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天挺历史地理学讲义
- 郑天挺 孙卫国 段晓亮 任芮欣等整理
- 12字
- 2021-03-26 13:02:07
乙 古地理学长编(甲编)[1]
一、地理解题[2]
1.地[3]
《说文》——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陈列也。从土,也声。(此说出《淮南子·天文训》)[4]
《释名》——地底也,其体底下载万物也。(《释地》)
《广雅》——土也。(《释地》)
《易·彖》——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坎)
蔡邕《月令章句》——总丘陵原隰陂险曰地。(《御览》引)
《梁书·元帝纪》——岳立川流吐雾蒸云者之谓地。
《管子》——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菀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生也。
《广韵》——土地。
《白虎通》——土之别名。
《易》——在地成形。王廙注形,谓山川等。郑玄注形,谓草木鸟兽。虞翻(《周易集解》唐李鼎祚辑)注,谓震竹、巽木、坎水、离火、艮山、兑泽、乾金、坤土。
《吕氏春秋》——长卢子曰:山岳河海水金石火木,此积形成乎地也。
《淮南子》——道始于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汉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天文训》)
《汉书·食货志》——山林薮泽,原陵淳卤之地,各以肥硗多少为差。
又《货殖传》——于是辩其土地、川泽、丘陵、衍沃、原隰之宜。
2.地理
《易系辞》——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仰以观于天文,俯以察于地理,是故知幽明之故。
疏——地有山川、原隰,各有条理,故称理也。
《汉书·郊祀志》——祀天则天文从。祭地则地理从。三光,天文也。山川,地理也。
又——天文,日月星辰所昭仰也。地理,山川海泽所生殖也。
《论衡》——上天多文而后土多理。(《书解篇》) 烂若天文之照,顺若地理之晓。(《自纪篇》)
天有日月星辰谓之文,地有山川陵谷谓之理。《太平御览·地部》引“山川陵谷为之地理”。
《礼记》——是故天时有生也,地理有宜也,人官有能也,物曲有利也。(《礼器》)
毋变天之道,毋绝地之理,毋乱人之纪。(《月令》)
《月令》:(孟春之月)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王命布农事……善相丘陵、陂险、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以教道民……
《管子》——天道以九制,地理以八制,人道以六制。(《五行篇》)
天有常象,地有常形,人有常礼。(《君臣篇》)
《鹖冠子》——无规圆者,天之文也,无矩方者,地之理也;天循文以动,地循理以作者也。
《春秋感精符》——冬至成天文,夏至成地理。(《御览》引)
3.舆地
《周礼》——大司徒之职掌建邦之土地之图。郑注:“土地之图,若今司空郡国舆地图。”
《史记补》三王世家(卷六十“齐燕广陵”事在元狩六年)——臣请令史官择吉日,具礼仪上,御史奏舆地图。《索隐》曰:“谓地为舆者,天地有覆载之德,故谓天为盖,谓地为舆,故地图称舆地图,疑自古有此名,非始汉也。”
《后汉·光武纪》——章怀太子注:“舆,载也,言载在地者,皆图画之。”
《汉书·淮南王安传》——苏林注:“舆,犹尽载之意。”
《文选·甘泉赋》——属堪舆以壁垒兮。李注:“张晏曰:‘堪舆,天地总名也。’”又注:“淮南子曰:‘堪舆行雄以知雌。’许慎曰:‘堪天道也,舆地道也。’”
4.丽天
《易》——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土。
《晋书·地理志》——星象丽天,山河纪地。
《后汉书·冯衍传》——日月经天,河海带地。
5.地形
许慎《淮南子·地形训注》——纪东西南北山川薮泽,地之所载,万物形兆所化育也。故形因以题篇。
杜佑《通典·州郡典序》——凡言地理者多矣,在辨区域,征因革,知要害,察风土。
《四库全书总目·史部·地理类》——古之地志载方域、山川、风俗、物产而已。其书今不可见,然《禹贡》、《周礼·职方氏》,其大较矣。《元和郡县志》颇涉古迹。盖用《山海经》例。《太平寰宇记》增以人物,又偶及艺文,于是为州县志书之滥觞。元明以后,体例相沿。列传侔乎家牒,艺文溢于总集,末大于本,而舆图反若附录。其间假借夸饰以侈风土者,抑又甚焉。
《周礼》——大司徒之职,掌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抚邦国。以天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而辨其邦国都鄙之数,制其畿疆而沟封之。
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序》——前上《元和国计簿》,审户口之丰耗;续撰《元和郡县图志》,辨州域之疆理……况古今言地理者,凡数十家,尚古远者或搜古而略今,采谣俗者多传言而失实,饰州邦而叙人物,因丘墓而征鬼神,流于异端,莫切根要。至于丘壤山川,攻守利害,本于地理者,皆略而不书,将何以佐明王扼天下之吭,制群生之命,收地保势胜之利,示形束壤制之端。
6.分类
《四库总目·史部·地理类》——其编类:首宫殿疏,尊宸居也;次总志,大一统也;次都会郡县,辨方域也;次河防,次边防,崇实用也;次山川,次古迹,次杂记,次游记,备考核也;次外纪,广见闻也。
章实斋《史籍考·释例》——地理门类极广,毕宫保原稿为二十二门,分荒远、总载、沿革、形势、水道、都邑、方隅、方言、宫苑、古迹、书院、道场、陵墓、寺观、山川、名胜、图经、行程、杂记、边徼、外裔、风物,二十有二,不免繁碎。今暗分子目,统于五条之下,一曰总载,二曰分载,三曰方志,四曰水道,五曰外裔。其暗分子目,以类相从,观者可自得也。(水道之书记)自然沿革者方入地理,其治河、导江、漕渠、水利等类于人力者入于故事部。(《中国学报》第七期)。
张之洞《书目答问》——地理类:一古地志之属,二今地志之属,三水道之属,四边防之属,五外纪之属,六杂地志之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