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民间艺术

陕北腰鼓

陕西积淀了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地域特色鲜明。许多项目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户县(现西安市鄠邑区)、安塞(现延安市安塞区)、洛川、旬邑、宜君、延川等县区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全国民间绘画之乡”;定边、靖边、富县、洛川、旬邑、安塞等县区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民间剪纸之乡”;安塞、洛川、宜川、凤翔、千阳县南寨乡、合阳县甘井乡等被文化和旅游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安塞被中国文联、中国曲协评为“中国曲艺之乡”,是陕西省唯一的全国文化“五乡”(此前安塞被文化和旅游部授予“腰鼓之乡”“剪纸之乡”“民间绘画之乡”“民歌之乡”)。目前陕西省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有西安鼓乐、中国剪纸、中国皮影戏3项。

陇县社火

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州皮影

来自宝鸡的马勺脸谱

华阴老腔表演

观众在周至县十八会上欣赏秦腔演出

秦腔形成于明代万历年间,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它源于陕西、甘肃一带的民间曲调和宋金元的铙鼓杂剧,流行于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藏等地。陕甘一带古为秦地,故称其为“秦腔”。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乱弹”。秦腔风格既有浑厚深沉、悲壮高亢、慷慨激昂的一面,又有缠绵悱恻、轻快活泼的特点,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古老剧种之一。

陕北民歌是黄土文化的特色和精粹,信天游是其中最富特色的一种;陕北剪纸享誉中外,是最具边塞文化特色的民间艺术奇葩;秧歌又称“闹红火”“闹秧歌”等,逢年过节,扭秧歌是陕北人民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安塞腰鼓是一种独具陕北特色的传统民间大型舞蹈艺术。

秦腔获外国友人青睐

关中地区的民间文化有被誉为黄土高坡上“最早的摇滚”的华阴老腔,其声腔刚直高亢、磅礴豪迈,追求自在、随性的痛快感,听起来颇有关西大汉咏唱大江东去之慨;社火是关中地区传统的民俗文娱活动;凤翔彩绘泥塑历史悠久,在春秋战国及汉唐墓葬中已有陪葬泥俑;户县农民画源于民间,以朴实的绘画语言,详尽而生动地记录了绚丽多彩的民风民俗。

陕南地区的汉剧为京剧的形成做出过特殊贡献;紫阳民歌是陕南地区传统民歌中最具代表性的曲种;汉中木版年画以人物为主,以门神见长,造型优美大方,各有情态。

西安古城墙上的陕北腰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