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才女沈珍珠

◎沈文泉

“天下沈氏出吴兴。”

吴兴沈氏不仅多才子,也多佳人。

吴兴沈氏佳人中,南朝沈婺华和唐朝沈珍珠不仅美艳惊人,才华横溢,而且贵为皇后。

沈婺华(约554~628),南朝陈末代皇帝陈后主叔宝的皇后,因为清净寡欲,节俭朴素,又多次上书谏诤,不讨陈叔宝欢心,还险遭废黜,后深居内廷,潜心经史、书法,陈亡入隋后受隋炀帝礼遇,隋亡后入毗陵(今常州)天静寺为尼,法号“观音”,圆寂后被神化为“观音菩萨”。

素有“吴兴才女”之称的沈珍珠,更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沈氏佳人。

正因为她的传奇,早在1987年,台湾就拍摄了31集电视连续剧《大唐后妃传之珍珠传奇》,简称《珍珠传奇》。时隔30年后,大陆的欢瑞世纪影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根据沧溟水的小说《大唐后妃传之珍珠传奇》拍摄了长达90集的电视连续剧《大唐荣耀》,再叙珍珠传奇。此剧已经开始播出。

海峡两岸的两部电视剧,塑造了两个完全不同的沈珍珠形象。但艺术形象终究不是历史形象。那么,历史上的沈珍珠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旧唐书》卷五十二和《新唐书》卷七十七的《列传第二·后妃下》都有“代宗睿真皇后沈氏”传,我们据此可以了解沈珍珠的大概生平和李豫对她的挚爱,李适对她的纯孝。

二传都没有明确沈珍珠的名和生卒年,只说她是沈氏,“吴兴人,世为冠族,父易直,秘书监。”但我们据二传能够大体推算出她的生年。沈珍珠是开元末以良家女身份入选东宫,被太子李亨赐予长子、广平王李豫。唐开元年号起自公元713年,讫于公元741年,开元末当为741年。唐时选妃,对被采选女子的年龄要求是14~20岁,如果我们取个中间数,17岁,则沈珍珠当出生于开元十三年(725年),如此,她反而比李豫(726~779)——就是后来的唐代宗(763~779在位)大了1岁,似乎不太可能。因此,沈珍珠可能生于开元十五年(727年),入宫时15岁,正值豆蔻年华。李豫很宠爱这位才貌俱佳而又贤淑的妃子,第二年,即天宝元年(742年),他们就有了爱情的结晶——后来的唐德宗李适(742~805)。

《珍珠传奇》的叙述大体是正确的,“安史之乱”中,当叛军攻入长安的时候,唐玄宗李隆基慌乱之中确实只带走了太子、长孙和几个宠爱的嫔妃,而将大多数皇子皇孙和其他皇亲全部遗弃在了长安。《旧唐书》载:“禄山之乱,玄宗幸蜀,诸王、妃、主从幸不及者,多陷于贼,后被拘于东都掖庭。”与《珍珠传奇》的剧情所不同的是,沈珍珠并没有趁乱逃回吴兴老家,而是被贼扣留在洛阳。李亨在灵武称帝后,封李豫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负责平定叛乱。至德二年(757年),李豫率军收复洛阳时,他和珍珠有过短暂的重逢。

收复洛阳后,李豫被立为太子,随即挥师北伐,将珍珠留在了洛阳宫中,也没有明确她的名分。这成了李豫一生追悔莫及的错误,因为叛将史思明再度攻克洛阳后,珍珠便不知去向了。对此,《旧唐书》如此记载:“及代宗破贼,收东都,见之,留于宫中,方经略北征,未暇迎归长安。俄而史思明再陷河洛。及朝义败,复收东都,失后所在,莫测存亡。”《新唐书》也说:“天宝乱,贼囚后东都掖廷。王入洛,复留宫中。时方北讨,未及归长安,而河南为史思明所没,遂失后所在。”

沈珍珠的失踪,对于痴情的李豫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我们无法知道他当时的痛苦情状,但新、旧《唐书》都向我们描述了他对珍珠的苦苦寻觅。《旧唐书》说:“代宗遣使求访,十余年寂无所闻。”《新唐书》也说:“代宗立,以德宗为皇太子,诏访后在亡,不能得。”一位拥有后宫佳丽三千的皇帝,能够坚持寻找失踪的珍珠十余年,他对珍珠的爱情之诚之深,完全可以用“可歌可泣”来形容了。要知道,唐代宗在位就17年。可以说,无论是他位储东宫,还是登基称帝,始终没有放弃对珍珠的思念和寻访。

寻找珍珠的行动并没有因为李豫的逝世而结束。李豫和珍珠的儿子李适不仅继承了其父的皇位,也继承了其父未竟的寻找珍珠的大事,继续在全国范围内苦苦寻访生母,同时遥尊其母为“睿真皇太后”。对此,《旧唐书》记载说:“建中元年十一月,遥尊圣母沈氏为皇太后……仍以睦王述为奉迎皇太后使,工部尚书乔琳副之,候太后问至,升平公主宜备起居。于是分命使臣,周行天下。”

有趣的是,虽然最终没有能够找到珍珠,但在漫长的寻找过程中,曾寻到过很像珍珠的人,也曾有人图谋荣华富贵而冒充珍珠,但是,出于对母亲的思念和尊重,德宗都没有治她们的罪。《旧唐书》记载说:“明年二月,吉问至,群臣称贺,既而诈妄。自是诈称太后者数四,皆不之罪,终贞元之世无闻焉。”《新唐书》记载更为详尽:“故中官高力士女颇能言禁中事,与女官李真一尝从后游。李见高,疑问之,含糊不坚,而年状差似后。又后尝削脯哺帝,伤左指,高亦尝剖瓜伤指。是时宫中无识后者。于是迎还上阳宫,驰以闻。帝喜,群臣皆贺。力士子知非是,具言其情,诏贷之。帝谓左右:‘吾宁受百罔,冀一得真。’于是自谓太后者数矣,及索验左,皆辞穷,终帝世无闻焉。”

沈珍珠的失踪,最终成为一个千古之谜。

在寻找母亲的同时,德宗又对母亲族人大加封赠,吴兴沈氏因珍珠而倍受恩宠。《旧唐书》记载说:“德宗敦崇外族,赠太后父易直太师,易直子库部员外郎介福赠太傅,介福子德州刺史士衡赠太保,易直第二子秘书少监震赠太尉;时沈氏封赠拜爵者百余人。贞元七年,诏外曾祖隋陕令沈琳赠司徒,追封徐国公,与外祖赠太师易直等立五庙,以琳为始,缘祠庙所须,官给。后无近属,惟族子房为近,德宗用为金吾将军,主沈氏之祀。”

可能是爱屋及乌吧,当“茶圣”陆羽将出自吴兴顾渚山的紫笋茶推荐给朝廷时,正在四处寻找沈珍珠的唐代宗欣然接受了这款来自爱妃家乡的好茶,并于大历五年(770年)在顾渚山敕建贡焙院,令湖州刺史负责督造进贡,开启了紫笋茶长达876年的进贡历史。对此,会昌元年至三年(841~843)任湖州刺史的唐代诗人张文规在《湖州贡焙新茶》一诗中有生动的描绘:“凤辇寻春半醉回,仙娥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吴兴紫笋来。”贞元五年(789年),为祭祀所需,唐德宗进而设立了“急程茶”,限紫笋茶于清明前飞骑送达京城长安。诗人李郢《茶山贡焙歌》一诗有吟:“半夜驱夫谁复见,十日王程路四千。到时须及清明宴,吾君可谓纳谏君。”

元和元年(806年)十一月,唐宪宗李纯颁旨册谥珍珠“睿真太皇太后”,建衣冠冢于代宗陵,并奉神主附于代宗庙。

作为享誉千年的“吴兴才女”,沈珍珠一定是能文善诗,才华横溢的。传说她曾拜李白为师。遗憾的是,由于“安史之乱”和本人的失踪,我们无缘在《全唐诗》中欣赏她的诗作,也无缘在《全唐文》中阅读她的美文,更无缘得识她的风流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