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辞

葛晓音

各位学者:

今天,由北京大学中国古代诗歌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协办的研讨会“中国古典文献的阅读和理解——中美学者对话”正式开幕。我先代表北大的同事们,欢迎不远万里来到北京的美国同行朋友们,欢迎国内的各位专家学者光临这个盛会。

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中积累了大量文献资料,也形成了自己的治学传统。二十世纪初中国的大门被打开,学术方法受到西方的影响,开始了现代化的进程。此后经历了几十年的社会变迁,到八十年代又进入一个改革开放的时代。当时中国内地的许多学者初次走出国门,或者刚接触到西方的学术著作,便迫不及待地接受了新思潮和新方法,为中国的学术界吹来了一股清风。但是由于很多本土学者不能阅读英文原著,与欧美学者面对面的交流也少,只能机械地套用西方的理论和方法,从而形成了八十年代中期关于如何认识外来理论和方法的大讨论。经过持久的辩论和大量的实践,中国学者开始认真反思如何处理外来方法和本土学术传统的关系,如何处理文献资料和理论研究的关系,逐渐归于理性。在新时期的三十年里,中国学者与海外学术界交流的机会越来越多,结识的学界朋友也越来越多,很多著名的欧美学者被请到内地来讲学,使本土学者对西方学术的理念、方法和学术成果有了更多的了解。与此同时,新一代学者成长起来,他们阅读英语原著的水平比老一代学者有了很大的提高。许多在外留学的大陆学生也在西方的大学里成为教师和研究者,他们和国内学者的关系更为密切,这些都大大促进了中西学术之间的交流。但是,像今天这样,部分中美学者就一个专题坐下来面对面地进行对话的场合似乎还是第一次。我们相信,这次研讨会开启了一种更有效、更具体地进行学术讨论的方式。

关于古典文献的阅读和理解,是一切传统文化研究的基础。对于文献的质疑和辨伪,从宋代就开始了。苏轼就对李白的一些传世作品的真伪提出过疑问。此后历代都有学者对传世文献进行考校、勘误,形成专门的学问,到乾嘉时期,更是发展到极盛。二十世纪前期,也有不少学者受到西方学术思潮的影响,提出疑古的主张,并且有不少实践,当然也存在着很多争议。而对古典文献的解读,尤其是古典诗歌文本的解释,也从来都存在着“诗无达诂”的现象,西方的接受学说更为这种现象提供了理论的阐释。因此,对于古典文献的不同阅读和理解,是学术研究中的正常争议。中国早有一句古训:“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只是在学术研究愈趋科学化的时代,在大量地下文物出土的当下,在处理古典文献时,如何做到既要避免盲目信从传世文献,又要避免历史的虚无主义,两者之间的分寸如何掌握,确实应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来认识。这就是这次对话的意义所在吧?

最后,预祝这次对话能开成一个思想活跃、讨论深入、高水平的学术研讨会!

2015年9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