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中国新时代的本质要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由之路,也是帮助人民获得美好生活的必经之路。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殊就特殊在其道路、理论体系、制度上,而这三者又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含义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本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适合中国特色的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强调两个方面:一是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二是坚持从实际出发,走中国特色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领导一切的原则,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党的十九大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制度、文化的科学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的重要论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根本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精神支柱,四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历史进程中。它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党领导人民取得的所有成就中处于核心地位,因为它既是其他成就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未来取得新的更大成就的根本前提。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革命和建设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会丧失依托,甚至化为乌有。

全党全国人民要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始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所包含的客观的观点、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实践的观点、群众的观点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贯坚持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髓。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大国,建设、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归根到底是因为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直接决定和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性质。

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包括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其中的每一个方面都体现了党的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制度的建设和发展,都必须在党的领导下来完成。其次,虽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很多特点和特征,体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但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领导对其他特征的实现起着根本保障作用。没有党的领导,就谈不上其他特征的体现。最后,在当今中国,党的领导是我国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根本点,是中国社会稳定的最大“压舱石”,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顺利实现。不断加强党的建设,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领导核心。消除党自身肌体上的消极腐败现象,克服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是坚持社会主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以民为本

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开始,就提出了“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史观为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习近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继承和吸纳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因此,我们必须密切联系群众,相信群众,拜群众为师,依靠群众,“确保党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就一定能够引领承载着中国人民伟大梦想的航船破浪前进,胜利驶向光辉的彼岸”。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推崇民本思想,并用时代化的语言进行表述:“人民拥护和支持是党执政的最牢固根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并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所体现的民本思想延续至今,也深刻地反映在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中。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基础是市场经济

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我国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迎难而上,开拓进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我国市场经济的思想主要是:在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把握宏观调控,以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协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战略定力、坚持底线思维,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推进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当前中国发展的两个重大问题是能否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以及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在于建立基于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国内大局,是内部动力,重塑中国经济发展模式;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的关键在于进一步构建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这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国际大局,是外部动力,重塑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互动发展模式。

当前的中美贸易冲突极有可能长期化,局面也可能更加复杂,也势必影响世界经济格局。中美经济关系是中国构建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的最大挑战。针对中美贸易战,首先要保持战略定力,增强战略预判能力,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同时,也应当看到,中国正在积极推进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全方位、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努力引导经济全球化持续健康发展。这也就决定了中国不仅要积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更要以宽宏的历史视角构建全方位、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格局,坚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共同富裕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人的自由首先是经济地位的自由,不摆脱剥削和压迫,就无从谈起实现个体的自由发展。社会主义消灭了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上的剥削和压迫,实现了经济地位上的真正平等,但是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实现了自由。自由个性“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不难看出,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保证个体自由发展的基础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但是这只是获得了经济地位的自由,要想获得真正的自由,根本还在于共同富裕,只有共同富裕才能使每个人自由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只有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运动”。而实现共同富裕,就是为全国人民谋福利,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将“共同富裕”作为社会发展和追求的目标。所以判定社会主义的成败得失,要看人民群众的“共同富裕”程度和水平。邓小平讲过,“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共同富裕”既是人性的体现,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更是一种最高层面的和谐关系的体现。对于社会主义的中国来说,体现社会主义性质的价值目标只能是“共同富裕”,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要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奋斗。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公平正义

公平正义是人类千百年以来的共同追求。公平正义是具体的历史的,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含义。希腊人和罗马人的公平观认为奴隶制度是公平的;1789年资产者的公平观要求废除封建制度,因为据说它不公平…所以,关于永恒公平的观念不仅因时因地而变,甚至也因人而异。公平正义根源于现实的经济关系,其内涵随着经济关系的改变而改变。市场经济受价值规律支配,要求一切经济行为都要通过平等交换来实现,因此市场经济对公平正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市场经济与价值观念的关系,马克思有明确的论述:“流通中发展起来的交换价值过程,不但尊重自由和平等,而且自由和平等是它的产物。”社会主义消灭了剥削阶级,实现了经济地位的平等,为社会实现真正的公平正义创造了制度条件。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贯穿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价值。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只有立足于“公平正义”的理念和规则,才能保持社会的稳定和秩序,激发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提升社会的整合能力,最终实现社会与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坚决改变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推动全党尊崇党章,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层层落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这也是国家在公平正义上的重要措施。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是民主政治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制度建设全面加强”。围绕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做过很多重要论述。

关于“党的领导”,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习近平提出的这一重大论断,标志着“我们党对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全新的境界”。

关于“人民当家做主”,我国有着一整套制度来给予保障。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除此之外还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群众自治制度,习近平指出:“这样一套制度安排,能够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实的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广泛参加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

关于“依法治国”,习近平指出:“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首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和依法治国道路指明了新方向。我国宪法必须体现党和人民事业的历史进步,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这里的关键词是“进步”和“发展”。这个论断说明宪法的内容和规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事业的进步而进步,这就是我国宪法修改的必要性和规律性。这也为2018年的宪法修改奠定了理论基础和重大政治方向。从法律体系到法治体系,是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这包含了法治建设的全过程和所有环节的内容,既有法律体系的内容,也有实施体系的内容;既有监督体系的要求,又有保障体系的支撑。党内法规体系也被纳入法治体系范畴之中,这是第一次,也是法治体系建设的创新之处。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形势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的大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使中国在风云激荡、竞争激烈的全球化浪潮中勇立潮头,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

中国新时代的本质要求,还充分体现在具体的事业中,而精准扶贫就是其中之一。

习近平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改善民生、消除贫困、实现共同富裕。这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历史使命,还是习近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新发展,是在结合我国目前人民生活情况下做出的正确选择。消除贫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在,习近平的精准扶贫思想体现了丰富的唯物辩证法资源,为我国进行扶贫创新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基础,指明了消除贫困的有效途径。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思想契合了我国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利益要求,即共同富裕奔小康。“我们党员干部要有一个意识: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

精准扶贫要坚持对症下药,实施在于全方位、全过程的精准,即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精准以及考核精准。在精准帮扶工作中,国家和政府应起到主导作用,通过国家公共财政提供扶贫资源是现代政府的永恒主题,积极开展社会互助促进多元化发展,有利于社会资源的重新聚集和配置,增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的社会责任感,确保精准扶贫的成效。精准扶贫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党要看到广大贫困群众的真实情况和需求,充分调动贫困群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关注他们的实际利益。在党的领导下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而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扶贫策略。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把贫困群体看作具有独立个性和特定观念的主体,在扶贫过程中将人的发展放在第一要位,无论从精准识别到科学管理都要贯彻好“以人为本”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引导当今我国新的扶贫攻坚战。精准扶贫从满足贫困人口的现实需求和未来发展出发开展精准帮扶,提升贫困人口的自我脱贫意识和自我发展的能力,增强脱贫的内生动力,从而可以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础上,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