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务管理
  • 袁蕴
  • 6081字
  • 2021-04-09 14:51:18

第二节 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由系统论可知,正确的目标是系统良性循环的前提条件,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对企业管理系统的运行也具有同样的意义。为此,应首先明确财务管理的目标。

一、财务管理目标的概念

财务管理目标是企业理财活动所希望实现的结果,是评价企业理财活动是否合理的基本标准。为了完善财务管理理论,有效指导财务管理实践,必须对财务管理目标进行认真的研究。因为财务管理目标直接反映理财环境的变化,并根据环境的变化做适当调整,它是财务管理理论体系中的基本要素和行为导向,是财务管理实践中进行财务决策的出发点和归宿。财务管理目标制约着财务运行的基本特征和发展方向,是财务运行的驱动力。不同的财务管理目标,会产生不同的财务管理运行机制,科学地设置财务管理目标,对优化理财行为、实现财务管理的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财务管理目标作为企业财务运行的导向力量,设置若有偏差,财务管理的运行机制就很难合理。

二、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特点

(一)财务管理目标具有相对稳定性

任何一种财务管理目标的出现,都是一定政治经济环境的产物,随着环境因素的变化,财务管理目标也可能发生变化。例如,西方财务管理目标就曾有“筹资数量最大化”“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等多种提法。这些提法虽然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大的区别。人们对财务管理目标的认识是不断深化的,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的根本目的,对财务管理目标的概括凡是符合财务管理基本环境和财务活动基本规律的,就能为人们所认同,否则就会被摒弃。但在一定时期或特定条件下,财务管理目标是相对稳定的。

(二)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多元性

多元性是指财务管理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适应多因素变化的综合目标群。现代财务管理是一个系统,其目标也是一个多元的有机构成体系。在这个多元目标中,有一个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目标,成为主导目标;其他一些处于被支配地位、对主导目标的实现有配合作用的目标,成为辅助目标。例如,企业在努力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主导目标的同时,还必须努力实现履行社会责任、加速企业成长、提高企业偿债能力等一系列辅助目标。

(三)财务管理目标具有层次性

层次性是指财务管理目标是由不同层次的系列目标所组成的目标体系。财务管理目标之所以具有层次性,主要是因为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可以划分为若干层次。例如,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内容可以划分为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利润及其分配管理几个方面,而每个方面又可以再进行细分,如投资管理可以再分为研究投资环境、确定投资方式、做出投资决策等几个方面。财务管理内容的这种由不同层次构成的财务管理目标体系如下:

(1)整体目标是指整个企业财务管理所要达到的目标。整体目标决定着分部目标和具体目标,决定着整个财务管理过程的发展方向,是企业财务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2)分部目标是指在整体目标的制约下,进行某一部分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财务管理的分部目标会随整体目标的变化而变化,但对整体目标的实现有重要作用。分部目标一般包括筹资管理目标、投资管理目标、营运资金管理目标、利润及其分配管理目标等几个方面。

(3)具体目标是在整体目标和分部目标的制约下,从事某项具体财务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比如,企业发行股票要达到的目标、进行证券投资要达到的目标等。具体目标是财务管理目标层次体系中的基层环节,它是整体目标和分部目标的落脚点,对保证整体目标和分部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财务管理目标多元性中的主导目标和财务管理目标层次性中的整体目标,都是指整个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对同一事物的不同提法。因此,这两个目标应该是统一的和一致的,对企业财务活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可以把他们统称为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基本目标在财务管理体系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当人们谈到财务管理目标时,通常是指基本目标。

财务管理目标的相对稳定性、多元性和层次性是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特征,研究这三个特征对确定财务管理目标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1)财务管理目标的相对稳定性要求在财务管理中必须把不同时期的经济形势、外界环境的变化与财务管理的内在规律结合起来,适时提出并坚定不移地抓住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目标,防止忽冷忽热、忽左忽右。

(2)财务管理目标的多元性要求我们既要了解各个目标之间的统一性,又要了解各个目标之间的差异性,要以主导目标为中心,协调各个目标之间的矛盾。

(3)财务管理目标的层次性要求我们把财务管理的共性与财务管理具体内容的个 性结合起来,以整体目标为中心,做好各项具体工作。

根据财务管理目标的相对稳定性、多元性、层次性,我们可以建立一种协调不同时间、不同系列、不同层次的财务目标体系,以完善企业财务理论,指导企业财务管理实践。

三、财务管理目标的各种表述

财务管理目标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评价财务管理工作效果的标准。由于企业的目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人们对财务管理的目标也有着不同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表述:

(一)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发展初期的产物,企业在发展初期往往规模较小,大都由一个或有限个投资人投资。这些投资人的主要目的是要使投资资本实现价值增值,而这种增值直接表现在利润上,因此利润最大化就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

将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有其合理的一面。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就必须讲求经济核算,加强管理,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产品成本。这些措施都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经济效益的提高。

但是,将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也存在如下缺点:

(1)利润最大化没有考虑利润实现的时间,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如今年获利100万元和明年获利100万元,哪一个更符合企业的目标呢?若不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则难以做出正确判断。

(2)没有考虑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如两个企业同样获利100万元,但一个企业投入资本500万元,另一个企业投入资本400万元,哪一个更符合企业的目标?若获利不与投入资本联系起来,则难以做出正确判断。

(3)利润最大化没能有效地考虑风险问题,这可能会使财务人员不顾风险的大小去追求更多的利润。如为了获利而在销售中更多地使用赊销方式,则大量的应收账款发生坏账的概率增加,企业的风险也随之扩大。若不考虑风险大小,就难以做出正确判断。

(4)利润最大化往往会使企业财务决策带有短期行为的倾向,即只顾实现目前的最大利润,而不顾企业的长远发展。

应该看到,将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只是对经济效益的浅层次的认识,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所以,现代财务管理理论认为,利润最大化并不是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二)以股东财富最大化为目标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更多的财富。在股份公司中,股东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决定。在股票数量一定时,当股票价格达到最高时,股东财富也达到最多。所以,股东财富最大化又演变为股票价格最大化。

与利润最大化目标相比,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有其积极的方面。这是因为:①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考虑了风险因素,因为风险的高低会对股票价格产生重要影响;②股东财富最大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目前的利润会影响股票价格,预期未来的利润也会对企业股票价格产生重要影响;③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比较容易量化,便于考核和奖惩。

应该看到,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也存在一些缺点:①它只适用于上市公司,对非上市公司来说则很难适用;②它只强调股东的利益,而对企业其他关系人的利益重视不够;③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并非都是企业所能控制的,把不可控因素引入理财目标是不合理的。尽管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存在上述缺点,但如果一个国家的证券市场高度发达、市场效率高,上市公司就可以把股东财富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

(三)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为目标

1.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含义和内容

传统上,人们都认为股东承担了企业全部剩余风险,也享受了经营发展带来的全部税后收益,所以,股东所持有的财务要求权成为“剩余索取权”。正因为持有剩余索取权,股东在企业业绩良好时可以最大限度地享受收益,在企业亏损时也将承担全部亏损。与债权人和职工相比,股东的权利、义务、风险、报酬都比较大,这决定了他们在企业中有着不同的地位。所以传统思路在考虑财务管理目标时,更多的是从股东利益出发,选择“股东财富最大化”或“股票价格最大化”。但是,现代意义上的企业与传统企业有很大差异,现代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股东自然要承担风险,但债权人和职工所承担的风险也很大,政府也承担了相当大的风险。从历史的角度来考察,现代企业的债权人所承担的风险,远远大于历史上债权人承担的风险。例如,20世纪50年代以前,企业资产负债率一般较低,很少有超过50%的,但现代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一般都较高,多数国家企业的平均资产负债率都超过了60%,有些国家的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还接近甚至超过了80%。巨额的负债使债权人承担的风险大大增加,实际上他们与股东共同承担着剩余风险。现代企业职工所承担的风险,也比历史上的职工承担的风险大。因为历史上,工人的劳动主要是简单的体力劳动,当工人在一个企业失去工作时,可以很容易地在其他企业找到基本相同的工作。而在现代企业中,简单的体力劳动越来越少,复杂的脑力劳动越来越多,职工上岗之前都必须经过较好的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由于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一旦他们在一个企业失去工作,将很难再找到类似的工作,必须经过再学习或再培训才能重新就业,因此承担的风险越来越大。

从上述风险可以看出,财务管理目标应与企业多个利益集团有关,它是这些利益集团共同作用和相互妥协的结果,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环境下,某一利益集团可能会起主导作用,但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不能只强调某一利益集团的利益而置其他利益集团的利益于不顾。也就是说,不能将财务管理的目标仅仅归结为某一利益集团的目标。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 价值达到最大。其基本思想是将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摆在首位,强调在企业价值增长中满足各方利益的关系。

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具体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①强调风险与报酬的均衡,将风险限制在企业可以承担的范围之内;②创造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协调关系,努力培养安定性股东;③关心本企业职工利益,创造优美和谐的工作环境;④不断加强与债权人的联系,重大财务决策请债权人参与讨论,培养可靠的资金供应者;⑤关心客户的利益,在新产品的研制和开发上有较大投入,不断推出新产品来满足客户的要求,以保持销售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⑥讲信誉,注意企业形象的宣传;⑦关心政府政策的变化,努力参与政府制定政策的有关活动,以便争取出现对自己有利的法规,但一旦立法颁布实施,不管是否对自己有利,都要严格执行。

2.企业价值的计量

在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下,最大的问题可能是其计量问题,从实践来看,可以通过资产评估来确定企业价值的大小。理论上,企业价值可以通过下列公式进行计量:

式中:V为企业价值;t为取得报酬的具体时间;FCFt为第t年的企业报酬,通常用自由现金流量表示;i为与企业风险相适应的贴现率;n为取得报酬的持续时间,在持续经营假设的条件下,n为无穷大。

如果各年的自由现金流量相等,则式(1-1)可简化为:

从式(1-2)可以看出,企业的总价值V与FCF呈正比,与i呈反比。在i不变时,FCF越大,企业价值越大;在FCF不变时,i越大,企业价值越小。i的高低,主要由企业风险的大小决定。风险大时,i就高;风险小时,i就低。也就是说,企业的价值与预期的报酬成正比,与预期的风险成反比。由财务管理假设可知,报酬和风险是同增的,即报酬越大,风险越大,报酬的增加是以风险的增加为代价的,而风险的增加将会直接威胁企业的生存。企业的价值只有在风险和报酬达到比较好的均衡时才能达到最大。

3.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优点

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具有以下优点:①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考虑了取得报酬的时间,并用时间价值的原理进行了计量;②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科学地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联系;③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能克服企业在追求利润上的短期行为,因为不仅目前的利润会影响企业的价值,而且预期未来的利润对企业价值的影响更大。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就是要正确权衡报酬增加与风险增加的得与失,努力实现二者之间的最佳平衡,使企业价值达到最大。因此,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观点,体现了对经济效益的深层次认识,它是现代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应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的整体目标,并在此基础上,确立财务管理的理论体系和方法体系。

四、财务管理的分部目标

财务管理的分部目标取决于财务管理的具体内容。一般而言,有哪些财务管理的内容,就会有相应的各分部目标。据此,财务管理的分部目标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企业筹资管理的目标——在满足生产经营需要的情况下,不断降低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

任何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或扩大再生产的需要,都必须具有一定的资金。企业的资金可以从多种渠道用多种方式来筹集。不同来源的资金,其可使用时间的长短、附加条款的限制和资金成本的高低都不同,这就要求企业在筹集资金时,不仅要从数量上满足生产经营的需要,而且要考虑到各种筹资方式给企业带来的资金成本的高低、财务风险的大小,以便选择最佳筹资方式,实现财务管理的整体目标。

(二)企业投资管理的目标——认真进行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力求提高投资报酬,降低投资风险

企业筹集的资金要尽快用于生产经营,以便取得盈利。但任何投资决策都有一定风险,因此,在投资时必须认真分析影响投资决策的各种因素,科学地进行可行性研究。对于新增的投资项目,一方面要考虑项目建成后给企业带来的投资报酬;另一方面要考虑投资项目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以便在风险与报酬之间进行权衡,不断提高企业价值,实现财务管理的整体目标。

(三)企业营运资金管理的目标——合理使用资金,加速资金周转,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企业的营运资金,是为了满足企业日常营业活动的要求而垫支的资金。营运资金的周转与生产经营周期具有一致性。在一定期间内,资金周转越快,就可以利用相同数量的资金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取得更多的收入。因此,加速资金的周转,是提高资金利用效果的重要措施。

(四)企业收益分配的目标——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提高收益水平,合理分配企业收益

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要发生一定的生产消耗,并可以取得一定的生产经营成果,即获得一定收益。企业财务管理必须努力挖掘企业潜力,促使企业合理使用人力和物力,以尽可能少的生产消耗取得尽可能多的生产经营成果,增加企业盈利,提高企业价值。企业实现的收益,要合理进行分配。企业的收益分配,关系着国家、企业、企业所有者、债权人和企业职工的经济利益。在分配时,要按照发展优先、效率优先的原则,正确处理国家利益、企业利益、企业所有者利益和企业职工利益之间可能发生的矛盾,要统筹兼顾、合理安排,不能顾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