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水产养殖用药问题解析与“零用药”的实现
- 蒋发俊
- 1848字
- 2020-08-28 05:17:44
上篇 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反思
第一章 绪论
近十几年来,在大力提倡生态养殖、健康养殖的背景下,养殖水体的每亩(1亩=666.7米2)施药成本却大幅增加,病害肆虐、死鱼损失越来越大,与预期的生态养殖、健康养殖目标背道而驰。
先从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说起,即病害增多与施药量相关联,且成正相关,这一点很少人会想到。没有多年从业实践,没有亲身经历,前后对比,体会不会很深刻。
从纵向来看,2001~2007年期间,笔者在郑州市西郊沿黄滩区养过鱼,那时连片池塘养殖水面数千亩。当时每亩用药成本平均几十元,很少超过100元的,而期间发病率、病死率都处于较低水平,很少出现因病害而造成大批死鱼的情况。而后来,每亩用药成本逐年攀升,从2010年开始300~500元,到近几年的600~800元。与此同时,病害及其造成的损失越来越严重,如鲤鱼“急性烂鳃”、鱼春季暴发疾病综合征等病害肆虐横行,有些池塘死亡率高达60%~90%,甚至全军覆没。
从横向来分析,近几年来,从郑州地区主要养殖品种的用药量来看,鲤鱼每养殖年度每亩用药成本在300~800元,鲳鱼每养殖年度每亩用药成本在500~800元,鱼跨两个养殖年度每亩用药成本在800~2000元。通过长时间跟踪了解,对比研究分析,用药量处于平均水平以下的,其发病率、病死率普遍处于较低水平,饲料系数、养鱼成本、产量等养殖效果较好;用药量处于平均水平以上的,病害普遍严重,养殖效果还差。统计发现,凡是出现病害死亡率10%以上的养殖池塘,用药量都是处于平均水平以上。
为什么一直大力提倡少施药、少用药,实行生态养殖,用药量反而越来越大?这是因为少施药、少用药、实行生态养殖内涵模糊不清,还是停留在概念炒作上。其实在实际养殖生产中起主导作用的,还是传统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措施和理念。
随着水产品质量安全越来越受重视,市场准入检测,从养殖品种到残留药物检测范围逐渐扩大,现行模式的水产养殖还会持续下去吗?随着环保压力越来越大,还会允许随意向水体泼洒抗生素、杀虫剂、消毒剂吗?
随着对现有模式水产养殖业的限制力度越来越大,处于困境中的水产养殖从业者,是不是应该静下来好好反思:我们一贯采用的传统病害治疗措施以及不断加强的病害预防措施,其理念及方法是不是错了?
比如强调坚持的定期消毒杀菌,每10~15天消毒杀菌一次,在病害流行期间要求更频繁。这些消毒杀菌药物如水体消毒剂以及抗生素,全池泼洒到水体,不仅杀灭细菌,还能杀灭藻类。而细菌和藻类是池塘生态系统自净过程中不可缺少、至关重要的两个环节。这些一再强调的预防措施,严重破坏水体生态系统的循环运行,导致池塘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下降。
再比如常用的药饵内服,由于养殖病害越来越严重,内服抗生素非常普遍和频繁。药饵内服法的问题在于“一条鱼儿有病,一池鱼儿陪着吃药”。它无法将患病鱼儿从众多健康群体里分离出来,单独进行对症下药治疗,而是采取普遍式投喂,患病鱼儿本来食欲不振,难以抢食到药饵,药饵基本上都被健康鱼群吃掉。当健康的鱼吃进这些不需要的抗生素等药物,会杀灭肠道正常菌落,破坏鱼机体的消化机能。频繁内服的药物累积伤害着鱼体肝、肾等代谢系统实质性器官,严重损伤鱼机体的免疫力。
书中第五章以较大篇幅阐述了鲤鱼“急性烂鳃”。该病是北方鲤鱼主养区以及河南地区鲤鱼养殖中危害特别严重的急性流行病,呈现出发病急、来势猛、病死率高的特点。
自2013年起连续四年多,笔者对鲤鱼“急性烂鳃”的发病原因、发病症状,水质状况、施用药物及其治疗情况,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分析,对该病发病机理得出了与主流观点完全不一样的结论——鲤鱼“急性烂鳃”不是由锦鲤疱疹病毒(KHV)所主导的疾病,其短时间大量死亡的主要原因,是水质严重恶化,环境胁迫使池养鲤鱼处于应激状态,此时又盲目连续大量施药,加上阴雨天气等多种不利因素叠加所造成的。
正是在对鲤鱼“急性烂鳃”病害长时间的跟踪了解、大量病例的调查研究、其发病机理的探讨过程中,结合相关科学知识的学习,笔者对传统水产养殖病害防治措施及理念开始产生质疑,并通过实例验证其弊端,再到后来认为需要进行革新。
水产养殖过程“零用药”,坚持绿色发展的道路,这是必然的趋势。要做到这些,一是必须充分认识并敬畏池塘生态水环境的自净能力。池塘养殖产生大量残饵、粪便等污染物,可通过池塘自净能力处理和利用。它是大自然经过亿万年不断淘汰、不断筛选、不断进化形成,具有循环可持续的特征。人类能做的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协助、维持该处理利用系统,绝对不能干扰和破坏。
二是要认识到养殖鱼类都是在地球上生存了千万年的物种,其自身免疫力完全能战胜自然界的病原体,避免摧残和伤害鱼类免疫力的措施行为频繁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