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资本论》年刊(第十六卷)
- 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
- 8619字
- 2021-03-12 18:31:55
第一编 《资本论》基本理论研究
认真学习与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手稿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中,认真学习与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手稿十分必要。我国学术界由于长期忽视对《资本论》的学习与研究,以至于对政治经济学中许多基本范畴和基本原理存在误读与误解,亟须通过对《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学习与研究进行辨正。
关键词:商品 货币 工资 资本循环 资本周转 劳动价值论 年剩余价值率利润率 两大部类《资本论》
一、对政治经济学理论中一些范畴的误读与误解
马克思建立政治经济学的科学体系采用的是从抽象到具体的写作方法,也就是从最简单的经济范畴开始,逐渐上升到越来越复杂的经济范畴。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多依赖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对《资本论》缺乏深入的学习与研究,以至于对《资本论》中涉及的不少经济范畴产生误读与误解,并以误传误,流行于我国的学术著作与教学工作中,在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袭击下缺少免疫力和战斗力。我在已出版的研究《资本论》著作中涉及许多这方面的内容,提出了自己的不同见解,其中不排除对个别问题如生产方式、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等范畴的认识上,在马克思主义理论队伍中还存在争论。本文仅就以下三个关系方面的问题作为案例探讨其中的一些范畴。
(一)商品和货币的关系
商品和货币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谁也离不开谁,货币离不开商品,这一点大家都能理解,因为货币本身就是一种商品,马克思称之为一般商品,至于说商品也离不开货币,就不容易真正理解了。我在这里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1.商品
第一个例子是关于商品这个范畴,不少人给它下定义时说:商品就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这一回答只能说答对了一半,因为作为商品必须是用来进行交换的劳动产品,但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是否就一定是商品呢?未必。例如在20尺麻布=1件上衣的交换中,无论麻布或上衣,均为劳动产品,并且均用来进行交换,但二者均不能称为商品,因为它们之间的交换是物物直接交换,没有通过货币这个中介物进行间接交换,而只有通过货币这个中介物进行间接交换,商品价值的社会性才算形成。人们忽略了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第2章中的一句话:“随着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商品就在同一程度上转化为货币。”过去我们往往将产品转化为商品和商品转化为货币看作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过程,先是劳动产品转化为商品,接着再由商品转化为货币,将商品与货币分裂开来,看来这种认识对马克思的《资本论》中这句话很可能不是误读而是无读或忽略。
2.商品流通
第二个例子是关于商品流通这个经济学范畴,我国教科书普遍将商品流通解释成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言外之意是商品交换有以货币为媒介中进行和不以货币为媒介进行的区分,但是不以货币为中介进行的交换还能称为商品交换吗?另外,以货币为中介进行的商品交换就一定是商品流通吗?
马克思多次明确商品流通研究的是从交换总体上看的商品交换,即商品世界中形态变化的系列,从这一系列变化中我们可以看到商品流通是由无数个商品循环构成的,每个商品循环又包含有两个形态变化,在各个商品循环之间和两个形态变化之间存在着纵横交错极其复杂的商品交换关系,马克思通过对这一复杂的商品交换关系,分析商品生产者互相依存的密切联系,揭露出其中存在的矛盾。由于对商品流通范畴的误读与误解,对这些丰富的内容也就被完全忽略了。
(二)货币与纸币的关系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货币与纸币二者区分得十分清楚,货币就是固定并且统一由贵金属形式执行职能的一般等价物,而纸币只是货币的符号,由于货币是商品价值采取的价格形式,因此,纸币也可称为价格符号。货币和货币符号,价格和价格符号二者是不能混同的,可是不仅在现实生活中,而且在不少经济学著作中将二者混为一谈了,我在这里也举两个例子进行探讨。
1.价格
第一个例子是关于价格这个范畴。凡是学习过马克思关于政治经济学一般常识的人都会懂得,价格就是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或者说,商品价值用货币将它表现出来之后就取得了价格形式。懂得这一点是否就说明懂得价格是怎么回事了呢?未必如此。问题发生在对什么是货币这一范畴的认识上,不少经济学著作将纸币与货币混为一谈,也就是将货币与货币符号、价格与价格符号混为一谈,表现在对商品价格的纸币表现称之为价格,在纸币超量发行使纸币贬值(代表的金量减少)时称之为物价上涨,将日常生活用语引入经济学著作中。将货币的纸币表现称之为价格就会产生出各种谬论,例如,在苏联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中称通货膨胀的后果会引起物价上涨,按照这种说法,商品价格可以由印钞机决定,由政府的意志和金融政策决定,这是早被马克思批判过的货币数量论,更确切地说甚至是纸币数量论。再如报刊上经常出现的所谓黄金价格用语,将100元或200元人民币兑换1克黄金说成是黄金价格为100元或200元人民币,黄金作为货币材料本身就是价格表现,将纸币说成是黄金价格等于说纸币是价格的价格,这是悖理的。有人辩解说,自1971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取消用美元自由兑换黄金后,黄金作为货币已退出历史舞台,由纸币取而代之。这完全是假象,黄金的货币地位,能由美国政府宣布取消就取消了吗?它只是改变了兑换黄金的场所,在市场上用更多的美元去兑换黄金而已。
黄金至今仍被世界公认为硬通货,各国政府为稳定本国金融,都积极地在银行中大量储存黄金,宣布“废除”黄金的货币地位的美国的银行就储存了8000多吨黄金,列世界首位。
2.工资
第二个例子是关于工资范畴。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工资是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或价格,它以货币形式(价格形式)表现出来,在这货币量中包含有相应的价值量,在我国当今社会主义企业中,劳动力虽不再是商品,但是作为所获得的工资仍然是以货币形式出现,并代表一定的价值量,因此在研究工资时是不能离开价值或价格的,而我们许多学者在论述工资的具体形式——名义工资和实际工资时,却将价值和价格抛在一边。马克思认为名义工资就是劳动者所获得的货币量或用这一货币量所购得的商品量,实际工资则是这一货币量或商品量中所包含的价值量。在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劳动生产率不断地提高,名义工资虽呈现增长的趋势,而实际工资却会趋于下降。而在我国的许多教科书中由于将纸币与货币混为一谈,将工人劳动后获得的纸币量说成是名义工资,将这一纸币量所购得的商品量说成是实际工资,这是用货币符号或价格符号代替货币或价格,用使用价值代替价值,既错误地解释了名义工资,又错误地解释了实际工资,以至于出现这种混乱:明明是名义工资没有增加或少量增加,但由于纸币超量发行,工人得到了大量的纸币,就被说成名义工资有很大的提高;明明是用名义工资所购得的消费品虽增加了,但其中所包含的价值量却减少了,却被说成是实际工资提高了。这种认识以误传误,流行于学术界。
(三)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关系
当我们的研究从资本循环转向资本周转时,二者的关系问题就立即提出来了。
什么是资本周转?许多教科书解释成不间断地周而复始的资本循环就是资本周转,它将完成第一次循环称之为“周”,接着进行第二次循环称之为“周而复始”,这种周而复始继续不断进行下去就称之为资本周转。
这是用资本循环的次数多少对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进行区分了,认为进行一两次循环称之为资本循环,进行两次以上的资本循环就形成资本周转了。而马克思认为资本循环与资本周转的本质区分不在于循环次数的多少,而在于研究的内容不同,如果只是研究资本循环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在每个阶段中采取什么资本形式,一共有哪些循环形式,这些就属于资本循环本身。按照这些内容进行研究,即使循环进行了1万次,仍只能称之为资本循环,而不是资本周转。资本周转是从周期性的角度去考察资本循环,如每次循环结束后预付资本能回流多少、全部回流需进行多少次循环、如何加快循环的速度,研究这些内容就属于资本周转。即使只研究了一次循环,只要考察的是这次循环用了多长时间、回流了多少资本,这一次循环不也是属于资本周转研究的内容吗?
二、对政治经济学理论中一些原理的误读与误解
在对马克思有关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方面的误读与误解同样也有许多,本文现举数例进行说明。
(一)什么样的劳动才能创造价值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告诉我们,只有在物质生产领域中直接进行物质生产的活劳动才能够创造价值,活劳动具有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物化在某种产品中就形成了价值。
按照马克思的生产劳动理论,在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创造价值的物质产品必须是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物质产品。那种损害人们身心健康的物质产品,或者以破坏自然资源和污染环境为代价生产出来的物质产品,不仅不能创造价值,反而是破坏价值的生产。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中最基础的部分,形形色色的反马克思主义的学者集中攻击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剩余价值论,抛出生产要素价值论、效用价值论、供求价值论等谬论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其核心内容是宣扬法国资产阶级庸俗经济学家萨伊的生产要素价值论,只不过有的人将它美化为资源贡献价值论,有的人如钱津将萨伊的生产要素价值论伪装成所谓的“整体劳动价值论”。
在马克思主义队伍中,都是肯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但有不少学者提出了并不创新并有对马克思理论误读误解之嫌的服务劳动价值论、管理劳动价值论等。
1.对服务劳动价值论的质疑
作为纯粹的服务劳动是指向购买者直接提供一种服务性的活动,它不提供任何物质产品,如演员、教员、律师、医生等为人们进行的服务。这些人的劳动之所以不能生产价值,是因为这种劳动不能生产出商品,而离开商品也就离开了价值。这种劳动之所以没能生产出商品,首先是因为它没有生产出物质产品。作为商品必须是物质产品,因为商品价值是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而不是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本身,抽象劳动创造价值,但它本身并没有价值,否则就会出现所谓“劳动的价值”这种错误用语。劳动如果要凝结,就必须物化在一个物质产品中。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价值,才有商品的存在。马克思认为:“商品必须被看作一种和劳动本身不同的存在,”“商品表现为过去的、对象化的劳动这个说法还是对的,因而,如果它不表现为物的形式,它就只能表现为劳动能力本身的形式,但永远不能直接表现为活劳动本身。”
2.对管理劳动价值论的质疑
管理劳动,即使是在物质生产部门中的管理劳动,也不能直接生产物质产品,从而不能生产出商品,谈不上价值的生产。
令人难以信服的是,如果说监督管理劳动能够创造价值,企业中的厂长室、经理室、财务室等科室中各种办公用具,从桌椅板凳、笔墨纸砚到电脑和复印机也和工业生产中的生产资料一样,作为不变资本转移它们的价值,加入所生产的商品价值中去。作为财务管理支出的簿记费用不再是纯粹流通费用。如果按照这种说法推理下去,奴隶社会中监督奴隶劳动的监工也在创造价值了,他手中的皮鞭也可作为不变资本加入产品的价值中去。
监督管理劳动能够创造价值的谬论来自资产阶级的辩护士,萨伊的创造价值三因素之一的劳动就是把资产阶级的监督管理劳动和雇佣工人的劳动混为一谈,从而将资本家进行剥削的劳动和雇佣工人被剥削的劳动混为一谈,我们必须与之划清界限,切莫将这种谬论说成是对马克思理论的创新。
早在19世纪末,英国资产阶级经济学家马歇尔在萨伊的所谓生产三要素之外,又将组织即经营管理列入第四个生产要素,进一步否定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我国学术界中有人认为经营管理也能创造价值,这如何与马歇尔的谬论划清界限呢?
(二)如何计算年剩余价值率和年利润率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卷第16章论述了可变资本的周转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准备在第3卷第4章中论述资本周转对利润率的影响。
1.如何计算年剩余价值率
年利润率是年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正确计算年剩余价值率是正确计算年利润率的前提。
计算年剩余价值率的公式为, M代表年剩余价值量,v代表预付可变资本量。M=m′×v×n, m′代表实际剩余价值率,,这里的m代表在一个周转期间内生产的剩余价值量,v代表在同一期间内投入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量,由此,年剩余价值率可具体化为:,其中n代表一年内预付可变资本的周转次数。
问题发生在当两个规模相同的企业(用代表雇工人数的可变资本量表示),由于可变资本周转速度的不同而引起的年剩余价值率的不同是如何发生的?可变资本周转快的企业是通过年剩余价值量的增加还是预付可变资本量的减少使得年剩余价值率的提高?
马克思是通过预付可变资本量的变动来说明年剩余价值率的变动。
如甲、乙两个规模相同的企业,每周投入的可变资本均为100镑,在1年50周内投入使用的可变资本均为5000镑,假定实际剩余价值率均为100%,甲、乙两个企业年剩余价值量均为5000镑。但是,如果这两个企业的周转速度不同,预付的可变资本量就会发生差别,周转速度越快的企业,周转期间就越短,预付可变资本量就越少,在获得同样的年剩余价值量的情况下,可以获得更高的年剩余价值率。在此例中,假定甲企业每5周就完成一次周转,预付可变资本只需500镑,假定流通期间=0,到了第6周就可用回流的预付可变资本投入使用,无须追加新的预付可变资本,如此可反复进行下去,年剩余价值率将会是。假定乙企业周转期间长达一年(50周),预付的可变资本将是5000镑,年剩余价值率。
长期流行在我们教科书中的却是在比较甲、乙两个企业因周转速度不同而引起年剩余价值率的差别时,假定预付可变资本量是不变的,周转速度快的企业之所以会有更高的年剩余价值率是因为它可以获得更多的年剩余价值量。
例如,在1961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由于光远和苏星二位学者主编的《政治经济学》教材中,就这样举例,先假定甲、乙两企业的预付可变资本同为2万元,m′=100%,然后再假定甲企业一年周转1次,乙企业1年周转2次,由此求得: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资本周转速度提高1倍,年剩余价值总量就会增加1倍。这一结论完全错误,因为在这一例子中,乙企业的年剩余价值总量之所以会比甲企业高出一倍,并非由于它的周转速度高出一倍,而是由于它的企业规模比甲企业大出一倍。下面我来分析一下上例。
甲企业拥有2万元预付可变资本,在一年(50周)只能周转1次的限制下,每周投入生产使用的可变资本只能是400元,在实际剩余价值率为100%的条件下年剩余价值总量为。
乙企业拥有的预付可变资本量虽同为2万元,但由于它在一年内可周转2次,每周投入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可增加到800元,到第25周末时,2万元预付可变资本已全部投入,在假定流通期间=0的条件下,可变资本2万元也同时全部回流,用来投入本年度第二个周转期间。其结果是:年剩余价值总量为4万元。
由此可见,乙企业的年剩余价值量高出甲企业一倍是由于乙企业的规模比甲企业高出一倍。具体地说,是由于雇工人数高出一倍,从而生产的年剩余价值总量多出一倍。
必须明确,预付可变资本的周转是“和剩余价值的生产本身完全无关的事情”剩余价值的生产取决于投入生产中实际使用的可变资本量和剩余价值率,而不是预付可变资本的量。甲、乙两个企业在同等规模的条件下,周转快的企业改变的是预付可变资本量,而不是年剩余价值总量。周转越快的企业,在同样规模的条件下,获得同样的年剩余价值量,但却只需要有更少的预付资本。
上述举例的缺陷是作者自认为研究的是资本周转速度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实际上研究的却是企业规模的大小对年剩余价值量的影响,不仅跑了题,而且对这个跑题的论述也是错误的。
2.如何计算年利润率
什么是利润率?马克思认为:“总资本的增殖率,即利润率”, “利润率等于剩余价值和预付资本总额之比,”利润率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称之为年利润率。利润率的计算公式为:,年利润率为:年,其中C为预付总资本,M为年剩余价值总量。利润率是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年利润率是年剩余价值率的转化形式。
对《资本论》第3卷第4章马克思只留下一个标题:“周转对利润率的影响,”后由恩格斯补写完成,遗憾的是恩格斯补写的这一章内容与马克思的资本周转理论有较大的出入。
恩格斯认为:“一年内获得和实现的剩余价值或利润对总资本的以百分比计算的比率,就是利润率。”这一表述无疑是正确的,而且表述得更具体。首先,明确以年为单位计算利润率,而不是以资本周转的一个周期为单位计算利润率;其次,在计算利润率时不仅要考虑剩余价值的产出,而且还要考虑剩余价值或利润的实现。但是,他在以下三个问题上出现了偏差:
第一,利润率的计算公式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认为分母C指的是总资本,但是什么是总资本呢?马克思正确地指出是“预付资本总额”,而恩格斯却认为是“所使用的总资本”:“利润率是按照所使用的总资本计算的。”这是把周转这一因素对利润率的影响完全撇开了,甲、乙两个企业如果所使用的总资本相同,意味着这两个企业规模相同,如雇工人数相同,在剩余价值率相同的情况下利润率也必然相同,但是由于周转速度的不同,甲乙两个相同规模的企业所预付的总资本就不同,利润率是不会相同的。可见,用实际使用的总资本作分母计算利润率是不正确的。
第二,资本周转速度发生变化时,将会影响到利润率中的预付资本C还是年剩余价值量M,马克思认为资本周转速度的变化只会影响到预付资本C,而不是年剩余价值量M,而恩格斯却认为资本周转速度的变化将会改变年剩余价值量,而预付资本C是一个不变量,它不因周转速度的变化而变化,他说:“周转时间或它的两个部分(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中的任何一个部分的缩短都会增加所生产的剩余价值量。”恩格斯在他补写的《资本论》第3卷第4章中还举例证明了他的观点。它和马克思在《资本论》第2卷第16章中论述的观点是不一致的。在那一章中,马克思说明剩余价值的生产只和代表劳动的可变资本有关,并且只和“实际能够使用的可变资本量有关”,只有在这个量发生变化时,“才影响到剩余价值的生产”,而可变资本的周转是“和剩余价值的生产本身完全无关的事情”。
资本周转速度的变化只对利润率中的预付资本C发生影响,而且是对预付资本C中的流动资本发生影响,资本周转速度越快。在企业规模不变的条件下,预付的流通资本就越少,反之则多。认为在资本周转中预付资本是一个不变量,这只有对其中的固定资本来说才是正确的。
第三,恩格斯在补写的《资本论》第3卷第4章中举例说明“利润率下降了一半,因为周转时间延长了一倍”。这就是说,利润率和周转时间的长度成同量的反比,事实上利润率虽和周转时间的长短成反比,但并非同量的反比。这是因为一方面,在企业规模和剩余价值率不变的条件下,利润率中的年剩余价值总量M并不因周转速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另一方面,在预付总资本C中只是其中的流通资本部分和周转期间的长短成反比,而固定资本部分却不会因为资本周转速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三)两大部类产品相互之间是如何进行交换的
两大部类产品相互之间进行的交换分三方面进行,即两大部类之间进行的交换,第Ⅰ部类内部进行的交换和第Ⅱ部类内部进行的交换。我在本文中着重论述两大部类之间是如何进行交换的。
流行在教科书中的是将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列出三个公式:Ⅰ(v+m)=Ⅱc, Ⅰ(c+v+m)=Ⅰc+Ⅱc, Ⅱ(c+v+m)= Ⅰ(v+m)+Ⅱ(v+m),并将Ⅰ(v+m)=Ⅱc称之为两大部类产品实现交换的基本公式,并列出以下图式:
有的教科书将第Ⅱ部类又做了具体分类后列出进一步的交换图式,但并未离开用Ⅰ(v+m)=Ⅱc这一公式来说明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关系。
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第Ⅰ部类所需的生活资料为以生产资料形式存在的Ⅰ(v+m),它所需要的生活资料只能由Ⅱc供应,其公式为Ⅱc=Ⅰ(v+m),反之,以生活资料形式存在的Ⅱc所需要补偿的生产资料是否全部要由Ⅰ(v+m)供应呢?学术界普遍认为如此,这是不正确的。产生这一错误是由于没有对第Ⅰ部类进行具体分类,如果我们认真学习一下马克思写作的《资本论》第2卷第Ⅱ稿,就可以很容易地正确回答这一问题。第Ⅰ部类中包含两个分部类:一是为第Ⅱ部类生产提供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我用Ⅰ乙代表这一分部类,分解为Ⅰ乙1000c+5000v+500m=2000;二是为第Ⅰ部类自身提供生产资料的生产部门,我用Ⅰ甲代表这一分部类,分解为Ⅰ甲3000c+500v+500m=4000。显然,第Ⅱ部类所需补偿的生产资料来自Ⅰ乙(c+v+m),用图式表示如下:
由此可见,第Ⅰ部类中有相当一部分的v+m并不供应给Ⅱc,反之,在第Ⅰ部类供应给Ⅱc的生产资料除了一部分v+m外,还包括一部分Ⅰc。
由上所述,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必须用两个公式来表示:Ⅱc=Ⅰ(v+m), Ⅰ乙(c+v+m)=Ⅱc,举例时也必然会采用两个图式。
把Ⅰ(v+m)=Ⅱc说成既是两大部类之间生活资料的交换,又是两大部类之间生产资料的交换,是将两大部类之间的商品交换变成是物物之间直接交换了。
对第Ⅰ部类如何补偿自身消耗的生产资料,还需对第Ⅰ部类再进一步具体分类,流行的教科书中由于没有对第Ⅰ部类进行具体分类,所以也就不能正确地回答这一问题。
本文涉及的内容很广,限于篇幅,只举数例加以说明。虽然只是数例,我想也足以反映本文想要说明的认真学习研究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手稿的必要性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50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3]胡世祯.对第Ⅰ部类进行具体分类后两大部类的交换关系 [J].当代经济研究,2000(8).
[4]胡世祯.可变资本的周转对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 [J].当代经济研究,2001(9).
[5]胡世祯.监督工资是一部分企业利润的转化形式 [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2003(4).
[6]胡世祯.评广义价值论和联合劳动价值论 [J].当代经济研究,2005(11).
[7]胡世祯.对政治经济学若干范畴传统认识的质疑 [J].当代经济研究,2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