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心理防护指南
- 石家庄市第八医院 石家庄市精神卫生中心
- 1805字
- 2020-06-24 21:16:15
二、疑似患者的心态及应对
(一)易产生的心态
疑似患者是指可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但又不能确诊的患者。多为在2周内有疫区旅行史或居住史或与疫区患者有过接触的人。当得知自己成为疑似患者后,极易出现以下心态:
(1)感到不可能,否认,怎么可能会是我。
(2)感到焦虑不安,紧张万分,万一是我怎么办。
(3)反复搜索过往经历,反复思考。
(4)后悔,为什么会到那里去。
(5)恐惧、抱怨,为什么会是我,我怎么就这么倒霉。
(6)反复纠结犹豫,担心自己会不会被确诊,能不能治好。
(7)逃避、躲避,找更好的医院。
(8)觉得不公平,甚至有破罐破摔的心理。
(9)感到沮丧、孤独、被歧视。
(10)感到被抛弃,不被理解。
(二)自我应对
在面对重大灾难特别是突如其来的灾难时,绝大部分人都会表现出恐慌心理。这是人的本能反应,是正常的表现,就和吃饭、喝水一样正常,没有必要大惊小怪。身体会调动自身的生理和心理的资源去应对外界,但过度的恐慌势必造成不良的后果。面对这种情况,学习自我应对和自我调整对于稳定情绪、建立正确认知,是非常有帮助的。
(1)要照顾好自己,尽可能保持正常的生活规律及生活内容,按时休息、按时进餐。不能因为心态崩溃而导致健康状况“雪上加霜”,尽量做到“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2)理性看待恐慌情绪,允许自己有恐慌情绪、负性情绪,并接纳它。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负性情绪就会慢慢淡化。不排斥恐慌情绪,接纳自己有紧张害怕等情绪和目前的行为表现,有这些状况不是不坚强。想想那句话:“改变能改变的,接受改变不了的。”
(3)通过正确渠道了解真实可靠的信息与知识,因为恐惧是源于未知的。不能道听途说,不听小道消息,不传播负面信息,更没必要分分秒秒都关注相关信息。可以定时查看最新信息,但应理性对待所得信息,积极面对客观现实,坦然接受。
(4)从正确渠道了解防控知识,继续做好自我隔离。了解这次疫情轻症居多,治愈率高。从思想上减轻自己的负担。不怨天尤人,不极端泄愤。
(5)如果实在坚持不住,大哭一场宣泄宣泄不良情绪也是可以的。让负性情绪与眼泪一起流走。
(6)保持好心态,可以做最坏的打算,但要争取最好的结果。相信祖国,相信党,相信人民的力量,相信医护人员,坚定必胜的信心。
(三)心理干预
作为心理危机干预人员,我们结合被干预者的特点,进行心理干预工作。
(1)接受、理解疑似患者,建立良好关系。处于疑似状态时,人们内心从开始的否认、侥幸到愤怒、不公平,再到最后的麻木、孤独等。大部分人会有倾诉的愿望,希望被理解关注。在这个表达的过程当中,一部分人自己就找到了解决的方法,一部分人在这个过程中就已经解决了问题,一部分人只是情绪得到了暂时的缓解。因此我们要以倾听为主,认真倾听他们的叙述和心理感受。了解他们的既往、想法、打算。我们应以理解、支持、关心的态度去对待他们。要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
(2)健康宣教。可以给他们宣教一些有关的专业知识,对于他们已经获得并引起恐慌的错误知识给予矫正。还要宣教一些心理知识,比如,告诉他们一个人在情绪好的时候,身体会释放一种物质,这种物质暂称为“好物质”,因为这种物质对身体有利无害;而焦虑紧张、恐惧担忧等情绪不好时身体也会释放一种物质,但是这种物质为“坏物质”,因为它对身体有害无利,而且还会使原有疾病加重。所以无论是否得病,保持平常心,保持良好心态都是极其重要的。
(3)给予支持,帮助树立、增强自信心。经过倾听,建立关系,充分了解对方情况之后,在与他们进行交流时,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让他们感到不孤独,还是有人理解支持自己的。在支持的过程中,我们要捕捉他们的优点并将其优点放大,强化他们“生”的欲望,逐渐使其树立起自信心,增强其自信心。在对他们进行支持时,应注意支持必须要有科学依据,语气坚定,充满信心,要充分发挥语言的情感交流及感染作用,使对方感到有一种强大的心理支持力。
(4)正确引导,帮助疑似患者心理成长,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在干预过程中,最好采取开放、启发的方式,尝试让他们自己分析思考其目前状况,并对接下来的各种可能性尝试各种解决方法,最好是由他们自己决定确诊或排除后自己要用哪种方法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并在整个过程中给予适当的、试探性的正确引导。指导他们转移注意力,带着害怕、担心、期待的感觉,做当下最应该做的事情。“顺其自然,自然而然,活在当下,为所当为。”坚定必胜的信心,理性面对当前局面。
(郑鸿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