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标题高手炼成记
我1983年7月毕业于四川大学经济系,分配到了令人羡慕的四川日报社。可是,我没有被安排到期待中的记者部当记者,而是到了夜班编校部做了组版编辑。据说报社要全面培养新来的大学生,要改变以往直接当记者的方法,要让新人从上夜班开始,对采编工作有了认识以后,再去当记者。
报社这样做有一定道理,至少我当时是这样认为的,于是带着些许遗憾愉快地到了夜班编校部。学习画版面,学习编稿子,学习做标题,我很快适应了夜班的作息,并且真正喜欢上了这项工作。我觉得,这是报社给我“磨刀”的机会,因为我和另5名同级的大学生都不是学新闻出身,都必须重新学习。在此期间,我自学了新闻采访学、编辑学、新闻写作等新闻专业教材,还买了世界著名记者获奖作品集,细心揣摩,为以后当记者打下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更为重要的是,我当时是《四川日报》一版的组版编辑,对什么是新闻,什么是重要新闻,如何写新闻,新闻的核心是什么,结构怎样安排,如何编辑新闻,标题如何制作,如何在版面上表现新闻,都了然于胸。
除了好学,当时还是单身汉的我算是十分勤奋的人,轮休时也常常跑到夜班办公室读书、练字。因为夜班上习惯了,反正也睡不着,休息时生物钟也照样按上班时转。我当时的第一个领导是夜班编校部副主任曲化民老师。他是一个山东大汉,老夜班,对新闻的认识、把握、处理可以说是炉火纯青。他处理版面总是大刀阔斧,有气魄,有胆识。他编稿子来得快,把得准。他有两大特点:一是读书读得快,读得多,常常从报社图书室抱回一摞书,很快读完;二是为人耿直,为新闻稿件在报纸版面上的处理常常与同值班领导据理力争。当然,最后他还是会服从。其实他还有一大特点,就是对年轻人特别好,他喜欢教年轻人,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的心得,大胆地让年轻人去做事。我深深地感受到,他对我是很喜欢的,也许他觉得自己有了个好学生。他总是放手让我去画版样,然后再跟我说该如何改;放手让我制作标题,再给我点评优劣。周末休息时我常在办公室读书,如果正好是他值班,他会问我:“小奉,想不想画版啊?”我会很愉快地跟他一起无偿加班,毫无怨言。我觉得,在单位里能遇到一个肯教自己的老师,这是我的福分。可以这样说,至今我还感激他当年对我的教诲。正是由于我的好学勤奋,报社值班领导大都很喜欢我。工作不到半年,一位值班领导就对我说:“小奉,你完全可以当助理编辑了。”可见我的进步是超过常人的。
1987年年底,报社主要领导要我从记者部重新回到夜班编校部。我当时已经因“长江漂流采访”立功而提前晋升中级职称。我在二版当了一阵编辑之后,调到一版专门制作新闻标题,后来竟在夜班赢得一个“奉标题”的美名。那以后,我悉心研究标题,天天不辍,新闻标题得过四川省好新闻标题二等奖,几乎每月都获得《四川日报》的好标题奖。
我在差不多一年之间,就成了《四川日报》的“标题高手”。1990年3月,我被任命为夜班编校部副主任,成为当时四川日报社最年轻的副处级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