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学习目标】

1.说出中医护理的整体观念、辨证施护的内涵。

2.说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及其历史意义。

3.简述金元四大家、温病四大家的学术思想。

中医护理学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经过不断积累、完善,逐渐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诊疗手段的医学体系。中医护理学不仅在历史上为我国人民的保健事业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至今仍然是我国人民防治疾病、维护健康的重要手段,并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一、中医护理学发展概况

中国医药学历史悠久。距今三千多年前商代的甲骨文中就有疾、医、疥、龋、浴、沫等文字,说明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开始了医疗卫生及护理实践。据《周礼·天官》记载,周代宫廷医生中已经有食医(营养医生)、疾医(内科医生)、疡医(外科、伤科医生)、兽医之分,且建立了一套医政组织和医疗考核制度,并开始进行灭鼠、除虫、改善环境卫生等防病调护活动。

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古代医家汲取不同哲学流派中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精华,对上古以来的医疗实践进行了理论总结和概括,撰写了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又简称《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8卷162篇论文。它对人体结构、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养生等问题作了系统阐述,内容十分丰富。它在阐述医学理论的同时,还对当时哲学领域中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诸如阴阳、五行、气、天人相应、形神关系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它一方面以当时先进的哲学思想为指导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同时又用医药发展的成果丰富了哲学理论。《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学的理论基础。这一时期的著名医家扁鹊,游走于民间为群众治病,对内、妇、儿、五官等科疾病都有专长,他擅长望诊和切诊,并采用砭法、针灸、按摩、汤液、熨贴、手术等治病方法,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另一方面,《难经》阐述了脏腑、疾病、经络、针灸等内容,对脉诊和奇经的论述具有创见性,提出了有关命门、三焦的新观点,补充了《内经》的不足。

两汉时期,中医学快速发展。公元1世纪,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问世,它总结了汉代以前的药物学知识,收载药物365种,其中麻黄定喘、常山截疟、海藻治瘿瘤、水银疗疥疮等记载,不仅疗效确切,而且是世界药物史上最早的记录。东汉末年,杰出的医学家张仲景总结前人的经验,撰写了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专著《伤寒杂病论》,该书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确立了包括理、法、方、药在内的中医辨证论治理论体系,使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证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书中记载了许多疗效可靠的名方,至今仍为广大群众的医疗保健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护理学方面,张仲景提出了辨证施护的原则,书中不但有丸、散、膏、丹等服药护理,还有洗、浴、熏、滴耳、吹鼻等外用药护理,以及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的护理。该书对医学发展影响很大,被誉为“证治准绳”“方书之祖”。《伤寒杂病论》成书后,由于兵火战乱而散失,后经晋代王叔和搜集整理编成《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与《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合称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东汉末年的另一位名医华佗,最先使用麻沸散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并能进行腹腔肿物摘除术和肠胃手术,可见其外科手术已达到很高水平,在全世界开创了全身麻醉状态下施行外科手术的先河,并且是世界上最早的外科手术记载。他还特别重视体育锻炼在防病治病中的作用,认为体育锻炼可以疏通气血,帮助消化,增强体质,防治疾病,曾模仿虎、鹿、熊、猿、鹤五种动物的动作姿态,创编了一套名叫“五禽戏”的体操,开创了医疗体育的先河。三国时期的名医董奉不仅医术高超,而且高尚的医德为后世留下了佳话。他为人治病不收财物,只要求病愈后在他居住的庐山脚下种植杏树,数年后杏树成林,他又把收获的杏子换成粮食去救济贫民,这就是“杏林春暖”典故的由来。

晋至隋唐是我国医药学发展的辉煌时期。晋代王叔和著的《经效脉经》汇集了晋代以前脉学的成就,成为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皇甫谧著的《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南北朝时期雷敩著的《雷公炮炙论》是我国最早的制药学专著。隋代巢元方等编著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学说和临床证候学专著,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探讨病因病机的专著。隋唐之间的《颅囟经》是我国最早的儿科专著。唐代的孙思邈是这一时期最负盛名的医学家,被后世尊称为“药王”,他撰写的《备急千金要方》广采民间医疗经验,汇集唐以前大量医学文献资料,内容博大精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类书。书中对妇科、小儿科病证的护理论述详细;“避瘟”篇记载了井水消毒、空气消毒的方药,首载葱管导尿法,对消毒技术、疮疡切开引流术和换药术等护理操作均有详细记载。唐代王焘著的《外台秘要》内容丰富,有关人工急救及疾病护理方法直到现在对临证依然有指导意义。唐代大中初年昝殷著的《经效产宝》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著。由唐皇朝组织苏敬等二十余人于659年编写完成的《新修本草》是我国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由政府颁行的药典,载药850种,比过去公认为世界上最早的药典即1542年欧洲《纽伦堡药典》要早883年。

宋代医学发展的重要标志是印刷技术革新后大批医药书籍得以刊印,临床医学逐步向专科发展。1057年设立“校正医书局”,对历代重要的医籍如《素问》《伤寒论》《金匮要略》《脉经》《针灸甲乙经》《诸病源候论》进行整理、考校、刊印。宋朝庭几度组织力量编著了《太平圣惠方》《圣济总录》和《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大型医书。1247年宋慈著的《洗冤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比欧洲最早的菲德里法医学专著还要早350多年,先后被译为多国文字,流传世界各地,为世界法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陈自明的《妇人大全良方》是宋代杰出的妇科专著,至今还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北宋钱仲阳是当时有名的儿科医师,从事儿科专业40余年,学术造诣很深,由其弟子整理的《小儿药证直诀》是我国也是世界上较早的儿科学专著。

金元时期,出现了四大医学流派,他们是以刘完素为代表的“寒凉派”,认为病因以火热为多,治法强调降火;以张子和为代表的“攻下派”,认为治病应着重祛邪,故主张汗、吐、下法;以李东垣为代表的“补脾派”,认为补益脾胃是治病之要;以朱丹溪为代表的“滋阴派”,认为病理变化基本是“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故提倡治疗上着重养阴。他们之间的学术争鸣,极大地促进了医学理论的发展。元代危亦林著的《世医得效方》中,关于麻醉药的使用及对脊柱骨折采用悬吊复位法的记载,较之英国达维斯提出此法要早600多年,在伤科方面做出了突出成就。

明代编纂完成的几部方药书籍对后世医学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1578年,明代伟大医学家李时珍耗费30年时间,参考800多种书籍,并亲自奔走各地虚心求教,作实地调查,搜集各种药物标本,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药物学成就,著成《本草纲目》一书,分52卷,载药1892种,绘图1000多幅,收集方剂10000多首。它不仅丰富了我国医药学的内容,而且奠定了植物学的基础。该书在17世纪初就传到国外,被译成朝鲜语、日语、德语、法语、俄语、拉丁语等多种文字,广泛流传于后世,是世界医学和生物学的重要典籍。明代的《普济方》是一部规模巨大的方书,共收集医方61739首,成为当时方剂学发展的高峰。

11世纪我国即开始应用“人痘接种法”来预防天花,到16世纪出现专著《种痘新书》,17世纪该法流传到欧亚各国,成为人工免疫法的先驱。

明末至清初,由于温疫病连年猖獗流行,在与急性外感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温病学派。明末吴又可著成《温疫论》一书,在当时没有显微镜的条件下,提出了传染病的病因是一种叫“戾气”的致病物质,传染途径是从口鼻而入。这种科学的见解,成为我国病因学说发展的里程碑。清代叶天士著《温热论》,阐明温病发生、发展的规律性,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及辨舌、验齿、辨斑疹与白等诊断和护理方法;薛生白著《湿热条辨》,简要阐述了湿热病的病因、证候、特点及诊治法则;吴鞠通著《温病条辨》,首创三焦辨证论治的理论;王孟英著《温热经纬》,将温病分为新感与伏气两大类。以上四人被誉为清代“温病四大家”。

明清时期在医学文献的整理和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属于医学理论和各科汇集的有张景岳的《景岳全书》、王肯堂的《证治准绳》。临床各科方面,内科有薛己的《内科摘要》和王纶的《明医杂著》,外科有陈实功的《外科正宗》和王维德的《外科全生集》,妇科有武之望的《济阴纲目》和傅山的《傅青主女科》,儿科有万全的《万密斋医书十种》和陈复正的《幼幼集成》,针灸科有杨继成的《针灸大成》。这些医籍都是这一时期临床各科的代表性著作,对后世医学的发展均有着深远影响。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医工作,制定了继承和发展中医学的政策,中医学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新兴的中医学科相继问世,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获得较大进展。引入现代科技研究后证明,经络现象是人群中普遍存在的生命现象,并创造出针刺麻醉术。中医药对疑难杂证的治疗展现了独特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病、多发病取得满意疗效,采用了诸如针拨套出术治疗白内障,小夹板固定治疗骨折,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乙型脑炎、大面积烫伤,青蒿素治疗疟疾等疗法,丰富和发展了中医的治法。中医教育走入正规化轨道,形成了研究生、大学、高职高专、中职相结合的多层次教育模式,有的重点中医药大学进入国家“211”工程。

具有独特优势的中医药学愈来愈受到各国医药界乃至科技界的重视,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兴起了中医热,中医学将为全人类的医疗保健事业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二、中医护理学的基本特点

中医护理的理论体系是在经过长期反复的临床实践,在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指导下,逐步形成的。这一独特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施护。

(一)整体观念

整体,就是统一性和完整性。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部分之间在生理上是相互协调的,在病理上是相互影响的;同时,人体与环境也是一个密切相关的整体。这种机体自身的整体性和内外环境统一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整体观念作为中医学的方法论和指导思想,贯穿于中医生理、病理、诊法、辨证、治疗等整个中医理论体系之中。

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组织结构科学、严密、合理,是千万年来进化的产物。人体是由心、肝、脾、肺、肾(五脏),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六腑),皮、脉、肉、筋、骨(五体)以及目、舌、口、鼻、耳、前后二阴(诸窍)组成的统一整体。每一个组成部分是一个独立的器官,都有其独立的功能,但是,所有的器官都是通过经络彼此联系相互沟通的,任何细小的局部都是整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不能离开整体而独立存在,离开整体则意味着功能的丧失。

中医学认为,人体整体的统一性是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形体、官窍,即一脏、一腑、一体、一窍构成一个小系统,如心、小肠、脉、舌构成“心系统”,肝、胆、筋、目构成“肝系统”,以五脏为首形成的五小系统组成一个大(母)系统,从而构成了一个极其合理完善的有机整体。每个小系统都以五脏为首,故以五脏为中心。五脏之中又以心为最高统帅,心主宰人体所有生命活动。在这个有机整体内,五脏之间以相生相克关系维持动态平衡。人体通过精、气、血、津液输布、运行进行滋养濡润,通过经络相互联系协调其运动,从而达到表里相合、上下沟通、紧密联系、协调统一,形神合一,以神统形是整体统一的核心和具体体现。人体的高度统一不仅体现在生理上的协调一致,而且也体现在病理上的互相影响。因为人体一旦发病,脏腑之间、脏腑与体表组织器官之间必然相互影响,所以通过诊察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变化,可以了解内在脏腑的病变,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同样,某些体表的病变,可以采取调整脏腑功能的治法,而脏腑的病变也可以采取外治的方法,针灸治疗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2.人与环境密切相关

(1)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 人生活在自然中间,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适应自然界的变化而生存,中医称之为“人与天地相应”。《灵枢·岁露》称:“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天地,是与自然界不可分割的相互协调的统一体。自然界不仅为人的生存提供必要的环境或条件,其时令交替、气象变迁、环境改变,均可以使人体产生一定的反应或适应。如自然界有春温、夏热、秋燥、冬寒等气候变迁,各种生物受其影响,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为了与自然界相适应,人体也有类似变化。气候变化影响到人体气血运行,气血或流畅或滞缓,所谓春夏脉多浮大、秋冬脉多沉小等。当春夏阳气发泄时,人体气血容易趋向于表,表现为皮肤松弛多汗少尿;当秋冬阳气收藏时,人体气血容易趋向于里,表现为皮肤致密少汗多尿。人体对自然界的适应还表现在地理环境、居住条件等许多方面。自然界的变化如果超出人体的适应能力,或者由于人体的功能失常,不能对自然界的变化作出适应性调节,就会发生疾病。人体发病往往具有季节特点,如春季多温病,夏季多泻痢,秋季多燥证和疟疾,冬季多伤寒。又如我国江南多湿热,人体腠理比较稀疏;西北多寒燥,腠理多致密。人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一旦易地而处,对气候、时差、水土不易适应,就有可能生病。

(2)人与社会关系密切 人是社会的组成部分,人能影响社会,社会的变化对人也产生影响。其中影响最明显的是社会的进步与落后、社会的治与乱,以及人的社会地位变化。社会进步经济发达,物资供应充足,医疗保健条件较好,人们的健康水平就较高。国泰民安,人们生活规律,抵抗力强,就不易得病;而社会大乱,人们生活不安宁,抵抗力就会降低,各种疾病就容易流行。社会地位的变化,会带来生活及心理的变化,对人体的健康也会产生影响。

(二)辨证施护

辨证施护是中医认识和护理疾病的基本法则,也是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之一。

“病”“证”“症”在中医护理中是三个不同的概念。“病”是指有特定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病规律及转归的一种完整的过程,如感冒、中风、痢疾等。“症”又称“症状”,是疾病所反映出来的孤立的病情,如发热、咳嗽、头痛、腹泻、乏力等。“证”是指证候,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证候能反映出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病理变化的本质,因而比症状更全面、更深刻、更正确地揭示了疾病的本质,也比“病”更具体、更贴切。

辨证,就是将望、闻、问、切所收集的症状与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其疾病的病因、性质、部位和邪正之间的关系,从而概括判断为某种证候。施护,就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辨证是决定施护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辨证的目的和手段。所以说辨证施护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和护理疾病的过程。辨证与施护,是诊治和护理疾病过程中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体现,是理、法、方、药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是指导中医临床护理工作的基本法则。

辨证施护既不同于“对症施护”,也不同于现代医学的“辨病施护”。由于一个疾病的不同阶段可以出现不同的证候,而不同的疾病有时在其发展过程中却可以出现相同的证候,因此,同一个疾病由于证候不同,其护理原则和方法也就不同;而不同的疾病只要出现相同的证候,就可以采用相同的护理方法。这就是中医护理“同病异护”和“异病同护”的道理所在。这种针对疾病发展过程中不同质的矛盾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的做法,反映了辨证施护的精神实质。

思考题

(1~3题共用题干)

刘某,女,39岁。因恶寒发热、咳嗽来诊。主诉:前晚因贪凉寝于工地楼顶,昨天始感咽干咽痛,咳嗽,今起渐感烦热,出汗,微恶寒,咳嗽加剧,咳少量黄痰。舌红,苔薄黄,脉浮数。精神、饮食欠佳。体温38.8℃,心率96次/分。

1.如果你施护该患者,最关注患者的(  )。

A.何系统患病

B.何证型

C.何症状

D.何脏器患病

E.患何病

2.中医诊断该患者为风热感冒,你认为(  )。

A.治法同于风寒感冒

B.治法同于气虚感冒

C.治法同于阳虚感冒

D.宜清热解表

E.感冒治法皆相同

3.服药4天后,患者其他症状改善,咳嗽迁延十多天,到针灸科治疗,针刺手掌部鱼际穴和腕上列缺穴后咳止。关于针刺手掌部穴位治疗咳嗽,以下哪种说法最准确(  )。

A.体现了中医学的辨证论治

B.体现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C.体现了中医学的辨病论治

D.治咳嗽最宜用针灸法

E.治咳嗽必须服药与针灸合用

(温茂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