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与实例
- 张立勇主编
- 4018字
- 2020-08-28 00:28:00
2.1 创新创业训练与竞赛
2.1.1 创新创业训练活动
(1)创新训练活动
创新训练项目以高校本科生为主要参与对象,旨在探索以问题和课题为核心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改革。通过创新训练项目,高校本科生在读期间可获得科学研究、发明创造、工程实训、社会实践的训练机会,达到“转变学习方式、增强实践能力、发挥个性潜质”的训练目的。参加创新训练的学生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逐渐掌握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通过创新训练项目的实施,参与者应重点训练问题确认与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和有效表达的能力;注重个体与团队工作能力的有效提升,明确创新团体中个人角色的定位;注重沟通交流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培养跨专业交流沟通能力;注重培养项目管理能力,其中包括:项目流程管理、资金管理和控制等,合理规划并使用项目经费,遵守国家和学校的财务管理制度;注重锻炼科学态度和承受能力,具备努力克服困难和积极承担责任的态度,具备评估方案和决策能力,具备处理风险与不确定性的能力,具备心理承受力和抗压力,具有创新精神;注重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培养自我认识能力、确认学习需求能力、时间管理和资源管理能力、未来职业规划能力等,熟悉相关学科领域学术发展和变革进展情况。
(2)创业训练活动
参与者通过参加创业训练项目,全面模拟真实企业的创业运营管理过程,在虚拟商业社会中完成企业从注册、创建、运营、管理等所有决策,提升综合素质,增强就业与创业能力;重点训练创业所必需的领导力、敏锐的市场意识、务实踏实的作风、锲而不舍的精神、组织运作能力,以及商业谈判技巧、市场评估与预测、启动资金募集方式等;注重自主、自信、勤奋、坚毅、果敢、诚信等品格与创业精神的培养和锻炼,了解未来创业者与领导者的成就动机,掌握科技开发及市场开拓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市场预测和决策的能力,具备处理风险与不确定性的能力,具备心理承受力和抗压力;在立题、开题、检查、考核、结题、延期等过程环节应遵守相关管理规程。
(3)创业实践活动
大学生创业实践项目由本科生创业实践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立项、真实创办企业的实践过程,强化就业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实践项目的实施主体是本科生,教师在创业实践项目中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引导和帮助。通过创业实践项目,高校本科生在读期间可就一项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者服务进行创业实践,真实创办企业并实现有效运行。
通过创业实践项目的实施,培养参与者初步具备创业所必需的领导力、全球化的眼光、敏锐的市场意识、务实踏实的作风、锲而不舍的精神、组织运作能力和为人处世的技巧,以及商业谈判技巧、市场评估与预测、启动资金募集方式;注重个体与团队工作能力的有效提升,明确创业团体中个人角色的定位,组织协调在共同创业目标下的分工、协作与配合的关系,并在团队内部懂得相互理解和尊重。
2.1.2 创新创业竞赛
由于面向高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赛事众多,下文仅以较为系统成熟的“创青春”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和“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为例,对创新创业竞赛活动组织和分类加以简要描述。
“挑战杯”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共同主办的大学生课外学术实践竞赛,在设立之初共有两类并行的活动,一个是“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简称“小挑”);另一个是“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简称“大挑”)。中共十八大后,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党中央有关指示精神,适应大学生创业发展的形势需要,在原有“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基础上,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决定,自2014年起共同组织开展“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
(1)“创青春”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原“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创青春”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亦即通常所说的创业计划竞赛,是借用风险投资的运作模式,要求参赛者组成专业互补的竞赛团队,围绕一个具有市场前景的技术产品或服务概念,以获得风险投资和企业盈利与发展为目的,完成一份包括企业概述、业务与业务展望、风险因素、投资回报与退出策略、组织管理、财务预测等方面内容的创业计划书,最终通过书面评审和答辩的方式评出获奖者。它旨在引导大学生适应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了解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意识,提高创业能力。原“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作品项目大致分为产品类和服务类。
①产品技术类创业计划 所谓产品类创业计划活动,是指人们向市场提供的能满足消费者或用户某种需要的任何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产品一般由三个层次组成,即核心产品、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例如,产品类创业计划活动——尚质蛋白回收设备有限责任公司,公司生产蛋白回收设备,主要应用于淀粉及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其功能是将企业产生的高浓度有机废水在二级处理之前进行高效率预处理,高效回收蛋白,同时降低废水后续处理费用。客户通过使用公司生产的蛋白回收设备,可以增加经济效益40%~70%。具体内容详见第8章。表2-1是产品整体三个层次概念的总结。
表2-1 产品整体三个层次概念的总结
这类项目主要是创业团队成员本身拥有专利技术或者与专利或技术的所有者签订项目授权书得到相关技术,创业团队对这项技术进行包装加工,使产品产业化并投入市场。此类项目的主要核心竞争力在于先进的技术含量和产品,对于服务要求不高,一般集中在价值链的上游。
②服务类创业计划 所谓服务类创业计划活动,是由一系列或多或少具有无形特征的活动所构成的能够为顾客带来一定经济附加值的一种互动过程。对于产品和服务的概念,虽然两者存在一定的联系,但是也有很多不同。纯粹意义上的产品与服务是很容易区分的,例如,沙发、电视是产品,心理咨询就是一种服务。但是,有时就会存在两者相互交织的现象。例如在商场购买商品,所购商品就是一种产品,但是整个购买过程却是一种服务,有时顾客更关注这一服务的过程。例如,服务类创业计划活动——瑞赛科乡村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以乡村废弃物资源化服务为核心,集技术咨询、规划设计、产品代理、投资建设为一体的新型乡村环保企业。因地制宜进行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厕所改造整改设计;为农村基层组织、农民等群体提供农村废弃物资源化技术培训。具体内容详见第9章。
这类项目主要是创业团队成员根据自身条件和市场调查,通过多次集体头脑风暴得出的创意,其后团队在创意的基础上看出商机,进而进一步完善项目。这类项目技术含量较低,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上,主要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创意和服务内容。
为适应大学生创业发展的形式需要,自2014年起,共青团中央、教育部、中国科协、全国学联在“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基础上,增加了创业实践挑战赛和公益创业赛,统称“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
(2)“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以下简称“挑战杯”竞赛)自1989年首届竞赛举办以来,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广大高校乃至社会上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奥林匹克”盛会。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致有自然科学类、社会科学类和科技发明类三大类。
①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 自然科学类学术科技作品仅限本专科在校学生参与,所做研究多涉及实验、逻辑论证和统计检验等精密和定量研究,以实验结果、数据等作为所给出结论的论据。在整个活动开展的过程中,通过结合某一命题开展广泛调研论证,自行拟定科学实验设计方案,在完成全部实验过程的基础上,对得出的数据、结果进行科学分析,以得出研究结论。
②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法律学等,社会科学研究对象分为宏观层次(国家和国际层面的群体行为的相关问题)、微观层次(个人行为的相关问题)以及中观层次(企业、事业单位、群体、团体层面的行为)的相关问题。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范围广、内容多。例如,社会调查活动就是大学生在学习阶段有目的、有计划地认识社会的实践活动,如河北省大学生“调研河北”社会调查活动、节能减排专项调研、环保调研等,有助于大学生提高思想觉悟、更新观念,增强服务社会的意识以及更广泛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③科技发明制作类课外学术科技作品 运用科学技术知识进行发明制作,是“挑战杯”竞赛寄予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的厚望。与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作品不同的是,科技发明制作类作品更加注重的是应用有关的科学理论知识解决技术领域中特有问题而提出创新性方案、措施的过程和成果。科技发明类作品分为A、B两类,参赛者应注意A类作品和B类作品的区别并慎重选择填报。其中,A类指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而B类指投入较少,且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等。
(3)历届竞赛回顾
①创业计划竞赛回顾 “创青春”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原“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于1999年、2000年、2002年、2004年、2006年、2008年、2010年、2012年、2014年、2016年分别在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举办了十届。表2-2依次列出了历届创业计划竞赛的简要情况。
表2-2 创业计划竞赛的历届回顾
②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回顾 “挑战杯”大学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自1989年以来,已先后在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苏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和香港科技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成功举办了十四届,历届竞赛简要情况见表2-3所列。
表2-3 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历届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