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解GPS几何公差规范及应用
- 张琳娜
- 947字
- 2020-06-24 22:44:11
1.2 几何公差标准体系的发展概况
为了控制机械零件的几何误差,提高机器设备的精度和寿命,保证互换性生产,我国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先后颁布了三项形状和位置公差国家标准(试行)。在1980年,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参照ISO标准完成了对原形状和位置公差的三个试行标准的修订和完善工作,并颁布实施了一整套几何公差国家标准:《形状和位置公差 代号及其注法》(GB1182—1980),《形状和位置公差 术语及定义》(GB1183—1980),《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的规定》(GB1184—1980),《形状和位置公差 检测规定》(GB/T 1958—1980)。这套几何公差标准,既包括公差制(GB1182—1980~GB1184—1980),也包括检验制(GB/T 1958—1980等),形成了完整的几何公差体系,填补了产品几何量基础标准的一项空白。此后,又相继发布了规范形位公差与尺寸公差关系的标准《公差原则》(GB/T 4249—1984)和几何误差检测与评定的相关系列标准《确定圆度误差的方法 两点、三点法》(GB/T 4380—1984)、《圆度测量 术语、定义及参数》(GB/T 7234—1987)、《评定圆度误差的方法 半径变化量测量》(GB/T 7235—1987)、《位置量规》(GB/T 8069—1987)、《直线度误差检测》(GB/T 11336—1989)、《平面度误差检测》(GB/T 11337—1989)、《形状和位置公差 位置度公差》(GB/T 13319—1991)、《圆度测量 三测点法及其仪器的精度评定》(JB/T 5996—1992)和《同轴度误差检测》(JB/T 7557—1994)等。在几何公差标准的贯彻实施过程中,根据生产需要不断地总结完善,并追踪国际标准的发展趋势,于1996年又重新修(制)订了四项基础性国家标准:《形状和位置公差 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GB/T 1182—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 未注公差值》(GB/T 1184—1996),《公差原则》(GB/T 4249—1996)和《形状和位置公差 最大实体要求、最小实体求和可逆要求》(GB/T 16671—1996)。近年来,随着新一代GPS标准体系的出现和发展,GB相继对几何公差体系中的许多标准进行了修(制)订,例如:GB/T 1182—2008、GB/T 24630.1~2—2009、GB/T 24631.1~2—2009、GB/T 24632.1~2—2009、GB/T 24633.1~2—2009等,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与国际标准相对应的几何公差体系,如图1-1所示。
图1-1 几何公差体系
近年来,为体现几何公差的数字化设计与计量作用,与几何公差相关的ISO 标准又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相继颁布了ISO 1101:2017、ISO /DIS5459:2016、ISO 2692:2014、ISO 8015:2011、ISO 12180:2011、ISO 12181:2011、ISO 12780:2011、ISO 12781:2011、ISO 1660:2017、ISO /DIS5458:2016等。我国目前也正在对GB/T 1958—2004、GB/T 1182—2008、GB/T 17851—2010等标准进行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