她有时只好把小孩一人放在家里,自己在机房加班,十点多才披星戴月地往家赶,陪孩子入睡。今年8月末,院里组织了多米诺骨牌家庭赛,她虽然为儿子报名,却无法抽出时间去和儿子一起参赛,只能在结束的时候带着歉意匆匆赶来。正是她这种兢兢业业的工作热情感染了项目组每一个人,因此项目组人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加班加点,在四个月的努力奋战后,井位部署终于取得圆满成功。
在圆满完成各项生产任务的同时,窦欣还自觉加强自身的专业技术知识的学习,不断进行知识的更新和补充,以便适应时代的需要。现今岩性油气藏的勘探已成为目前以及下步勘探的重点,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在勘探部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她在工作中常常潜心研究Landmark软件的应用,并且深挖该软件的强大功能,让Landmark软件在更多方面为勘探服务,同时她更加注重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和研究,从而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在工作的同时不断得到提高,并且运用这些新技术、新方法,解决了许多科研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另外,窦欣还注重积极把研究成果和勘探实践认识进行理论升华,力争发挥更大的社会效能,为青年员工成长成才提供一条有利途径,她参与编写的《西斜坡中南段油藏分布特征研究》被收录入《辽河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优秀论文集》;她独自编写的《鸳鸯沟地区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方法及效果分析》发表在《特种油气藏》,《鸳鸯沟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及效果》发表在《第12届三省一市环渤海湾浅海油气勘探开发技术论文集》上,并获得二等奖,为展示辽河勘探界的技术水平做出了一定贡献。
在这些工作研究成果取得的同时,窦欣从不忘记对青年员工的培养。对于青年员工,窦欣以身作则,因材施教。在每天的工作中,窦欣都用她那严谨务实,脚踏实地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员工。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她帮助其适应工作环境,引导其爱岗敬业、勤奋好学、独立思考,培养他们严谨务实的科研精神;对于已经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她依然亲历亲为给予指导,引导他们成长成才,早日成为技术骨干。同时,在生活上,窦欣关心每个员工的家庭状况,无论大事小事,只要是她能帮得上的,她都会尽全力予以关心和帮助。在青年员工面前,她既有师者的严厉、更有长辈的慈爱。对待每个年轻人,她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充满善意,饱含期望。
铿锵意为坚强、独立、自信,玫瑰意为美丽、感性、温柔,铿锵玫瑰正是两者完美的结合,在工作中,窦欣就是铿锵玫瑰的化身,她用全情的投入和无私的付出向我们展现了一位优秀的党员的风采;她用真诚的关怀和无微不至的关爱打动了我们每一个青年员工。风雨彩虹,铿锵玫瑰,窦欣会以更大更红艳的花瓣盛开在辽河油田的科研工作中。
郭彦民:困境中奋起
满墙的图纸、满柜的专业书,是海洋勘探所所长郭彦民工作中的好帮手;桌上的毛笔和茶,是他业余的最爱。电脑旁触手可及的香烟和“喉宝”药片,也是必不可少的。四年前,临危受命的郭彦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当时,辽河滩海勘探向新层系的探索接连失利,外围矿区多年没有突破,新能源勘探前路未卜,员工情绪低落。他的家庭也面临疾病的重大考验。每次回想起当时的情景,郭彦民都心绪难平,不由自主地摸出香烟。
“面对困境怎么办?是保守中庸之道得过且过,还是振奋精神寻找出路?”不惑之年的郭彦民经历过痛苦挣扎,恢复了平时的沉着冷静。人只有在逆境中才能奋起,凤凰只有在浴火中才能涅槃。在科研战线摸爬滚打了十七个年头的他,深刻地理解勘探工作和科研工作者。“思路更新、技术创新”是他经常挂着嘴上的话。为了尽快找到工作的突破口,他对海洋所组织架构进行了调整,推动所室班子岗位下移,班子成员直接参与到具体研究工作之中,引领不同领域基础地质和部署研究;针对重点目标和重大项目,打破探区和行政界限,整合全所有限优势技术力量,开展集体攻关;实施科研生产过程化管理,以所室班子和技术骨干为核心,坚持对重点科研生产工作的思路、组织、节奏及输出成果跟踪审查,坚持井位部署基础资料和汇报工作所内审查,确保研究水平和井位部署质量。
通过调整,在勘探研究和部署中,组织责任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操作更加规范。依托重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突出滩海“走滑断裂带构造演化及油气富集条件”“中古生界潜山内幕结构及油气运聚条件”“薄互层砂岩地震地质统计预测方法”及外围“中生代残留凹陷构造演化及沉积体系”“火山岩岩性、岩相预测及油气成藏模式”等自主攻关,有效促进了滩海、外围勘探部署思路转变和勘探技术水平提升。
2012年,郭彦民组织外围地区科研人员利用新采集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构造精细解释、储层预测等研究,综合分析沉积背景、有利岩性及源储关系等因素,将目标锁定在陆家堡凹陷的九佛堂组碎屑岩和义县组火山岩,优先部署了庙31井。11月,庙31井获日产127方的高产工业油流,成为辽河外围油气勘探史上第一口日产超百吨的探井。随后,库2井再获日产30.19立方米的高产工业油流,为确保辽河油田增储稳产提供了重要补充。
他深知,勘探工作要有所突破,人才队伍建设要抓好。为此,他组织完善了多项人才培养制度,通过多渠道开展青年技术培训,搭建青年成长平台,大胆选拔青年骨干担任项目经理、促进所内人才流动、有针对性地交叉学科培养等多种方式,培养了一批综合型勘探后备人才。
在2013年油田公司科技成果汇报大会上,海洋所有两项成果荣获三等奖,这两项成果都是由青工牵头完成的。滩海地区碎屑岩储层具有成因类型多、以薄互层为主、单层厚度小、横向变化快的特点,储层预测难度大。然而,青工董德胜却是储层预测方面的佼佼者,谈到自己的成绩,他感慨的说:“郭所长对青工的要求很高,经常询问我们最近在学习什么,工作进展如何,有什么困难,勉励我们工作就是不进则退的过程。”目前,该所共有11人走上项目经理的岗位,在科研生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不进则退,这是郭彦民深有体会才说的话。作为海洋勘探所的“领路人”,面对油气富集程度低、勘探成本大等诸多“先天不足”的条件,要有所突破,何尝不是不进则退的过程?四年的辛苦耕耘,他付出与收获着。在这条艰辛的勘探之路上,他和他的团队仍在不懈地探索着、拼搏着。
周铁锁:尖兵中的尖兵
“野外踏勘组”在油气勘探开发最前沿,在资料匮乏的“勘探荒地”探险寻宝,采集岩石样品、测量地质剖面、确定储层质量、分析勘探潜力,找到新的油气显示,为矿权申请、地震及井位部署提供依据。
老王出野外总是奔着山去,因为山上的岩石连着地下地质体,找到“露头”,才有可能找到油气藏。
老王叫王占忠,他所在的单位是研究院勘探综合所区域室预探选区项目组。他是项目组最年长的技术专家。周铁锁是他的徒弟,西北大学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的研究生,这个团队的负责人。
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习惯把这个团队叫作“野外踏勘组”,称他们为“尖兵中的尖兵”。这是因为野外地质调查是矿权申请、地震及井位部署的第一手资料。
这个项目组被称为“远离鲜花和掌声”的科研团队,他们研究的领域,都是些被人认为无勘探价值的新区、新领域。能够在“禁区”找到“油苗”,是他们最兴奋的事。“油苗”是指藏在岩层里像涂上沥青的石头,这漆黑的颜色意味着历史时期这里曾有油气藏。2010年,他们在辽西新区喀左地区绘制冰沟剖面时,就曾敲出岩石里的“油苗”,部署3口探井都在中新元古界见到良好油气显示,证实该领域具有较大勘探潜力。
兴奋难有,寂寞常伴。在荒山里寻找有价值的剖面需要西天取经般的执着。他们跋山涉水,从清晨到日暮。山高路险,滑倒了爬起来;饿了,面包就着凉白开,吃完接着走。爬完十几千米山路,还要背回几十千克重的石头。走过2000多千米的山路、背回500多千克岩石样品、绘出50条重要剖面,换来辽北新区33966平方千米矿权以及贫瘠地带的6口效果良好的探井。
这是项目组2009年成立以来的事。
一次,到辽北地区三四百米荒山上进行野外地质调查时,老王刚上山就崴了脚。大伙儿不忍心,让他在原地等着。可老王不干,既然上了山,哪能不干活?硬是坚持走了十几千米的山路,绘出一条3千米多的剖面。
为了完成另外一条15千米的完整剖面,他们下到十几米深的沟里,测量完才发现根本没有爬上去的路。大家只好用锤子一点点在坚硬的岩石上凿出勉强可以蹬踏的小坑,花了几个小时才爬出来。
问及这些事情的具体时间,老王和小周却说,家常便饭,在野外这种事太多了,谁会记得?
四季穿户外装,每年要准备两三双户外鞋,是项目组的“标配”。可即使如此,还会经常被锋利的岩石和树枝划破,周铁锁甚至曾被灌木根穿透了鞋底,直接扎破了脚心。
快到退休年龄的老王从1980年工作到现在,前后干了20来年野外勘探。他总是说,我孩子大了,老人身体还好,没有负担,能多干就多干点。
辽西地区第一口探井韩1井开钻正值中秋,周铁锁在井场坚守了一个多月。他说,那井就像我自己的孩子啊,可他家里不到一岁的孩子只有妈妈的陪伴。现在孩子已经上小学了,他几乎没时间管。
“前辈们的成果也是这样跑野外跑出来的。我的师父,我师父的师父,我们都一样。”周铁锁还记得,7年前刚被分到预探选区项目组时,整天面对荒山和冰冷的石头,也曾落寞过。但如今,他深知他和项目组的每一步都可能发现新的希望,每一锤都可能意味着新的发现。
尾声
蒹葭苍苍,在水一方。在辽河这片热土上,辽河石油勘探人走过了一条艰难而又光荣的历程。他们可能默默无闻,他们有的已经无法看到今天,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和彪炳青史的业绩,他们可能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人,就像你我他。但是,他们却共同拥有着一种精神:一种抱团取暖的团队精神,一种坚韧不拔迎难而上的精神,一种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勇于探索大胆创新的精神!他们知道,摆在他们面前的还有诸如“致密油”等很多课题和挑战,但是,只要这些精神不丢,试问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还有什么禁区能档住前进的步伐?他们从“人拉肩扛,风餐露宿”的“673”走来,他们向更加辉煌的未来走去。他们尽情地在远古、太古、潜山、凹陷的迷宫里遨游、寻觅,在那里陶冶情操,磨炼心智,追寻快乐,实现梦想,把理想写在千米地下。
众里寻他千百度,猛回头,他们正在灯火阑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