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文轩眼科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

韦文轩常用眼科外用药

中医眼科外用药的历史源远流长,历代医家对其都十分重视,它是治疗眼科疾病不可缺少的重要方法之一。诚如《审视瑶函》所说:“内病既成,外症又见,必须内外并治,故宜点服俱行。”又说“至于外症有翳,单服药而不点,如病初起,浮嫩不定之翳,服药亦或可退,若翳已结成,服药虽不发不长,但恐不点,翳必难除,必须内外兼治,两尽其妙,庶病可愈矣。”说明在外症已见的情况下,一定要结合外用药的治疗,才能获得更好的疗效。

先师韦文轩,在业医五十余载中,效法先贤,秉承家学,充分认识到外用药在治疗眼疾中的重要作用,十分重视对外用药的研究,造诣颇深。他积前人之经验与自己的长期临床实践,研制了多种外用眼药。他对外用药的应用和炮制,有独到之处。鉴于目前中医在治疗眼科疾病中,多偏于内服药而忽视了外用药。为引起同道重视和应用,今就先生几种常用外用眼药的制作和应用简介如下:

1.消炎还光眼药 组成:

制甘石30g,冰片6g,麝香1g,珍珠6g。

制法:

制甘石用童便浸三天,再用清水漂净,晒干研细末。珍珠用人乳浸一天,用豆腐一块,将珍珠放入豆腐内,一颗珍珠放入一个洞,以文火煮两个小时后取出珍珠晒干研细末(以下列举珍珠制法同)。冰片、麝香分别研末,在研冰片时,加入野地力粉少许。地力具有清热退翳明目作用,与冰片共研,使冰片不易结块,易成细末。

以上各药研至无声,手捻如面为度,然后和匀,瓷瓶收贮备用。

功用:

清热消肿、退赤还光。

主治:

针眼、急慢性结膜炎。

用法:

点眼,每日三次,每次似粟米粒大,点后闭眼数分钟。

2.琼液膏 组成:

熊胆4g,川连9g,牛黄3g,龙脑3g,夜明砂6g,蕤仁霜9g,制甘石9g,蜂蜜90g。

制法:

以上各药分别研细末,至无声手捻如面为度。熬蜂蜜待溶化过滤,然后加入上药粉末,捣匀成膏。熊胆越陈越好。破熊胆时间最好在伏天与寒冬冰冷季节,蕤仁应去壳、去衣、去油。

功用:

清热解毒、镇痛止痒。

主治:

溃疡性睑缘炎。

用法:

先用茶水洗净患处,再涂琼液膏。一日三次。

3.珠黄散 组成:

珍珠9g,犀黄2.5g,麝香0.5g,制月石9g,野地力粉30g,冰片4.5g。

制法:

制月石先磨成粉,文火炒至微松,手一捻即成粉末即可。然后装入瓷罐,封好,埋入地里七天以去火气。地力粉即地力挤汁取淀粉,以野地力为佳(野地力清热、退赤、祛翳障较家种地力为优)。以上各药分别研极细末至无声,手捻如面和匀,瓷瓶收贮备用。

功用:

清热止痛、退翳明目。

主治:

角膜炎、角膜溃疡。小儿眼疾最为相宜。

用法:

点眼,一日三次,每次似粟米粒大小,点后闭眼数分钟。

4.九制止泪散 组成:

制甘石9g,海螵蛸3g,地力粉15g,青鱼胆4个,蕤仁霜9g,制月石3g,梅片7.5g,珍珠3g,麝香0.45g。

制法:

海螵蛸用童便浸七天,清水漂净,晒干去皮壳研粉。青鱼胆取出后晾干,不可见火,见火则失效。鱼胆越陈越好,时间久者点眼不痛。以上各药细研和贮备同上。

功用:

通窍止泪、清热明目。

主治:

沙眼、慢性结膜炎、泪腺分泌过多等之流泪或迎风流泪等症。

用法:

点眼,方法同上。

5.退翳散 组成:

犀黄6g,野地力粉15g,熊胆7.5g,珍珠6g,梅片15g,制甘石15g,玛瑙15g,麝香0.9g,人中白54g,白丁香4.5g,石蟹15g。

制法:

玛瑙、石蟹均用醋煅七次,清水漂净,晒干研极细末。人中白用水漂或清水浸数日,火煅,煅火时要烧透心,研碎水漂,经三次漂后晒干研细末。白丁香用水漂净,取浮去沉,再用甘草水浸24小时晒干研碎水漂,浮的留用,沉的无效。丁香要用雄的(雌雄之别是竖的为雄丁香,横倒的为雌子)。以上各药细研贮备同上。

功用:

退翳明目

主治:

日久之角膜云翳、斑翳。

用法:

点眼,方法同上。

6.卷翳八宝眼药 组成:

珍珠粉9g,犀黄1.5g,玛瑙15g,珊瑚15g,大梅片9g,麝香3g,制石燕15g,制石蟹15g,熊胆9g,制甘石15g。

制法:

珊瑚、石燕、玛瑙、石蟹,均以醋煅七次,水漂晒干研细末,余药分别研末至无声手捻如面为度,和匀收贮备用。

功用:

退翳明目。

主法:

早期之角膜云翳、斑翳。

用法:

点眼,方法同上。

7.(xiu)鼻碧雾散 组成:

谷精草9g,参三七9g,鹅不食草7.5g,蝉衣6g,煅龙衣6g,山甲片6g,人指甲9g。

制法:

上药分别研粉至无声为度,和匀收贮备用。

主治: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玻璃体积血、前房积血。

用法:

鼻,右眼疾患将药入左侧鼻孔,左眼疾患药入右鼻孔内。

按:韦老在眼科临床上常用的外用药有散剂、洗剂、熏剂、膏剂、鼻剂等。其中以散剂最为突出,深受病家欢迎。先师配制眼药的特点:①选药严格,多采用道地药材,认为道地药材药纯质高,功效显著。②炮制精心,操作严谨,每料药制成后每每自己先试,了解该药点眼后无异物刺激感,而后才给病人使用。粉剂眼药按药典要求过200目筛即可,事实上过200目筛的粉剂眼药点入眼中不少病人仍有机械性刺激而接受不了。先师靠人工、研钵制出的粉剂眼药远比过200目筛的还细,用于病人无任何刺激,这是他长期精研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的结晶。

鼻散治疗眼疾古书也早有记载。鼻法一般可分粉剂、烟剂、蒸吸三种,多数用粉剂,临床上多用于上焦病,用药后使患者打嚏达到通窍,使腠理松而解肌,并具有理气宽胸的作用,这就是病在上从上而出。然先师配制鼻碧雾散,是治疗出血性眼疾。眼出血患者喷嚏多则容易引起出血,为之所忌,而碧雾散气味芳香,有通窍之功而无打嚏之弊,且具有活血散瘀,促进积血早日吸收之功能。临床上内服药同碧雾散同用,比单用内服药疗效好,可缩短病程。

以上制药过程中,麝香系芳香窜散之品,药性易失,故在研制时宜最后加工,待研细后即与他药和匀贮藏备用,以免挥发失效。

中医眼科的外用药,对解除眼病患者的疾苦与内治法一样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局部用药,直达病所,是治疗眼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鉴于种种原因,目前对中医眼科外用药的使用研究很少,必须引起重视。

转载于《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86年,5期,王忠丽整理

韦文轩治疗凝脂翳的经验

韦文轩先生从事中医眼科临床五十余年,积有丰富的经验。今将先生治疗凝脂翳的经验简介于下。

凝脂翳为疾最急,《审视瑶函》说:“起在风轮上……所变不一为祸则同……能大而色黄,善变而速长者,即此症也”,“甚则为窟为漏,为蟹睛……外为枯凸,或气极有声,爆出稠水而破者。”本病在发展过程中可出现前房积脓,古代称之为“黄液上冲”。本病与现代医学的匍行性角膜溃疡相同。

韦老认为凝脂翳大多是由肝胆火灼、风热壅盛、风热相搏上攻于黑睛。也可因黑睛上皮擦伤,风热毒邪乘虚而入,花翳白陷等演变而来。

1.辨证论治 (1)风热偏盛:

眼痛头疼,怕光流泪,视力下降,抱轮红赤,黑睛混浊且呈凹陷,舌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治宜祛风清热,用驱风散热饮子(《审视瑶函》方):羌活、防风、当归尾、苏薄荷、赤芍药、川芍、山栀、连翘、大黄、牛蒡子、生甘草。风胜者倍羌活、防风;大便不秘者可去大黄。

(2)肝脾实热:

眼痛头疼较重,怕光流泪,视力显著障碍,口苦咽干,白睛混赤,黑睛混浊,上有薄脂,舌红苔黄,脉弦数者,治宜泻肝清热明目,用柴胡黄芩汤(韦氏经验方)治之:软柴胡、黄芩、赤芍药、焦山栀、夏枯草、鲜生地、苏薄荷、生锦纹、枳壳、胆草、白菊花、生甘草,大便通畅者去生锦纹、牛蒡子。

(3)脏腑热毒壅盛:

头、眼疼痛,羞明流泪,眼睑红肿,白睛混赤浮肿,黑睛大片混浊,凝脂较厚,黄液上冲,口干而渴,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治宜泻火解毒,通降明目,用睛珠灌脓方(韦氏经验方)主治:生石膏、生大黄、枳壳、银花、焦山栀、瓜蒌仁、黄芩、夏枯草、天花粉、元明粉、淡竹叶。

(4)气虚邪留:

眼病日久,黑睛中央混浊,凹陷难愈,舌淡脉细弱,治宜扶正祛邪,退翳明目,用羌活退翳散主治(《审视瑶函》方):羌活、五味子、黄连、当归、升麻、胆草、黄柏、炙甘草、黄芩、赤芍药、柴胡、黄芪、防风、煅石膏。

(5)阴虚火旺:

眼病日久,黑睛凹陷难收,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宜养阴清热、平肝明目。用生地赤芍蒙花汤(韦氏经验方)主治:生地、赤芍药、蒙花、白芷、石决明、木贼草、赤石脂、焦冬术、蝉衣、生甘草、元参、麦冬。

2.病例简介 例一:

李某,男,62岁。1963年1月8日初诊:左眼红痛一周,近日来加剧,头痛较甚。视力:右1.0,左0.1。左眼抱轮红赤明显,黑睛外侧有溃疡,约3mm×5mm大小,前房较浅,瞳仁较小,对光反应迟钝,此为风热偏盛,宜祛风清热明目:防风6g,木瓜6g,荆芥6g,川芎6g,薄荷6g,赤芍9g,焦山栀9g,连翘9g,牛蒡子9g,生甘草3g,加梧桐叶1张。14剂。左眼局部用清热解毒之珠黄散点眼,每日3次。

1963年1月29日复诊:头、眼疼痛减轻,视力:左0.5,黑睛溃疡明显缩小,抱轮红赤,仍以原法化裁方药:防风6g,木瓜6g,川芎6g,赤芍6g,蒙花12g,蝉衣6g,木贼9g,石决明(先煎)30g,赤石脂12g,焦冬术9g,生甘草3g,加梧桐叶一张。21剂。左眼珠黄散(见前述)点眼,每日3次。

本例共服中药35剂后,视力:右1.2,左0.9,左眼抱轮红赤消失,黑睛混浊,有新生血管伸入。给予卷翳八宝眼药(见前述)点左眼,一日三次,以退翳明目。

例二:

严某,男,30岁。1962年12月23日初诊,左眼发红肿痛已五天。曾因铁屑入目而发,异物取出后用氯霉素点眼,而眼疼仍加重,视力障碍。右1.5,左手动/20厘米。右眼上睑红肿,白睛混赤显著,黑睛中央大片混浊,大小约7毫米×8毫米,中央凹陷,荧光素染色阳性,黑睛下方透明区可见黄色脓液,黄仁、瞳神、睛珠均无法看清。为脏腑热毒壅盛,宜泻火解毒明目:生大黄18g,生枳壳9g,元明粉12g,夏枯草9g,瓜蒌仁12g,生石膏30g,淡黄芩6g,淡竹叶12g,土茯苓18g,赤芍9g,14剂。左眼点珠黄散眼药粉,每日3次,1%阿托品散瞳,每日2次。

1963年1月6日复诊:黑睛溃疡范围明显缩小,荧光素染色阳性,前房积脓吸收,治以平肝清热、退翳明目:柴胡3g,黄芩1.6g,赤芍6g,焦山栀6g,夏枯草9g,鲜生地18g,苏薄荷6g,牛蒡子9g,枳壳3g,胆草3g,蝉衣6g,天花粉9g,7剂。左眼珠黄散点眼,每日3次,1%阿托品点眼,每日2次。

1963年1月12日复诊:黑睛荧光素染色阴性,治以养阴清热、退翳明目:生地12g,玄参6g,麦冬9g,石决明(先煎)30g,木贼草9g,赤芍药6g,赤石脂12g,密蒙花12g,焦术12g,蝉衣6g,白芷4.5g,炙甘草4.5g,7剂。右眼卷翳八宝眼药点眼,每日3次,1%阿托品点眼,每日1次。

本例共服中药28剂,左眼视力增进为0.1,黑睛遗有瘢痕,但不很厚,瞳仁散大,5点处可见黄仁细小前粘连,继以卷翳八宝眼药点眼,一日三次。

3.小结

韦文轩老中医治疗凝脂翳,先了解发病时间的长短,同时又要看前房有否积脓。如发病时间较短,眼痛头胀明显,前房未积脓,多为风热偏胜,以祛风清热为主。黑睛疾病的发生与风邪有密切的关系,而风邪又往往与他邪兼夹,“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速变”。因此要控制疾病的发展首先要祛风。如果失去了这个治疗阶段,疾病就要发生变化,以致表邪入里化热。如前房未积脓,刺激症状加重,白睛混赤等,投以清肝胆实热之柴胡黄芩汤每获良效。如前房积脓,韦老认为是脏腑热毒所致,这时虽有其他许多症状同时存在,而前房积脓为主要矛盾,急泻脏腑热毒。在前房积脓消失,改用稍缓之柴胡黄芩汤继清热邪。而韦老根据黑睛属五轮中的风轮,内应的脏腑为肝胆,认为黑睛疾病的发生与素体肝胆火炽有关,在治疗中投以平肝清热之剂。在病变好转,角膜疮口清洁难愈,就按病人的不同体质进行调治。黑睛疾病与热邪有密切的关系,热极伤阴,久病则更易伤阴,临床上碰到久病不愈的病例,就要采用养阴清热、退翳明目的方法。

(王忠丽 整理)

韦文轩诊疗眼病经验举例

1.擅长金针拨白内障术

金针拨白内障术,古著已有记载,具体应用却是鲜见。韦家以其术见长,传至韦文轩这代,技术更臻完善,他以娴熟的手法使许多老年性白内障致盲患者重见光明。进入中医研究所工作后,承担了卫生厅针拨术的课题,为开展和改进针拨术作出贡献。

2.精于眼科外用药的炮制与配制

先生在制药方面具有独特的经验,他继承和发扬了眼科外用药的配制方法,在炮制工艺与质量上均属上乘,在临床上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其配制的外用药有治睑弦赤烂的“琼玉膏”;治天行赤眼的“消炎还光眼药”;治花翳白陷、凝脂翳的“珠黄散”;治冰瑕翳、云翳的“推方八宝眼药”,“捲翳八宝眼药”;治园翳内障的“龙凤八宝眼药”,治流泪症的“九制止泪散”;治血灌瞳仁的“鼻碧雾散”等等。先生精工研制的外用药,病家用之感觉良好,深受欢迎。先生配制的外用药品种全,应用的病种多,在全国同行中也是屈指可数。

3.重视眼与肝的关系

眼之能视,有赖五脏六腑之精气,但在对眼病的诊治中,先生偏重于眼和肝的关系。因“肝开窍于目”,“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足厥阴肝脉上连目系”,“肝藏血而能视”,“目者,肝之外候”等等。所以先生认为肝与目的关系至关重要,肝和则目安,肝不和则目疾横生。在临床上可见较多之眼疾因肝脏功能失调所致,如肝火旺常可致凝脂翳,瞳仁紧小等;肝血虚,肝阳亏则可见园翳内障、视瞻昏渺、青盲等;肝气郁结则可发生青风内障、绿风内障、暴盲等。而在治肝各法中临床上最常用的是“疏、清、泻、养”四法,其代表方有:“丹栀逍遥散”“柴胡黄芩汤”“龙胆泻肝汤”“生热地黄汤”等。许多目疾因此而平息。

4.擅长诊治疑难眼病

先生认为疑难病多为虚实相见,在治疗中根据病情或以攻辅补,或以补佐攻,或攻补兼施,内外兼治。所用方药,凡有效者不轻易更方,待病情基本稳定,再逐渐更方。而几种病情交杂出现时,要先抓住主要矛盾,解决一症,更改一法,灵活应变,又绝不可固执一方。兹介绍两例典型的疑难病例。

例一:

钱某,女,24岁。1956年9月6日初诊,一年来两眼视力逐渐减退,近两个月来增剧,行动困难,曾在其他医院治疗,不愿手术,要求中药治疗。检查视力:右眼光感消失,左眼前手动,双眼外部无异常,两侧瞳仁等大,对光反应存在。眼底所见视乳头苍白,边缘清,血管较细,黄斑中心凹反射不明显,视野无法查。体检一般正常。血、大小便常规检正常,血康华反应阳性,脑脊液检查阳性,X线摄片蝶鞍部有肿瘤,面容迟钝,情志抑郁不安,苔薄、舌边尖红,脉弦细。诊为双侧原发性视神经萎缩。辨证:肝郁气滞,肾精亏损、积滞为瘤。治法:疏肝解郁、培元补肾、消瘤明目。方药:丹栀逍遥散加减:当归、白术、茯苓各9g,冬术、丹皮、山栀、生草各6g,柴胡、薄荷各3g;加服珍珠还睛补肾丸,每晨空腹服9g,淡盐开水送服。经上药治疗1个月后视力开始好转,以后患者每日复诊一次,均以原方治疗。右眼由无光感至手动,左眼由手动至0.5。1957年2月左眼视力0.7,视野呈向心缩小5°以内,眼底无改变。同年8月左眼视力增至1.0,耶格氏1,视野上方扩大至50°,下方20°,内外侧均为30°,右眼视力同前。观察半年后,视力、视野、眼底均同前,X线摄片比较显示颅内压增高的间接征象更趋恢复,但蝶鞍部破坏及扩大未见变化。

例二:

孙某,男,10个月,1959年12月11日初诊。母述,患儿出身后左眼瞳孔有黄白色反光,近日发现左眼较右眼大,红痛流泪,不愿手术,要求中药治疗。检查:左眼结膜轻度充血,睫状充血,角膜较大,呈弥漫性混浊,前房深,瞳孔中度扩大,瞳孔区呈黄红色,眼压90mmHg以上,眼底不能窥。诊断:左眼视网膜母细胞瘤(青光眼期)。辨证:肝胆火炽,上攻于目,治法:清肝火,止目痛。方药:柴胡黄芩汤加减。柴胡、枳壳、赤芍、薄荷各3g,夏枯草、木贼、山栀各6g,黄芩4.5g,雪里青、生锦纹各9g,鲜生地、蒲公英各12g,3剂。二诊:肝胆之火已平,眼痛减,眼检同前,拟养血活血,清热消瘤,以羌活退翳汤加减:熟地、寒水石各12g,丹皮、柴胡、丹参、川芎、黄柏、黄芩、防己各3g,当归、羌活、知母各6g,5剂。三诊:左眼球变小,前房几乎消失,宜健脾养血,清热消瘤,救睛汤治之,苍术、当归、木贼、白菊各3g,绿茶叶1.5g,5剂。眼球继续变小,拟养阳、清热、消瘤,泻脑汤加减:木通、玄明粉、炒黄芩各3g,茯苓9g,制大黄、玄参、茺蔚子、怀牛膝、川贝各6g,桔梗、郁金各4.5g,7剂。半年后随访检查,左眼球已呈萎缩状态,未见瘢痕和溃口,至此外观征象平息,停药观察。

5.内服外治结合应用

韦老对眼病的诊治根据《审视瑶函》“内病既成,外证又见,必须内外兼治,故宜点服俱行……两尽其妙,庶病可愈矣”的观点,所以在临床中常内服与外治相结合。先生认为病之初发和病情进展时,总因阴阳失调,这时应服汤剂,利用汤剂吸收快、作用速、加减灵活的特点,尽快调节机体,促使阴阳平衡。待病情得以好转与稳定,可改服丸药图治,以进一步巩固和提高疗效。如有外证,同时给予外治,标本同治,相辅相成。服药虽能使病情得以控制或好转,但在外证已见的情况下,单纯内治效果欠佳,内外兼治则可提高疗效,这是先生治疗眼疾的用药特点。如在临床上遇上玻璃体积血的患者一边内服汤药,一边外用活血化瘀、通窍明目的“鼻碧雾散”,既提高疗效,又缩短病程。先生对此非常重视,诚如《审视瑶函》所说:“治内失外是为愚,治外失内是为凝,内外兼治是良医。”

在临床中,先生将前贤和家传与自己多年的临床经验相结合,灵活化裁,创造出一些内服、外治的经验方,这些方药在治疗中都有较好的疗效,如治疗前房积脓的“睛珠灌脓方”就被选入中医院校中医眼科学教材之中。

转载于《中医教育》1996年2期

韦文轩内外兼治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经验介绍

韦文轩先生对老年性白内障的治疗,既擅长金针拨障术,对药物治疗白内障也积有可贵的经验。对暂不适宜手术的常以内服与点眼药结合应用,每获良效。

今将先师对老年性白内障的诊治作一介绍。

一、内调阴阳、外退翳障

老年性白内障,其因不一,大多因年老体弱,脾气虚弱,或肝肾亏损,或夹肝热,或为情志抑郁等所致。因此在治疗中必须辨证审因而后确立治法。

本病多为双眼病,可先从一眼为患而后相牵俱损。在病之初发与病情进展时,应先服用汤剂,因汤剂有吸收快、作用速,且加减灵活的特点,尽快地调节机体,促使阴阳平衡。待病情稳定与好转,改服丸剂图治,以巩固疗效。在内治的同时给以外点眼药。服药虽能使病情得以控制或好转,但在外证已见晶珠混浊的情况下,不点眼药,翳障难退。内外兼治的疗效要比单纯内治或单纯外点眼药来得显著,这是先师治疗白内障的特点。

白内障虽由多种因素所致,但其内治法,是先师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归结为健脾益气和补肝益肾为主的两大治法,兼以清热、解郁、养血、生津明目。具体运用如下:

1.健脾益气、开障明目法

内障初起,不痛不痒,视物微昏,眼前多见黑花,睹一为二,晶珠混浊,面色无华,纳少懒言,舌淡脉虚,为脾虚气弱,运化失职,以致气血生化不足,精气不能上荣于目,而障成目昏。治宜健脾益气、开障明目,用《原机启微》冲和养胃汤加减:柴胡、潞党参、当归、五味子、白芍药、白茯苓、羌活、炙草、防风、黄芪、白术、升麻、葛根、干生姜、黄芩、黄连。在临床上遇到以上这类病人,先生首选此方。本方正如倪维得所云:“逆攻、从顺、反异、正宜俱备。”在配伍上严谨得当,是治脾虚气弱兼肝木不平夹有心火的良方。

如因脾阳不振引起的耳鸣、耳聋,则以《东垣十书》的益气聪明汤加减:黄芪、党参、甘草、升麻、葛根、蔓荆子、白芍药、黄柏。

外点韦氏自制验方“珍珠八宝眼药”:珍珠6g,玛瑙6g,琥珀3g,麝香2g,熊胆3g,珊瑚3g,大梅片6g,地力粉6g,研至极细粉末,以无声为度。点眼,一日三次。量以粟米粒大,点眼后闭眼数分钟。

待症情消除或减轻后,改服丸剂缓治。用“珍珠还睛丸”(韦氏经验方):珍珠粉30g,白茯苓250g,潞党参150g,淮山药250g,白术150g,甘草90g,当归250g,白蒺藜150g,茺蔚子250g,枸杞子250g,元精石500g,木香90g,牛膝150g,鳌甲250g,夏枯草150g,防风150g,白蜜500g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6g,一日三次。同时继用“珍珠八宝眼药”点眼。

2.补益肝肾、消障明目法

视物昏蒙,如行雾中,并见黑花,或视一成二,视力渐降,晶珠混浊,精神疲惫,头昏耳鸣,腰膝酸痛,苔薄脉细。为年老体弱,肝肾不足,精血亏损,目失所养,晶珠失荣所致。治以补肝益肾、消障明目,用《审视瑶函》三仁五子丸加减:柏子仁、薏仁、酸枣仁、车前子、苁蓉、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当归、熟地、沉香。

在临床上,可见肾阴虚累及肾阳虚,肾阳虚也会伤及肾阴亏损,成为阴损及阳,阳伤及阴的阴阳两虚症状,先师遇此类病证,首推三仁五子汤以阴阳兼顾为治。

如若阴虚火旺,出现目涩、咽干、舌红、脉细带数,则应滋阴降火。用《原机启微》的滋阴地黄丸加减:归身、黄芩、熟地、枳壳、天门冬、柴胡、五味子、甘草、生地黄、黄连、地骨皮、党参。

如血虚不能养睛,而出现睛珠作痛,羞明,则应重用养血之品或酌加阿胶、何首乌、桑椹子等养血明目。

如津液不足,目失滋养,症见泪少,目睛干涩,口干咽燥,则应重用养阴之品,用鲜石斛、北沙参、枸杞子,以养阴生津明目。

如肝郁气滞,症见胁痛胸闷,口苦咽干,宜加柴胡、薄荷、陈皮,以疏肝、理气、解郁。

外点“珍珠八宝眼药”,一日三次。

症情减轻或消除后改服“三奇蕤仁丸”缓治(韦氏经验方):蕤仁霜1370g,元精石750g,车前子650g,净蝉衣650g,天冬去心650g,川黄连1370g,归身650g,熟地650g,石决明2000g,夜明砂650g,青木香200g,木贼草1500g,射干370g,杞子650g,覆盆子650g,潼蒺藜650g,猪肝7500g(用竹刀破除筋膜,切片,用新瓦焙干,忌铁器),白蜜2500g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服6g,一日三次。

服丸剂时仍继用“珍珠八宝眼药”点眼,一日三次。

二、玉翳青白,金针拨之

老年性白内障,发展到不辨人物,唯睹三光,瞳仁端正,阳看则小,阴看则大,玉翳青白的阶段,即老年性白内障近成熟期或成熟期,此时已不是药物所能及。先师则以金针拨障之手术疗法来解决问题,使患者恢复视力,重见光明,每获病家的称颂与好评。

三、结语 1.脾胃肝肾相互关联,治宜兼顾

老年性白内障病因复杂,在其复杂的病因中,先师分析归纳为脾胃虚弱、肝肾亏损两大类型。年老体弱者,脾胃虚弱,后天生化之源受阻,不能源源供养先天之精气,可致肾气亏损。同样,肾阳不足也可以影响脾的运化,它们在疾病的发展和治疗中有密切的关联。

白内障属水轮病变,水轮为瞳仁,瞳仁内应于肾,而肾与肝又不可分割,“肝肾同源”,“精血同源”,肝藏血,肾藏精,肝血有赖于肾精的滋养,肾精靠肝血所生化的精血的供养,肝肾精血互为资生,盛则同盛,衰则同衰,它们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在治疗中,先师首先抓住主要的病因,根据脾胃肝肾之相互关系,确立健脾益气,补益肝肾的治法,然后兼顾其他,以达到治本之目的。

2.遵古不泥古,制定验方

韦文轩先生在治法确立后,在临床上经常选用先贤的古方,但又不拘泥古方,根据病情的需要和临床经验,反复在临床中实践,不断改进,不断提高,最后确定为自己的验方。上面介绍的两种丸剂与点剂,均是先生长期临床经验之结晶。

3.内外兼治,提高疗效

白内障的发生与脏腑功能的盛衰有关,通过内治来调理脏腑的功能。老年性白内障,在其外证已见的情况下,应外点、服药,内外结合,表里兼顾,以提高疗效。

(王忠丽 整理)

韦文轩治疗脑炎后视神经炎及视神经萎缩的经验

现把韦文轩老师治疗脑炎后球后视神经炎及视神经萎缩的有关医案整理介绍如下。

球后视神经炎或视神经萎缩是脑炎(包括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和乙型脑炎)的常见眼部并发病,临床上以儿童为多见。原因是由于脑部炎症下行蔓延,经过视神经鞘而波及视神经。起初为视神经炎,而后导致视神经萎缩。一般由于脑炎所致的此类病变,临床表现多属急性。

1.医案资料选摘 案一:

陈某,女性,3岁,病历号:541850。

患者于1964年7月13日突然烦躁不安,翌晨即发热至38℃,下午升高至39℃。此后每日体温均为上午较低,下午升高,持续10天。至7月19日突然发生四肢痉挛性抽搐,眼球强直性上转,头后仰,项强直,持续1小时,嗣后约每隔1小时左右即发作一次,至第3天发作清醒后唯不能言语。某医院诊断为乙型脑炎,经治疗数天后上述症状基本消失。而至8月3日发现两眼右斜,瞳孔散大(5.5毫米),对光反应极迟钝。眼底检查:发现视盘色泽较苍白,边界清楚,视网膜静脉有轻度淤血现象,余无特殊可见。诊断为脑炎引起的球后视神经炎。经用维生素B1等及针灸治疗,无甚进步。于1964年8月12日采用中药治疗。当时患儿除上述眼部症状外,无视物能力,舌红无苔,脉数无力,食欲不佳。方用柴胡参术汤加减:全当归9g,酒白芍6g,白茯苓9g,焦白术6g,熟地9g,党参9g,丹皮6g,焦山栀6g,柴胡3g,甘草3g,红枣8枚,水煎服,每日1剂(服药期间不用西药)。服10剂后,患儿瞳孔逐渐收缩(4.5毫米),对光反应也随着增强。原方继服5剂,即能在2米距离注视细小目标(如玻璃棒等)。当时检查双眼底瞳孔,已基本恢复正常,视神经乳头恢复为红色。

案二:

卢某,女性,4岁,病历号:151170。

患儿于1964年5月3日发热,抽搐而昏迷,即在某医院治疗,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经治疗后,体温下降,抽搐停止,神志清醒,而在同月6日发现双眼失明。经眼科会诊,诊断为急性球后视神经炎。曾用维生素B1及B12等治疗,而无明显效果。于1964年5月21日来本所门诊部治疗。检查患儿双眼瞳孔散大(5毫米),大小两眼相称,对光反应迟钝,对电光无注视表情,眼球转动不灵活,面色无华,舌红少津,脉象细弱(眼底检查与案一同)。方用逍遥散与柴胡参术汤参合应用:全当归9g,党参6g,白术9g,白茯苓6g,柴胡2.4g,川芎1.8g,白芍6g,熟地9g,牡丹皮9g,生甘草3g,水煎服,每日1剂(服中药期间同时用维生素B1及B12治疗)。服至15剂后,瞳孔略见缩小,对光反应亦见增强,并有注视物体的表情。服至30剂,眼部症状显著好转,特别表现在双眼能灵活地注视眼前的较大物体(如手电筒等)。原方共服40剂,双眼瞳孔大小恢复正常,对光反应亦正常,并能在3米远处看到地上的细小物体(如黄豆等),且能前往拣起,视神经乳头亦转为正常色泽。

案三:

金某,女性,4岁,病历号:462410。

患儿于1963年10月中旬突然发热,并有嗜睡、呕吐等症,随后转入半昏迷,即至某医院诊治,诊断为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并发脑积水及蛛网膜粘连。经施行颅脑手术等治疗后,至11月中旬病情逐渐好转,神志恢复清醒,而发现双眼失明。当时光觉尚存在,瞳孔轻度散大,对光反应迟钝,眼底检查:除视盘色泽苍白外,余无异常可见。诊断为双眼视神经萎缩(早期性)。经用维生素B12等治疗半月余,效果不甚显著,于同年12月14日采用中药治疗。当时患儿除上述眼部症状外,面色苍白,两眼转动不灵活,舌红少津,脉象细弱。方用逍遥散加减(药品与案三相同,亦不用西药),每日1剂。服药15剂后,瞳孔大小逐渐正常(波动在4毫米左右),并能在1米远外注视明显的物体,两眼转动亦日趋灵活。原方共服30剂,即能看到并前往拣起在2米远地上的细小物体(如玻璃弹子等),瞳孔缩小至4毫米以内,对光反应正常,视神经乳头转为正常之色泽。

2.讨论与体会

由脑炎所引起的球后视神经炎或视神经萎缩,大都属于急性。由于视力丧失很快,在祖国医学中都属于“暴盲”的范围。《审视瑶函》中论述暴盲症时说:“此症谓目平素别无他症,外不伤于轮廓,内不损乎瞳神,倏然盲而不见也。”这很简要地概括了暴盲症的特征。根据这一特征,包括很多眼底及视路的急性病变。除本文列举的病例以外,诸如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视网膜大量出血,特别是黄斑部出血,以及视路的急性损害等,都属于暴盲的范畴,而急性球后视神经炎,继而发生视神经萎缩则在临床上较为多见。

关于暴盲症的病因病机比较复杂。在祖国医学中根据历代医家的实践经验,归纳为三大类型,即“阴孤”“阳寡”“神离”。而这三者有一个总的转归,就是都可形成气血、经络闭塞不通,所以古代医家指为“关格闭塞之病”。

本文所列举的案例,根据原发病与当时症状,属于“阳寡”这一类。古代眼科文献中指出,久患热病可发为暴盲,这符合本文列举之案例。因脑炎一般均持续发热,根据祖国医学的病理学说,久热必然损耗津液,津液属阴,津液不足,则阳气失其所依,这就是所谓的“阳寡”。相对而言即属于“阴亏”。一方面因阴阳失去平衡,另一方面由于津液损耗,经脉失养,乃导致“关格闭塞不通”。韦老师主要根据这一机制,并结合具体症状来进行辨证论治的。总的法则是采取滋阴养血疏肝的原则,以逍遥散合柴胡参术汤(《审视瑶函》方)加减治疗。该两方均为养血疏肝之剂,其中当归、党参、熟地、白芍益血养阴;川芎理血活血,白术、茯苓、甘草补益脾胃;栀子、丹皮等清热凉血;柴胡、白芍疏肝养肝。本文介绍的案例,除例2同时使用维生素B1及B12等治疗外,其余2例均不用西药。这说明中药的疗效是比较明显的。虽然由脑炎所致的球后视神经炎,少数病例在脑炎治愈后可逐渐自行恢复,但本文介绍的病例在脑炎治愈后,从发现眼部症状时起已经过10~15天,在此期间曾用西药治疗,而视力无甚进步。在用中药治疗后,视力即逐渐增进,最后恢复了视力,检查眼底视神经乳头恢复了正常,说明中药对该类病症有较好的疗效。

在疗程与疗效方面,有2例球后视神经炎的视力丧失程度和全身症状及病程基本相同,而例1仅服药15剂即恢复视力,例2则服40剂才恢复视力。虽然方药有所不同,但出入不大,是否与原发病有关(例1为乙型脑炎,例2为化脓性脑膜炎),尚待分析。

转载于《辽宁中医杂志》,1980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