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地方戏生存传播例案研究
- 杨燕 廖亮
- 1391字
- 2024-11-01 12:17:12
三、历溪班目连戏的基本特点
通过以上调研,仔细梳理来自人文地理、演员构成、演出剧本、舞台表现等情况,可以比较清晰的勾勒出历溪班的基本特点,一定程度上了解历溪班存在的基础。
(一)宗族性明显,宗族意识不强
在梳理演员信息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发现琅琊王氏后人对于徽州目连戏传承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准确来说,在聚居地的演出基本源于王氏家族内部的需要。古代目连戏在祁门县的演出也叫平安戏或还愿戏,作为一种宗教仪式而存在。既如此,演出背后就有家族内部非常重要的生活诉求,也非常严肃,使得演出带有强烈的宗族性特征。通常来说,第一种是在固定的时间演,比如五年一次的演出习俗,主要用于祈福还愿。第二种是在家族内部有重大事务发生时才演,比如亲人故去时超度亡灵、驱鬼逐疫的作用则在此。
强大的宗族演出需求带来的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情况就是演员都是家族内部的人员。从目前同宗的历溪和栗木的王氏宗族、马山的叶氏宗族都能看到这样的特点。并且越往前看,演员组成情况宗族性越突出。毕竟演出是宗族内部事务,外姓旁人是不能加入的。
但是从现在的具体实际来看,为了传承的需要,目连戏的演出已经突破了宗族活动的范畴,开始走向演出市场,所以外姓人的加入也就成为一种自然需要。不论是历溪,还是栗木,抑或是马山皆如此。而且三地的演员也均没有强烈的排外倾向,相互之间都有演出合作和学习交流。比如,历溪班的主要演员就是在马山学艺。而最近去香港的演出,虽然折子戏之内没有演员的交叉,但是历溪班和栗木班毕竟同台演出,既是一次集体亮相,也是一次精诚合作。
(二)民间性突出,草根气息强烈
历溪班是完全的民间班社,虽然在村的直接领导下,但是由于大家都是同宗的本村村民,并没有特别明显的高低等级之分。在调研过程中还亲见前任村长亲自帮村民修房子,可见大家的相处是比较融洽的。
另外,由于所有演员都是农民,所以他们忙时下田干活,闲时搭台唱戏,甚至有的人还会外出打工,但是在家中时有需要就会共同演出。完全是民间的自发组织行为,这是真正凭着对目连戏的一腔热血和关爱在恢复这项古老剧种的演出。
再次,由于经费紧张,班社没有足够的能力购置道具、服装等物件,所以一些道具就会由演员自己设计制作完成。化妆用的水粉也非常简陋,甚至有时还会用记号笔代替。表演本身也是原汁原味、土腔土调,具有强烈的草根气息。透过这样的草根,也让人看到了演员们的可爱和不易。
(三)随意性较强,趣味十足
这些农民演员多数都没有经过专业的学习,而且文化水平也不高,所以在表演的过程中很难有专业性的表现,尤其在动作设计上比较简单,随意性比较强。但也正是这样一种随意性,没有了舞台的制约,反而整体表演趣味十足,在演员们举手投足之间看到的是带着泥土芬芳的谐趣。比如哑巴背疯、王婆骂鸡等非常有趣的演出段落,演员们并不按照戏曲的程式化进行规范的演出,而是完全以生活化的方式进行表演,看完之后不禁让人莞尔一笑。
另外,平时的排练也没有特别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只要有时间了,相互约定后,三五成群就可以开始练习,作为一种生活娱乐而存在,对于村民演员们自己来说也是一种趣味人生。
还有,就是对于郑之珍《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的改编。前文已经就原本和改编本进行了具体的对照,这里不再赘述。但是从舞台表演来看,却可以看到历溪班的成员们并不完全依据剧本原样进行搬演。而是适时根据需要进行增加或者删减,突现出民间班社不拘一格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