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入世”的名义
上面詹光、钱华等人,都是在去见宝钗的路上遇到的。说明要修大乘,走入世路线,各种欲望毛病是回避不了的,只能正面直视。你要修小乘的,干脆往深山老林一躲,红尘欲望眼不见心不烦倒也罢了,但要入世,心底的那些疙瘩阴影,就要翻出来晒晒太阳了。拿钱来说,钱不是万能的,但在世上生活,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究竟怎么拿捏这中间的尺度,都得自己亲自经历许多,结合佛法体验许多,才能知道。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失去本来真面目,幻来新就臭皮囊。
好知运败金无彩,堪叹时乖玉不光。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宝玉到了宝钗的屋里,这一回的标题叫“贾宝玉奇缘识金锁,薛宝钗巧合认通灵”,两个人相互确认“是一对儿”。
上面这首诗是感叹通灵玉的,咱们依次解释一下。
通灵玉比喻后天名相意义上的觉性。真正的觉性,怎么能说得出来、想像得出来呢? 本来无一物,一切语言表达出来的东西,到这里都显得舌头太短,说了半天都是迫不得已勉强而说,所以是“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迷失了本来的面目之后,就幻化出了这具肉身,臭皮囊一个,天天被饮食男女等各种身体需求牵来牵去,所以说“失去本来真面目,幻来新就臭皮囊”。
迷失在欲望里,理想跟现实总是差距很大,总是感觉眼前这个时空不对路,所以说“运败金无彩”“时乖玉不光”。
无量劫来流浪生死,投了无数次胎,在世界上留下了无数次的尸体,留下的白骨都可以堆成山了,看到一具白骨或化石,也不知道是自己哪辈子留下的了,但无非都是欲望牵引的无数次生灭现象而已,所以说“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这块玉的正面,有“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字样;反面的文字,是“一除邪祟,二疗冤疾,三知祸福”。这是提醒修行的人,不忘自己的觉性,经常保持观照、觉醒,不掉进各种境界里去,有病了,一观照,马上就百邪不侵了。凡夫“失”了、“忘”了,所以流浪生死;圣人不失不忘,所以“仙寿恒昌”。我们本来的生命,不在肉身上,觉悟这个,才是“长生不老”,过去很多炼丹修道的,以为肉身可以不死,那属于见地上的偏差。肉身就像一个住宅,几十年之后坏了,再搬家,住进新宅。极少数百年老宅,还可以通过维修,再住个几百上千年,但是终究不可能一直不倒。被生死现象牵着走,就是凡夫的生死;了达无生,不被生死现象牵着走,就是圣人的不生不死。
宝玉看了,也念了两遍,又念自己的两遍,因笑问:“姐姐,这八个字倒和我的是一对儿。”
宝钗的项圈,两面錾的字是“不离不弃”“芳龄永继”,比喻对于众生不离不弃,每一期的色身寿命,都投入到普度众生的无尽事业中去,虽然看起来还有生生死死的现象,但是其实是不生不死的,每次投胎,都不是糊涂的,他的人生轨道都是根据他的愿力开展的,所以叫“芳龄永继”。
跟那些一味追求个人解脱的小乘修行方式相比,这种修行方式有其特殊的妙用。在《宝积经》里,佛说,高原陆地长不出莲花,卑湿淤泥才能长出莲花,类似的,“无为中不生佛法”,“生死淤泥邪定众生能生佛法”。在《维摩诘经》里,文殊菩萨也有类似的说法,大迦叶听了之后就感叹,像我们这些小乘的人啊,简直没办法再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了,再重罪的人,都可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可是我们这些人呢,“诸结断者,于佛法中,无所复益,永不志愿”。
再打个比方:兜里揣一千万的人,他每天考虑的重点,可能是如何保住这一千万,而不是强烈进取,因为他伤不起、输不起;兜里只有十块钱的年轻人,每天考虑的重点,可能就是如何豁出去创业,这样他未来的潜在价值,可能就是十个亿、几百亿。这也是为什么常有长辈感叹,你们年轻人啊,是国家未来的希望。
当然,上面引用佛经的文字,字面上好像大乘比小乘高明似的,菩萨比声闻高明似的,咱们不要局限在字面上,要看懂佛经文字背后的喻意。起个高下之心,早就十万八千里了! 人家大迦叶的感叹,只是在演戏,乃至整部《维摩诘经》的各位演员,都是在演戏。
宝玉和宝钗“是一对儿”,就是福慧双修、悲智双运。
黛玉道:“什么意思呢。来呢,一齐来;不来,一个也不来。今儿他来,明儿我来,间错开了来,岂不天天有人来呢? 也不至太冷落,也不至太热闹。姐姐有什么不解的呢?”
黛玉这个时候说的这种话,比喻修行人这个时候对于独处自修与社交的一种不圆融的理解,是对于“入世”的不成熟的看法。初学者常常为这个困扰,本来打算读经,书刚摊开,电话来了,朋友约出去喝茶,去还是不去? 正在拜佛,有人敲门,说想进来聊聊,一聊可能就是一晚上,无非家长里短天马行空,聊还是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