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线:莫斯科的秋与冬
- 朱世巍
- 18219字
- 2020-07-09 18:57:27
第二章 “台风计划”
一、1941年9月初至10月初的东部战线
希特勒的第35号训令
从斯摩棱斯克战役结束到1941年9月底,战争形势继续向着对德国人有利的方向飞速发展。
自开战以来,东线德军已经深入苏联纵深600到800多公里,其前锋部队推进到北起摩尔曼斯克,从安德烈阿波尔、布良斯克、波尔塔瓦,向南一直延伸到扎波罗热、梅利托波尔的漫长战线上。不仅如此,德国人的战场态势也通过南北分兵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在分兵后8、9月份的战役中,庞大的东线德军除了在中部战线转入防御外,在北方和南方战线则继续取得重大进展:
在东线北段,勒布元帅领导下的北方集团军群逼近并包围了列宁格勒,正如上一章所介绍的那样,虽然朱可夫领导的红军以顽强抵抗挫败了勒布拿下列宁格勒的企图,但却暂时无力击退德国人对列宁之城的围困。
在南方,龙德施泰特元帅率领他麾下的南方集团军群,一举歼灭了苏联西南方面军主力,拿下乌克兰首府基辅,推进到了克拉斯诺格勒、扎波罗热、梅利托波尔一线,对苏联工业和资源重镇的哈尔科夫、顿巴斯,以及红色黑海舰队基地所在的克里木半岛构成了严重威胁。
勒布和龙德施泰特发动的大规模攻势,击溃并消灭了当面的百万红军,在东线南北两个方向朝东推进了数百公里,不仅夺占了大量苏联领土,而且使得边境交战后一度中部地区过于突出的德军战线平直了很多。这一点对希特勒来说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如果说在此前,担心中央集团军群孤军深入的希特勒还在为这个集团军群的南北侧翼安全而担心的话,现在这种担忧似乎已经烟消云散,至少看起来是如此。
更重要的是,希特勒和他的陆军总司令部将军们此前矛盾重重,为了南北分兵问题而闹得不可开交。如今,在“大好形势”面前,希特勒和将军们已经形成了完全的共识:斯大林的红军在经历了明斯克、斯摩棱斯克、基辅等一系列惨败后,已经不可能再组织起像样的力量来抵抗深入苏联腹地的德国军队。希特勒的副官后来回忆希特勒当时对形势的看法正是如此:“他(希特勒)认为,到9月斯大林将不得不把最后的后备力量派往前线作战。等这批军队碰得头破血流时,苏联的顽强抵抗就会停止,到那时我军只需迈腿前进。”
在这一点上,德国将军们和他们的元首之间并没有任何分歧。他们对下一步作战的最重要的目标也完全一致:迅速动用德国中央集团军群的庞大兵力,攻占苏联首都莫斯科,彻底击败苏联。指挥中央集团军群的博克元帅对这个目标无疑也是举双手赞成。中央集团军群的德军官兵都知道,这位被部下们称为“老费迪”的老陆军元帅对攻占莫斯科的渴望远远超过希特勒。在博克看来,中央集团军群自身存在的意义,就是夺取苏联首都。
可是,中央集团军群虽然早在7月份就占领了维捷布斯克和斯摩棱斯克,建立起进攻莫斯科的桥头堡,却由于机动部队被希特勒调给了南方和北方集团军群,只能停止在中央方向的攻势,在距离莫斯科只有300至400公里的杜霍夫什纳、亚尔采沃、斯摩棱斯克、罗斯拉弗尔、肖斯特卡、格卢霍夫一线转入了防御。在这条战线上,急着拿下苏联首都的博克和他庞大的集团军群已经在红军的反攻下(自然也包括前面提到的朱可夫对叶利尼亚的进攻)前后苦熬了将近两个月,他们随时等待着希特勒下达对红色帝国的中心发动最后攻势的命令。
1941年9月6日,希特勒终于下达了这样的命令。虽然基辅方向大合围战役的枪炮声还在轰鸣,希特勒就已经制定了《在中央集团军群方向上决战》的第35号训令,这份德国国防军统帅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国防处(作战组)1941年度第441492号文件首先分析了东线北段和南段的形势:列宁格勒已被北方集团军群包围,红军西南方面军已被德国南方集团军群歼灭(当然是在中央集团军群装甲部队的帮助下)。这样“就为同铁木辛哥集团军群(发布命令时,由铁木辛哥指挥西方面军守卫莫斯科方向,但其后不久他却被派往西南方向指挥败局已定的基辅战役,详见《东线》第二卷)进行决战打下了基础”。
有鉴于此,博克和他的中央集团军群将实现最重要的作战目标:使用最强大的装甲部队,在最强大的航空部队有力支援下,从两翼发动进攻,在维亚兹马方向形成“双重包围”,“歼灭斯摩棱斯克以东的敌人”。而在彻底消灭这个红军集团(在希特勒看来,这是红军最后的重兵集团)后,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将拿下苏联首都莫斯科。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中央集团军群务必在9月底以前完成战役准备,以保证“在冬季气候到来之前的有限时间内,给该集团军群(西方面军)以毁灭性打击”。显然在希特勒和他的将军们看来,气候将是德军通向胜利道路上唯一需要提防的障碍。
为了中央战区的大决战,将投入空前庞大而强力的重兵。希特勒把北方和南方集团军群所有能够抽出的机动兵团和航空部队,统统调给博克。但希特勒所要的并不只是一个莫斯科,而是在东方的全面胜利。于是在命令中央集团军群攻向莫斯科的同时,他也给南北战区下达了新的进攻任务。
北方集团军群准备向列宁格勒东面的季赫文发动进攻,以便在斯维里河与从卡累利阿地峡发动进攻的芬兰军队会合,将列宁格勒更为全面地封锁起来。
南方集团军群则应当在胜利结束基辅战役后,继续推向希特勒所看重的工业资源目标——哈尔科夫工业区、顿巴斯、克里米亚。
下达35号训令时的希特勒和1941年夏秋的那个希特勒判若两人:那时的他对于将军们一鼓作气拿下莫斯科的主张先是犹豫不决,后来则将其彻底否定,还将中央集团军群强大的装甲部队调到南北两翼,实施了规模巨大的基辅会战。而现在,面对似乎唾手可得的胜利,希特勒却开始迫不及待地要求占领苏联首都,甚至一度要求在9月中旬就发动进攻。
中央集团军群的参谋班子匆匆制订着具体作战计划。9月19日,他们已经得到了国防军统帅部定下的战役代号——“台风”。这个代号是如何诞生的,现在已无从考证。但作为一场宏大规模史无前例的大会战,“台风”的确是极其相称的名字。等待太久的博克,当然希望尽早以这场“台风”席卷莫斯科,所以一度也主张在9月中旬开始进攻。但在详细研究后,德国陆军将领们却反而要求晚一点采取行动。因为在此之前,他们必须赶快让东部前线的庞大部队恢复元气。这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在经过两三个月伤亡惨重的恶战后,已经疲惫不堪。
红色帝国的中心——莫斯科
莫斯科,苏联及俄罗斯联邦的首都,莫斯科州首府,苏联最大的城市,位于俄罗斯平原中部,苏联欧洲部分的中心,地跨莫斯科河及其支流亚乌扎河两岸(莫斯科的城市名就来自莫斯科河)。1939年人口417.7万人。
作为从蒙古人手中获得独立和统一的古老帝国中心,作为历代沙皇和苏联党政军要害部门主宰国家命运的权力中枢,早在1147年就作为居民点见之于编年史的莫斯科并不像列宁格勒那样充满迷人的海洋气息,笼罩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而是以布局严整,气势雄伟凝重,曾经是历代沙皇宫殿,也是最高苏维埃代表大会和原苏联共产党代表大会所在地的克里姆林宫,和安放着列宁圣体的红场为核心的一座权力之城,是红色帝国的大脑和神经中枢所在。
对德国人来说,攻占莫斯科并不仅仅具有摧毁苏联抵抗意志的象征意义。莫斯科不但是苏联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的中心,而且作为苏联最重要的交通枢纽,该城交通发达,是巨大国家铁路、公路、河运和航空的枢纽,铁路和公路通向红色帝国的四面八方,连接着列宁格勒、基洛夫、基辅、符拉迪沃斯托克、哈尔科夫、顿巴斯、明斯克和乌拉尔、伏尔加河下游、高加索、中亚、克里米亚、西伯利亚、波罗的海等地区。这一点也是德国将军们力图即早攻占莫斯科的一个重要原因。按照他们的逻辑,只要占领莫斯科,不但可以掐断苏联南北的交通,而且也可以使红军来自“西伯利亚”的援兵无法增援苏德战线。
应该说,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却也未免有些片面。毕竟苏联也是一个有着巨大的铁路交通网,在1940年铁路总长度就达到10.61万公里的国家。莫斯科如果失陷,虽然会对苏联的交通运输带来很大损失,但完全切断则是完全不可能的。事实上,从苏联更深远腹地的基洛夫、喀山和古比雪夫,同时也结合伏尔加运河,一样可以把苏联南北,以及欧洲部分与亚洲部分连接起来。况且苏联人在战时也忙着铺设新线,其中就包括伏尔加滨河铁路和横跨伏尔加河的基兹利亚尔—阿斯特拉罕铁路。
在苏联人的后方交通中,位于伏尔加河上的古比雪夫(今天的萨马拉市)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斯大林将其作为战时第二首都,不仅考虑其处于苏联腹地,也不仅是由于古比雪夫距离《苏军内幕》中曾经大肆渲染的“地下城”日古里很近(事实上,斯大林确实在古比雪夫拥有极其坚固的,最深处位于地底37米的“斯大林护舱”地下指挥部。据说其3.5米厚的混凝土整块石料可承受2吨重炸弹,如果115人待在这里,5昼夜不需要外面的物资供给),也和其交通枢纽地位密不可分。须知古比雪夫也是俄罗斯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在所有从中东欧向西伯利亚、亚洲中部和哈萨克斯坦延伸的道路中,经过古比雪夫的路程是最短的,该城还是俄国内河石油运输的重要中心。
正如其他方面一样,德国人对苏联地理和交通的了解并不深刻。这也不奇怪。据说在1988年9月以前,发表的苏联地图在细节上基本都是虚假的。官方许可出版的莫斯科旅游图甚至只有等高线是真实的。于是,当德国人进入苏联后,往往发现地图上标示的道路并不存在,而地图上的空白处却不时会冒出一个巨大的城镇来。
疲惫之师:1941年9月的东线德军
到1941年8月底、9月初,德国东线军队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战果,但其自身的损失也已经相当的惊人。按照德国陆军总司令部月度统计,截至8月31日,东线陆军战斗伤亡就达到近41万人(确数409698人。其中被打死87489人)。可是,哈尔德在日记里记载的数字更大:到8月26日,兵员损失就已经超过了44万人,其中死亡了9.4万人。1999年,德国发表的最新研究显示了更为巨大的数字:从苏德战争开始到8月31日,东线德军仅仅死亡者就超过13万(确数134165人),其中还不包括芬兰战区的德军死者。
遭受巨大损失的同时,德国军队的补充工作开展得却并不十分顺利。截至1941年8月底,德国后备军向东部前线提供的补充兵员总数只有21.7万人,还不到损失的一半。
这是件不可思议的事。照说,且不算德国社会的人力储备,单是后备陆军在苏德战争爆发时就拥有124万人。理论上,每个德国野战师在后方平均有4630人的补充兵员和246名卫生人员。可是,后备陆军有57万人被国内的地方军区占有。还有20万人分给已经相当臃肿的海空军。又有15万人因为患病等原因被判定为不适合去前线打仗。又有9万人早就编成野战补充营派去前线。这样,剩下的后备兵只有32万人。夏季送了20多万人补充前线,到9月就所剩无几了。
在这种情况下,东线德军员额缺损严重。9月初,有14个师每个缺额4000人、40个师每个缺额3000人、13个师每个缺额2000人、58个师每个缺额2000人以下。要弥补这么大缺口当然不是很轻松的事。对此,哈尔德在9月9日写道:“我们在东线缺员20万人,除了用复员的伤员来解决这个问题之外,别无他法。”而在8天前的9月1日,这位德国陆军总参谋长还在日记里提出用解散12个师的办法来补充部队缺额。可是,占用近60万人的国内军区,还是继续在后方悠闲度日。人力资源被这样浪费,包括哈尔德在内的陆军官僚们却无动于衷,直到战争结束都是如此。
当部队兵员出现缺口的同时,德国人的装甲部队面临的情况更为严重。截至1941年9月4日,在东线德军全部17个第一线装甲师中,能够作战的坦克只有1596辆,而被摧毁或者受损正在修理的德国坦克却多达1801辆。在所有部队中,从中央地区南下参加基辅会战的古德里安第2装甲集群损失最为巨大,其可用的坦克总共只剩下190辆。
和人员情况相比,装甲部队损失更为严重,却几乎没有得到像样的弥补。1941年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东线全部17个装甲师中,有9个师没有得到任何补充坦克,另外8个师加起来只补充了89辆坦克。此时,不可恢复的损耗坦克总数已有1000辆。可以修复的坦克,很多也缺少零件。
德国空军的情况也不比陆军好多少。截至1941年9月6日,东线航空部队可以升空的飞机总数为1005架(不包括配属给陆军的飞机和近程侦察机,以及在修飞机),还不到开战时航空兵力的一半。
要弥补已经如此巨大而且还不断增加的损失,集中兵力对苏联实施强有力的最后一击,战前无论如何都需要对前线进行一次全面补充,并储备起充足的作战物资。这将取决于德国人的后勤系统。
入不敷出:东线德军的后勤状况
尽管德军损失惨重,但凭借1941年德国雄厚的人力和物力,单纯补充上东线的缺额,还算不上非常困难(当然像苏联那样快速扩充是办不到的)。德国的军事工业产量虽然与技术兵器的损失之间存在一定的缺口,但基本上还能保证前线部队70%以上的需要。
对东线德国军队来说,真正的问题还是在于其后勤运输能力的薄弱。一般认为,德国军队在进入苏联时只带了2~3个基本携运量,加上20个师用途未定的储备物资。但这点物资和部队迅速的消耗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一个德国装甲师每天消耗的物资就要300吨,这样的师在东线有将近20个;其他类型的师每天需要物资200吨,这样的师有大约一百二三十个。一天下来,这140到150个师就需要消耗3万多吨各类物资。而除了这些师以外,东线还有大量的德国陆军独立部队和庞大的航空部队。要维持这些部队的战斗力,后勤工作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
像其他情况一样,人们往往把德军在后勤上的种种失误也归罪于希特勒,但实际上这位热衷于指挥作战的纳粹元首一般情况下,不是很喜欢过问具体的后勤工作。在这方面,德国的军事官僚部门:国防军统帅部、陆军总司令部、总参谋部等,基本上具有完全的权力。但在这些自视甚高的将军及其官僚班子们的领导下,东线的后勤工作被搞得一团糟:
在后勤组织方面,德国人把他们的运输部门莫名其妙地分成几块。军用和民用的铁路、水路运输,由国防军统帅部运输总监盖尔克将军负责。他同时也是陆军运输部长。但海军和空军的运输却不在他的管辖之下。而且陆军战区的汽车运输指挥权也不归他,却由陆军总司令部军需部长瓦格纳将军负责,提供给陆军的物资也由这位将军来保证。
即使在盖尔克将军负责的陆军铁路运输领域,也在军方必须和民政铁路部门“协作完成”的规定下被弄得非常麻烦,因为管理通向东线铁路的德国驻波兰总督弗兰克,不怎么把前来和他协调的盖尔克放在眼里。虽然前线战火纷飞,军情吃紧,但这位纳粹总督直到1941年11月才允许在其地盘内给予军用列车绝对优先的地位。纳粹德国的山头主义即便在生死攸关的军国大事面前也是毫不退让的。但另一方面,事后成立的德国官方调查委员会也认为,军队对铁路运输的管理实在太糟糕,所以还是把权限都交给民政铁路部门。不过这是后话了。
至于德国的野战部队,虽然从连一直到集团军都设有完善的后勤管理系统和部队,却非常奇怪地没有在集团军群一级的参谋部内设立供应管理部门。而德军各集团军的军需军官只听命于军需部长派到各集团军群的军需工作队队长,集团军群司令部除了配备2名后勤参谋,对各种资料进行汇总统计外,基本上不参与后勤管理。
集团军群:
德国陆军总司令部军需部派到各集团军群的军需工作队负责一个大战区实际的后勤工作,各集团军军需官(他们隶属于集团军司令部的后勤参谋部,分别负责后勤储备和运输)都听命于他们。
军需工作队管理的后勤单位庞杂,以德国北方集团军群为例,就管辖着50个载重汽车运输队、10个摩托化补给连、面包房、屠宰站。还有2个补给基地,储存有27803吨物资、44658吨给养、39899吨油料。若干轻型工兵器材、工程和通讯设备。
这些后勤部队大都编制在集团军一级。一个集团军的后勤部队,包括2个后勤汽车营(每个营运力为360吨),2个负责装载、储存和分发物资的补给营,若干摩托化修配所、面包房、屠宰站、军邮处、兽医站。集团军所属的运输单位在接收了物资后,将这些物资堆放在所属的仓库和堆料场,然后直接运给各师。因此,德国陆军军一级并不直接管理它们下属的师后勤,其直属后勤部队仅有1~2个汽车队(30吨),1个燃料车队(25米3),1个修配所。
德国陆军师后勤是其整个野战后勤体系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其任务也颇为繁重。以德国第6步兵师为例。该师面包连从苏德战争爆发到1942年1月的6个月时间里,烤制了238万个面包。一个一级德国步兵师的后勤人员包括53名军官,46名文职人员,235名军士,1413名士兵。配备有马车36辆,小汽车43辆,载重汽车248辆,摩托车85辆,小型摩托53辆。具体编成为:
一个师后勤管理处,负责后勤物资的物流管理和分发(1944年起更名为师管理连)。
一个面包房(连)。
一个屠宰场。
一个军邮处。
八个小型摩托化车队(每个车队辎重能力30吨),其中一部分在战争后期改为马拉车队。从1942年起每三个摩托化车队合并成一个汽车连,每三个马拉车队合并成一个马拉运输连。
一个燃料运输车队(运量25米3)。
一个摩托化后勤连,负责运输油料和其他后勤物资。
一个摩托化修配连。
一个兽医连。
团:德军步兵团的后勤部队主要是轻型马拉车队,负责弹药运输。师属炮兵团没有独立的团属后勤车队,但所属的炮兵营编有轻型辎重车队,其中每个105火炮营辖有一个辎重为36吨的轻型车队,150火炮营所属的3个连各辖有一个辎重28吨的摩托化辎重车队。炮兵团一共辖有6个车队。
在运输力量方面,德国人同样面临着许多困难和瓶颈。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陆战争后勤运输主要靠铁路。苏德战争以来,苏军虽然节节败退,但还是尽可能破坏了沿途的铁路网。不仅如此,德国人还碰上了所谓“轨距危机”问题——众所周知,苏联的铁路轨距是1.524米,而德国是1.435米。因此在1941年夏秋两季,将夺占的苏联铁路的宽轨,改成欧洲的窄轨,也就成为德国铁路部门的一项繁重而艰苦的任务。为此耗费了大量时间和人力。另一方面,德国东部铁路运输部门的工作,无论是在调度还是管理上都相当地令人不敢恭维,甚至由于人手不够,导致物资发到后,没有人来卸载,结果往往造成车站堵塞。由于把精力全部放在组建精锐的装甲摩托化部队,而把铁路当成过时破烂,使得德国人在东部战场尝到了苦果。
铁路运输指望不上,德国陆军便把希望寄托在汽车运输上,具体说就是指望配备给各集团军群的重型运输汽车队。即第602、605、616战区汽车运输团(每团16个连)。这些汽车团总共有9000余人,汽车6000辆,载重量19500吨。但在苏联相对糟糕的路况环境下,将物资补给的重任压给运输汽车的做法,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使汽车部队不仅人员不堪重负,车辆损耗也极其严重,以至于到1941年年底,只有25%的车辆还可以使用。同时,德国汽车运输部队的油料和轮胎供应也极为紧张。更糟糕的是,在路况恶劣、发动机负荷严重的情况下,德军汽车的油耗量也大大增加:一般情况下可以跑100公里的油料,在苏联只能跑70公里,负荷严重的发动机滑油与汽油的消耗比由5%上升为7%。
最后需要对德国后勤状况负责的就是东线德军的野战部队,在我们见过的众多德军的照片和新闻影片中,经常出现这样的镜头:成群的运输车辆,庞大的装甲车队,密密麻麻的步兵,一股脑地挤在并不宽敞的道路上。在这种“宏大场面下”,装备精良、而且被公认为是勇敢善战之师的德国陆军,看上去宛如一支正在进城赶集的乱哄哄的盲流大军。
在德国军人的回忆中,也不乏诸如此类的描述:步兵把汽车运输队挤下了公路,却又被前面的铁道兵分队挡住了去路;庞大的装甲部队互相争抢道路,却发现通道已经被2000多辆装着电线杆的德国空军车辆堵塞(德军第19装甲师在边境交战中就遇到了这样的尴尬)。
人们往往将这一切全都归罪于苏联道路的稀少,却忽视了德国军队由于缺乏负责道路调度的野战宪兵,以及行军纪律的松懈所造成的本可以避免的混乱。这种场面不能不和苏德战争后期以及朝鲜战争中,东方阵营军队在组织进攻时利用女军人调度行军的场面形成鲜明对比。
那些“勇敢”的“日耳曼武士”不仅走路不爱守规矩,而且还喜欢背着上级随意瓜分战利品。这种行为的结果之一,便是大量对德国后勤车队来说极为宝贵的缴获车辆,却往往被战斗部队盲目地据为己有。结果这些缺乏防护的车辆在第一线往往成为对手射击的好靶子,最终也未必能给战斗部队带来多少好处。
铁路效率低、汽车不堪重负、部队爱抢道,在后勤方面万般无奈的德国人最后发现马车才是最好的运输工具,当然更好是配上当地矮小而且其貌不扬的俄国马。因为那些来自德国、匈牙利和爱尔兰的良种马,往往会因为适应不了恶劣环境而呜呼哀哉。但这或许不是坏事。因为在铁路阻断的情况下,集结在波兰东部火车站的德国军马本身,也只好“徒步”赶往东线,补充给各集团军的后勤部队。和这种麻烦费时的方法相比,就地补充马匹倒还方便一点。
尽管后勤运输力量薄弱,但德国陆军将军们却依然信心十足。回想起来,早在1941年七八月间,中央集团军群就已经陷入深刻的后勤危机。可是在其后关于是先进攻莫斯科,还是先分兵清除两翼的争论中,德国将军却始终以狂热态度坚持他们的看法。他们真的相信,把最庞大的部队拥挤在一个方向(即使是平均分在三个方向也很拥挤了)、大部分铁路还没有修通、公路运输又无法完全指望的情况下,能够派出由50多个师组成、兵员百万、如巨龙般臃肿的部队,从同样庞大,但却有着内线作战优势的红军重兵集团手中夺取苏联首都莫斯科。而事实上,以8月底的后勤状况,中央集团军群实际能够出动的部队最多也只有14到17个师而已!某种意义上说,他们当时坚持立刻进攻莫斯科的盲目信心和勇气,真令人钦佩。
相形之下,自诩战争经济问题专家的希特勒,还是做出了比他的将军们更理性的决定。正如《从斯摩棱斯克到基辅》中所介绍的那样,他放弃了立刻进攻莫斯科的计划,转而南下进攻基辅。这个行动虽然给南下作战的古德里安第2装甲集群带来严重的损失和机械损耗,但却给因此转入防御的中央集团军群宝贵的喘息之机。正如以色列历史学家马丁·万·克列威尔德评价的那样:基辅会战“至少”在后勤方面是明智的(其他方面笔者在《东线》第二卷以及其他地方有过论述,不再赘述)。
但是随着基辅战役的结束,9月底的临近,德国人再度将他们的进攻矛头转向了莫斯科。可是在此前,中央集团军群虽然在后勤上赢得了时间,却并没有充分利用,其后勤困境也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在发动莫斯科战役前15天,第4集团军司令克卢格写下了他的尴尬境况:“集团军几乎完全依靠铁路。目前,补给只够维持当前的消耗。部队生活只够糊口。”由于补给不利,甚至到1941年9月26日前,中央集团军群的油料储备还是在下降。在9月23日,德国的一个军甚至已经十天没有得到面包补给——当然,通过所谓“就地筹措”,他们也不会饿肚子。实际上,博克就干脆下令停止运输食品,集中运力保证油料和弹药的供应。反正食物可以从俄国人那里抢。
但另一方面,利用这段宝贵时间,德军的铁路运输到底还是有了一个看起来不错的进步:在希特勒本人的关注下,德国人修复的25000公里苏联铁路线,已经有15000公里铺设了欧洲的窄轨。尤其是从戈梅尔到罗斯拉夫尔,从明斯克到斯摩棱斯克和经过维捷布斯克到托罗彼茨的这几条直接支援进攻莫斯科的铁路线,换轨工作已经完成。德国人同时还修复了2000座公路桥,400多座铁路桥。
这些成就很快发生了效果,使东线德军在1941年9月得到了2093列军车的物资,平均每日就得到70列之多。而拥有东线德军一半陆军兵力和70%机动部队的德国中央集团军群,每天所需要的物资大约为26~31列。
后勤形势的一度好转(后来证明是昙花一现),加上军需部长瓦格纳将军在这方面也没有少向希特勒灌输乐观情绪,使得纳粹元首最终在战役前对外宣布:“数量大得惊人的给养、燃料和弹药已经准备就绪,只要是人所能做的一切都已经做了”。
而东线德军,尤其是中央集团军群战斗力的迅速回升,无疑更进一步促使希特勒最终变成像哈尔德、瓦格纳,以及今天美国总统小布什那样的“乐观主义者”(本书初版时美国总统为小布什,此处保存原文——笔者注)。
莫斯科战前德军整体实力的增强
德军实力的增强并不是由于他们不再遭受损失。恰恰相反,随着残酷战斗的继续,从1941年9月月初到月底,东线德国陆军的损失数字还在不断地增加。到1941年9月30日,仅仅陆军人员伤亡就已经超过了55.1万人。
基辅战役期间,德军的武器损耗也继续扩大。自苏德开战到莫斯科会战前的9月底,东线“完全损失”的重武器包括:1745辆坦克和强击火炮、384辆装甲汽车、3842门火炮(693门105~150毫米口径榴弹炮、46门100毫米口径加农炮、2405门37~50毫米口径反坦克炮、698门75~150毫米口径步兵炮)。迫击炮和高射炮的损失情况不详。
同期(6月22日至9月27日),德国空军在东线全毁飞机1603架(包括536架轰炸机、466架战斗机、146架俯冲轰炸机、62架驱逐机、280架侦察机、113架其他类型),被击伤的另有1028架(337架轰炸机、333架战斗机、49架俯冲轰炸机、29架驱逐机、196架侦察机、84架其他类型)。总计损失了2631架飞机。
可是,东线德军的实力非但没有进一步下降,反而在为攻打莫斯科的紧锣密鼓准备中迅速增强。
为了进行希特勒和他将军们心中东线最后的战役,攻占苏联首都莫斯科,大量补充兵员和装备从德国本土开来。同时,许多新兵团也被派往东线,包括来自西线的4个步兵师、1个伞兵师和1个西班牙师。因为铁路运力有限,很多终点距离前线太远,有些兵员最后必须通过徒步行军到达所属部队。
经过短促紧张的兵力补充和增援后,东线德国陆军的兵力在1941年9月11日达到331.5万人,比“巴巴罗萨”开始时更多。在芬兰战区另有67000人。德国的盟军投入苏德战场的兵力,按德国方面的统计,此时芬军约有50万人,罗军大约有15万人——这个数字恐怕只计算直接跟随德军行动的罗军(包括配属德第11集团军的罗第3集团军),而没有计算当时正独立攻打敖德萨的罗第4集团军的34万人。
加上其他仆从军,目前轴心国在苏德战场集中的陆军部队共有450万人。其中战斗部队(后方部队和勤务部队除外)为252.2万人,装备火炮和迫击炮43130门。
1941年9月30日,德军及其盟友在苏德战场上的兵力编成为207个师。德军各作战兵团的实力也迅速增强。10月初,东线德国陆军每个师的平均员额,达到编制人数的92.5%(7月底只有80%)。每个步兵师有15200人、装甲师14400人、摩托化师12600人。以德国陆军第18装甲师为例。该师经过2个激战,到8月25日只剩11345人。经过补充后,9月30日已经增加到15334人,基本满员。
装甲部队的战车力量也得到恢复。根据10月1日的统计,东线德军装甲部队一共有2494辆坦克和强击火炮,其中包括新投入战线的原预备队第2、5装甲师的450辆坦克。到了9月底,东线德军全部19个装甲师和13个摩托化师都已投入第一线。这些部队的可用坦克数量,也从9月初的不足50%,恢复到约70%。
德国装甲部队实力从9月初到9月底的增强情况
(根据月底的部队隶属关系)
第1装甲集群的坦克从编制数的53%增加为70%~80%
第2装甲集群从编制数的25%增加为50%
第3装甲集群从编制数的41%增加为70%~80%
第4装甲集群的坦克从编制数的70%增加为100%
另有北方集团军群所属的装甲部队
东线航空部队的实力也大大增强。到1941年9月底,仅德军东部主战区的三个航空队的作战飞机总数就恢复到了2492架。连同其盟友和其他部队在内,共有飞机3050架。
莫斯科战役前东线德国航空部队实力分布
近程侦察机 331架
远程侦察机 237架
战斗机 677架
双发驱逐机 82架
水平轰炸机 834架
俯冲轰炸机 297架
沿岸活动机 34架
总计2492架
东线德军兵力的增强并不是平均分配的。承担进攻莫斯科任务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得到了特别的优先加强。此前因为基辅战役,中央集团军群的兵力一度被削弱。博克在9月6日的日记里写道,中央集团军群目前只剩下55个师,而当面苏军据判断为86个半师。自苏德战争开始以来,博克的部队蒙受了很大伤亡。自6月22日到10月1日,中央集团军群共损失近23万人(确数229000人),同期补充了151000人,由此产生的缺额达到78000人。
不过现在博克的好日子来了。按照希特勒第35号训令的规定,在9月底以前,中央集团军群应当做好一切进攻准备。为此,东线德军的另外两个集团军群,北方集团军群和南方集团军群,应当调出所有能够抽调的兵力来加强这个德国最强大的陆军集团。而这些部队中,相当大一部分其实就是在南北分兵前,从中央集团军群抽调去的:
北方集团军群在完全包围列宁格勒后,应当在9月15日前将其大部分的装甲摩托化部队调给“中央”集团军群使用,其中包括原本就隶属中央集团军群的第3装甲集群,和北方集团军群自己的第4装甲集群。抽调的部队包括4个装甲师和2个摩托化师。其后,北方集团军群自身的装甲部队只剩下第39摩托化军,共有2个装甲师和3个摩托化师。支援北方集团军群的克勒尔空军大将的第1航空队从9月28日起,也将第8航空军归还给第2航空队。
为了填补快速部队被调走后北方集团军群的力量空缺,德国国防军统帅部将从法国等西欧地区调来的第227、212、223步兵师(每个师都拥有3个步兵团和一个炮兵团),从希腊调来的空军第7师所属的第1、3伞兵团(第2伞兵团被派往斯大林诺),从德国本土调来的党卫军步兵第2旅,以及西班牙“蓝色师团”,派往北方集团军群(这个西班牙师的调动一度被苏联游击队破坏铁路的活动所阻隔)。因此,该集团军群的总兵力仍然保持在33个师和2个旅。
龙德施泰特元帅的南方集团军群可没有这么好的运气。希特勒不仅要求他必须将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以及第2集团军交还给中央集团军群,还必须把第1装甲集群所属的第48摩托化军以及2个装甲师、2个摩托化师交出去。另外,龙德施泰特元帅的步兵也被大量地调走,其所辖的第6集团军必须将第34、35军级司令部和5个步兵师,以及直属的第454警卫师编入中央集团军群。
这样,南方集团军群自身的兵力就减少了总计3个军9~10个师,其管辖的德国陆军师的数量减少为43~44个师(3个装甲师,2个摩托化师),加上所属的意大利远征军(3个师),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2个斯洛伐克师,匈牙利快速部队,共有49个师又11个旅(不包括被牵制在敖德萨附近的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参见《东线》第二卷关于敖德萨战役的叙述)。
除了一个警卫师,南方集团军群奉献出来的兵团,大部分编入古德里安的第2装甲集群。这样,古德里安手下就有了3个摩托化军和2个军级司令部,总计15个师(含5个装甲师)。但这只是账面上好看。令古德里安不满的是,他的坦克在基辅战役前后损耗过于严重,而分配给他的100辆补充坦克,不知道为什么竟有50辆被错送到别的地方,没有及时抵达。于是到莫斯科战役前,第2装甲集群只有相当于编制数一半的坦克(280辆)可以投入战斗,远远少于另外3个装甲集群。德军后勤管理的混乱也可见一斑。当然也不排除是陆军总部还在找古德里安的麻烦(参阅第二卷)。
南方集团军群的空军支援力量也被削弱。除了归还原属中央集团军群第2航空队的兵力外,勒尔航空兵大将的第4航空队还将所辖的第2高射炮军也调给第2航空队。为了弥补该高炮军调走后的空白,在第4航空队编成内新组建了第10高射炮师。
1941年10月3日
东线德军的编成和实力分布(不包括芬兰战区部队和仆从军):
北方集团军群(勒布元帅)
第18集团军(屈希勒尔大将)
第26军、第28军、第38军、第42军、第50军(第一线8个师)
第16集团军(布施大将)
摩托化第39军、第1军、第2军、第10军(第一线9个师)
总兵力33个师,2个旅(2个装甲师,3个摩托化师)
中央集团军群(博克元帅)
直属:8个师3个旅
第9集团军(司令为施特劳斯大将)
第27、5、8、23军(15个师)
第3装甲集群(司令为霍特大将)
第41、56摩托化军,第6军(8个师)
第4集团军(司令克卢格元帅)
第7、9、20军(11个师)
第4装甲集群(司令为赫普纳大将)
第40、46、57摩托化军,第12军(11个师)
第2集团军(司令魏克斯大将)
第13、43、53军(8个师)
第2装甲集群(司令古德里安大将)
第24、47、48摩托化军,第34、35军级司令部(15个师)
总计76个师3个旅(14个装甲师,8个摩托化师,1个骑兵师,2个摩托化旅,1个骑兵旅)
南方集团军群(龙德施泰特元帅)
直属:3个师(另有一个师正调往中央集团军群)
第6集团军(赖歇瑙元帅)
第17、29、51军(12个师)
第17集团军(施蒂普纳戈尔步兵上将,10月8日为原第3装甲集群的霍特)
第4、11、52、55军(14个师)
第1装甲集群(克莱斯特大将)
第3、14摩托化军(6个师)
第11集团军(曼施坦因步兵上将)
第30、54军,山地第49军(8个师)
总兵力43个师(3个装甲师,2个摩托化师),1个摩托化旅
芬兰方向德军
挪威集团军
第33军级司令部
第36军级司令部(11月22日改编为第36山地军)
挪威山地军
1941年10月10日 东线航空部队序列:
第1航空队:第1航空军,波罗的海沿岸指挥部
第2航空队:第8、2航空军
第4航空队:第4、5航空军,驻罗马尼亚航空司令部
在从东线各集团军群调部队的同时,希特勒还从其他地区和预备队为中央集团军群搜刮兵力。8月,从东线预备队调来的第707步兵师(只有2个步兵团和一个炮兵营);9月从丹麦调来的第339步兵师(3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和从预备队调来的第2、5装甲师,都加强给了中央集团军群。
随着对莫斯科发动进攻时间的日益迫近,急着夺取最后胜利的德国人在拼命加快调动进度。还在9月16日,基辅附近的交战还在紧张进行,第2装甲集群等部队还无法完全脱身的时候,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就向所属军队发出关于进攻莫斯科的指令,并且开始了兵力和物资的集结工作。为了保密,军队的调动大都选择在夜间秘密进行(从后来的战役进程来看,这种措施并非多余)。
应当说,从南北两个方向调动部队的过程远非一帆风顺。结束基辅战役后北上的古德里安第2装甲集群,必须首先从红军手中夺占展开地域,而且由于时间紧迫,该装甲集群没有开到斯摩棱斯克方向参加对莫斯科的主攻,而是被留在南面的格卢霍夫,准备从南面迂回莫斯科。配合其行动的第2集团军的部分师也一度受到红军的牵制。
从北方集团军群调来的大量装甲部队,将在莫斯科战役中担负重要任务。但这些部队连同数量众多的机械化装备,必须通过第9、4集团军战区东西方向的交通线进行调动,因此很晚才到达指定集结地域。举例说,从列宁格勒前线抽下来的第41摩托化军(第1、6装甲师,第36摩托化师),就要在3~4天内通过600公里路程。
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德国人对他们的装甲部队隶属关系进行了一次极其复杂的大变更,也给其调动工作多少增加了一些麻烦(当然在另一些局部或许也带来了一定的便利)。这方面的情况,英国历史学家西顿作过一些介绍,但不是特别清楚,而且还有不够准确全面的地方。而按照笔者所获得的各种材料,其变化情况大致如下:
第3装甲集群接收了原属于第4装甲集群的第41、56摩托化军
第4装甲集群接收了第3装甲集群的第57摩托化军,来自预备队的第40摩托化军,来自第2装甲集群的第46摩托化军(这个军被第2装甲集群留在罗斯拉夫尔)
第2装甲集群接收了来自第1装甲集群的第48摩托化军
事实上,德国装甲部队的改编还不只限于各装甲集群和摩托化军之间,各摩托化军自身的编制也作了相当的变动,为了让读者朋友们对其间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更为清楚的了解,笔者专门制作了下面这个表格,不仅介绍了在1941年10月1日左右德军东线各装甲部队的隶属情况,而且在括号中注明了他们在改编前的隶属关系。
1941年10月1日德军东线装甲部队分布情况
北方集团军群
第16集团军
摩托化第39军 施密特装甲兵上将(原属第3装甲集群)
第8装甲师(原属摩托化第56军)
第12装甲师(原属摩托化第57军)
第20摩托化师
第1军
第18摩托化师(原属摩托化第57军)
第10军
党卫军“骷髅”摩托化师
中央集团军群
第3装甲集群 霍特大将(10月8日为莱因哈特)
摩托化第41军 莱因哈特装甲兵上将(原属第4装甲集群)
第1装甲师
第14摩托化师(原属第39摩托化军)
第36摩托化师
摩托化第56军 沙尔中将(原属第4装甲集群)
第6装甲师
第7装甲师(原属第39摩托化军)
第4装甲集群 赫普纳大将
摩托化第40军 施登姆将军(来自预备队)
第10装甲师
第2装甲师(来自预备队)
摩托化第46军 菲廷霍夫—谢尔装甲兵上将(原属第2装甲集群)
第5装甲师(来自预备队)
第11装甲师
摩托化第57军 孔岑装甲兵上将(原属第3装甲集群)
第20装甲师
第3摩托化师
党卫军“帝国”摩托化师
第2装甲集群 古德里安大将
摩托化第24军 施韦彭堡骑兵上将(一说装甲兵上将)
第3装甲师
第4装甲师
第10摩托化师
“大日耳曼”摩托化团
摩托化第47军 莱梅尔森将军
第17装甲师
第18装甲师
第29摩托化师
摩托化第48军(原属第1装甲集群)肯普夫装甲兵上将(一说骑兵上将)
第9装甲师
第16摩托化师
第25摩托化师
中央集团军群编成内尚有第19装甲师,充当集团军群预备队
南方集团军群
第1装甲集群 克莱斯特大将
摩托化第3军 马肯森骑兵上将
第60摩托化师
第13装甲师
“维金”摩托化师
摩托化第14军 维特尔斯海姆将军
第14装甲师
第16装甲师
第11集团军
第30军
“希特勒”摩托化师(旅)
空前强大的中央集团军群
希望在冬天到来前完成莫斯科战役的希特勒,不断催促中央集团军群尽早发动进攻。当明白攻势不可能在9月中旬发动以后,希特勒转而要求在9月底完成集结工作,并且在10月初发动进攻。这个在德国陆军看来完全可以接受的日期却很不被德国空军看好,德国空军副参谋长瓦尔道在他9月9日的日记中颇为悲观地写道:“冬季战役就要开始了,我们即将迎来真正的考验。虽然我对最后的胜利毫不怀疑。”
从待在东普鲁士的希特勒、措森的总参谋长哈尔德,到东部前线上至集团军群司令,下至普通士兵在内的几乎整个德国陆军,对最后的胜利更是没有任何怀疑。到9月底,经过大幅度加强以后,在基辅战役期间颇为郁闷的中央集团军群不仅再度成为德军最强大的陆军集团,而且其实力增强到了空前雄厚的程度。
根据德国官方统计,截至1941年10月2日,中央集团军群登记在册的兵员总数达到1929406人。这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战役集群所拥有兵力员额的最高纪录。同一天,中央集团军群序列上有76个师(含一个调动中的师),其中有14个装甲师、8个摩托化师和1个骑兵师。另有“大日耳曼”团、党卫军骑兵旅、第900摩托化旅,以及大量加强部队。
第2装甲集群 280辆坦克
第3装甲师?
第4装甲师?
第17装甲师?
第9装甲师 60
第3装甲集群?
第1装甲师?(9月28日有111辆可用)
第6装甲师?
第7装甲师?
第4装甲集群
第2装甲师 192
第5装甲师 200
第10装甲师 168
第11装甲师 130
第19装甲师?
第20装甲师 83
另外
第18装甲师?
为了执行“台风”行动,德军最大限度集中兵力,差不多将使用苏德战场全部坦克部队的七成。9月中旬,陆军总部还批准向中央集团军群运送307辆补充坦克。可是,“台风”行动开始时集中的装甲部队实力,并无完整统计数据。德国官方资料中,仅存三组相关数字。
一组数据显示,此前的9月10日(也就是基辅战役期间),将参加“台风”战役的14个德国装甲师,共有约1500辆可用坦克(另有数百辆坦克在修)。此后20天既有一些损失,也得到了一些补充。
一组数据是各装甲集群在9月底的战备程度:第2装甲集群拥有编制额50%的坦克;第3装甲集群70%~80%;第4装甲集群近100%。
另一组数据显示,战役开始前夕的9月30日,参战的14个装甲师中的9个,一共拥有1053辆可用坦克。另外5个师中,第1装甲师在9月28日有111辆可用坦克,其他4个师资料缺失。
综合三组数据,资料缺失的4个师,大概有400~500辆坦克。加上10个师的1164辆,则德军为“台风”行动集中的坦克总数约在1500~1700辆之间——苏联著作提出的数字是1700辆,怀疑可能也是根据上述资料折算的。
另外,中央集团军群还有14个强击火炮营总计350辆三号强击火炮。这样就可以给很多没有坦克支援的步兵师提供装甲掩护。
合计为“台风”行动集中的坦克强击火炮总共有2000辆左右,占同期东线总数(2494辆)的80%。而且这些战车的维护程度很高,绝大部分都可以使用。
中央集团军群不仅有强大的装甲部队,更集中了威力惊人的庞大炮队。共拥有4000门中重型火炮,相当于东线德军中重炮总数的2/3。其中有2300门105毫米口径火炮、1000门150毫米口径火炮、184门210毫米口径超重炮、270门火箭炮。德军的迫击炮、反坦克炮、步兵炮没有详细统计资料。加上这部分装备,据说德军为“台风”战役集中的火炮迫击炮总数共有14000门。值得一提的是,德军还开始装备自行反坦克炮。如第8、28步兵师(第9集团军),就各得到10门88毫米口径的半履带自行反坦克炮。这种威力强大的火炮,可以摧毁苏联的任何一种重型坦克。
支援中央集团军群的第2航空队,战前也得到了特别增强。第8航空军从列宁格勒前线调到斯摩棱斯克地区;南方的第4航空队抽调出第2航空军和第1、2高炮军。
现在,第2航空队拥有第2、8航空军和第1、2高射炮军。各飞行大队在战前也得到了优先补充。于是,第2航空队的飞机总数就从9月初的300架,增加到9月30日的1320架(不含运输机),相当于东线全部航空兵力的一半。其中有470架轰炸机、250架俯冲轰炸机、420架战斗机、40架驱逐机、140架侦察机。
但全部1320架飞机中,只有549架作战飞机可用。包括战斗机172架(9个大队)、轰炸机230架(13个大队)、对地攻击机120架(8个大队)。
向第2航空队的兵力调动实际上直到“台风”行动开始后的10月10日才完成。当天,第2航空队的实力又增加到32个作战大队(不含运输机),具体构成为:
14个轰炸机大队另2个中队、8个俯冲轰炸机大队另1个中队、9个单发战斗机大队另1个中队、1个双发战斗机大队、7个侦察机中队、8个运输机大队另1个中队
综上所述,为了执行“台风”行动,德国武装部队一共集结了192万人的陆军部队、约2000辆战车(大部分可用)、1320架飞机(549架可用)、4000门中重型火炮。在德国军事史上,为一场战役集中这么多兵力是空前的,以后也再也没有过这么大规模的战役集结。
中央集团军群的76个师中,留作集团军群预备队的只有1个装甲师、1个骑兵师。还有1个摩托化旅和1个摩托化团。德国人显然力图把全部打击力量集中到一线,实施对苏联首都,斯大林苏联政治、经济、文化核心的莫斯科最强有力的致命一击。一股致命而可怕的“台风”。
德国人相信,凭借他们庞大而精良的军队,最后全歼已经遭受了连续性毁灭打击的红军,占领莫斯科,最终结束东线战争的日子马上就要来临了。对此确信不疑的德国人把他们的间谍机构也集中在莫斯科方向上,并且在斯摩棱斯克专门建立了保安警察队和“莫斯科”党卫军保安处,他们应随同克卢格的第4集团军的先遣部队一道,与进攻的部队一起冲入苏联首都,占领苏联党政领导机关的办公大楼,逮捕并消灭苏联的政治领袖。对此,党卫军帝国保安总局负责人海德里希早在1941年7月2日,就曾做出过指示:“德国行政措施将首先解决所有的共产国际人员(所有的共产党员、职业化政治家);共产党的高中低级干部、中央委员会、地方委员会以及其他激进分子。”而在苏联首都莫斯科,党卫军为了执行海德里希的指示,所需要完成的任务无疑是极其“繁重”的。
德国国防军的官兵无疑也有他们对于莫斯科的寄托。德国军官们携带的导游手册上写着“莫斯科是个很大的城市。以自己的东方美著称的克里姆林宫就在莫斯科城里。莫斯科城里有许多旅馆、戏院和咖啡馆……”。而士兵们则讨论着莫斯科的甜食,鱼子酱和“胖乎乎的姑娘”。每个德军官兵都有他们自己对莫斯科的不同希望,但有一点却是共同的:莫斯科将是他们取得最后胜利的地方,并将为他们在战争中久已疲惫的身躯提供得以彻底放松和休息的场所——他们显然并不知道,希特勒没打算留下莫斯科。
而对于胜利的即将到来,德军官兵没有任何怀疑。一个名叫海恩里希·林德勒的士兵在家信里写道:
“俄国人有顽强的战斗精神,他们是勇敢的战士……他们为了拯救自己的祖国而战斗,并且坚信,这是他们的使命。但是我们对胜利同样满怀信心,俄国人的战斗精神挽回不了这场接近尾声的战役的结局。最后的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预备队:第1骑兵师、第19装甲师、“大日耳曼”团、第900摩托化旅
集团军群后方:第707、339步兵师,第221、286、403、454警卫师,党卫军骑兵旅
第3装甲集群
第56摩托化军(第6、7装甲师,第14摩托化师)
第41摩托化军(第1装甲师,第36摩托化师)
第6军(第110、26、6步兵师)
第9集团军
第27军(第255、162、86步兵师)
第5军(第129、5、35、106步兵师)
第8军(第8、28、87步兵师)
第23军(第251、102、256、206步兵师)
预备队:第161步兵师
第4装甲集群
第12军(第34、98步兵师)
第40摩托化军(第10、2装甲师,第258步兵师)
第46摩托化军(第5、11装甲师,第252步兵师)
第57摩托化军(第20装甲师,党卫军“帝国”摩托化师,第3摩托化师)
第4集团军
第7军(第267、7、23、197步兵师)
第20军(第268、15、78步兵师)
第9军(第137、263、183、292步兵师)
第2装甲集群
第34军级司令部(第45、134步兵师)
第35军级司令部(第95、296、262、293步兵师)
第48摩托化军(第9装甲师,第25、16摩托化师)
第24摩托化军(第3、4装甲师,第10摩托化师)
第47摩托化军(第18、17装甲师,第29摩托化师)
第2集团军
第53军(第56、31、167步兵师)
第43军(第52、131步兵师)
第13军(第260、17步兵师)
预备队:第112步兵师
中央集团军群管辖下各军指挥部在莫斯科战役期间的调动情况(笔者综合整理)
第8军:10月23日配属给第4装甲集群,10月26日为中央集团军群预备队。11月6日调离东线
第5军:10月12日到23日配属给了第9集团军,10月26日配属给了第4装甲集群,10月31日配属给第4集团军,从11月初到1942年1月2日,配属给第4装甲集团军
第6军:10月8日配属给了第9集团军
第7军:10月23日配属给了第4装甲集群
第9军:10月23日转为中央集团军群预备队,10月26日到1942年1月8日配属给第4装甲集群
第20军:似乎是1942年1月8日左右一度配属给了第4装甲集团军
摩托化第57军:11月配属给了第4集团军
第12军:10月12日配属给第4集团军
第13军:10月8日配属给了第4集团军
第43军:10月23日配属给了第4集团军,25日或者26日配属给了第2装甲集团军,1942年1月2日配属给了第4集团军
第53军:10月23日配属给了第2装甲集团军
摩托化第48军:11月配属给第2集团军
第34军级司令部:10月25日到12月4日配属给第2集团军,后一度取消
第35军级司令部:10月26日配属给第2集团军,直到1942年2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