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脚型规律与变化分析

一、世界脚型规律对比分析

(一)日本脚型规律

下图是日本大妻女子大学大冢瑗等人做的日本脚型规律统计图(图1-12、图1-13)。日本的脚型规律与我国的脚型规律十分接近,两者相差不大。

图1-12 日本脚型规律研究

图1-13 日本脚型横截面研究

(图片来源:日文版《皮革科学》,1996.7)

(二)法国脚型规律

图1-14是由法国国家皮革技术中心发布的法国脚型规律测量图。

(三)德国脚型规律

图1-15摘自《中国鞋楦鞋号设计》,它是德国按照脚型解剖规律所设计鞋楦底样图,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其脚型的规律特征。

图1-14 法国脚型研究

图1-15 德国脚型分析

(四)俄罗斯脚型规律

图1-16是莫斯科轻工业学院制鞋专业教材中所提供的脚型比例图。

图1-16 前苏联脚型研究

(图片来源:俄文版《革制品设计》,2006)

(五)洪友廉等人的研究

下图是香港中文大学洪友廉教授论文中发表的脚型规律标记图之一(图1-17),它的标记点要比目前用于鞋楦设计的脚型标志点多出很多(共25个)。他们对l284名成年男性和1084名成年女性进行了测试,发现男女脚型指标中有22个部位出现明显性别差异。并且男性脚型的25个测量指标均明显大于女性。在标准化的测量指标中有22个出现明显的性别差异。女性内侧足背、外侧足背、后足和中足的相对长度,第五跖骨头和跟骨的相对高度明显大于男性;而女性的脚宽、后跟宽度、脚跖围、跗背围、跟背围、跟踝围、内侧足弓高度、大脚趾高度和第一跖骨高度的相对数值明显小于男性;其他指标间的比较未出现显著性差异。根据他们的测试结论,男女鞋楦在未来设计中肉体安排都要再进一步重新设计才能更符合男女脚型的形态特征,合脚性也会进一步提高。

图1-17 洪友廉等人的脚型规律研究

以上各国专家对于脚型数据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值得肯定的,但是在实际的鞋楦设计中,这些数据要灵活运用才能合脚。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女士买鞋经常会遇到这种情况,都是50mm跟高的鞋子,鞋号也相同,跖围也一样大,为什么有的鞋穿进去紧而有的穿进去则松呢?这就涉及一个脚型数据灵活应用的问题。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多种,但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在鞋楦肉体安排上。比如说,当楦底曲线弧度发生变化时,鞋楦的跖围和拇指厚度等数据在保持不变的情况下,脚穿进去时的大小就会不一样,有可能紧,也有可能松。这就看鞋楦师傅的调节水平了,说到底是要根据鞋楦造型的需要。所以说,数据是基础,但不能完全束缚于数据。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古人讲“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知行合一”等就是这个道理。

二、脚型的变化

脚的形状和尺寸不是一成不变的,除了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外,它还随温度、姿态、时间、运动量而产生变化。脚会随着气温的变化而热胀冷缩。据统计,夏天的脚型要比冬季的脚型大3~5mm。运动后的脚型比运动前要大1~2mm。据测量(《中国鞋号鞋楦设计》数据),男性双脚在行走后的跖围尺寸比悬空状态大13.5mm,而女性可达到16mm。傍晚的脚比早晨的脚要大2~4mm。人体在运动时,脚的各个部位也会发生变化。运动时脚的长度一般增加8~12mm,最大可以达到25.5mm,脚内侧足弓增加长度可以达到7mm。脚前部的长度增加可以达到20.5mm。拇指偏转角可以增加11.5度;脚的横断面的周长可以增加15mm,脚内侧足弓对投影面的抬起高度可以增加9.5mm。

根据2004年的全国脚型测量数据显示,像许多国家一样,我国人群脚型的平均长度和围度有所减小,脚的宽度和高度除跗骨高度外也均有所减小。该结论均是与1968年数据对比得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