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环境影响评价实用手册
- 赵济洲
- 12115字
- 2021-03-29 14:53:31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业务的承接
一、关系篇——六方关系谈
编制一部出色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需要多方努力,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环评项目负责人是环评文件的灵魂,应具有高水平的环评职业技能,并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可参考表1-1中的经验。
表1-1 六方关系谈
二、现场篇——环境影响评价现场踏勘须知
(一)目的与作用
现场踏勘是环评工作的基础,环评人员以此获得第一手资料,直观认知并辨识建设项目选址及其与周围环境、相关规划的协调性等;同时对环评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确立基本前提。
(二)工作目标
现场踏勘的基本目标是进行现状调查并对实际情形与书面资料进行对照和确认,确定评价等级与评价范围,同时提高环评工作的有效性和工作效率,现场踏勘要完成下列工作。
(1)索取基本资料,如现状分析所需的地理地质、气候气象、水文、功能区划、政府规划、社会环境以及已有的环境监测数据等。
(2)确认选址具体位置、平面布置,选址选线周围的环境敏感点,拟定的水源和排放点、纳污水体,拟定的大气排放点和固废排放地址,厂址的土地性质和归属等。
(3)了解新建及原有工程的生产过程、工艺流程、排污环节、治理措施及排放去向等。
(4)开展公众参与的相关事项,如环评公示与意见收集。
(5)其他必要的事项,如安排环境监测计划或监测布点、当地环保局应出具的相关意见等。
(6)相关方联系人与联系方式,如建设单位、可研编制单位、当地环保局开发科、监测单位等。
(三)准备事项
(1)项目类别判断:有可研、可研在做、无可研,污染型、非污染生态型,新建、改扩建,建设方是否处于前置审批阶段,行业特点、产业政策明确与否,环评报告类别要求与专题设置与否等。
(2)政策法规研读:项目相关法律、环保审批机关要求、技术导则与方法、已完成的可研报告或项目建议书。
(3)资料清单准备:资料清单,包括:现状资料、规划资料、总量控制资料或环保意见、环境质量、项目周边敏感点资料、排放位置、监测数据。原则上应满足报告要求事项和必要数据,便于确定评价等级、范围、方法和专题设置等。
(4)问题清单准备:公众调查问题、咨询建设单位问题、咨询环保局问题、咨询可研单位问题等。
(5)公众参与准备:公告文本、公告方式、公告范围、调查问卷等。
(6)监测计划准备:可研已完成,可据之制订初步计划,到现场后考察布点以及监测单位选择等。
(7)工具准备:A3笔记本一个,铅笔、中性笔各一支,计算器,便携式声级计,GPS定位仪,数码照相机、摄像机,1:10000~1:50000地形图一张,预先准备的调查内容清单,旅游鞋、太阳镜,测距仪、指北针,防身器具(偏僻地区、夜间观测必备)。
(8)其他。
(四)工作组织
(1)项目负责人向公司领导请示相关事宜,批准后开展工作。
(2)联系建设单位,请其联系相关单位,并确定现场踏勘日期,并作简要沟通,标注注意事项。
(3)确定参与人员,预约车辆和工具。
(4)携带完备资料清单、必备工具、公众参与文本等现场考察,必要时向财务借支资金。
(5)踏勘完毕回公司后,进行踏勘总结,并向公司领导简要汇报以及设定进一步工作计划。
(五)注意事项
(1)踏勘工作一般在环保审批机关出具意见后进行。
(2)注意工作的目的性。
(3)踏勘工作一般需要2~3次,合理计划,以求高效。
(4)现场踏勘与外部单位沟通时,应注意维护公司形象、严守公司机密,仪表大方,言谈举止有分寸。
(六)表单示例
如现场踏勘申请单、资料清单、问题清单。
(七)建设单位需提交的资料
(1)建设项目立项依据:计划部门、经济部门批准的立项文件,符合自主立项规定的,企业提供自主立项文件(含各类建筑装修项目)。
(2)携工商部门颁发的填写齐全的公司设立登记表、变更登记表或个体工商户登记表、工商部门确认预先企业名称核准单(或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3)法人身份证复印件(非法人办理请提供法人委托办理的委托书及被委托人身份证复印件)。
(4)土管局、房管局提供土地权属证明、房产权属证明,如租房需提供租房意向或协议。以上资料为原件审核,复印件留存(需盖章)。
(5)项目所在地及周边环境总平面布置图,项目所在地场内平面布置图。
(6)拟生产经营的产品、规模、产量,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种类、数量,包括燃料、水、电等耗量以及生产班次和职工人数。
(7)生产工艺介绍:每一产品的投入产出全过程,给出工艺流程图,以方框图表示,如涉及化学项目需列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8)主要设备清单及燃烧设备的名称与型号。
(9)生产经营中可能产生的污染情况及防治对策说明。
(10)项目所在地废水如接入市政干管,需提供市政污水接管证明,原件用于审核,复印件要留存。
(11)危险废物处置协议和工业固废处置协议。
(12)公众参与调查意见。
(八)工业污染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场调查提纲
(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版)。
(2)(当地)生态环境功能区划图。
(3)国家危废名录(2017年版)。
(4)行业整治规范。
(5)污染物整治方案。
(6)产业行业的准入文件。
(1)支持性文件:发改/经信备案、执行标准确认函、总量控制指标管理办法、水保方案及批复、选址(红线)、名称预核准/营业执照。
(2)相关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工业园区规划、(生态)环境功能区划、所属的行业发展规划、林业规划(生态公益林)等。
(3)规划环评:上述规划的规划环评、规划修编环评及对应的审查意见,尤其是准入要求。
(4)项目工程资料: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改扩建项目还需要历次的环评报告及批文、验收文件、监测资料。
(5)其他:视当地环保局规定提供地勘报告、危废协议、排水合同等;涉及文保单位、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需要提供经相应主管部门审批过的专项论证报告或意见;如某一级公路项目跨越世界文化遗产运河,需要由文物评价单位论证可行性。
(1)人员对接:首先与企业技术负责人对接,必须与对厂区生产情况最清楚的人建立联系,小项目可以是生产车间主任,大项目就需要与安环科(对接立项、项目设计方案、环保设计方案、历史环评、安评等各种技术资料)、生产科(对接工艺流程)、设备/采购科(对接设备参数)等多个科室建立联系,有时还要向车间具体工段的操作工询问工艺和技术情况。现场调查时只有与一线操作人员建立密切联系、深入沟通、刨根问底,工程分析才经得起推敲。
(2)图纸:厂区总平面图、有功能的车间分层平面图/布局图(如生产、组装、干燥、分装等)、污染治理设施设计图、废气收集处理示意图、雨污水管网图;要求建设单位在总平面图上标注各个环保设施的区域/位置、各环保设施负责收集治理哪路污染、各排气筒并备注参数。
(3)依据:技改项目要求提供已批项目的环评/批文、验收监测/验收意见、自行委托的检测报告、总量调剂指标证明、排污许可证等;逐条核实原环评措施的落实情况,记录问题。
(4)产品方案:结合历次环评审批的情况,调查企业环评审批的、实际现状的、本次评价后的产品方案并以表格形式列出。
(5)设备与工艺:各工艺单元的尺寸规格、数量(几用几备)、反应条件(温度压力)、批次耗时及最长工序时长、各工艺单元(操作台)的物料对应用量;重点关注产污工序;有没有同时进行的工艺(涉及最大排放量与排放速率);各产品是否能同时生产,是否存在共用一套反应设备(涉及最大产能与最大排放量);对于不产生生产废水企业要进行仔细确认(业主经常会说无废水或者即使有不处理也能达标直排);对于包装材料、辅助材料等自行生产的要确认工艺是否符合准入要求(工业园区准入要求、生态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如某机加工企业从事机械设备组装,但自行生产产品包装用的发泡塑料,建设项目性质发生改变。
(6)原辅材料:重要原辅材料的用量、MSDS(组分、百分比、规格型号参数、厂家)、使用方法(稀释比例、更换周期等),重点关注有毒有害及挥发性的物料。由于上述材料作为监测方案、评价等级的依据,因此要慎重;涉及化学反应的,要重点关注含挥发性有机物的原辅料,不能遗漏催化剂废气(如发泡剂)等。
(7)平衡:核实之前环评做的平衡是否属实,记录各产品的单批耗时、达产率等情况,产品方案与产污情况能对应起来,结合工艺流程和原辅材料做好物料平衡工作。
(8)废水关注的内容。
①产生:按车间、产品、工艺产污环节,统计单批产生量/年排放量、排放周期、水质等。
②收集:各路废水的收集方式,以图形的形式体现。
③处理:废水处理的工艺、规模、运行达标状况以及余量情况。
④结合工艺流程做好全厂的水平衡图,大致定出全厂水量。
(9)废气关注的内容。
①厂房布置:涉及无组织排放,关注车间形状及长宽高、设备是否有单独隔间、车间窗户高度、车间密封情况等。
②治理设施:所有产污节点的污染物收集措施、大致的收集效率、污染治理措施的原理、治理效率、污染治理设施的参数;画出全厂的废气收集图[主要形式:车间→产品(废气)名称→收集措施→处理措施→排气筒编号高度],最好也能画出废气收集和处理表(包括产品名称、废气产生设备节点及数量、污染因子、防治措施、整改措施)。
③排气筒:涉及有组织排放(风机风量、烟囱形状、烟囱高度、烟囱内径、烟囱位置),关注供热、供气的燃料情况(燃煤、生物质),除尘脱硫措施,总量指标情况。
(10)固废:报告里面写的都是危废(危险废物)有协议、固废(固体废物)能回收、生活垃圾可卫生填埋,因此不排入环境。
①危废:现在还处在向企业普及什么是危废的阶段,因此,一定要有耐心告知危废的管理要求和法律责任。
②危废处理单位:每个省的环保厅都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单位名录,提供给业主自己查询签订,并告知要签订指定的类别和代码。
③副产物:固废作为副产物的,要求办理质量认证等合法性手续。
(11)其他注意事项:
①因污染治理工程产生的污染不要遗漏,如活性炭吸附有机废气要调查活性炭的消耗量及更换周期,隔油设施产生的浮油。
②监测:看现场时候一定要仔细看工艺,看有几路废水、几路废气、污染物从哪里进从哪里出。在此基础上写监测方案,否则很容易漏掉,后补监测方案费时、费力、费钱。
③各车间的人数,工作制度(时/天,天/年),住宿人数,食堂情况(运营时间、就餐人数)等都要调查清楚;工业项目可从简调查。
④对周边环境应该预先了解,如饮用水源保护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旅游度假区、居民区(行政村、自然村)等,对项目要有一定的敏感程度。
(九)归档
下现场的全过程要录像(视频)并归档。
三、质量篇——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质量评定探讨
197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首次确立了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地位;1989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法律地位进行了重申;2002年颁布并于2003年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从法律地位确定了规划和建设项目要实施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质量的优劣,是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关键问题。本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该问题的探讨。
要按照国家环境保护部和各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要求编制环境影响评价有关文件。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资质证书缩印件页格式和编制人员名单表页格式,应按2015年9月28日环保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2015年版)》以及其配套文件附件5《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资质证书缩印件页和编制人员名单表页格式规定》要求格式编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第17条的规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包含下列内容。
(1)建设项目概况。
(2)建设项目周围的环境现状。
(3)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分析、预测和评估。
(4)建设项目对环境保护的措施及其技术、经济论证。
(5)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
(6)对建设项目实施环境监测的建议。
(7)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涉及水土保持的建设项目,还必须有经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查同意的水土保持方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规定,专项规划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1)实施该规划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的分析、预测和评估。
(2)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3)环境影响评价的结论。
上述是法定要求的内容,评价机构编制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绝对不能漏项,否则将严重影响报告书的质量。
法定编制内容是粗线条的,评价机构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以及各省市制定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主要内容编制要求”进行编写。技术导则和省市的编制要求内容非常详细周到,评价机构应严格按照导则和各省市环保局的要求编写环评文件。
质量审查与评定有两层含义:其一,审查评价文件是否达到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其二,环评文件是否满足环保局评估中心对项目技术评估的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的目的或原则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客观、公开、公正;二是,综合考虑实施后可能造成的影响;三是,在考虑环境影响时要兼顾各种环境因素和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四是,要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基本服务于以下三个目的。
(1)明确开发建设者的环境责任。
(2)对建设项目环保工程设计提出具体要求和提供科学依据。
(3)为各级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实行对项目的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文件。
环境影响报告书的重要内容是审查文件是否达到上述目的和原则,以便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者兼顾,全面贯彻中央提出的“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环评文件还应满足环保局评估中心对项目技术评估的要求。评估中心在技术评审时,有以下六项基本原则。
(1)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2)厂址选择可行并符合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3)本项目污染物均可稳定达标排放。
(4)工程的建设对周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5)本项目符合清洁生产的要求。
(6)污染物排放总量满足总量控制指标的要求。
在质量审查与评定时,一定要认真审查是否符合以上六项基本原则,否则,将是不合格产品,应退回评价机构重新编写。
国家环保总局评估中心出版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技术评估指南》一书中,对不同行业均著有“环境影响技术评估要点”,可供不同建设项目环评文件质量审查与评定时参考,这些行业包括钢铁、有色、造纸、发酵、火电、化学肥料、合成材料、石化炼油、水泥、水利水电、公路、铁路、生态类等。
环境影响报告书(表)质量审查与评定程序包括内部审查程序和外部审查程序两部分。
内部审查程序:项目负责人审查→环评室负责人审查→总技术负责人审查,即通常所说的三级审查程序。
外部审查程序如图1-1所示。
图1-1 环境影响报告书外部审查程序
国家环保局下发的环办[2006]112号文强调了环评报告书的质量监督问题。文件指出:实行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一版制”考核,即以建设单位正式提交的报告书(表)为考核对象,解决以往报告书(表)可经多次修改通过审查,而编制单位不承担责任的问题;对发现质量问题多,不足以说明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报告书(表),负责审批的环保部门应以书面形式直接予以退回,通报有关情况,并向国家环保局提出对编制单位的处罚建议。
该文件的实施表明,环保局对环评机构编制的报告书(表)质量要求更加严格,评价机构在向建设单位提交报告书(表)之前,一定把好质量关,防范经营中出现的风险。
可根据贯彻执行环保政策、产业政策、法规、标准、工程概况、工程分析、环境状况介绍、主要环境问题、预测结果、污染防治措施、评价结论与建议等方面对环评报告书(表)进行打分,根据分值,确定质量评定等级。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日常考核表见表1-2。
表1-2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表)日常考核表
四、防范篇——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经营风险的防范
2016年是我国“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环保部提出了《“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改革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全面提高环评有效性为主线,以创新体制机制为动力,以“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以下简称“三线一单”)为手段,强化空间、总量、准入环境管理,划框子、定规则、查落实、强基础,不断改进和完善依法、科学、公开、廉洁、高效的环评管理体系。本篇就如何防范经营风险、确保环评单位经营安全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供广大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和广大环评从业人员参考。
环评机构业务范畴包括环境影响评价、环保管家、排污许可申请、生态红线保护、科研项目承接。下面重点介绍开展生态红线保护业务。
生态红线保护是指在生态空间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和生命线,通常包括具有重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海岸生态稳定等功能的生态功能重要区域以及水土流失、土地沙化、石漠化、盐渍化等生态环境敏感脆弱区域。
生态红线保护工作的内容包括保护、补偿、转型三个方面。
首先,严格管控是生态红线保护的底线。以编制年度保护方案的形式确定各地、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严把审批关,着重关注涉及生态红线的建设项目,对于违反红线管控要求、损害区域主体功能的项目一律拒批。其次,生态补偿是生态红线保护的基石。最后,绿色发展是生态红线保护的方向。
(一)环境咨询业在生态红线保护工作中的业务
(1)某地年度生态保护方案。
(2)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方案。
(3)生态修复保护综合服务模式:重金属污染场地生态修复;水土流失治理管护;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裸露土地复绿、植树造林、流域治理等;覆盖场地调查、风险评估、治理修复工程设计施工、景观设计维护等环节的服务链。
(二)关于经营风险的防范内容
不触及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
环评文件审批中的重点审查内容是审查是否符合以下相关要求(称“7+2”原则)。
(1)是否符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建设项目涉及依法划定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及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的,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该区域内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规定;依法需要征得有关机关(水利、渔业、军队等)同意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取得该机关同意。
(2)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清洁生产要求。
(3)建设项目选址、选线、布局是否符合区域和流域规划、城市总体规划、产业布局规划和环保规划。
(4)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质量是否满足相应环境功能区划和生态功能区划标准或要求。
(5)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能否确保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满足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涉及可能产生放射性污染的,拟采取的防治措施能否有效预防和控制放射性污染。
(6)拟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能否有效预防和控制生态破坏。
(7)是否符合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04]152号)对区域或规划环评的要求和项目风险评价的相关要求(分析是否全面到位,措施是否有效得当,如化学品库围堰、事故消防应急缓冲池等)。
(8)是否符合国家环保总局《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的要求,是否认真考虑公众意见,是否在环境影响报告书中附具对公众意见采纳或者不采纳的说明。
环保部门可以组织专家咨询委员会,由其对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有关公众意见采纳情况的说明进行审议,判断其合理性并提出处理建议。环保部门在作出审批决定时,应当认真考虑专家咨询委员会的处理建议。
对环境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可能严重影响项目所在地居民生活环境质量以及存在重大意见分歧的建设项目,环保部门可以举行听证会,并公开听证结果,说明对有关意见采纳或不采纳的理由,以取得公众的理解和支持。
(9)报告书审查中还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①项目选址与项目总图布置和周边环境保护目标(环境敏感点),合理确定卫生防护距离以及环境安全防护范围(包络线图)。
②主要产品、装置的规模及产品方案的选择和确定。
③排放废水、废气的区域环境容量及总量控制要求,要通过自身污染削减或区域削减措施来体现“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的原则。
④报告书审批登记表中台帐统计信息填写是否合理。
(1)国家明令淘汰或禁止建设的、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
(2)列入国务院清理范围,不符合国家政策规定的钢铁、电解铝、水泥、电石、铁合金、焦炭、平板玻璃、13.5万千瓦及以下火电机组等项目。
(3)位于饮用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重要生态功能区以及生态环境敏感区域的影响生态和污染环境的项目。
(4)不符合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的项目。
(5)位于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缓冲区内的项目。
(6)占用自然保护区实验区,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的,或者建设在自然保护区外围地带,但损害自然保护区内的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的项目。
(7)原有设施污染物排放达不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不能通过“以新带老”“以大带小”的措施实现“增产不增污”的项目。
(8)环境污染严重,产品质量低劣,高能耗、高水耗,污染物不能达标排放的项目。
(9)在环境质量不能满足环境功能区要求,无法通过区域平衡等替代措施削减污染负荷的项目。
(10)被明令限期治理的企业以及“两控制区”污染防治规划、三峡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规划中污染治理项目没有按期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的新建和改、扩建项目。
国家明令禁止的重污染小企业,指1996年《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明令取缔关停的十五种重污染小企业(“十五小”)以及国家经贸委限期淘汰和关闭的破坏资源、污染环境、产品质量低劣、技术装备落后、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新五小”企业。
“十五小”具体如下。
(1)小造纸:现有年产1万吨以下的造纸厂。
(2)小制革:年产折牛皮3万张以下的制革厂(2张猪皮折一张牛皮,6张羊皮折1张牛皮)。
(3)小染料:年产1000t以下的染料厂,包括1000t以下的染料中间体生产企业。
(4)土法炼砷:采用地坑或坩埚炉烧、简易冷凝设施收尘等落后方式炼制氧化砷或金属砷制品,现年产砷(或氧化砷制品含量)100t以下的企业。
(5)土法炼汞:采用土铁埚和土灶、蒸馏罐、坩埚炉及简易冷凝收尘设施等落后方法炼汞,现年产汞10t以下的企业。
(6)土法炼铅锌:采用土烧结盘、简易土高炉等落后方法炼铅,用土制横罐、马弗炉、马槽炉等进行焙烧、简易冷凝设施进行收尘等落后方式炼锌或氧化锌制品,现年产铅或锌(或氧化锌含量)2000t以下的企业。
(7)土法炼油:未经国务院批准,盲目建设的小型石油炼油厂和土法炼油设施;生产过程不是在密闭系统的炼油装置中或属于釜式蒸馏的炼油企业;无任何环境保护措施和污染治理手段的炼油企业;不符合国家职业安全卫生标准的炼油企业。
(8)土法选金:采用小氰化池、小混贡和溜槽等黄金选冶金的企业。
(9)土法农药:产品无一定结构成分,没有通过技术鉴定,没有产品技术标准,没有正常安全生产必需的厂房、设备和工艺操作标准,没有必要检测手段的小型农药原药生产或制剂加工企业。
(10)土法漂染:年生产能力在1000万米以下,所排废水符合下列情况之一的漂染企业:①每百米布所生产的废水大于2.8t;②COD大于100mg/L;③色度大于80倍(稀释倍数)。
(11)土法电镀:电镀废液不能或基本不能达标的电镀企业。
(12)土法生产石棉制品:采用手工生产石棉制品的企业。
(13)土法生产发射性铀制品:未经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批准列入规划、计划,未取得建筑、运行和产品销售许可证,没有健全的防护措施和监测计划、设施的炼铀等放射性产品生产企业。
(14)土法炼焦:采用“坑式”“萍乡式”炼焦的企业。
(15)土法炼硫:采用“天地罐”“敞开式”炼硫的企业。
“新五小”具体如下。
(1)小钢铁:年产普碳钢30万吨以下(含)的小炼钢厂,横列式小型材、线材轧机年产量25万吨以下(含)的小轧钢厂,100m3以下(含)高炉,3200kVA及以下铁合金电炉,15t(含)转炉。
(2)小水泥:窑径小于2m(年产3万吨以下)水泥普通立窑生产线,窑径小于2.2m(年产4.4万吨以下)水泥机械化立窑生产线。
(3)小炼油:无合法资源配置,通过非法手段获得原油资源,产品质量低劣,安全环保达不到国家标准的成品油生产装置,2000年1月1日前不能生产90号及90号以上车用无铅汽油的成品油生产装置。
(4)小玻璃:平板魄力平拉工艺生产线(不含格拉威贝尔平拉工艺),四机(含)以下垂直引上平板玻璃生产线。
(5)小化工:采用落后工艺生产落后产品、规模较小的化工企业,一般能耗高、生产能力低(年产能力在2万吨以下)。
“区域限批”是指如果一家企业或一个地区出现违反环评法的事件,环保部门有权暂停这一企业或这一地区所有新建项目的审批,直至该企业或该地区完成整改。
“区域限批”是以解决区域严重环境问题为切入点,从根本上推进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布局优化,走出低水平发展道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采用区域和行业限批政策,就是希望能更有效地督促地方政府和行业集团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完成节能降耗目标。
“区域限批”地区、“企业集团限批”的项目不能承揽环评业务,必须解除限批禁令后方能承揽业务。
小: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小企业。
散乱:不符合当地产业布局规划和不在工业聚集区的散乱企业。
污:超标排放污的企业。
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地点、生产工艺、环境保护措施有重大变动的要重新报批。
当前,有相当多的企业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满足行业准入条件。对于此类环评项目要客观地如实评价,给企业指出办法,使其在规定的时间内符合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满足环评审批原则,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如果该企业在规定时间内达不到国家和当地政府的要求,只能按政策规定淘汰。
五、修养篇——环评人应有的修养与素质
2015年9月28日,环保部颁布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对环评工程师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在人员组成上,有管理人员、开发人员和技术人员。从根本上讲,应该加强队伍的修养与素质,提高整体水平,才能全面认真和负责地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评价机构少不了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主要的管理人员,要为机构制订正确可行的管理制度、经营方针、经营策略;确定在哪几个地区,哪几个行业开展环评业务,不要遍地开花,不要追求业务范围多和广,技术上要有带头人,既有学术水平,又有实践经验,带领环评机构的技术人员出色地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编制任务。
环评技术人员应提高平时的修养和素质,只有具备高水平的人际沟通能力,具备高水平的业务能力,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环评人。
环评人要想提高修养与素质,应做到“五虚、六戒、三诚实”。
(1)虚心学习环评知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我国已经实施了30多年,但国家和地方不断发布新的法律法规、新的标准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环评技术也随全球科技水平的发展而不断发展。因此,从环评人进入这一行的第一天起,就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只有这样才能不落伍。
(2)虚心向建设单位的技术人员学习。建设单位的技术人员有懂工艺的,有懂设备的,有懂企业环境保护的,他们对该企业是最有发言权的人,环评人应虚心向他们询问和请教。
(3)虚心向评价项目领域的专家学习。专家有各方面的,如行业专家(企业的总工程师)或该行业的环评专家,他们都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应尊重他们,虚心向他们询问和请教,经过他们的指点和帮助,环评人可少犯错误。
(4)虚心向环保局和评估中心人员学习。环保局、评估中心、评价机构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要保护好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不受到破坏,给老百姓一片蓝天、一块净土。
(5)虚心向身边的人学习。一个评价机构,由各种人才组成,有擅长开发的、擅长管理的、擅长技术的;在环评技术上也有区分,有擅长搞大气的、擅长搞水的、擅长搞地表塌陷的,要精诚团结,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圆满完成环境影响评价业务。
(1)戒违规。环评机构或环评人,千万不能做违法的事,一定要严格遵守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资质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部令第36号)的要求。禁止违规行为:①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编制环评文件;②环境监测数据或其他基础数据造假;③违反《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规定,擅自提高或降低环评等级;④超越评价资质等级、评价范围编制环评文件;⑤不按国家法规、标准、技术导则要求编制环评文件;⑥环评文件内容不能支持环评结论等违规行为。
(2)戒抄袭。承接一个环评项目,技术人员往往第一想法是找同类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来参考。然而,作为一个合格的环评人,应该按环评程序,在准备阶段,认真下现场考查,搜集资料,编写评价大纲、监测方案等。搞清楚当地环境状况,项目工程概况以及环保局要求,然后再编写环评文件。同类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只能用来参考,千万不能照抄。
(3)戒造假。有些小项目,建设单位无钱出监测费用,而环保局又特别重视环境现状数据;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能数据造假,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搜集评价范围内做过环评的其他项目文件,利用现有监测数据(被环保局认可的),这样既能帮建设单位办好环保审批手续,又能满足审批部门的要求。
(4)戒浮躁。环评技术人员应修炼平常心,戒浮躁,戒急躁,环保局(或评估中心)提出要改报告,一定按要求改,千万不能急躁。
(5)戒自大。环评技术人员,不论是专家,是环评工程师,还是上岗人员,都要戒自大。
(6)戒发火。环评技术人员经常受到批评,此时,不可发火,不可背后议论别人,正确做法是分析对方批评的内容,立时改正,不论错误大小。
对评价机构的领导要诚实;对建设单位要诚实;对环保局(或评估中心)要诚实。诚实是做人的立足之本。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高技术行业,同时也是高风险行业。国家对环境影响评价从业人员要求很高很严;环评技术人员也要把好“自律”关。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国家和人民对环评人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