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台明的设计

中国古建筑都是建在台基之上。建筑物的下部高出地面的承台称为台明。有承托建筑物和防水隔潮的功能,其长、宽、高除实际功能作用要求外,在封建社会也具有等级制度的特征。

一、台明的分类

台明按其建筑物大小及档次可分为以下几种形式。

(一)普通形式

单体建筑的平面通常都是长方形,是普通房屋建筑台基的通用形式。在有特殊用途的情况下,也采取方形、八角形、圆形等,如图2-5所示。

图2-5 普通形式

园林中观赏用的建筑,则可以采取扇形、十字形、套环形等平面,如图2-6所示。

图2-6 园林中常用形式

(二)高级形式

高级形式包括须弥座形台明、带勾栏的台明和复合型台明等。

(1)须弥座形式的台明 须弥座形式的台明是宫殿、坛庙建筑台基的常见形式。其形式有带雕刻或素面(不带雕刻)的、带角柱或不带角柱,常见的须弥座形式和须弥座的变体形式如图2-7所示。

图2-7 须弥座种类

(2)带勾栏的台明 带勾栏的台明是普通台明或须弥座式台明与勾栏形式的结合型,在这两者中,以须弥座台明加勾栏形式居多。其勾栏部分以石制的栏板柱子形式较多见,但也可用砖墙代替,又尤以花砖墙做法为多。宫殿建筑的花砖墙多用琉璃砖摆成。带勾栏的台明多用于宫殿或坛庙建筑。

(3)复合型台明 复合型台明即上述三种台明的重叠复合型,可用于较重要的宫殿、坛庙建筑。这类台明的组合形式有双层或三层须弥座、双层普通台明、带勾栏的台明与不带勾栏的台明的组合等。如图2-8所示。

图2-8 复合型台明

二、台明的组成

(一)普通形式台明

在台基露出地面部分,紧贴地面铺层石板,其上皮高出地面称为土衬石,宽出上面台明部分称为金边。台明四个转角处放置角柱石(埋头石),角柱石之间安放陡板石或砖砌作为包外砌体,形成台帮,在其上安置长条形阶条石(也称阶沿石、压面石,宋代称压阑石),于阶条石之间,台明上面墁砖、石等作为台面地坪,在台明前后或单面中间部分安置台阶为踏跺,如图2-9所示。

图2-9 台明

常见的普通台明见图2-10。

图2-10 普通台明

(二)高级别形式台明

须弥座形式台明主要由圭角、下枋、下枭、束腰、上枭和上枋组成,如图2-11所示。在须弥座台明前后或单面中间部分安置御路或两边设置踏跺。

图2-11 台明的高级形式

三、台明的尺度

台明的尺度包括平面尺寸和立面尺寸,要根据面宽和进深的尺寸确定以后再加山出和下檐出,才能确定平面尺寸,高度要依据柱高来确定等。

(一)平面尺寸

中国古建筑的平面以长方形为最普遍,一座长方形建筑,在平面上都有两种尺度,即它的宽与深。其中长边为宽,短边为深,如一栋三间北房,它的东西方向为宽,南北方向为深。单体建筑又是由最基本的单元——“间”组成的。每四根柱子围成一间,一间的宽为“面宽”,又称“面阔”,深为“进深”。若干个单间面宽之和组成一栋建筑的总面宽,称为“通面宽”;若干个单间的进深则组成一座单体建筑的通进深。面宽与进深按古建筑的做法分又为大式和小式。

1.面宽的确定

大式面宽在《工程做法则例》中有规定,《工程做法则例》对23种大式建筑、4种小式建筑的尺度都做了具体描述。其中卷一对九檩庑殿规定如下:“凡面阔、进深以斗科攒数而定,每攒以口数十一份定宽。如斗口二寸五分,以科中分算,得斗科每攒宽二尺七寸五分。如面阔用平身斗科六攒,加两边柱头科半攒,共斗科七攒,得面阔一丈九尺二寸五分”。即指,九檩庑殿的横向宽度和纵向深度,按斗栱组数而定,每一组斗栱间宽按11口份(斗口),若采用斗口2.5寸(八等材),以斗栱中心线间距计算,每组斗栱间距=2.5寸×11斗口=27.5寸=2尺7寸5分(2.75尺×32cm=88cm)。若房间宽用六组平身科斗栱,加两边柱头科斗栱外侧半宽,共为七组斗栱,则房间宽=7组×27.5寸=192.5寸=1丈9尺2寸5分(19.25尺×32cm=616cm)。面宽与进深平面图如图2-12所示。

图2-12 面宽与进深平面图

“次间收分一攒,得面阔一丈六尺五寸。梢间同,或再收一攒,临期酌定。”这是最常用的确定面阔的方法。有时也要反算,即已事先确定面阔,或者已事先确定了一幢建筑的总面阔和开间数,反过来求斗栱斗口的大小。这种情况在做仿古建筑设计时经常遇到。遇到这种情况时,通常要掌握这样几个原则:①必须保证明间斗栱为偶数(即空当坐中);②次梢间可递减一攒或为明间宽的8/10;③斗栱攒当大小应以斗口为率,如果攒当略大于或略小于1斗口时,可以将横栱的长度适当加长或缩短(使栱子长度与从《工程做法则例》规定的6.2斗口、7.2斗口、9.2斗口略有出入),以进行调整;④斗口大小可按清式规定的等级,取其中一级(如二寸半、三寸),也可按实际情况确定斗口的大小(如5cm、6cm、7cm等)。

以上是大式做法,权衡尺寸主要是以斗口为率,而小式做法则以柱径为依据。其做法为:如柱高与柱径的比例为11∶1,七檩或六檩小式,明间面宽与柱高的比例为10∶8,即通常所谓面宽一丈,柱高八尺。如清工部《工程做法则例》规定:“凡檐柱以面阔十分之八定高,以十分之七(应为百分之七——著者)定径寸。如面阔一丈一尺,得柱高八尺八寸,径七寸七分。”五檩、四檩小式建筑,面阔与柱高之比为10∶7。根据这些规定,就可以进行推算,已知面宽可以求出柱高,已知柱高可以求出柱径;相反,已知柱高或柱径,也可以推算出面阔。

这里的面宽主要指明间的面宽,它的确定还要综合考虑其他许多方面的因素,既要考虑实际需要(即所谓适用的原则),又要考虑实际可能(如木材的长短、径寸等因素),并要受封建等级制度的限制。在古代,明间面宽的确定还受到封建迷信思想的束缚,在考虑面宽时必须使门口尺寸符合门尺上“官”“禄”“财”“义”等吉字的尺寸。次间面宽酌减,一般为明间的8/10或按实际需要确定。

2.进深的确定

带斗栱的大式建筑的进深,在充分考虑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通常按斗栱攒数定,大式庑殿、歇山,山面显二至三间不等,每间置平身科斗栱三至四攒。如已事先确定了进深尺寸,则可按反算法确定出每间斗栱的攒数。

建筑物进深的确定也受许多因素的制约,首先应考虑建筑物的功能需要,其次要考虑建筑材料的长短。尤其是小式建筑,清《工程做法则例》列举的小式木构建筑,梁架长(即进深)均不超过五檩、四步。遇有七檩房则通过增加前后廊的办法来解决进深问题。

3.下檐出和山出

台明由檐柱中向外延展至台明边的部分为台明出沿,对应屋顶的上出檐,又称为“下檐出”或简称“下出”。

下出尺寸:小式做法定为檐柱柱高的2/10、上出檐的4/5或檐柱径的2.4倍;大式下檐出为檐柱柱高的2/10~3/10。

不同的屋顶形式也可以按其与上檐出比例处理,庑殿、歇山屋顶一般为上檐出的3/4,硬山、悬山为2/3等。

山出尺寸:一般为由山墙外皮加一寸或二寸金边,悬山的山出按山柱柱径的2~2.5倍,歇山、庑殿的山出与下檐出相同。山出位置如图2-13所示。

图2-13 柱侧脚平面图

4.台明宽度和长度

台明宽度为通进深+前后下檐出两部分;台明长度为通面阔+两侧山出两部分。

5.侧脚

柱网布局时,有些建筑还会遇到侧脚问题。为了加强建筑的整体稳定性,古建筑最外一圈柱子的下脚通常要向外侧移出一定尺寸,使外檐柱子的上端略向内侧倾斜,这种做法称为“侧脚”,工人师傅称为“掰升”。清代建筑柱子的侧脚尺寸与收分尺寸基本相同,如柱高3m,收分3cm,侧脚亦为3cm。由于外檐柱的柱脚中线按原设计尺寸向外侧移出柱高的1/100(或7/1000),并将移出后的位置作为柱子下脚中轴线,而柱头位置仍保持原位不动,这样,在平面上就出现了柱根、柱头两个平面位置(图2-13)的情况。清式古建筑仅仅外圈柱子才有侧脚,里面的金柱、中柱等都没有侧脚。

需要强调说明的是:柱子收分是在原有柱径的基础上向里收尺寸,如檐柱径为D,收分以后柱头直径为D-D/10=9/10D。这里作为权衡单位的柱径D,是指柱根部分的直径,而不是柱头的直径。柱子侧脚则是在原设计尺寸的基础上将柱根向外侧移出,如廊步架原设计尺寸为5D,柱脚掰升以后,檐、金柱柱根中—中距离变为5D+D/10。

(二)立面

1.一般台明的高度

大式做法为檐柱高的1/5,小式做法为1/7~1/5,参见图2-14。小式房座台明高为柱高的1/5或柱径的2倍。大式做法的台明高为台明上皮至桃尖梁下皮高的1/4。

图2-14 台明高度

2.须弥座形式的台明

石须弥座是高级石台明的基座,《营造法原》称为“金刚座”。须弥座的用材可为砖雕、石雕和木刻等结构。随着历史的发展,须弥座由简单层叠台基发展为豪华台座,其中尤以清制须弥座最为壮观。清制须弥座的外观组成构件名称,由上而下为:上枋、上枭、束腰、下枋、下枭、圭脚等,如图2-8所示。高级基座可由2~3个台座层垒叠起来,如北京故宫三大殿就是坐落在三个台层台基上,故简称为“故宫三台”。

(1)宋制石须弥座 宋制石须弥座在石作制度中介绍得比较简单,只述到大致做法为“以石段长三尺,广二尺,厚六寸,四周并叠涩坐数,令高五尺,下施土衬石,其叠涩每层露棱五寸,束腰露身一尺,用隔身板柱,柱内平面作起突壶门造”。即石须弥座用3尺×2尺×0.6尺块石,围着四周叠砌数层,要求高为5尺,最下铺土衬石,束腰高1尺,立角柱,柱内平面要起凸成壶口形。

(2)清制石须弥座 清制石须弥座的规格为:通身高度按台明露明高度分为51份,分配如下:圭脚高10份、下枋高8份、下枭高7份(含皮条线)、束腰高10份(含皮条线)、上枭高7份(含皮条线)、上枋高9份。在须弥座台明前后或单面中间部分安置御路或两边设置踏跺,如图2-15所示。

图2-15 须弥座各层关系

(三)细部

1.顺弥座的结构

《营造法原》第九章述“露台之较华丽者,常作金刚座,其结构自上而下为台口石,石面平方形。下为圆形之线脚,有时雕莲瓣称荷花瓣,荷花瓣可置二重。中为宿腰,宿腰平面缩进,于转角处雕荷花柱等饰物,中部雕流云、如意等饰物。下荷花瓣之下为拖泥,拖泥为面平石条,设于土衬石之上”。即其结构为:台口石、线脚、荷花瓣、束腰、荷花瓣、拖泥、土衬石。上述金刚座即为须弥座。

以上所述每种构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达到二遍剁斧等级。

2.须弥座“上、下枋”的构造——形似木枋之石

上枋与下枋是须弥座的起讫构件,简称为“石枋”(《营造法式》用“方涩平”、《营造法原》用“台口石”做为上枋),为矩形截面,因有似梁枋作用而得名,如图2-16所示。其截面高为:

          

上、下枋的外观面可为素面也可为雕刻花面,常用图案有宝相花和蕃草,如图2-16所示。

图2-16 上、下枋和花饰

3.须弥座“上、下枭”的构造——凸凹弧面之石

上枭与下枭是须弥座外观面进行凸凹变化的构件,《营造法式》为“仰莲、合莲”,《营造法原》为“上、下荷花瓣”,上、下枭因凹凸比较急速凶猛而得名,其构件高为:

          

上、下枭的外观面也可为素面或雕刻面,常用的雕刻花纹为“叭达马”,如图2-17所示。

图2-17 上、下枭

4.须弥座“束腰”的构造——台基中腰之石

束腰是使须弥座的中腰紧束直立的构件,一般都做得比较高,当高度较大时,为了显示其气势,常在转角处设置角柱,称为“金刚柱”。清制束腰的高为:

          

束腰为矩形截面,其外观面一般都雕刻有带形花纹,称为“花碗结带”,金刚柱也多雕刻有如意、玛瑙等花纹,如图2-18所示。束腰与金刚柱侧面凿有销孔,用铁销相互连接。

图2-18 束腰

5.须弥座“圭脚”的构造——经雕刻台基之石

圭脚是须弥座的底座,外侧面雕刻有云状花纹,正面为圆弧形,如图2-19所示。其厚为:

          

图2-19 圭脚

《营造法式》用“单肚混”、《营造法原》用“拖泥”作为垫底构件。

6.须弥座“螭首”的构造

“螭首”又称为“龙头”“喷水兽”,用于清制豪华做法的须弥座,在上枋位置的四角角柱下安装大龙头,柱间每间隔一定距离安装小龙头,如图2-20所示。它不仅是一种装饰物,更重要的是还可作为台明雨水的排水设施,通过管口将雨水从龙嘴吐出。

图2-20 “螭首”的构造

大龙头的挑出长度按3倍角为柱径,宽为1倍柱径,厚为0.8倍柱径。小龙头挑出长度为0.8倍柱径,宽为1倍柱径,厚为1.2倍枋厚。

7.土衬石

土衬石是指石砌台明侧立面陡板石的底层构件,它是承托其上所有石构件(如陡板石、埋头石、阶沿石等)的衬垫石,其上凿有安装连接上面石构件的落槽口,以便增强连接的稳固性,宋制没有具体规定,清制要求其上表面金边宽出陡板,如果是一般台明,其宽出上面台明2~3寸,厚按本身宽折半,高出地面约1~2寸;如果是须弥座台明,则宽出圭脚1~2寸,如图2-21所示。

图2-21 土衬、金边

8.平头土衬

与土衬石在同一标高,象眼石下的垫基石称为平头土衬(图2-22)。它与台基土衬不同之处是没有落口剔槽,即平头面,无落口槽之衬垫石。宽厚与踏跺石同。

图2-22 平头土衬

9.陡板石

垂直立砌之板石,又称“侧塘石”,是台明侧边的护边石,一般立砌镶贴在背里砖的外皮,顶面和侧面剔凿插销孔,以便相互用插销连接,底面卡入土衬落槽内,如图2-22所示。其长和高没有严格的尺寸规定,可根据现场材料进行均匀设置。其厚度一般为13~16cm。制作加工要求达到二步做糙等级即可。

10.角柱石

角柱石也称为“埋头石”,是台明转角部位的护角石,如图2-23所示。制作加工要求达到二步做糙等级即可。其规格,宋《营造法式》规定:“造角柱之制,其长视阶高,每长一尺则方四寸。柱虽加长,至方一尺六寸止。其柱首接角石处合缝,令与角石通平。若殿宇阶基用砖作垒涩坐者,其角柱以长五尺为率,每长一尺则方三寸五分”。即角柱石长按台明高而定,断面宽窄按每高一尺为4寸×4寸计算,但最大不超过1.6尺×1.6尺。角柱石两面要与其上的角面石平。如果殿宇用砖砌须弥座,其高不超过5尺,断面按每高一尺为3.5寸见方计算。

图2-23 角柱、陡板、土衬

清《工程做法则例》规定:“凡无陡板埋头角柱石,按台基之高除阶条石之厚得长,以阶条石宽定见方,如阶条石宽一尺二寸二分,得埋头角柱石见方一尺二寸二分”。

《营造法原》没有专门设置角柱石,也未做具体规定,依现场情况配制,角柱石规格如表2-1所示。

表2-1 角柱石规格

11.柱顶石

我国仿古建筑构架中的落地柱,一般均为木柱,它具有体轻、易搬运、易加工和易安装等特点,但是容易受潮、腐蚀,因此,一般不宜将柱脚直接插入地下,而是放在一块垫脚石上进行过渡,此石称为“柱顶石”。柱顶石又称“鼓镜”、“鼓磴”,一般用青石、花岗石等加工而成,根据其形式不同,分为圆鼓镜、方鼓镜、平柱顶、异形顶、联办顶等,较常使用的形式如图2-24所示。这些石构件的加工精度要求达到二遍剁斧等级。

图2-24 柱顶石

(1)宋制柱顶石的规格 宋《营造法式》卷三述:“造柱础之制,其方倍柱之径(谓柱径二尺,即础方四尺之类),方一尺四寸以下者,每方一尺厚八寸。方三尺以上者,厚减方之半。方四尺以上者,以厚三尺为率。若造覆盆,每方一尺,覆盆高一寸,每覆盆高一寸,盆唇厚一分。如仰覆莲华,其高加覆盆一倍”。此述说明了以下三种柱础尺寸。

①一般方鼓磴的尺寸:其直径按2倍柱径,当方径在1.4尺以下者,其高按本身方径的0.8倍;方径在3尺以上者,其高按本身方径的0.5倍;方径4尺以上者,其高以不超过本身方径的0.5倍为原则。

②覆盆柱顶石的高按方径尺寸的0.1倍计算。盆唇边厚按方径尺寸的0.01倍计算。

③圆弧形盆状鼓磴的高按方径尺寸的0.2倍计算。

(2)清制柱顶石的规格 清《工程做法则例》卷四十二述,大式建筑“凡柱顶石,以柱径加倍定尺寸,如柱径七寸,得柱顶石见方一尺四寸。以见方尺寸折半定厚,得厚七寸。上面落鼓镜,按本身见方尺寸内每尺做高一寸五分”。清《工程做法则例》卷四十五述,小式建筑“凡柱径七寸以下,柱顶石照柱径加倍之法,各收二寸定见方,如柱径七寸,得见方一尺二寸。以见方尺寸三分之一定厚,如见方一尺二寸,得厚四寸”。因此,清制柱顶石的直径,大式建筑按2倍柱径,石厚按0.5倍石径。如果上面要做成鼓镜形,其高按0.5倍石径。小式建筑按2倍柱径减2寸,厚按1/3石径。

(3)《营造法原》柱顶石的规格 《营造法原》在第一章述:“柱下常设鼓磴,其形或方或圆,鼓磴之下填石板,与尽间阶沿相平称磉石”,在石作章述:“鼓磴高按柱径七折,面宽或径按柱每边各出走水一寸,并加胖势各二寸。磉石宽按鼓磴面或径三倍”。这就是说,在鼓磴之下,铺垫有一层与地面相平的石块,称为“磉石”。鼓磴高为0.7倍柱径,面宽出柱径1寸,腰鼓出2寸,详见表2-2。

表2-2 柱顶石(鼓磴)规格

12.阶条石——台明边缘之条石

“阶条石”又称“阶沿石”“压栏石”“压面石”等,它是台明地面的边缘石,主要起保护台面免被腐蚀破坏作用。制作加工要求达到二遍剁斧的等级。

阶条石的规格,宋《营造法式》卷三述:“造压阑石之制,长三尺,广二尺,厚六寸”。清制要求其长度除坐中落心石按明间面阔配制外,前檐阶条石按“三间五安、五间七安、七间九安”进行配制。所谓“三间五安”,即指为三间房布置者,其长以安放五块阶条石进行设置。

阶条石的宽度,大式按下檐出尺寸减半柱顶石,小式按柱顶石方径减2寸。阶条石的厚度,大式建筑按0.4本身宽取定,小式建筑按0.3本身宽取定。

《营造法原》在第九章述:“台口铺尽间阶沿。厅堂阶台,至少高一尺……阶台之宽,自台石至廊柱中心,以一尺至一尺六寸为准,视出檐之长短及天井之深浅而定……台宽依廊界之深浅,譬如界深五尺,则台宽自台边至廊柱中心为五尺,或缩进四、五寸,唯不得超过飞椽头滴水”。即阶沿石沿台口铺至两端,厅堂阶沿石宽为1尺至1.6尺。殿庭阶沿石宽,按廊道界深减4寸~5寸。阶沿石厚可按阶踏厚。

根据以下所述,阶条石规格如表2-3所示。

表2-3 阶条石规格

13.踏跺的形式与构造(台阶)

台明与室外地面都做有一个高度差,踏跺就是为连接这高差而设置的台阶。它是台明地面与自然地坪的交通连接体。《营造法式》称为“踏道”。

(1)踏跺的形式 踏跺的构造形式有许多种,如垂带踏跺、如意踏跺、御路踏跺、单踏跺、连三踏跺、垂手踏跺、抄手踏跺、云步踏跺等,其中垂带踏跺、如意踏跺、御路踏跺较常用,如图2-25所示。

垂带踏跺是指踏跺两边有带状条石做成斜坡的面层,下面设有三角形栏墙,如图2-25(a)所示。

如意踏跺是指没有栏墙的踏跺,三面均可自由上下,是一种简便做法,如图2-25(b)所示。

御路踏跺是指将垂带踏跺拓宽,并在中间加一条斜坡路面,此路面常用龙凤雕刻装饰,故称为“御路”,仅用于与宫殿建筑,如图2-25(c)所示。

图2-25 踏跺形式

(2)踏跺的整体构造尺寸 宋《营造法式》卷三述:“造踏道之制,长随间之广,每阶高一尺作二踏,每踏厚五寸,广一尺。两边副子各广一尺八寸(厚与第一层象眼同)。两头象眼如阶高四尺五寸至五尺者三层(第一层与副子平,厚五寸。第二层厚四寸半,第三层厚四寸),高六尺至八尺者五层(第一层厚六寸,每一层各递减一寸)或六层(第一层第二层厚同上,第三层以上每一层各递减半寸)。皆以外周为第一层,其内深二寸又为一层(逐层准此),至平地施土衬石,其广同踏”。依其所述,踏道宽按面阔的间宽。阶石规格为宽1尺、厚5寸。副子(即垂带)宽1.8尺。三角形栏墙(象眼)做成层层内凹形式,当台阶高4.5~5尺者,按三层内凹,6~8尺者按五层或六层内凹。

清《营造算例》规定:“面阔如合间安,按柱中面阔,加垂带宽一份即是。如合门安,按门口宽一份,框宽二份,垂带宽二份即是”。即如果踏道按开间布置的话,其阶宽按柱子中线之面阔加垂带宽而定,如果按门宽布置的话,应按槛框外边尺寸加两垂带宽取定。

(3)踏跺细部构件中踏跺石的形式与规格——台阶踏步石 踏跺石又称踏步石,宋称“阶石”,是指砌筑台阶踏步的阶梯石,按宽1尺、厚5寸取定。《营造法原》称之为“踏步”“副阶沿”,按“副阶沿每级高五寸,或四寸半,宽倍之”取定。

清称之为基石(分上中下),上基石称“摧阶”,下基石称“燕窝石”,其余称“踏跺心子”。按“宽以一尺至一尺五寸。厚以三寸至四寸”取定。制作加工要求达到二遍剁斧的等级。

(4)踏跺中“垂带”形式与规格——台阶之牵边石 垂带即现代建筑台阶两边的牵边,宋称“副子”,其宽为1.8尺。《营造法原》称“菱角石”,清称“垂带”,按“宽厚与阶条石同”。制作加工要求达到二遍剁斧的等级,如图2-26所示。

(5)踏跺中“象眼”形式与构造——三角形之石 “象眼”一般是指三角形的垂直面,此处是指踏跺两端的三角形栏墙,《营造法原》统称为“菱角石”。宋制垂带做成层层内凹形状,按每层内退2寸剔凿,如图2-26所示。清制垂带为垂直平面的三角形石板,石厚按垂带宽的0.3取定。制作加工要求达到二遍剁斧等级。

(6)踏跺中“御路石”形式与规格——有龙凤雕刻的斜坡石 它是指隔离左右踏道的分界石,多采用龙凤雕刻或宝相花图案,石宽按其长的0.3~0.5倍取定,厚按本身宽的1/3取定。

(7)“姜磋石”“燕窝石”——锯齿形石坡道、有阻滑窝槽之石

①姜磋石。“姜磋”又称“礓磋”,是带锯齿形(棱角凸起)的坡道,是供车辆行驶的防滑坡道,如图2-26所示。

②燕窝石。“燕窝石”是垂带踏跺和姜磋踏道最下面一级踏跺的铺垫石,它在垂带下端处剔凿有槽口,用以顶住垂带避免下滑,如图2-26所示。

图2-26 象眼石、垂带石等

14.过门石、分心石、槛垫石

这三种均为门厅地面进门之石。

(1)过门石 对有些比较讲究的建筑,为显示其豪华富贵,专门在房屋开间正中的门槛下,布置一块顺进深方向的方正石,此称为“过门石”。一般只在开有门的正间和次间布置。石宽可大可小,以小于1.1倍柱顶石径为原则,厚按0.3倍本身宽或与槛垫石同厚。制作加工要求应达到二步做糙等级。

(2)分心石 分心石是更豪华的过门石,它比过门石长,设在有前廊地面的正开间中线上,从槛垫石里端穿过走廊直至阶条石,因此,在使用分心石后,不再布置过门石。

分心石宽按0.3~0.4倍本身长,厚按0.3倍本身宽。制作加工应达到二步做糙等级。

(3)槛垫石 对有些要求比较高的房屋,为免使槛框下沉和防潮,常在下槛之下铺设一道衬垫石,称此为“槛垫石”,分为“通槛垫”和“掏当槛垫”两种。

通槛垫是指沿整个下槛长度方向所铺设的槛垫石,即为不设过门石的通长槛垫石,如图2-27所示。掏当槛垫是指在有些房屋中,使用了过门石,处在过门石外的槛垫石,也就是指被过门石分割的间断槛垫石,如图2-27所示。

槛垫石的宽度按3倍下槛宽,厚按0.3~0.5倍本身宽。靠门轴部分的槛垫石可与门枕石联办在一起加工,称为“带门枕槛垫”,如图2-27所示。

图2-27 过门石、分心石、槛垫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