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途见闻

秋风萧瑟之际,刘伯温与父母辞别,带着家眷从家乡青田启程。一行人途经丽水、松阳、龙游、安江、衢州、沙溪、铅山、戈阳、洪都(今江西南昌)直至高安。

一路上,刘伯温即景抒怀,赋诗甚多,大有现在的人们一路走一路发“微博”之态,诸如《发龙游》《早行衢州道中》《弋阳方氏寿康堂》《发安仁驿》等诗便是此时的佳作。

这些诗忠实地记录了刘伯温的途中见闻和心灵历程,为我们还原了当时旅途中的情景。从他的诗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内心经历了从火热、期待,到渐渐降温、惆怅的一个复杂变化。

在《发龙游》诗中,刘伯温豪迈地写道:

微飙献轻凉,客子中夜发。 秋原旷无际,马首挂高月。 草虫自宫商,叶露光可掇。 狭径非我由,周行直如发。 扬鞭望南天,晴霞绚闽越。

刘伯温在凉爽的季节出发,有时候披星戴月,有时候骑在马上踏着黎明前的露水行走。他以诗明志,坚信自己的政治抱负和品行气节,并不会因元代后期贪浊的环境而同流合污,而是要在仕途之中砥砺名节。“狭径非我由,周行直如发”,就是刘伯温用以明志的最强音。

这首诗既是自勉,也是向他的亲朋故友、老师、同学等表达即将上任内心的喜悦。虽然这些诗词不能立刻送到亲朋好友手中,但是有专事送信的信使为他效劳,传递着相互的消息。在诗的末尾,刘伯温说道“扬鞭望南天,晴霞绚闽越”,勾勒出一副优美的画面,灿烂的霞光映照着大地,诗人一家享受着旅途的愉快,也思念着远处的亲人。

且行且歌,是刘伯温赴任时的最大特点。在《早行衢州道中》一诗中,他如同游山玩水的旅行家,发表着旅行感言:

草际生曙色,林端收暝烟。 露花泫啼脸,风叶弹鸣弦。 农家喜铚艾,行歌向东阡。 大道无狭邪,平原多稻田。 客行良不恶,敢曰从事贤?

野草横生,渐进秋黄,沿途农户家中飘出的炊烟显示着温馨的生活,即便落叶飘落,在诗人耳中也犹如音乐一样动听,“露花泫啼脸,风叶弹鸣弦”,处处诗情画意。刚刚踏上旅途的刘伯温看到的还是歌舞升平,沿途农家欢喜,平原多稻田,一副丰收在望的景象,这让他对赴任充满了信心,发出“客行良不恶,敢曰从事贤”的质问,大有开创一番事业,一心一意为老百姓服务的决心。

看的出来,刚刚踏上行程的刘伯温春风得意,而且心境有如清风朗月,对前途充满希望和憧憬。

经历了四年的蛰伏,刘伯温的思想体系更加纯熟,他既对元政府抱以期望,同时又对社会的不公平很不满,他很渴望在工作岗位上一展抱负,将毕生的才华奉献出来。虽然官场黑暗,他坚信自己可以出淤泥而不染,做一个清官、好官。和许多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一样,他的内心纯净,对成功充满渴望,对未来充满自信。

可是,随着行程的深入,刘伯温看到了越来越多的丑恶现象和民间疾苦,这让他的心情也随之糟糕了起来。

青田到高安六百多公里,那个时候长途奔波只能坐马车或者驴车,没钱的只能步行了。因为有家眷同行,刘伯温乘坐的是马车,有仆人牵着马前行,其实和步行的速度是一样的。他每天早起动身,傍晚投宿,一天少则四五十公里,最多也就六七十公里,在行程上就需要十几天的时间。这让刘伯温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老百姓的疾苦。

连年的征战以及数次浩劫,许多汉人生活尤为悲惨,南方人口锐减,大部分良田也变成了荒地,昔日衣冠之邦尽显蛮荒之相,残垣断壁到处都是,还有很多荒废的村落。

蒙古人问鼎天下后,不仅“继承”了宋、金留下来的大片“官田”和“公田”,把战争中死亡人户的有主土地划为“官田”,还强行侵夺当地汉人、南人正在耕种的良田,收为“公田”。然后,慷慨至极的蒙古大汗和皇帝们很快把这些田地分赐给宗王、贵族以及寺庙。这些奴隶主领主,各拥赐地,俨然是独立王国的土皇帝,大的“分地”(蒙古贵族在“赐田”以外还有“分地管辖权”)可广达方圆三千里,户数可达二十万之多。由于“分地”有免役特权,寺庙又免纳租赋,最后一切沉重的负担,均转嫁到所谓的自由民身上。

可是,拥有大量土地的蒙古贵族不喜欢定居的生产生活方式,许多土地被他们故意抛荒,使之成为梦想中的草原故乡,以供蒙古人放牧之用,这造成无数汉人无田可耕,无粮可吃,饿死无数。即便是沦为佃户的汉人,也处于朝不保夕的境地。

元朝的佃户与前后朝代最大的不同在于他们可以被田主整家整家地随意典卖,他们所生的后代男为奴仆女为婢,完全是农奴制的一种另类表现形式。即使在大罗网中星星点点分散些少量的自由民,仍旧被元朝沉重的徭役和赋税压得喘不过气来。无奈之下,他们常常又跌入另一种万劫不复的深渊:向官府以及与官府勾结的色目人借高利贷,即骇人听闻的“翰脱钱”(元朝时官商发放的高利贷)”。

这种高利贷的利息有个很好听的名字——羊羔儿息,一锭银本,十年后即飞涨至一千零二十四锭。在此情况下,自由民的破产与逃亡,成为元代社会的常态。

刘伯温的家乡比较富裕,自由民数量多一些,他们辛苦一年,收获的粮食可以满足生活之需,偶尔放放歌也是苦中作乐,然而其他的地方却是另一番景象,稻田大多是蒙古贵族和有功之臣以及寺庙的,百姓孤苦,饥不果腹,在贫寒中挣扎活着。沿途建驿站、铺道路、开漕运的所有这些“方便出行之举”,无不是建立在剥削汉人、南人的基础之上。刘伯温沿途看得越多越能体会到民间疾苦。从他此后写就的诗词渐渐沉郁的基调中,我们可以看到他无端生出许多忧虑,愁肠百结。

在《发安仁驿》一诗中,刘伯温描绘的不再是收获的金秋时节,也不是霞空万里的浪漫美景,而是一幅秋雨霪霏、客愁纷纷的画面:

鸡鸣发山驿,天黑路弥险。 烟树出猿声,风枝落萤点。 江秋气转炎,嶂湿云难敛。 伫立山雨来,客愁纷冉冉。

“鸡鸣发山驿,天黑路弥险”显示出诗人一大早就启程,还刻意描绘天黑路弥险,似乎对未知的前途略有担忧。“江秋气转炎,嶂湿云难敛”这句诗更是勾勒出他的忧国忧民的心曲。刘伯温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候补的这几年,农民起义的点点星火已经在广东、河南、四川等地燃起,各种社会矛盾正在激化。“伫立山雨来”,此时的刘伯温也许预感到了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他不想让这些事情搞乱自己的心情,便委婉地说“客愁纷冉冉”,借助旅客的愁绪抒发内心的情感。

刘伯温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元帝国正走向没落,时代已经开始呼唤新的英雄救民于水火,像他这样的能人志士就是为这个纷乱的时代准备的,他的历史使命就是顺应民意,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完成这个伟大的改变。

然而,此时的刘伯温同大多数热血青年一样,把对现存朝廷的忠诚作为济世拯民的情怀。他也许认为自己可以为这个混乱的时局带来某种程度上的良性转变,尽管心情忐忑,他还是按期抵达了高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