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度敏感的两点事实

第1点:无论是否属于高度敏感者,每个人都是在既不无聊也不过激的时候感觉最好。

如果一个人的神经系统处于适当的警觉和激动状态,那么他在任何事情中都能发挥出最佳状态,无论是谈话还是参加美国超级橄榄球赛。

激动程度过低的时候,人会显得笨拙迟钝、效率很低。为了改变这种不够激动的状态,我们可以喝点咖啡、打开收音机、给朋友打电话、与素不相识的人聊天、换一份工作——什么都可以!

在另一个极端,如果一个人的神经系统处于过激状态,他反而会变得闷闷不乐、笨手笨脚、思维混乱、无法思考,身体也变得不协调,感觉自己已经失去控制。这时候我们可以休息一下,或者精神上彻底封闭一会儿。有些人会喝点酒,或者吃点安定药片。

最合适的激动程度是处于适中的状态。因此,人们希望能够达到“最佳激动状态”,这是心理学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每个人都是这样,甚至连婴儿也不例外,他们同样既讨厌无聊,也不喜欢压力太大。

第2点:在同样的状况下,受到同样的刺激,不同人的神经系统激动程度的区别很大。

这种区别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遗传,这种现象始终存在,也十分正常。在人类以及所有高级动物中——比如老鼠、猫、狗、马、猴子——我们都可以观察到这种现象。对刺激非常敏感的个体,在每个物种里所占的比例一般差不多都是15%~20%。就好像在某个物种里,有些个头更大一点,而有些则更敏感一点。事实上,如果人为干预繁殖动物,让敏感的个体彼此交配,不出几代就能培养出一个特别敏感的品种。总之,在所有天生的性格特质中,是否敏感是最明显、最容易观察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