栀子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剖开),香豉四合(用布包)。以上二味药,用水四升,先加入栀子煎煮至二升半,再加入豆豉,煎煮成一升半,去掉药渣,分两次服。如果温服一次出现呕吐的,停服剩余之药。

栀子甘草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剖开),甘草二两(炙),香豉四合(用布包)。以上三味药,先加入栀子、甘草煎煮,煮至二升半,再加入豆豉煎煮成一升半,去掉药渣,分两次服。如果温服一次出现呕吐的,停止服剩余的药。

栀子生姜豉汤方

栀子十四个(剖开),生姜五两(切片),香豉四合(用布包)。以上三味药,用水四升,先加入栀子、生姜煎煮至二升半,再加入豆豉共煎煮成一升半,去掉药渣,分两次服。如果温服一次出现呕吐的,停止服剩余的药。

【解析】

发汗后致使水药不得入口,可知发汗不当而使胃气受伤,这种治疗上的错误,是不顺于理的,故曰“为逆”。若再发汗,则为一逆再逆,必伤胃气、胃失和降。则呕吐不止;伤于脾的反应是下利不止。可见治法若使用不当,不仅不能愈病,反而使病情加重,故临床不可不慎。

若发汗又复吐下,表热虽除,里因汗、吐、下伤及津液而致虚。余热内郁,热虽不重,因虚不耐热扰,故烦。轻者可致虚烦不能安睡,重者懊忄农颠倒。懊忄农即懊恼,颠倒即不安特甚。盖描述患者心烦不适,睡卧不宁之状:用栀子清郁热,香豆豉宣发,郁热得泄,其烦自安。如兼见呼吸气弱乏力,可加炙甘草益气缓中,如兼见呕恶,可加生姜和胃止呕。

【原文】

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方三十九。用上初方。[77]

【注释】

①烦热:心中烦闷而热。

②胸中窒:胸中塞闷不舒。

【白话解】

经过发汗,如若下之,或泻下以后,出现心胸烦热不适,胸中板闷窒塞不舒的,是热郁胸膈、气机阻滞,用栀子豉汤主治。

【解析】

汗、下后津伤,余热内郁,症见心烦懊忄农,是栀子豉汤证。如胸中窒闷,乃热郁较重,但未至心下痞硬,不需泻心诸方,可予栀予苦泄,香豉宣发,使郁热得以宣泄,胸闷自除。

【原文】

伤寒五六日,大下之后,身热不去,心中结痛者,未欲解也,栀子豉汤主之。方四十。用上初方。[78]

【注释】

结痛:结塞且有痛感。

【白话解】

外感病五六天,用峻泻药攻下后,身热不去,胃脘部支结疼痛的,是热郁胸膈,气机郁结不畅,其病尚未解除,用栀子豉汤主治。

【解析】

本条症状,身热不去,心中结痛,源于大下之后,这与结胸证的成因和主症颇有相似之处,但病理却迥不相同。结胸证为有形的热与水结,按之心下硬,痛不可近,所以用大陷胸汤逐水荡实。本证为无形的热郁气滞,按之心下濡,结塞闷痛,纵然按之痛,亦很轻微,所以用栀子豉汤宣郁除烦。

【原文】

伤寒下后,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方四十一。[79]

栀子十四个,擘 厚朴四两,炙,去皮 枳实四枚,水浸,炙令黄

右三味,以水三升半,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温进一服,得吐者,止后服。

【白话解】

外感病使用泻下药以后,出现心中烦扰、腹部胀闷、坐卧都不安宁的,应当用栀子厚朴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