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基于门槛效应的服务业本土市场效应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20世纪末以来,世界经济开始逐步由以工业经济为主向以服务经济为主转变,服务业在经济增长中所扮演的角色日趋重要。以柯林·克拉克(Colin Clark)[1]为代表的当代经济学家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生活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会水涨船高,产业发展的重心也会由此逐步向服务业倾斜。因此,国内外学者普遍将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作为衡量当今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指标。

当今的中国正处于这种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因此服务业的发展方向与合理建设更引起了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08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若干政策的实施意见》,对加快服务业的发展,推进产业升级提出了具体要求。2012年11月上旬召开的十八大会议中,中国提出了“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发展壮大”的目标,并着重强调了构建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发展模式。2014年10月28日,国务院再次出台了《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各级政府部门进一步加大研究开发和服务的投入力度,着重推进科技服务业的发展。魏浩(2009)[2]认为,在内需、出口和投资这“三驾马车”中,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杨运杰(2007)[3]指出,内需与出口关系从表面上看属于需求结构问题,实质上却是国内经济运行和对外经济运行的关系,这主要是由总需求在经济运行中的地位和出口的衍生功能两个层次的关系所致。

那么,在内需驱动的战略下,一国服务业出口能力能否因为国内需求市场的扩张而得到提升呢?从理论上说,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内需扩大到何种程度时,其对一国和出口促进作用最大?本书试图分析一国内需对服务业出口的影响,进而找到这个临界点,从而为我国发展服务业提供政策建议,最大限度地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