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的科学
- (奥地利)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 969字
- 2020-07-09 15:08:40
父母的影响
继社会兴趣之后,我们下一步的任务是要发现个人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遭遇到的困难。这一任务初看起来使人觉得扑朔迷离,但实际上它并不复杂。我们知道,任何一个被娇生惯养的儿童都会变得受人厌弃。无论是社会还是家庭都不愿将这种娇惯无止境地延续下去,这是我们的文明使然。一个被娇惯的儿童很快就会面临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在学校,他发现自己处于一个新的社会组织之中,面对着一个新的社会问题。他不愿与他的同伴们一起写字、玩耍,因为他还没有做好准备适应学校的集体生活。事实上,他在原型阶段所获得的经历使他害怕这种环境,并促使他继续去寻找娇惯。他的这种性格并不是遗传的,我们完全可以根据其原型和目标的性质推断出他的性格。由于具备了这种特殊性格,导向其他方向的性格就不可能在他身上形成了。
原型分析是下一个要进行的项目。正如我们已经说过的那样,原型在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确立起来,因此,我们必须寻找那个时期或者那个时期之前儿童心灵上所造成的印象。这些印象可能是非常繁复变化的,而其形态各异的程度在一个正常的成年人看来甚至可能是难以想象的。
儿童心灵上最普通的影响之一是由父母的过分惩罚或责骂所造成的感情压抑。这一影响促使儿童拼命地追求解放,它有时也表现为一种心理上的排斥态度。因此,父亲的脾气暴躁会使女儿形成一种排斥男人的原型,这是因为她们认定男人们都是脾气暴躁的。同样,由于母亲的严厉而倍感压抑的男孩则排斥女人。当然,这种对异性的排斥态度完全可能表现为不同的形式。例如,这类儿童可能会变得非常羞怯,或者在性关系上走向堕落(这是排斥女人的另一种形式)。这种堕落不是遗传的,而是由于他们的童年环境中造成的。
儿童往往需要为他们早期所犯的错误付出很高的代价。尽管如此,他们仍然很少接受他人的引导。父母不知道他们自身经验的结果,或者即使知道也不愿向他们的孩子坦然承认。这样,孩子们就只得沿着他们自己的道路走下去了。
论及这个问题时,我们不能过分强调惩罚、劝告以及训诫根本收不到任何效果。自然,如果孩子和成人都不知道应该在哪一点上加以改变,那么一切努力都是毫无作用的。当一个孩子不理解的时候,他只会变得更加狡猾、更加懦弱,但他的原型不会因惩罚与训诫而改变,生活经历本身是不足以改变它的,因为生活经历已经与个人的统觉系统协调一致了。只有当我们发现了根本的个性以后,才可能有所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