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

为了保证在混凝土内部的钢筋不被锈蚀,并保证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有足够的黏结力,钢筋混凝土构件都必须设置混凝土保护层。受力钢筋的外边缘与混凝土表面之间的距离为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它使钢筋与混凝土隔离,保障钢筋在混凝土内部不易被锈蚀,延长了构(建)筑物的使用年限,故而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对构件的质量具有很大的影响。确定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充分考虑混凝土的强度等级、环境类别、构件类型和设计使用年限。《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规定了各种构件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表2-1是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

表2-1 混凝土保护层的最小厚度  

注:1.表中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指最外层钢筋外边缘至混凝土表面的距离,适用于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

2.构件中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钢筋的公称直径。

3.一类环境中,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结构最外层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表中数值的1.4倍;二、三类环境中,设计使用年限为100年的结构应采取专门的有效措施。

4.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大于C25时,表中保护层厚度数值应增加5。

5.基础底面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有混凝土垫层时应从垫层顶面算起,且不应小于40,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

6.对于处于四、五类环境下的结构构件,其保护层应符合专门标准的有关规定。

根据以上表中对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规定,对于确定不同构件在不同的环境类别下要满足的最小厚度有很大的指导意义。一般而言,对于实际民用住宅,上部结构中常规的墙、板通常选用15mm;梁选用25mm;柱选用30mm。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梁柱中的箍筋和构造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对于处于四类、五类环境中的建筑物,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根据具体的情况由设计人员的设计要求来确定取得。

在混凝土施工中,应根据不同的构件、不同生产工艺,分别采用不同的措施控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保证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