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自由空间光通信系统的组成
一个完整的数字空间光通信系统包括电端机、线路编/解码、光调制/解调、自动功率控制、光学收/发天线等若干基础单元构成,远距离系统还需考虑激光束的自动跟瞄和自适应光学波前校正。数字空间光通信系统组成框图如图2-22所示。
图2-22 数字空间光通信系统组成框图
①电端机:实现对信息的编码和还原。
②线路编/解码:实现纠错,减少大气信道不稳定性带来误码。
与长距离光纤通信(越洋通信)不同的是,空间光通信中误码主要表现为突发误码,即在一段时间内激光束传播受大气湍流影响或被移动物体短时遮挡,导致接收机误码率突然上升。
③光调制与解调:实现信号的电−光/光−电变换。
目前大多系统使用半导体激光器作为光源、PIN或APD作为光电检测器。从降低应用成本角度出发,空间光通信系统多采用IM/DD(强度调制/直接检测)方式,采用的编码方式多为开关键控、曼彻斯特编码和PPM等方式。空间光通信发送机中的激光器驱动、保护电路和接收机中的前放、主放、AGC电路,以及后续的时钟恢复、抽样判决等电路与光纤通信中的光端机电路并无大的不同。
④自动功率控制:自动调整发送光功率,降低对接收机AGC电路的动态范围要求。
激光束在大气中传播时,天气情况及大气中悬浮微粒的多少对光束传播损耗影响很大,当大气能见度从2km变化到500m时,对1550nm工作波长的激光束传输1km距离,大气衰减将从4.3dB变化到34dB。这意味着接收光功率有大约30dB的变化量。如果这样的接收光功率变化全部需要由接收机的主放AGC来吸收,则AGC需要有60dB的动态范围,事实上,较好的AGC电路动态范围也很难超过40dB,完全由AGC电路来吸收因大气状况不同而造成的接收光功率变化是不现实的。因此,在空间光通信端机中,通常应设置自动功率控制电路,在不同的大气衰减条件下,使系统能够正常工作。
⑤光学收/发天线:接收光学天线的任务是将一定面积内的信号光汇聚到光电检测器上,目的是增大接收光信号功率;发送光学天线的任务是压缩光束发散角,降低激光束在大气中传播时的发散损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