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中医“缩影”理论

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局部与整体是辩证的统一。人体某一狭小局部区域内的生理病理变化,往往蕴涵着全身五脏六腑、气血阴阳的整体信息。也就是说,某一局部常具有全身“缩影”的特征。中医学对此的一系列论述,笔者称之为“缩影”理论。它在中医诊断学中的价值,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受到了《内经》作者的重视。“当明部分,万举万当,能别左右,是谓大道”(《灵枢·五色篇》)。然而,目前对此未见系统的专题论述,其科学性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认识。

面部信息与整体缩影

《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气血皆上于面而走空窍。”因此,审察面部神色形态的变化,用以了解整体的常变,是中医望诊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不仅是因为面部显露易于观察,更重要的是它具有全身的缩影。《灵枢·五色篇》云:“庭(额部)者,首面也;阙上(眉心之上)者,咽喉也;阙中(两眉之间)者,肺也;下极(两目之间)者,心也;直下(下极的鼻柱部)者,肝也;肝左者,胆也;下(鼻准之端)者,脾也;方上(鼻准两旁)者,胃也;中央(颧骨下部)者,大肠也;挟大肠者,肾也;当肾者,脐也;面王以上(鼻准之端的上方)者,小肠也;面王以下(人中部)者,膀胱子处也;颧者,肩也;颧后者,臂也;臂下者,手也;目内眦上者,膺乳也;挟绳而上(耳边直上部)者,背也;循牙车以下者,股也;中央(上下腭骨之间)者,膝也;膝以下者,胫也;当胫以下者,足也;巨分(口旁和颊前肉之空软处)者,股里也;巨屈(颊下曲骨部)者,膝膑也;此五脏六腑肢节之部也。”详细地描绘了全身五脏六腑、四肢关节在面部相应的缩影部位。因此,通过观察面部的神色变化,便可测知全身脏腑的病症。

然“望诊之法,有天道之殊,有人事之变”(《望诊遵经》),善于审察者,必有所得。例如,根据《灵枢·五色篇》关于“女子在于面王(人中),为膀胱子处之病,散为痛,抟为聚,方员左右,各如其色形”的论述。有经验的中医通过观察“人中”的形状、长短和色气,来判断子宫的位置、发育、病变,每多经内诊检查证实。有学者通过对小儿面部山根形态、色泽的长期观察认为,山根呈现横“一”字形的,绝大多数为食积、食滞、食少、呕吐、泄泻等消化系统疾病;山根呈现直“l”字形的,有三分之二为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上呼吸道感染等呼吸系统疾病。山根呈青色者,常见于惊风、慢脾惊风;山根色黄者,大部为消化及营养紊乱或维生素缺乏症,其病为湿、为热、为虚,提示脾胃受病,与“脾色主黄”之说是一致的。

舌部信息与整体缩影

《笔花医镜》云:“舌者心之窍,凡病俱现于舌,能辨其色,证自显然。舌尖主心,舌中主脾胃,舌边主肝胆,舌根主肾。”《中医舌诊》云:“根据舌上不同部位的变化,可知内脏的病变,其划分方法,大体分为舌尖、舌中、舌根、舌旁(左、右)五部分。舌尖部分反映上焦心、肺的病变;舌中部分反映中焦脾、胃的病变;舌根部分反映下焦肾的病变;舌旁反映肝、胆的病变。”可见舌体具有五脏六腑的缩影。而“观舌质可验其证之阴、阳、虚、实;审苔垢即知其邪之寒、热、浅、深”(《医门棒喝》)。故汪宏《望诊遵经》云:“舌者,心之外候也,是以望舌而可测其脏腑经络寒热虚实也。”其机制是因为“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肾足少阴之脉……循喉咙,挟舌本”; “脾足太阴之脉……上膈挟咽,连舌本,散舌下”;“厥阴者,肝脉也……而脉络于舌本也”(《灵枢·经脉篇》); “足太阳之筋……其支者,别入结于舌本”; “手少阳之筋……其支者,当曲颊入系舌本”(《灵枢·经筋篇》)。如此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与五脏相连。故杨云峰在《临证验舌法》中云:“查诸脏腑图,脾、肝、肺、肾无不系根于心。核诸经络,考手足阴阳,无脉不通于舌,则知经络脏腑之病,不独伤寒发热有苔可验。即凡内外杂证,也无一不呈其形著其色于舌。”由于人体内部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以及疾病的轻重、顺逆均可缩影显现于舌部,所以“据舌以分虚实,而虚实不爽焉;据舌以分阴阳,而阴阳不谬焉;据舌以分脏腑,配主方,而脏腑不差,主方不误焉”(《临证验舌法》)。难怪有人云:“舌体是一个外露的内脏。”福建省立医院肿瘤科通过对76例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舌诊观察,其中59例(占总数77.69%)在舌体左右两旁边缘呈现出境界分明,成条状或不规则形状的青紫色瘀斑,他们称之为“肝瘿线”,认为这是提示肝癌的信号,这与中医学“缩影”理论中“舌体两边主肝胆”的认识是吻合的。

眼部信息与整体缩影

《内经》认为,“目为肝之窍”,“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说明目与肝的生理功能密切相关。实际上,非仅如此,目不仅是肝之窍,而且与五脏六腑,精神气血皆有联系而具有整体的缩影。如《灵枢·大惑论》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精之窠为眼,骨之精为瞳子,筋之精为黑眼,血之精为络,其窠气之精为白眼,肌肉之精为约束。”后世的五轮学说即是由此发展而来,其认为上下眼睑归属于脾,脾主肌肉,名曰肉轮;两眦归属于心,心主血,名曰血轮;白睛归属于肺,肺主气,名曰气轮;黑睛归属于肝,肝主风,名曰风轮;瞳仁归属于肾,肾主水,故曰水轮。轮为标,脏为本,轮之有病,多与脏腑功能失调密切相关。当某脏某腑发生病变时,又每在相应轮位上出现变异。如眼睑属脾,脾与胃相表里,故眼睑疾患多与脾胃有关;白睛属肺,肺与大肠相表里,故白睛疾病多与肺或大肠有关,余此类推。基于这种轮脏的隶属关系,在临床审察眼部外显的证候,从而推断脏腑内蕴的病变,进行针对性治疗,确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例如,白睛红赤肿胀,流泪眵结,兼口渴欲饮,大便秘结,舌苔薄黄,脉浮数等症,可归纳为肺经风热壅盛,兼有胃肠积热所致。临床上急性结膜炎出现上述症状者,可用清肺泻热之法,用驱风散热饮治疗。又如黑睛星翳密聚或溃烂如凝脂,症见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脉弦数者,是为肝胆实火上攻所致。临床上角膜溃疡出现上述症状者,治以清肝泻火解毒,用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而可取效。眼睑下垂用补中益气汤治疗,也是以此作为理论依据的。

眼睛之所以具有五脏六腑的缩影,是与经络的联系分不开的。“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膈络小肠,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 “肝足厥阴之脉……连目系”;“小肠手太阳之脉……其支者,别颊上抵鼻,至目内眦”; “膀胱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三焦手少阳之脉……其支者……至目锐眦”; “胆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目与任脉的联系,《素问·骨空论》云:“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上颐循面入目。”故《素问·五脏生成篇》云:“诸脉者,皆属于目。”因而“视目之五色”便可以“知五脏而决死生”。

耳部信息与整体缩影

耳,决不是一个孤立的器官,它与人体整个生理病理活动息息相关。“人之五官百骸赅而存者,神居之耳”(《医门法律·望色论》)。“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灵枢·脉度篇》)。“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素问·金匮真言论》)。《素问·缪刺论》云:“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手少阳三焦经“系耳后直上,出耳上角”;足少阳胆经“从耳后入耳中,走出耳前”;足太阳膀胱经“从巅顶至耳上角”;手阳明大肠经“其别者,入耳,合于宗脉”。如此等等,故有“耳者,经脉之所聚也”“十二经通于耳”之说。

《望诊遵经·诊耳法提纲》对耳部信息与整体关系,论述得更为具体。“肾主骨,故耳起五色者,病在骨也。黄赤者,多热气;青白者,少热气;黑色者,多血少气;黄赤为风;青黑为痛;白为寒。”此不仅只对耳候骨与肾而言,故其文又云:“分属五行,亦应五脏也。气色之变,可以十法推之;生克之理,可以五行推之。若夫耳形之诊,当以厚而大者为形盛,薄而小者为形亏;肿起者,邪气实,消减者,正气虚;泽润则吉,枯槁则凶;合之于色,亦可辨其寒热虚实……下消则耳轮焦于,肠痈则耳轮甲错。”可见人体内部正气之盛衰,脏腑之寒热,疾病之凶吉,皆可因经络和气血之转输“缩影”反映于耳而为诊断之依据。

特别是耳部穴位的分布规律,其与全身的的缩影就体现得更为明显。一般地说,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集中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集中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集中在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它的缩影规律好似倒置的胎儿,头部在下,脚部在上。因此,在耳部相应穴位施行针刺,便可治疗全身的疾病。

有人通过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人体某个脏腑的病变,尤其是器质性病变时,多数患者在耳郭上的相应部位,出现结节、色素沉着,或毛细血管扩张等异常现象。有顾氏通过对185例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包括肝硬化、脂肪肝、肝大)和原发性肝癌患者,以及部分健康人的耳部肝穴、胰胆穴进行了分组观察。资料表明93.3%的肝癌患者,肝穴部位出现有圆形、椭圆形结节,大小不等,直径在0.1~1cm,并有色素沉着,多呈淡褐色至深棕色,范围0.1~0.3cm直径。认为这能为肝癌普查初筛时提供线索。这些观察结果,在一定程度上为验证“缩影”理论的正确性,提供了佐证。

“寸口”部信息与整体缩影

从“寸口”(又称气口)部切脉断病,是中医学独特的诊断方法。“寸口”这个微小区域之所以能够候测五脏六腑的病变,是因“寸口”脉象信息具有全身的缩影。根据《素问·脉要精微论》的论述,全身五脏六腑在此处缩影定位的原则是:左手寸关尺,外候心、肝、肾,内候膻中、膈、腹;右手寸关尺,外候肺、胃、肾,内候胸中、脾、腹。《难经·十八难》以膈、脐为界,将躯干划分为上、中、下三段,分候寸关尺三部。晋代王叔和则综合《内》《难》之说,对“寸口”脏腑定位规范为“肝心出左,脾肺出右,肾与命门,俱出尺部”。即“左手心肝肾,右手肺脾命”。“独取寸口”能测全身之病,其机制,从中医本身的认识来看,主要有三。

1.寸口是脉之大会:脉为心主,寸口属肺经,肺主气,心主血,气血偕行,则脏腑安和,若五脏不调,气血失常,势必波及心肺而反映于寸口。

2.寸口是胃气变见之处:手太阴肺经之脉,起于中焦,中焦者,脾胃也,脾胃水谷之气沿经上行,与肺中呼吸之气融合而为宗气,推动血液运行,表现于寸口。《素问·五脏别论》云:“五脏六腑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说明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人体胃气之强弱,可诊寸口而知,“脉无胃气亦死”即是指此而言。

3.寸口是原气通会之地:原气源于肾间,为人体生命活动之源泉,经三焦输布于十二经原穴而发挥效用,故诊寸口可察原气之有无。因而“独取寸口”可推断全身脏腑生理病理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