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地方戏生存传播例案研究
- 杨燕 廖亮
- 6338字
- 2024-11-01 12:17:10
四、现有历溪目连戏社会功能和生存价值思考
(一)历溪目连戏社会功能分析
“所谓‘戏剧的功能’,乃是体现为人们对戏剧的需要。‘功能永远不是别的,而是适应需要’。戏剧与社会人生是不可分离的,换言之,戏剧乃是与现实人生的精神不可分离的。”作为“人之需要”的宗教祭仪戏剧的目连戏自出现之日就有着祭祀娱神、劝善教化、娱乐民众等功能,但是这些功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变化。
21世纪的今天,在现代化的社会条件下,在国家注重非物质遗产保护的背景下,与封建农耕时代相比,目连戏的社会功能势必会发生一些明显的改变,分析一下历溪村目连戏演出契机和动因,不难发现以前的祈福还愿、祭祀、封建教化、亡魂超度功能或已丧失,或已弱化,继而转向了作为旅游节目或古老戏剧的展示、作为研究的活体范本等功能转化,当然娱乐大众的功能是没有改变的,但由于现代娱乐方式的多样化,这种古老的戏剧,现在的“娱人”功能远没有农耕时代那么显著了。
以下是笔者对今天历溪目连戏的社会功能的几点认识:
1.祭祀娱神功能的留存
目连戏是“娱人娱神”的戏剧,它有娱乐大众和宗教祭仪的双重功能。在今天的历溪目连戏中,“祭祀娱神”的功能仍有体现。
“祭戏神”是历溪沿袭下来的一个习俗,就是在开演前,演员化好妆,先到村头的“嚎啕殿”祭拜戏神,杀鸡接五猖神,将五猖神符贴在嚎啕殿门前,待演出结束后将五猖送回殿中,再将五猖神符拿走。嚎啕殿内供奉的是五猖老爷和傩神菩萨。
据王国鑫讲,现在的戏班一般去外地演出时才到“嚎啕殿”祭戏神,以祈求外出路途平安、演出成功,也有祈求百姓平安之意。在本村的演出,一般情况下不设这种仪式。
我亲眼所见一次祭祀虎神的演出,也是现在的历溪班自恢复演出后唯一的一次有着祭祀性质的演出。2006年11月23日,历溪目连戏班受本省宣城市东华村的邀请,前往演出目连戏。东华村属于宣城市溪口镇,位于溪口镇西7公里,是皖南一个普通的小山村,距离祁门县历溪村有几百公里的路程。这里有三年一届老虎庙会的习俗,本村的村干部和老虎庙的住持介绍,这次演出目连戏是为了祭祀虎神,是老虎庙会的一部分。
图9 东华村演出时戏台前的虎神像
关于老虎庙还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很久以前,东华村的山头有老虎出没,有两位村民自告奋勇上山打虎,在人与虎的搏斗中,人被咬死,老虎也因精疲力竭而亡。村民为了纪念壮士兴建老虎庙,同时上演劝善的目连戏,希望能感动老虎不再伤人。据说,当地自上演目连戏之后,再无老虎祸害生命。目连戏要十年上演一次,以免老虎发脾气。因此,目连戏在当地就被称为“老虎戏”。
目连戏的表演戏台临时搭建在老虎庙脚下的山坳中,戏台正对面是老虎庙供奉的两座虎像和两位打虎壮士的排位。两只老虎塑像是在目连戏上演前搬至戏台对面的,寓意是请老虎看戏。
现如今历溪班和祭祀活动相联系的目连戏演出很少,但由以上情况可以看出,其祭祀性特征依然保存,但已经淡化,娱神的精神内涵也远不如封建农耕时代生产力极其低下的时候那么深入人心。
2.劝善教化功能的弱化
封建时代“劝善惩恶”一直是目连戏的主旨,“‘在严于事佛而简于事其先’、‘教化不明’的时代里,文人也自觉地用礼乐标准观照戏曲,并赋予其扶整伦理的内涵,郑之珍将《目连戏救母劝善戏文》列为‘有关于世教’、‘为劝善之一助’,即是证明。”郑之珍故里安徽祁门清溪村宗祠有一副楹联:“目连记演不尽奇观迪吉避允可当春秋全部,高石公具如斯卓见劝善惩恶如讲演十篇”。高石公即郑之珍,楹联也道出了《新编目连戏劝善戏文》的社会功用。清张昭奉旨编写《劝善金科》同样以劝善为名,也充分显示了其“劝善”的意图,剧作开宗明义展现的是:“使天下的愚夫愚妇看了这本传奇,人人晓得忠君王、孝父母、敬尊长、去贪淫,戒之在心、守卫之在志,上临之意天鉴、下查之以地祗。明有刑法相系、暗有鬼神相随,出处语默,天地皆知……”当然比之于前者,后者更是代表了清朝皇权的意志,成了统治阶级安定社会的工具。
采访中,王秋来老人告诉我,当地历史上唱目连即“演目连”是为了劝人行善,“打目连”是为了驱魔辟邪,这说明了历溪村先辈对目连戏“劝善教化”主旨的信守和遵循。
日历翻到21世纪,时境变迁,社会教育已经比较发达,恢复重演的目连戏的功能主要不是定位于“劝人行善、劝子行孝”,因为它所生存的封建农耕社会的土壤已经不存在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不可能再把此种戏剧作为教育人的重要手段。如今上演目连戏,主要原因是出于对濒临灭绝的古老戏剧的保护,出于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它的主要功能已经改变为满足现代人对古戏剧的了解,满足人们的好奇之心。虽然,目连戏故事中所蕴含的教化意味没有改变,但其教化功用已经大大减弱了。
3.避灾驱邪功能的唯形式化
上文已经说过,历溪村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最后两次演出的目的都是“驱病消灾”,村里人生病久治不愈生命垂危,就认为是鬼魔上身,于是通过上演目连戏,来愉悦神灵,请他们来驱鬼。当时这样的观念是深入人心的,在医学落后的现实情况下,在面对人的生命危险而无能为力的前提下,人们只好把希望寄托给神灵,希望他们能够助一臂之力。
“跑五猖”是目连戏演出的一种仪式活动,就是五猖神要跑动着“驱鬼去煞”。而今历溪目连戏的“跑猖”虽也有一定仪式性,但成了演出的一个内容,一般作为开场戏演出,原来的“跑猖”要到村里跑,现在只局限在演出场地跑了,我所见的在东华村的演出,就是在戏台上跑的,随着急促的锣鼓声,五猖急急登场,他们手拿铁叉,口喷大火,绕舞台狂奔。铁叉撞击的金属声、急风暴雨般的锣鼓声、场外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使得“凶神恶鬼”无藏身之地。
过去还有“放猖”和“收猖”的仪式,和“跑猖”是统一的形式,就是把神放出去,跑(追赶之意思)着驱鬼,然后再收回来。此外,过去村里演目连戏还有“赶鬼”的习俗,一般演目连戏最后一场戏都“赶鬼”,这也是目连戏演出的一种驱灾避邪的仪式。
现在人们的鬼神观念和封建时代相比已经大大改变,这种驱鬼辟邪的活动只是一种传统仪式性活动的保留。上面的“祭戏神”“祭虎神”的活动即是如此,这些活动虽有“祈福”之意,但所表达的精神意愿远非历史上人们内心的那种精神诉求,毕竟是现代文明时代。“祭戏神”也好,“祭虎神”也好,“跑五猖”也好,都是传统习俗的继承,但也已经是形式大于内容,从而仪式性更强,更偏重形式层面,而非精神层面;偏重传统的继承,而非精神的寄托和需求,更大程度上是一种民俗或文化形式的保留。
4.文化品牌展示功能的凸显
文化品牌是某地有着鲜明的特色、价值和意蕴的文化产品,它往往体现出独特的文化内涵,成为一个地方的文化象征。近些年来,目连戏已经成为历溪当地有着明显特色的文化品牌。历溪村目连戏班自1999年成立到2008年上半年已经演出22次,纵览一下其演出场合和契机,不难发现其日益凸现的文化品牌展示功能:
恢复启动性演出:1次
电视台拍摄节目:7次
风景区邀请演出:3次
学术研讨会专家学者观摩:1次
黄山国际旅游节民间艺术展演:1次
祁门国际红茶节开幕式演出:2次
外地庙会邀请:1次
外地纪念性活动:2次
民间艺术节:2次
省文化部门调研:1次
外商旅游开发展演:1次
从以上场合和契机来看,无论是电视台的拍摄、学者专家的观摩、艺术节的演出、学术研讨会期间的演出,还是为游客演出、外地搞活动邀请,从演出的契机来分析,多数情况是古老文化艺术形式的展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22次演出中只有一次带有祭祀性质。娱乐观众似乎并不是历溪目连戏以往演出的主要动因和初衷,虽然每次上演会带来“娱人”的效果。调查发现,如今的目连戏留存了些许祭祀的形式和功能,在“劝善教化”功能日渐弱化、“驱灾辟邪”功能日益形式化的同时,其文化品牌展示功能日趋彰显。目连戏正像古老的祠堂、古桥、古民居等一样成了历溪人文化传承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们在未观赏这一古老的民间艺术形式时会猜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戏剧,在观赏之后又会遥想它的前世、关注它的今生甚至它的未来。可以说今天历溪目连戏的文化品牌功能已经逐步确立并越发明显,文化遗产展示成为其主要功能,历溪村目连戏业已成为当地的一个有代表性的文化符号。
诚然,这种文化品牌展示功能的凸显是和其历史命运分不开的,它曾是有史料记载的我国最为古老的较成熟的戏剧形式,它的兴衰、绝迹甚至重演都会引发人们无限的遐想。“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份,以及当地生态旅游业的开发都使得这一功能得到强化;拯救和保护的大环境和大政策也在提高着目连戏的身价,生态旅游产业的开发也为目连戏创造着具有时代意义和价值的展示平台和空间。这两点也正是今天的历溪目连戏的生存的依托,也是激发历溪人传演这一古老戏剧艺术的主要动力所在。历溪目连戏也正可以以此为契机寻找新突破和新发展。
(二)现存历溪村目连戏生存价值思考
对于一种文化现象或艺术形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或不同的层面去探讨它的价值。作为文化现象和戏剧现象的目连戏,涉及艺术、宗教、民俗等学科领域,研究的取向不同,价值也就不同。下面是笔者站在现实角度,从学术研究、艺术、经济和文化几个方面来谈谈对现存历溪目连戏的生存价值的认识。
1.学术研究价值
目连戏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和戏剧现象,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很久以来一直成为学界研究的对象。郭汉城先生曾经指出:“目连戏是一种古老的戏剧文化,在我国戏剧史上占有特别重要的位置。它从北宋出现于勾栏瓦舍,以后,近千年来目连戏一直绵延不绝、广泛流传,而且与各地民风民俗相结合,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系,一种特别的搬演形式,在它的流传过程中,吸收、融合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戏剧、宗教、民俗,包含儒、释、道各家的思想,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
在目连戏面临严重的生存危机甚至濒临灭绝的情况下,在目连戏研究缺少活体依据的情况下,历溪村目连戏的恢复、生存、成长的确值得人们关注研究和思考,现有历溪目连戏和其他地方的相比有其鲜明的个性特征,这恰恰为当今学术研究提供了鲜活生动的活体范本。2000年历溪目连戏恢复演出后,专家学者不断进入历溪实地考察目连戏,学术研讨会期间还曾邀请历溪村目连戏班进行专场演出,也有学者把历溪目连戏作为研究的个例,这些正是历溪村目连戏学术研究价值的外在体现。
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对现有历溪目连戏进行研究,如:生存现状、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开发、艺术特征、时代功能等等。历溪目连戏面临着现代与古老的撞击磨合、艺术与市场的融通接轨、传统的继承和打破、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等问题,其中很多问题值得研究者去挖掘探究。因为专门研究历溪村目连戏生存现状的学术论文还没有,所以笔者认为从这方面入手有其现实的价值和意义。
研究历溪目连戏,可以比较理性地去发现历溪目连戏抢救保护传承过程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可以为其更好地生存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思路。这不仅能丰富目连戏研究的内容,也可以为当代目连戏乃至其他戏剧艺术尤其是宗教祭祀戏剧如何很好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2.艺术价值
“目连戏是个复杂的文艺现象,是各种思想历史积淀,它涵盖多元思想,包容多种艺术。”“在艺术形式上,目连戏演出时有脚色行当、唱念做打,包容各种杂技、歌舞、百戏,以及大量的民间风俗,并注意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安排,具有结构艺术的整体性。”
历溪目连戏有着以上艺术特征的普遍性,当然它也有着自己的个性特征,如它的古老性、质朴性、民间性。现在的历溪目连戏,从演出形式来看,并不是太注重审美追求,不注重精雕细刻,这一点基本保留了其演出传统。但这种质朴性也恰恰成了历溪目连戏的艺术特色,这和其演出传统有关系,另外目连戏班的演员都是来自农村的业余演员以及不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有关系。这也许正是它的艺术价值所在。
相比之下,笔者所了解的湖南辰河目连戏城市剧场性更强些,再有就是2006年11月由湖南省艺术研究所和湖南省祁剧院联合重新排演的《目连救母》,虽情节主要来自传统剧本,弱化了宗教意识,强化了劝善行孝主旨,原有人物性格也作了些改写,音乐全部按祁剧高腔重新组配,表演也按传统进行了增减和重组。在舞台布置上根据剧情和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作适当的美化设计。这样便使这台祁剧目连戏具有了现代性特征和城市化特征。
历溪目连戏中有非常独到的趣味性、技艺性表演,也值得其他戏班学习和借鉴。以《和尚下山》《挑经挑母》出目的表演为例,演员表演过程几乎完全融入自然,这就打破了舞台和表演的写意的程式,构成了戏曲表演写意与演出环境真实的对立统一,使观众仿佛在现实中见到了戏剧中的人物,这就构成了一种运动着的“观演关系”,演员移动着演,观众移动着看,实现了演员观众在移动中共同完成了戏剧的创作。这种打破了传统的观演时空构成关系表演,使观众觉得新鲜有趣,这在祁门县现有三个目连戏班中也是独有的演出形式。再如历溪目连戏的猖神“喷火”表演,是一种技艺,但运用到戏剧表现中就成了一种艺术,火光有驱鬼降魔的作用,演员通过这一表演体现出“五猖神”的神通。这也是我所了解到的目连戏中所没有的。
3.经济价值
从过去的一段时间来看,历溪目连戏显示出的经济价值并不显著。上演目连戏可以给戏班带来一定的经济收入,一般邀请演出方要付一定报酬,即使是为外来人员调查研究需要以及媒体报道的需要而进行的演出也往往要付给演员一定的费用。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目连戏并没有给历溪人创造出多大的经济价值,演员的演出收入很有限,因而戏班成员的生活并没有因为演出收入而有多大的改变,演出更没有给村里带来多大的经济收入,甚至戏班的生存都面临着比较严峻的考验;戏班运作缺乏和市场接轨的有效机制,演出缺乏足够的创新,演出质量难以提高,旅游开发进展缓慢,到现在仍不成规模,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其经济价值的实现。
不过笔者认为,如果站在全局和长远角度来看这种局面是完全可以被打破的。历溪目连戏有其独有的研究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这些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受重视的同时这些价值会越来越得到彰显,那么利用好这些价值,通过一定的途径去创造和实现其经济价值是完全有可能的,在进行这种转化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只要有科学合理有效的政策指引,人们在付出之后是会得到应有的回报的。
4.文化价值
戏剧作为一种文化,其文化的内涵丰富多彩,包罗万象,这一点被社会所看重,从而使戏剧的文化价值得以显现。目连戏堪称我国戏曲史上的“活化石”,它是一种复杂的戏剧文化现象,涵盖儒家、佛家、道家等多元思想,是多种艺术形式的融合,有着重要的文化价值。
历溪目连戏是徽州目连戏的一个代表,是安徽乃至全国文化传统的延续,它体现了徽州特色,是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研究其文化价值,也是在挖掘历溪乃至徽州的戏剧、民俗和宗教祭祀文化。透过目连戏人们能够体会徽州历史上戏剧、民俗、宗教的辉煌,也可以部分地了解到当地人曾经的民俗风情和思想信仰以及今天历溪的文化传统和地方文化的特色。
在历溪,古老的目连戏不仅成为当地民众的一种文化娱乐形式,成为民俗的一个组成部分,而且也成为一种地方文化品牌。上文已经用一小节的内容论述了历溪目连戏的文化品牌展示功能,这些日益凸显的功能也正是其文化价值的具体体现。
如果历溪村的文化旅游资源对来此旅游观光的人士来说是一桌文化盛宴的话,那么历溪目连戏可算得上这道盛宴中的一道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菜肴。人们在饱览山光水色的同时,领略一下古老戏剧的风采,可以得到精神的愉悦和古徽州文化的浸染和熏陶。
综上所述,可以说历溪目连戏有着重要的学术研究价值、独特的艺术价值、一定的经济价值和较高的文化价值。同时,这几个价值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比如其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来说,文化价值可能会带来经济价值的提升,反过来经济价值的提升也可能会促进其文化价值的更好实现,这一点也应该给人们带来某些现实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