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行人路上的騎士

騎樓式建築,常見於唐樓。有腳的「騎樓」,亦稱作「店屋」(shophouse),用來形容底層用作經營商店的建築物。建築物下層以若干根石柱支撑,形成走廊或行人路,頂上就是用來居住的樓層。整幢建築宛若一位騎士「騎」在行人路上,故稱為「騎樓」。騎樓多見於十九世紀中後期至一九六〇年代的中國華南地區。那裏城市氣候濕熱,夏季溫度高、降水量大、颱風較頻繁,像騎樓這類具有防雨、防風、防曬功能的建築自然而然成為主流。

香港曾經到處遍佈騎樓街,可惜隨着時代發展,如今的香港已成為寸金尺土,樓房大廈與天競高的國際大都會,只有幾層高的騎樓早已敵不過時代洗禮,漸為社會淘汰,被拆遷重建實是大勢所趨。成群騎樓街景漸漸於城市化建設中「絕跡」,剩下的爲數不多的騎樓,散落於高樓矗立的石屎森林中,倒也形成一道香港獨有的新舊交織的風景,亦造就了密集樓宇間「矮小美」的格調與美麗的轉角。

香港騎樓底層多為店舖使用,二樓以上則為住宅。爲了能夠充分採光,騎樓一樓以上的建築牆面鑲滿了玻璃窗。商住混用是香港騎樓的一大特色。爲了留住這些消失中的騎樓倩影,筆者收集了無數相片和資料,用圖像記錄了一個時代的港人集體回憶。

當一張張舊照片映入眼簾,筆者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那一排排三、四層高的騎樓,早期的香港人衣食住行就是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進行的。後來偶有機會遊覽廣東等地,才發現這樣的景象原來就是廣東各地的縮影。像廣州目前仍保留着不計其數的騎樓,完整的騎樓街景至今尚存,如上下九步行路、人民南路等。可惜,香港經濟發展極速,騎樓已幾乎消失殆盡。

因此,沒深入瞭解的人常常用「廣州式騎樓」來形容香港騎樓,其實不然,廣州式騎樓普遍被認為於一九二〇年代才出現,但從本書圖片中可見,香港的騎樓群在十九世紀末已經普遍存在了,當中最經典的騎樓莫過於現在保育良好的和昌大押。記憶中那座騎樓除了一間和昌大押當舖,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有均記雀鳥,迴廊天花掛滿鳥籠,傳出「吱吱喳喳」的叫聲。

近年,香港政府對環境保育愈加關注,終於也留意到了這些「夾縫求生」的騎樓的價値,並將其中部分騎樓列為歷史建築進行保育。其中,一級歷史建築是具特別重要價値而可能的話須盡一切努力予以保存的建築物;二級歷史建築是具特別價値而須有選擇性地予以保存的建築物;三級歷史建築是具若干價値,並宜於以某種形式予以保存的建築物,如保存並不可行則可以考慮其他方法。

香港政府將合適的歷史建築納入《活化歷史建築夥伴計劃》(活化計劃)活化再用;邀請非牟利機構遞交建議書,詳細說明如何保存有關的歷史建築,發揮其歷史價値,令社區受惠;成立由政府和非政府專家組成的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委員會),負責審議以及就相關事宜提供意見;對符合條件的歷史建築的保育活化提供資助。目標是保存歷史建築,並以創新的方法,予以善用;把歷史建築改建成為獨一無二的文化地標;推動市民積極參與保育歷史建築;創造就業機會,特別是在地區層面方面。

像建於一九三〇年代的皇后大道東一八六至一九〇號的騎樓,由於是為數不多的三幢相連式騎樓,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目前正對其進行活化再用,預計二〇一五年內便可完成。另外,上海街的騎樓活化項目也已啟動。一系列的騎樓保育措施,爲香港騎樓帶來了生機,但値得注意的是,保育不能夠一味追求時尚艷麗,而是須要確保「修舊如舊」,才能讓古蹟煥發光彩。

香港島灣仔皇后大道東186至190號三幢四層高騎樓建於1930年代中,為三級歷史建築。其中,188號底層商舖曾是超過六十年歷史的大盛金舖,見證了灣仔區的滄海桑田。該建築物目前正在進行活化重建,預計2015年完成。

皇后大道東186至190號。圖片攝於2015年2月。

灣仔莊士敦道60至66號四層高的騎樓,建於1888年左右,保育後成為高級餐廳。這種四幢相連陽台長廊式建築現已十分罕見。其中,60和62號同屬一個單位,並共同使用一個中間樓梯;64號則由余氏宗親會於1966年購入;66號原為和昌大押,1947年由逾百年歷史的大押商羅氏家族購入,經營典當業至2003年。和昌大押現在已移至大王東街繼續經營。

深水埗原醫局位於九龍深水埗醫局街137號,由香港建築公司「Chau & Lee」(以周耀年和李禮之兩位華人建築師的姓氏命名)設計,於1936年10月26日開幕。1950年代初,當地肺癆肆虐,該醫局救治了不少患者。2002年翻新後改爲美沙酮診所。該建築物共兩層,立面分爲五個間隔,融合了英國殖民地建築和二十世紀早期騎樓的風格。廊道入口兩邊方形的支柱頂部連接着抽象的螺旋形裝飾、每條支柱上的日輝和螺旋圖案、門窗上的幾何圖形金屬護栅等,都屬於裝飾派藝術(Art Deco)風格圖案,開創了本港華人建築師運用裝飾派藝術風格的先河。

迴廊風格的形成

十八世紀下半葉,去到印度南部貝尼亞庫普爾(Beniapukur)的英國人,爲了適應當地炎熱的氣候,便借鑒了當地加寬屋簷的做法,在住宅前加建外廊用以遮陽,這種建築很快被當地人效仿並稱之為「verandah」,亦被拼寫成「veranda」。「verandah」一字源於當地方言,在一八二二年的英國傳教士馬禮遜編的詞典中還只是被解釋爲「曬台」。英文解釋為「where things may be dried in the sun」,意即「陽光下晾乾物品的地方」。直到一八六八年在香港出版了第一本華人編著的英漢詞典中(作者鄺其照又名鄺全福),才首次被翻譯成「露台、天台、騎樓」。由此可見,現在的迴廊「verandah」這個詞早期亦被翻譯作騎樓。「verandah」詞義的演變,證明這種利用外廊遮陽的建築物極有可能就是現在騎樓的前身。隨着英國殖民勢力的擴大,這種外廊式的建築風格逐漸在南亞、東南亞、東北亞和中國得到普及。

鴉片戰爭後,這種建築風格於香港出現,最類似騎樓的香港遺蹟可追溯到一八五九年建造的舊赤柱警署,這類建築或許就是香港騎樓的雛形。香港騎樓是英國殖民地的特色建築,中西文化交融後的產物,不一定從東南亞傳入,二者之間應是以英國殖民者為媒介互相影響的,並經香港不斷北上,傳至廣州等地。

與廣式騎樓不同,由於香港曾為英國殖民地,民居騎樓留存着官立建築特色。像現存的香港公園的旗杆屋(建於一八四六年)、深水埗醫局(建於一九三六年)等等,這些建築有類似傳統騎樓的特徵,而在傳統騎樓身上亦可看到這類建築物的風格特徵。

旗杆屋(Flagstaff House)於香港島金鐘紅棉路10號,香港公園內。建於1846年,曾經是香港殖民地時期駐香港英軍三軍總司令的官邸,是香港現存最古老的英國殖民地色彩建築物之一。現在用作茶具文物館,展覽各種中國茶具文物。

舊赤柱警署,位於香港島南區赤柱赤柱村道88號。這座兩層高騎樓建於1859年,是香港現存最早的警察建築物,也是香港最古老的具有英式建築風格的騎樓(verandah)。該建築物於1983年被列爲香港法定古蹟,1993年進行重修,恢復了美觀簡潔的原貌,建築物的前方和後方均設有陽台,灰白色的外牆、屋頂的瓦片、內部的壁爐、木質建築、子彈房等均獲保留。2003年起至今用作惠康超市。英國殖民時期,赤柱治安甚差,頻有海盜出沒,舊赤柱警署落成,不僅負責維持當地治安,也成爲香港島最南端的前哨站, 當時駐港英軍經常與警隊聯合使用該建築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