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被肯定,所以习惯性答应别人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曾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就是渴望被肯定。”不管对大人还是孩子,肯定他、赞美他都是调动其积极性的好办法,因为肯定和赞美是人的心理需要。无疑,人们迫切需要被人肯定,所以,他们在面对来自对方的请求时,往往会在受到肯定或赞美之后选择应承下来。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生理需要、安全需要、人际关系需要、尊重和荣誉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生活中,一个人除了最基本、最原始的生存需要外,还有渴望别人的肯定和赞美的需要,这是高级的需要。许多人总是答应一些自己不愿意答应的事情,原因就是基于自己渴望被肯定。

有一次,曾国藩用完晚饭后与几位幕僚闲谈,评论当今英雄。他说:“彭玉麟、李鸿章都是大才,为我所不及。我可自许者,只是生平不好谀耳。”一个幕僚说:“各有所长:彭公威猛,人不敢欺;李公精敏,人不能欺。”曾国藩又问:“你们以为我什么样?”众人皆低头沉思。忽然走出一个管抄写的后生过来插话道:“曾师仁德,人不忍欺。”

众人听了齐拍手。曾国藩十分得意地说:“不敢当,不敢当。”后生告退而去。曾国藩问:“此是何人?”幕僚告诉他:“此人是扬州人。入过学,家贫,办事还谨慎。”曾国藩听完后说:“此人有大才,不可埋没。”不久,曾国藩升任两江总督后,就派这位后生去扬州任盐运使。

众人皆知,曾国藩认为自己“仁德”,希望大家都附和他,希望他的仁德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那位后生,真可谓是“区区一句话,胜读十年书”。他正是抓住了曾国藩自以为“仁德”这一点,投其所好地进行了赞美,才使曾国藩对其予以重用。

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曾经夸张地承认:一句美好的赞扬,能使他不吃不喝活上两个月。当我们听到别人的赞美时,根本无法抑制内心的冲动,以至于甘愿俯首,尽心尽力地做事,毫无怨言。或许,本来我们是不那么愿意帮忙的,但在听到对方的肯定与赞赏之后,便会觉得飘飘然,因为我们内心太想得到这些肯定了,所以即便是上刀山下火海也会无怨无悔。

卡耐基的副手派伯中校是一位有些古怪、有些可爱的人。有一次,卡耐基正准备在圣路易斯的某个地方为公司刚修好的一座桥征收税款。在这个关键时刻,派伯中校却突然想家了,他头脑一热,就想搭夜班车马上回匹兹堡。眼看卡耐基的计划就要毁于中校的心血来潮了。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卡耐基灵光一闪,他没有乞求中校留下来帮他把事情办好,相反,他不动声色地和中校谈起了另一个话题。平时,他就注意到中校特别喜欢名马,并且对名马颇有研究。于是,卡耐基就对中校说,以前他听人说过,圣路易斯专门产名马,因此一直想给他的姐妹买匹好马,以供她们驾车,所以,他请求中校帮他挑匹好马,暂时不要急着回家。听了卡耐基的话,这位可爱的派伯中校果然心甘情愿地留下来了。

在这个案例中,派伯本来是不愿意留下来的,但是他喜欢名马,而且对名马颇有研究。于是卡耐基对他说:“以前我听人说过,圣路易斯专门产名马,因此一直想给我的姐妹买匹好马,以供她们驾车,所以,我请求中校帮我挑匹好马,可以吗?”在这个请求中,一方面可以看出卡内基对派伯关于马的研究的肯定。另一方面带着请求的意味,两者都是对派伯本人的一种欣赏与肯定,派伯自然无法拒绝,他就这样留了下来,而且没有一丝抱怨的情绪。

有一位教育博士曾在一所学校做过一个著名的试验:新学期开始时,博士让校长把三位老师叫进办公室,对他们说:“根据你们过去的教学表现,我断定你们是本校最优秀的老师。因此,我们特意挑选了一百名全校最聪明的学生组成三个班让你们教。这些学生的智商比其他孩子都高,希望你们能让他们取得更好的成绩。”

三位老师都高兴地表示一定尽力。校长又叮嘱他们,对待这些孩子,要像平时一样,不要让孩子或孩子的家长知道他们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老师们答应了。

一年之后,这三个班的学生的成绩果然排在整个学区的前列。这时,校长告诉了他们真相:这些学生并不是刻意选出的最优秀的学生,只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最普通的学生。老师们没有想到是这样,因此都认为自己的教学水平确实很高。

这时校长又告诉了他们另一个真相,那就是:他们也不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全校最优秀的老师,只不过是随机抽调的普通老师罢了。这个结果正是博士所料到的,因为这三位老师都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并且学生又都是高智商的,因此对教学工作充满了信心。

校长首先肯定了老师们的教学能力,所以老师们自己也认为自己是最优秀的,因此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信心,他们根本无法拒绝校长的请求。而真相是,教师和学生都是普通的,都是随机挑选出来的,但是,即便如此,学生的成绩依然名列前茅。当然,这其中离不开老师和学生的努力,但最重要的还是老师们的能力被肯定了,他们对自己的教学充满了自信,从而激发出无限的潜力。

心灵小酌

在生活中,你是否因为对方的肯定而无法拒绝呢?尽管你不愿意承认,但事实就是如此。因为被肯定是来自内心最深层次的需求,所以,一旦自己被肯定了,就再也没办法把“不”说出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