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全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通关宝典·预防兽医学和法律法规部分
- 郭万柱 徐志文主编
- 719字
- 2020-08-28 03:40:10
第二节 细菌的繁殖代谢与人工培养
考纲考点:(1)细菌生长繁殖的特点;(2)不同的人工培养方法的适应情况。
一、细菌的生长繁殖
1.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
2.细菌个体的生长繁殖
多以二分裂方式进行无性繁殖,球菌一般沿不同平面分裂,杆菌沿横轴分裂。一个菌体分裂为两个菌体所需的时间称为世代时间。适宜条件下多数细菌繁殖速度很快,一般细菌(如大肠埃希氏菌)繁殖一代只需20~30min,个别分裂较慢,如结核分枝杆菌繁殖一代需18~20h。
3.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
将适量的细菌接种于适宜的液体培养基后,连续定时取样检查活菌数,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培养物中活菌数的对数为纵坐标,绘制出一条反映细菌增殖规律的曲线称为生长曲线。生长曲线分四个时期。
二、细菌的代谢
1.细菌的基本代谢过程
2.细菌的合成代谢产物及其作用
3.细菌的分解代谢与生化反应
用生物化学方法鉴别不同种细菌,即为生化反应试验。吲哚(I)、甲基红(M)、VP(V)、枸橼酸盐利用(C)四种试验,用于鉴定肠道杆菌,统称为IMVC试验。大肠杆菌呈“++--”,产气杆菌为“--++”。
三、细菌的人工培养
1.培养基的概念及种类
培养基pH7.2~7.6,需灭菌后使用。液体培养基可供细菌增菌及鉴定使用。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0.5%琼脂即为半固体培养基,用于观察细菌的动力及菌种的短期保存。加入1.5%~2%琼脂即为固体培养基,用于细菌的分离培养、计数、药敏试验等。据营养组成和用途,培养基可分为以下几种。
2.细菌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将细菌接种到培养基中37℃培养18~24h后可观察生长现象。
3.人工培养细菌的意义
用人工方法,提供细菌在动物体内生长繁殖需要的基本条件,达到培养细菌、进行鉴定及进一步利用的目的。因此细菌的人工培养技术是微生物学研究和实践的十分重要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