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法 术 势

徐骧吩咐下去之后,自有人去办。

他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忙,比如该出什么样的试题来决定国士台的才子们去做哪些位置。

还有流民的粮食问题,治安问题,老一辈徐人与新来越人之间的隔阂,楚人与越人之间的矛盾,还有徐人、楚人等内部只见的间隙。

这都需要他来考量,对于司徒等人来说,他们的方法还停留在以前,并没有很好地解决办法。

徐骧倒是有超前的见识,但那都是别人的想法,也不一定适合于这个时代,想法超前是好啊,但是要合适才行。

比如列宁的办法,在中华之地并不适合,需要进行本土改造。

徐骧那些超前的见识,在这个时代也需要一定的变化,他要想的是,如何可以让这些办法,更好的融入这个时代。

这是比较难得,毕竟他来到这个时代也就一年而已,他的思维并没有融入这个时代,最好的办法,也只能是和云庭、华音这些重臣慢慢的商议。

徐骧对他们的提议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法制的健全,这个时代虽然也有法律,但是更重要的还是礼法,以及人心的道德,说到底是人治。

这样的治理有很高的上限,也有很低的下限,全都是因人而异。

而健全的法制或许可以弥补缺漏,但终究是人立的,难免有疏漏,特别是徐骧也是一个半吊子。

他可以做到的只能是尽量让国家公平一些,贵族借机总会存在的,想要消灭是不可能的。哲学上讲存在就是合理的。

这里的理是指自然的法则,而不是人的法则。

所以修法,立法,执法等等这是个大工程,徐骧很需要法家的人来帮忙。

但是他想了想,现在的法家,青黄不接,人才不多,不过这总比自己这边瞎捉摸比较好。

法家比较有名的人物,都在三四年前病逝了,他们的弟子肯定还在,但是这些弟子手里应该有这些大能的著作,要是有这些著作也可以自己培养法家人物。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谁都想争个第一,始皇之后,觉得什么都应该统一,这才使得中华不复百家争鸣之盛世。

但是徐骧不一样,他是从后世来的,再怎么平庸,在眼界上比起古人还是要多一点的。

他可以让徐国包容万象,海纳百川,保持这百家争鸣的盛况,真理都是争出来的。

做君主的不能让下面的臣子臣民铁板一块,他们必须得争起来,而且还是那种对立面,不可调和的争执,或是官吏与百姓对立,或是官员内部对立,或是内廷与外朝对立等等。

这些对立,其中有一边必须是依靠他这个君主才能站稳脚跟的,而不是大臣百姓内部为了利益起的争执。

这其中的区别很大,如果不是君主自己撑腰的势力,而是臣子臣民内部的内讧,等他们内讧完了,分配好了利益,转过头来就会对付君主了。

宋明的末代不就是这样的例子吗?文臣与天子共治天下,到最后,皇帝的权力被文臣摄取。

可还记得曹操百万大军兵压东吴,孙权为何不敢投降?而其他东吴的士族却愿意投降?

书里已经讲了,你孙权投降了只有死路一条,但是这些士族不过换个君主罢了。

宋朝末代的大部分文官士绅们,明朝末代的士绅文官们,哪怕是那个顶着衍圣公名号的孔家,不就是如此吗?

而宋明末代的皇帝不就是死路一条?一个被大臣抱着跳了海,一个自己杀了全家女性,自己吊死。

所以,下面的人当中一定要有君主的代言人,为君主去抢夺权力和利益。

就像嘉靖培养的严嵩,天启培养的魏忠贤,他们可比那崇祯快活多了,而国家没有在他们手里灭亡。

徐骧要做的肯定不是崇祯那样苦逼的君主。

对于手下的大臣,他要宽猛并济!一味地宽仁在别人就是退缩懦弱!恶人自有恶人磨,这话是真理啊。

当然,他要让国家百家争鸣,同时也要设立一个框架,不能让他们危害国家统治。

这是一件长久的事情,也是福泽万世的事情。

至于徐骧对于国家民族文化问题的矛盾,除了法,第二个办法就是从文化上面入手了。

在华夏,目前主要是以文化论来分诸夏与蛮夷。只有接受了周礼与华夏文化服饰的才是华夏人,哪怕你血脉是诸夏,但是行事如同蛮夷,那你不过是披着诸夏外衣的蛮夷罢了。

当初的楚国就是因为这样才会被诸夏不容,周王不喜。

所以,徐骧愿意花很大的精力去开办学堂,开化越人,不仅仅是越人,还其他的人,他要把他们的思想统一,消磨隔阂。

当然,对于一些文化习俗,传统节日,可以进行一定的改变然后流传下来,这样你尊重别人,别人才会尊重你。

徐骧提出这两个观点,大臣们都是同意的,但是云庭说道:“主君胸有沟壑,老臣等都很高兴,但是主君融禀,老臣等人精力有限,如今正是春耕在即,又有安置流民的事情。

同时还有不少工程等等,臣等实在是有心无力啊,只希望主君暂缓实行,让老臣等缓一口气。”

徐骧微皱眉头道:“吾也知道最近事情太多了,一件一件的可都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可是时间不等人啊。

也罢,吾把之后要做的事情就当是考题,交给国士台的才子们去考考,如此依照实际,量才取士,如此可行?”

华音连忙拱手道:“主君英明!”

其余重臣纷纷附和。

徐骧正欲询问罗国的情况,但是殿外有官吏进来说道:“启禀主君,扬越方国派来了使者,他们希望拜见主君。”

徐骧一听,皱起了眉头,这估计就是来和谈的,不然的话,干嘛派什么使者来呢?

不管是结盟还是议和,对于徐骧来说都不是什么好的事情,他之后是要拿下扬越地盘的,这议和了之后,再毁约,那他的名声可就臭了。

徐骧摇头道:“不见,让他们走吧。”

官吏拱手道:“启禀主君,有上使作伴,您看?”

徐骧皱起了眉头,他忘了这个使者可是贾无极的手下,肯定也是贪财啊,应该是收了扬越人的钱财。

他这就是不得不见了,现在还不能得罪贾无极这边的势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