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问道
泰定四年(1327年),刘伯温十七岁了,在老师何清臣的极力推荐下,他离开了府学,转而师从括州名士郑复初开始系统地学习程朱理学,接受儒家通经致用的教育。
郑复初,玉山(今江西玉山县)人,延佑年间进士(也是元朝首开恩科的第一批进士),曾任德兴县丞,处州录事,颇有政绩,后来因遭诬构离职,郁郁寡欢而病故。
郑复初是一位“精通伊洛之学,望重当世”的饱学之士,被“四方从之者号为‘四经师’”。郑复初一生弟子众多,除了刘伯温之外,他还有一位赫赫有名的弟子——施耐庵(《水浒传》的作者)。年长的施耐庵后来和刘伯温同榜中了进士,两人也算是有缘。
在郑复初的教导下,刘伯温的思想体系日渐丰满、圆润,他逐渐蜕变为一名刚正峻烈、“雄迈有奇气”、读书致用的年轻有为之士。
在一次拜访刘伯温的父亲时,郑复初赞扬说:“您的祖先积德深厚,庇荫了后代子孙;这个孩子如此出众,将来一定能光大你家的门楣。”
郑复初只教了他一年多的时间,刘伯温就转学至青田石门洞的石门书院求学了。因为刘伯温从郑复初那里学到了理学的主旨后,开始走上自我剖析、自学成才的道路。此时的刘伯温已经成为有头脑、有见识的青年才俊,他诸子百家无一不窥,尤其对天文地理、兵法、算术更有特殊爱好,潜心钻研揣摩,十分精通,让郑复初自愧不如。
石门洞位于青田县西北75里的瓯江南岸,为天下名山三十六洞天之一。自江右弥望,其地双峰对峙,俨若门户;四周山崖拱卫,宛如城郭。荡一叶扁舟蜿蜒而入洞门,行里许,即抵银潭。洞背千丈飞瀑直泻而下,似银河直落九天。飞瀑随风飘洒,滃蒙作雨状,近视如烟云聚散,有气无质,习习生寒。逢雨水充沛之时,隔江即可闻见其訇然之声。瀑布之下有喷雪亭、气泉亭、银河万古亭,崖壁镌刻及碑勒题咏甚多。
刘伯温在石门洞闭关修炼,苦读五年,终于悟出了一番大道理,后来他事业有成,便有了种种关于他在石门洞读书的美丽传说,如《国师鱼》《六月笋》等。连瀑布银潭边上的青石板也成了“国师床”,到清朝康熙年间,石门书院亦改称“诚意读书堂”了,成为供后人瞻仰的遗存。关于他在此处“修仙练气”“得道成仙”的传奇故事就更多了,刘伯温被神化成了一位神仙。
事实上,刘伯温石门洞的勤学苦读非常清苦,他饮食单一,衣着朴素,凭借顽强的毅力坚持着。年少多才,指点江山,意气风发,在紧张劳顿的习业之时,刘伯温不失少年本色,他常和同窗好友到好溪之畔、少微山麓的紫虚观游览,并与观中道士吴梅涧成为挚友,他们谈古论今,昂扬激辩,恰如棋逢对手,惺惺相惜,结成了忘年之交。
吴梅涧,名自福,字梅涧。幼时好清静,父母谓其有仙风道骨,稍长即入紫虚观从叶邦彦为道士,研读《道德经》《黄庭经》诸经。天师正一真人授其号为“崇德清修凝妙”法师,玄教宗师也称其为教门高士,金阑紫衣,主领紫虚观事达五十年之久,非常有才华。
博学多才的刘伯温和他的同学每至观中拜访,同样醉心于诗书的吴梅涧便放下道事,束带同游,结束后还一起登看速觞,酣饫畅叙,在河边喝酒赋诗,乐此不疲。
为此,刘伯温曾作《题紫虚道士晚翠楼》一诗记录此事,诗曰:晚翠楼子好溪南,溪水四围开蔚蓝,微阴草色尽平地,落日木抄生浮岚。岩畔竹柏密先瞑,池中芰荷香欲酣。闻说仙人徐泰定,骑驾到此每停骖。
在与吴梅涧的方外之契中,刘伯温不自觉地受到了道家“无为”思想的熏染,那种脱离尘世烦扰,在大自然中修养的观念逐渐影响到他的内心。括城读书后不久,刘基因患眼疾(视力模糊,也可能是其他眼睛疾病)甚至有过归遁入道的念头,他在《送龙门子入仙华山辞并序》中有这样的回忆:龙门先生既辞辟命,将去入仙华山为道士,而达官有邀止之者,子弱冠婴疾,习懒不能事,尝爱老氏清净,亦欲作道士,未遂。闻先生之言则大喜,因歌以速其行,先生行,吾亦从此往矣,他日道成为列仙,无相忘也。
此辞序为刘伯温成年所作,仍勉力支持好友龙门子为方外羽客,并意欲“吾亦从此往”,以“成为列仙”,他对道教的倾爱与吴梅涧的影响不无关系。多年以后,刘伯温被后人塑造成道士形象,和他与道教、道家思想的亲密接触,穿着用度模仿遵行无不有很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