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易集解补释(上册)
- 曹元弼著 吴小锋整理
- 6344字
- 2021-03-25 06:13:57
《易》學流源辨
李氏自序云:“各修局見,莫辨源流。”今依據《釋文·敘録》,旁徵諸書,探討淵源,辨章同異,以備學者考省。
陸氏德明《經典釋文·敘録》:“《周易》注解傳述人考證”:
《舊唐書·儒學傳》:“陸德明,蘇州吳人,受學周弘正。貞觀初,拜國子博士,封吳孫男。撰《經典釋文》三十卷,《易疏》二十卷。
宓犧氏之王天下,仰則觀於天文,俯則察於地理,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始畫八卦,或云因河圖而畫八卦。因而重之六十四。文王拘於羑里,作卦辭,周公作爻辭,孔子作《彖》辭、《象》辭、《文言》、《繫辭》、《説卦》、《序卦》、《雜卦》,是十翼。班固曰:“孔子晚而好《易》,讀之韋編三絶而之傳。”“傳”,即十翼也。先儒説重卦及爻辭十翼不同,解見余所撰。
以上敘《周易》經傳。《繫辭傳》“知者觀其彖辭”,即指卦辭。孔子所做《彖上傳》、《彖下傳》、《象上傳》、《象下傳》,“彖”、“象”皆指經文,孔子之傳耳。陸以彖辭、象辭目《彖傳》、《象傳》,似稍混。“十翼”,“”字似衍。“撰”下舊空二字。廬氏文弨曰:“《隋志》:‘《周易大義》二卷,陸德明撰’,當即指此書。”案:或指《易疏》,未可知。重卦、爻辭、十翼異説,辨詳元弼所《周易學·明例·解紛》。
自魯商瞿子木受《易》於孔子,以授魯橋庇子庸,子庸授江東馯户旦反,徐廣音寒。臂子弓,子弓授燕周醜子家,子家授東武孫虞子乘,子乘授齊田何子莊。《高士傳》云“字莊”,《漢書·儒林傳》云“臨淄人”。“子莊”,《儒林傳》作“子裝”。及秦燔書,《易》卜筮之書,獨不禁,故傳授者不絶。漢興,田何以齊田徙杜陵,號杜田生,授東武王同子中,及洛陽周王孫、梁人丁寬、字子襄,事田何,復從周王孫受古義,作《易説》三萬言,訓故,舉大誼而已。《藝文志》云“《易説》八篇”,梁孝王將軍。齊服生,劉向《别録》云:“齊人,号服先。”盧云:“舊作号服光,今從宋本。”師古注《漢書》引劉向《别録》曰:“號服光。”皆著《易傳》。漢初言《易》者本之田生,同授淄川楊何,字叔一,本作字叔元,太中大夫。盧云:“《漢書》云‘字叔元’,一本六字,葢後人校語。”寬授同郡碭田王孫,王孫授施讎,及孟喜、梁丘賀,由是有施、孟、梁丘之學焉。
以上敘孔門傳《易》至漢施、孟、梁丘,《易》學流别之源。
施讎,字長卿,沛人,博士。傳《易》授張禹字子文,河内軹人,徙家蓮勺,以《論語》授成帝,官至丞相、安昌侯。及琅琊魯伯。會稽太守。禹授淮陽彭宣字子佩,大司空、長平侯,作《易傳》。及沛戴崇。字子平,少府,作《易傳》。伯授太山毛莫如字少路,常山太守。及琅琊邴丹。字曼容。後漢劉昆字桓公,陳留東昬人,侍中、弘農太守、光禄勳。受施氏《易》於沛人戴賓,其子軼。字君文,官至宗正。
以上施氏。
孟喜,字長卿,東海蘭陵人,曲臺署長、丞相掾。父孟卿,善《禮》、《春秋》。孟卿以《禮經》多,《春秋》煩雜,乃使喜從田王孫受《易》。喜《易章句》,授同郡白光字少子。及沛翟牧。字子況,《漢書》作“兄”。後漢洼丹、字子玉,南陽育陽人。世傳孟氏易,作《易通論》七篇,官至大鴻臚。觟陽鴻、字孟孫,中山人,少府。李賢注《後漢書·儒林傳》曰:“姓觟陽,名鴻。”觟,音胡瓦反。任安,字定祖,廣漢緜竹人。皆傳孟氏《易》。
以上孟氏。
梁丘賀,字長翁,瑯邪諸人,少府。本從太中大夫京房受《易》,房,淄川楊何弟子。後更事田王孫,傳子臨。黄門郎、少府。臨傳五鹿充宗字君孟,代郡人,少府、玄莬太守。及琅琊王駿。王吉子,御史大夫。充宗授平陵士孫張,字仲方,博士,揚州牧、光禄大夫、給事中,家世傳業。師古曰:“姓士孫,名張。”及沛鄧彭祖、字長夏,真定太守。齊衡咸。字長賓,王莽講學大夫。後漢范升代郡人,博士。盧云:“范舊譌作‘苑’,今據宋本改,與《後漢書》本傳及《儒林傳》合。”傳梁丘《易》,一本作“傳孟氏《易》”。盧云:“此亦後人校語,所言一本亦甚謬。”以授京兆楊政。字子行,左中郎將。盧云:“舊作‘七行’,誤,據范書改正。”又潁川張興,字君上,太子少傅。傳梁丘《易》,弟子著録且萬人,子魴傳其業。魴官至張掖屬國都尉。
以上梁丘氏。
京房,字君明,東郡頓丘人。本姓李,推律自定京,至魏郡太守。受《易》梁人焦延壽。字延壽,名贛。延壽云,嘗從孟喜問《易》。會喜死,房以延壽《易》即孟氏學。翟牧白生不肯,曰“非也”。延壽嘗曰:“得我術以亡身者,京生也。”房《易章句》,説長於災異,以授東海段嘉,《漢書·儒林傳》作“殷嘉”。及河東姚平、河南乘弘,一本作“桑弘”。盧云:“此後人校語。”師古曰:“乘,音食證反,不作桑。”皆郎、博士,由是前漢多京氏學。後漢戴馮、字次仲,汝南平輿人,侍中兼領虎賁中郎將。盧云:“‘馮’,范書作‘憑’,‘平輿’,宋本作‘與’。”孫期、字仲奇,濟陰成武人,兼治古文《尚書》,不仕。盧云:“范書‘字仲彧’,此或别有所據。”魏滿字叔牙,南陽人,弘農太守。竝傳之。
以上京氏。孟、京異同,説詳《周易學·明例》及《周易鄭氏注箋釋·序》。
費直,字長翁,東萊人,單父令。傳《易》授琅琊王璜,字平仲,又傳古文《尚書》。費氏學。本以古字號古文《易》,無章句,徒以《彖》、《象》、《繫辭》、《文言》解説上下經。《七録》云:“直《易章句》四卷,殘缺。”盧云:“據《漢書》云‘無章句’,則此亦後人託作。”漢成帝時,劉向典校書,考《易》説,以諸《易》家説皆祖田何、楊叔元、盧云:“宋本無‘元’字,與《漢書》正同,當從之。”前“淄川”下亦正云“字叔”。丁將軍,大義略同,唯京氏異。向又以中古文《易經》校施、孟、梁丘三家之《易》,經或脱去“无咎”、“悔亡”,唯費氏經與古文同。范曄《後漢書》云:“京兆陳元、字長孫,司空南閣祭酒,兼傳《左氏春秋》。扶風馬融、字季長,茂陵人,南郡太守、議郎,《易傳》,又注《尚書》、《毛詩》、《禮記》、《論語》。河南鄭眾、字仲師,大司農,兼傳《毛詩》、《周禮》、《左氏春秋》。北海鄭玄、字康成,高密人,師事馬融,大司農徵,不至,還家。凡所注《易》、《尚書》、三《禮》、《論語》、《尚書大傳》、《五經中候》,箋《毛氏》,作《毛詩譜》、《駁許慎五經異議》、《鍼何休左氏膏肓》、《去公羊墨守》、《起穀梁廢疾》,休見大慙。盧云:“此注宋本多脱落,亦時有異同,‘徵不至’作‘不起’,‘五經中候’作‘緯候’。”案:鄭注五經緯及《尚書中候》,宋本是也。又《駁許慎五經異議》,“駁”作“破”,“議”本當作“誼”,今作“義”。《去公羊墨守》,“去”今作“發”。《起穀梁廢疾》,“廢”宋作“癈”。潁川荀爽,字慈明,官至司空,《易言》。案:“言”當“傳”。竝傳費氏《易》。
以上費氏。費氏以十篇説經,及鄭、荀大義,詳《周易學》及《箋釋·序》。
沛人高相,治《易》與費直同時,其《易》亦無章句,專説陰陽災異,自言出丁將軍,傳至相。相授子康康以明《易》郎。及蘭陵毋將永,豫章都尉。盧云:“‘毋’,舊作‘母’,據宋本改。”高氏學。
以上高氏。
漢初立《易》楊氏博士,宣帝復立施、孟、梁丘之《易》,元帝又立京氏《易》,費、高二家不得立,民閒傳之。後漢費氏興而高氏遂微。永嘉之亂,施氏、梁丘之《易》亡,孟、京、費之《易》人無傳者,唯鄭康成、王輔嗣所注行於世,江左中興,《易》唯置王氏博士。太常荀崧奏請置鄭《易》博士,詔許,值王敦亂,不果立。而王氏世所重。今以王主,其《繫辭》已下王不注,相承以韓康伯注續之,今亦用韓本。
以上略敘漢魏諸《易》家興廢。自商子、子木傳《易》,至漢魏閒,同源分流,大略具矣,其有未備,後文詳之。《易》學至後漢鄭、荀、虞而極盛,横遭王弼變亂古義,迷誤千載,辨詳《周易學》及《箋釋·序》。
《子夏易傳》三卷。卜商,字子夏,衛人,孔子弟子,魏文侯師。《七略》云:“漢興,韓嬰傳”;《中經簿録》云:“丁寬所作”;張璠云:“或馯臂子弓所作”;薛虞記:“虞不詳何許人。”
盧云:“《漢志》‘《易傳》韓氏二篇,名嬰’,據陸引《七略》,知《子夏易傳》即韓嬰所撰。稱‘子夏’者,或嬰之字,或後人誤加。劉向父子當必不誤,宜以《七略》所言正。而《中經簿録》云‘丁寬所作’,不知《漢志》本有‘《丁氏》八篇,名寬’,與韓氏兩列,安得並合一?張璠云‘馯臂子弓所作’,則《漢書》何以不載?《釋文》及《隋志》俱託之‘卜子夏傳’,更不足據。今所有者,乃唐張弧僞作,與《正義》所引迥不同。”案:《釋文》、《正義》、《集解》所引葢六朝人聚斂舊説而之,非韓太傅原書,然古義往往而在,遠出今本上。
孟喜《章句》十卷。無上經。《七録》云:“又下經無旅至節,無《上繫》。”
《漢志》:《章句》,施、孟、梁丘氏各二篇。《隋志》:《孟喜章句》八卷,殘缺。
京房《章句》十二卷。《七録》云“十卷,録一卷目”。
案:“録一卷目”,當作“目録一卷”。鄭君有《三禮目録》。
費直《章句》四卷。殘缺。
此傳費氏學者之,非長翁自作。
馬融《傳》十卷。《七録》云“九卷”。
盧云:《隋志》云:“梁有馬融注一卷,亡。”“一卷”乃“十卷”之誤,《唐志》正作“十卷”。
荀爽《注》十卷。《七録》云“十一卷”。
鄭玄《注》十卷。録一卷,《七録》云“十二卷”。
《隋志》:“九卷。”案:以上諸家,凡“十二卷”者,依古《易》十二篇之舊也。“十卷”者,以《説卦》、《序卦》、《雜卦》三篇合一卷也。《隋志》“鄭易九卷”,葢以《文言》、《説卦》等四篇合一卷,上下經、《彖》、《象》、《繫辭》篇各卷自若。或後人依王弼本寫鄭《易》,以《彖》、《象》附每卦後,析上下經六卷,亦未可知。然據《三國·魏志·高貴鄉公傳》,細繹文義,則鄭本《彖》、《象》實不與經連,詳《周易學·解紛》。
劉表《章句》五卷。字景升,山陽高平人,後漢鎮南將軍、荆州牧、南城侯。《中經簿录》云“注《易》十卷”。《七録》云“九卷,録一卷”。
宋衷《注》九卷。字仲子,南陽章陵人,後漢荆州五等從事。《七志》、《七録》云“十卷”。
盧云:“《隋志》云:‘梁有漢荆州五業從事宋忠注《周易》十卷,亡。’《唐志》亦作‘宋忠’。”案:自馬融以下皆傳費氏《易》,鄭君先通京氏,後注費氏,荀注多用孟、京之義。
虞翻《注》十卷。字仲翔,會稽餘姚人,後漢侍御史。
《隋》、《唐志》皆“九卷”。案:虞傳孟氏《易》。
陸績《述》十三卷。字公紀,吳郡吳人,後漢偏將軍、鬱林太守。《七志》云“録一卷”。
盧云:“《唐志》亦十三卷,《隋志》作《注》十五卷,‘五’字疑誤。”
案:陸傳京氏《易》,又注《京氏易傳》。
董遇《章句》十二卷。字季直,弘農華陰人,魏侍中、大司農。《七志》、《七録》並云“十卷”。
《隋志》亦云:“梁有十卷。”案:董傳費氏《易》。
王肅《注》十卷。字子邕,東海蘭陵人,魏衛將軍、太常、蘭陵景侯。又注《尚書》、《禮容服》、《論語》、《孔子家語》,述《毛詩注》,作《聖證論》,難鄭玄。
案:肅述其父朗之説,亦傳費氏,而多以私意妄改經文,殊紕繆,今悉辨斥之。“禮容服”,“容”當“喪”。
王弼《注》七卷。字輔嗣,山陽高平人,魏尚書郎,年二十四卒。注《易》上下經六卷,作《易略例》一卷,又注《老子》。《七志》云“注《易》十卷”。
盧云:案《隋志》“周易十卷”,王弼注六十四卦六卷,韓康伯注《繫辭》以下三卷,王弼又撰《易略例》一卷。然則輔嗣之書本七卷,合之康伯所注三卷成十卷。《七志》、《隋志》言“十卷”者,皆合計之耳。《唐志》“王弼注七卷,又《大衍論》三卷”,豈出於臆見與?案:王弼名傳費氏,而憑臆蹈虚,盡棄古義,大悖聖人立象繫辭、崇德廣業之教。又因費氏以《彖》、《象》、《文言》等十篇解説上下經,竟變亂孔門相傳至漢末四百餘年之本,自是微言絶,大義乖,家法壞矣。於今可見漢經師遺説,以推測聖經聖傳精義者,獨賴《集解》之存耳。
姚信《注》十卷。字德佑,《七録》云“字元直”,吳興人,吳太常卿。《七録》云“十二卷”。
案:姚傳孟氏《易》。
王廙《注》十二卷。字世將,琅琊臨沂人,東晉荆州刺史,贈驃騎將軍、武陵康侯。《七志》、《七録》云“十卷”。
《隋志》作“三卷”,云“殘缺,梁有十卷”。案:王弼注既行,諸儒多沿襲其説,若王世將者,所述古義葢無多矣。
張璠《集解》十二卷。安定人,東晉秘書郎,參著作,集二十二家解。《序》云“依向秀本”。鍾會,字士季,潁川人,魏鎮西將軍,《易無互體論》。向秀,字子期,河内人,晉散騎常侍,《易義》。庾運,字玄度,新野人,官至尚書,《易義》,一云《易注》。應貞,字吉甫,汝南人,晉散騎常侍,《明易論》。荀煇,字景文,潁川潁陰人,晉太子中庶子,《易義》,《七志》云“注《易》十卷”。張輝,字義元,梁國人,晉侍中、平陵亭侯,《易義》。王宏,字正宗,弼之兄,晉大司農,贈太常,《易義》。阮咸,字仲容,陳留人,籍之兄子,晉散騎常侍、始平太守,《易義》。阮渾,字長成,籍之子,晉太子中庶子、馮翊太守,《易義》。楊父,字玄舒,汝南人,晉司徒左長史,《易卦序論》。王濟,字武子,太原人,晉河南尹,《易義》。衛瓘,字伯玉,河東人,晉太保、蘭陵成侯,《易義》。欒肇,字永初,太山人,晉太保掾、尚書郎,《易論》。鄒湛,字潤甫,南陽新野人,晉國子祭酒,《易統略》。杜育,字方叔,襄城人,國子祭酒,《易義》。楊瓚,不知何許人,晉司徒右長史,《易義》。張軌,字士彦,安定人,涼州刺史,諡武公,《易義》。宣舒,字幼驥,陳郡人,晉宜城令,《通知來藏往論》。刑融、裴藻、許適、楊藻四人,不詳何人,竝《易義》。《七録》云“集二十八家”。《七志》云“十卷”。
盧云:“《唐志》:‘張璠《集解》十卷,又《略論》一卷。’《隋志》:‘《周易》八卷,晉著作郎張璠注。殘缺,梁有十卷。’”案:所集諸家,葢用王弼説者居多,遠不及《九家》、資州。惟王濟謂弼所誤者多,何必能頓廢先儒,今若宏儒,鄭注不可廢。其説當多據鄭義,惜無可考。
干寶《注》十卷。字令升,新蔡人,東晉散騎常侍,領著作。
案:干傳京氏《易》。
黄穎《注》十卷。南海人,晉廣州儒林從事。
盧云:“《隋志》作‘四卷’,云‘梁有十卷,今殘缺’。《唐志》猶作‘十卷’。《隋志》於古書存亡全闕皆注明,最可法。《唐志》已不能核實,但録舊文而已。”
蜀才《注》十卷。《七録》云“不詳何人”。《七志》云“是王弼後人”。案:蜀李書云:“姓范,名長生,一名賢。隱居青城山,自號蜀才,李雄以丞相。”
盧云:“李雄尊之范賢,非名也。”案:蜀才傳孟氏《易》。
尹濤《注》六卷。不詳何人。費元珪《注》九卷。蜀人,齊安西參軍。
《荀爽九家集注》十卷。不知何人所集,稱荀爽者,以主故也。其序有荀爽、京房、馬融、鄭玄、宋衷、虞翻、陸績、姚信、翟子玄。子玄不詳何人,《易義》。注内又有張氏、朱氏,竝不詳何人。盧云:“‘又’舊譌‘文’,今改正。”
案:此書六朝人所,實開資州之先,有功《易》學甚大。翟子玄傳孟氏《易》。
謝万、字万石,陳郡人,東晉豫州刺史。韓伯、字康伯,潁川人,東晉太常卿。袁悦之、字元禮,陳郡人,東晉驃騎諮議參軍。桓玄、字敬道,譙國龍亢人,僞楚皇帝。卞伯玉、濟陰人,宋東陽太守、黄門郎。荀柔之、潁川潁陰人,宋奉朝請。徐爰、字季玉,琅邪人,宋太中大夫。顧懽、字景怡,或云“字玄平”,吳郡人,齊太學博士,徵不起。明僧紹、字承烈,平原人,國子博士,徵不起。劉瓛、字子珪,沛國人,齊步兵校尉,不拜,諡貞簡先生。《七録》云“作《‹繫辭›義疏》”。自謝万以下十人,竝注《繫辭》。
案:劉瓛當多遵鄭義,殘卷已甚,無可取證。
《易音》者三人。王肅已見前。李軌,字弘範,江夏人,東晉祠部郎中、都亭侯。徐邈,字仙民,東莞人,東晉中書侍郎、太子前衛率。
右《易》。近代梁褚仲都、陳周弘正弘正作《老莊義疏》,官至尚書僕射,諡簡子。竝作《易義》,此其知名者。案:仲都,錢唐人,梁五經博士。弘正,字思行,汝南安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