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中国新时代的历史性及哲学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事物总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其道路是坎坷的,但前途是光明的。据此,矛盾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回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发展历程,正如在1956年党的八大报告中指出的那样:“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1979年中共中央在召开的理论务虚会上明确指出:“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主要矛盾。”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又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做了规范的表述:“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之后,党的十二大至十八大都沿用了这个关于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而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对决胜全面小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因此,从历史、现实的理论角度,深入挖掘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所遵循的历史根源、现实条件、哲学基础,以及所展示出来的新特点意义重大。

一、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改革开放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保持中高速增长,特别是经济总量方面,自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总量和进出口总额一直位居世界第二,特别是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0%以上,位居世界第一,成为世界经济发展动力的最大引擎。制造业、基础设施建设、高铁运营总里程、港口吞吐量以及工农业产品生产能力均位居世界前列。无论是在轻工业生产领域还是重工业生产领域,我国社会生产能力都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许多领域如量子通信、人工智能、深海探测、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还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从社会生产的各个不同角度来看,我国过去面临的经济短缺问题已经从根本上得到了扭转,因此“落后的社会生产”这一表述已经不再符合我国发展的客观现实。

二、人民需要的时代性变化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仍处于经济短缺阶段,人民群众仍面临基本生活困难,需主要解决人民吃饱穿暖、衣食住行的问题。但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到吃饱穿暖问题得以彻底解决以后,人民群众的需要也呈现个性化、多样化特点,并对教育、工作、收入、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居住、生态环境和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的要求与日俱增;群众的法治意识、民主意识、公共意识、环保意识也不断增强。人民需要的提升,特别是对更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当前发展相比,仍存在难以完全满足人民需求之间的矛盾成了时代变迁下人民群众面对的主要问题。近年来,诸如食品安全、医患关系、教育就业、住房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公共社会的舆论热点。在舆情事件类型中,社会民生类仍占绝大部分,其中又以医疗卫生类舆情事件与话题数量最多,网民对安全问题的关注也呈上升趋势。而政务法律类、科教文体类和传媒网络类舆情事件与话题也颇受关注,其中教育类舆情事件与话题明显增多。这些都充分反映出了当前我国社会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范畴的不断拓展,形式日益多样,追求不断升级,生活需要已经发生显著的时代变化。

三、满足需要的约束性因素

我国社会经济运行系统中一方面是我国社会生产能力的总体提升,另一方面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但与此同时社会矛盾冲突不断增多反映出了制约人民群众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仍然有很多。回顾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总结我国过去70年以来的历史性变革,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成为制约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因素,进而成为当前社会主要矛盾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其他方面及领域的问题受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和影响。所谓不平衡主要指各区域、各领域、各方面与各阶层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主要体现在:东、中、西部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城市与农村,工业与农业方面发展的不平衡;经济和社会、物质与文化、经济与国防领域发展的不平衡。在不同的区域、领域和各个方面存在长短不一、良莠不齐的现象,这种失衡的状态约束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整体提升。发展不充分指一部分区域、领域和各个方面发展不足的问题,部分区域、领域和各个方面发展的不充分成为发展失衡的直接原因。即使到2020年我国实现了全面小康,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只是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四、用新的社会矛盾论指导引领新发展

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面对纷繁复杂的矛盾运动变化,形成了分析矛盾、研究矛盾、把握矛盾、推动矛盾变化发展的方法。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坚实的哲学基础。

(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矛盾普遍性强调“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充分说明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体现在具体事物中的普遍性和广泛性。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我国发展的前进道路上出现许多从未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和新困难。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改善的矛盾、公平与效率的矛盾、脱贫攻坚与发展滞后的矛盾、医疗供给不足与医疗需求扩大的矛盾、企业招工难与毕业生求职难的矛盾、教育的普惠发展与教育资源分配不平衡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出现既是当前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问题和不足所在,也是推动我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动力。

(二)社会的主次矛盾与主要矛盾的主次方面

“矛盾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其他方面是次要的”。即在各种矛盾之中,除了主要矛盾、次要矛盾之分以外,矛盾的两个方面又可以分为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往往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例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两方面的范畴来看,作为生产力范畴是否平衡充分的发展决定着生产关系范畴是否能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时生产关系范畴的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又反作用于或引领生产力范畴更为平衡充分的发展。从根本意义上来说,当前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是由在生产力范畴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所决定或制约的。充分体现出了劳动力要素在城乡之间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发展是由不平衡到平衡的动态过程,不平衡不充分发展是永远存在的问题,但发展经过一定阶段,不平衡不充分成为社会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的时候,就需要我们准确认识把握这种不平衡和不充分,深刻理解美好生活需要的约束性因素,努力破解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条件,推动缩小发展差距和实现均衡发展。深刻理解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表述,必须立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从对立统一规律着手,从主要矛盾的判断深入到生产与需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基本矛盾中,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哲学基础。

(三)主要矛盾转化的逻辑必然

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判断是建立在以往对社会主要矛盾认识的基础上的。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源于1956年党的八大明确提出的“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的需求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如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面临新的社会形势,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质的变化。因此党的十九大作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科学论断。由此可见,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表述发生重大变化有其逻辑必然性。

(四)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依据

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来论述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从矛盾的两个方面来讲的,即矛盾的需求方和供给方。需求方的变化和供给方的变化是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依据。从需求方来看,以往的人民群众的需求是基本的物质文化需要。而在新时代,人民群众的需求范围扩大了,需求层次提高了,已转化为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从供给方来看,新时代我国的社会生产已不是落后的社会生产。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一些领域的生产能力在世界上已居前列。但在看到成就的同时,还要看到我们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缺点和不足。全面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用新的社会矛盾理论指导引领新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振奋人心的宏伟蓝图,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此基础上经过15年的努力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然后再经过15年的奋斗,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美好蓝图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是用新的社会矛盾理论指导引领新发展,也就是目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要认真解决好发展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在今后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中,要围绕主要矛盾开展工作,以解决主要矛盾促进其他问题的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解决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满足了,获得感提升了,必然会进一步激发人民群众极大的奋斗热情,这样,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将实现。

如果说过去我们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发展“量”的不足问题,新时代则向我们提出了发展“质”的提高问题。在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过程中,“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鲜明特征。从主要解决“有没有”到着力解决“好不好”,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时代要求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反映了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这充分反映了当前人民需要的全面性。“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这一判断既反映了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仍然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又准确概括了当前中国发展格局和生产状况中比较突出的结构性矛盾。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新时代,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的判断是我们党勇于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抓住了我国进入新时代发展的关键和“牛鼻子”,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时代课题。关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论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研究解决了各种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担当,也体现了我们党善于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和认识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品格。

(一)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期待

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充分彰显了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和执政为民的责任担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我们党始终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党心民心,心心相印,人民的需要和向往是国家制定大政方针的基线和出发点。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一方面,将更加注重发展的平衡,统筹地区、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促进社会公平;另一方面,全力着手解决发展不充分的问题,进一步推行教育、住房、医疗改革,努力将改革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二)为制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思路、新战略、新举措提供了基本依据

对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是党和国家把握和制定正确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是我们党确立发展理念、制定发展战略的关键。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党和政府要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必须继续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贯彻新发展理念,在发展中解决问题,通过发展解决问题。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构建产业新体系,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使发展动力从主要依靠要素投入向主要依靠创新转变,不断增强我国经济的创新力和竞争力。

要深刻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决定了中国在“发展起来后”仍需要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高效益的发展,也就是更平衡更充分的发展。要把握发展的公平正义原则,坚持发展过程的协调性、均衡性、普惠性。既要补短板,强弱项,把“蛋糕”做大;还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把“蛋糕”分好,努力缩小城乡、区域、行业收入分配差距,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问题,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出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