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生儿转运的实施

需转运的新生儿均为危重新生儿,患儿在转运过程中可能会随时出现病情变化。因此,做好转运工作的安全风险防范、规范管理转运工作非常重要。

(一)转运指征

为实现优质卫生资源的充分利用,又防止NT中心超负荷运转,新生儿转运指征的制定应以《新生儿病房分级建设和管理指南(建议稿)》定义的各等级NICU的业务范围为依据,即按照初级、高级和特级NT中心的救治能力分别制定相应的转运指征逐级转运。特殊病情危重新生儿可以根据需要越级转运,尽可能将危重新生儿集中到具有救治监护能力的NT中心进行救治。

1.国外的新生儿转运指征

国外学者根据Powell-Tippit(2005)指出新生儿的转运指征主要包括以下14条内容。

(1)早产:胎龄<34周或出生体重<2000g。

(2)呼吸窘迫:由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呼吸性酸中毒、胎粪吸入、肺炎、肺或气道发育不良引起的呼吸窘迫。

(3)败血症/感染。

(4)代谢性酸中毒。

(5)先天性心脏病。

(6)休克/低氧血症。

(7)窒息。

(8)惊厥。

(9)代谢紊乱:低血糖、低血钙、先天性的代谢性疾病。

(10)电解质失衡。

(11)高胆红素血症:有换血的必要性或溶血性疾病。

(12)先天性发育畸形。

(13)外科紧急手术。

(14)孕母相关疾病:糖尿病、药物滥用、处方药物的使用、子痫前期/高血压、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

2.国内新生儿转运指征

据《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提出国内新生儿转运指征包括如下:

(1)早产儿:出生体重<1500g或胎龄<32周。

(2)呼吸窘迫:严重呼吸窘迫、频发呼吸暂停需辅助通气。

(3)严重感染、神经行为异常、频繁惊厥、严重黄疸需要换血、急性贫血、频繁呕吐及腹泻脱水患儿。

(4)严重的出生窒息,复苏后仍处于危重状况,神经系统异常(肌张力低、惊厥、抑制状态);酸中毒难以纠正;低血糖、低血钙等代谢紊乱。

(5)出生后发绀且氧疗不改善、休克或有先天性心脏病。

(6)先天畸形需要立刻外科手术者,如膈疝、气管食管瘘、胃肠道畸形等。

(7)循环衰竭:血压低、少尿、皮肤灌注不佳者。

(8)产伤及先天性心脏病等。

(二)转运人员

1.转运人员组成

应设立专门的新生儿转运队伍,由新生儿科医师、注册护士和司机至少各一名组成转运小组,可加入呼吸治疗师等成员。根据区域内转运工作量的大小,有时需设立多个转运小组以保证转运工作的及时和顺利完成。所有人员均经过新生儿转运的专业培训,并具备良好的组织沟通协调能力。

2.转运人员需掌握的急救技术

参照《中国新生儿转运指南》,转运医师和护士必须掌握的技术包括以下几方面。

(1)能识别潜在的呼吸衰竭,掌握气管插管和T-组合复苏器的使用技术。

(2)熟练掌握转运呼吸机的使用与管理。

(3)能熟练建立周围静脉通道。

(4)能识别早期休克征象,掌握纠酸、扩容等技术。

(5)能正确处理气胸、窒息、惊厥、低血糖、发热、呕吐等常见问题。

(6)能熟练掌握儿科急救用药的剂量和方法。

(7)掌握转运所需监护、治疗仪器的应用和数据评估。

(三)转运装备

1.交通工具

主要以转运救护车为主。有条件的可开展航空转运,实现更快捷的长途转运。目前在上海、西安等城市已有医院开展航空转运。

2.转运仪器设备

转运设备均应配置在转运车上。危重新生儿转运设备实际就是一个移动的NICU抢救单元,所以所有设备所需的电源必须是同时可应用蓄电池电源和交流电源。具体包括转运暖箱、简易呼吸机、生命体征监护仪(脉搏氧饱和度仪)、氧气筒、T-组合复苏器、负压吸引器、输液泵、血糖仪。另外还包括气管插管用物(喉镜及各型号舌片、各型号气管插管导管)、吸氧用物(氧气管、各型号面罩与复苏球囊)、吸痰管、胃管及输液用品(消毒液、无菌棉签、输液器、胶布、静脉留置针、各型号注射器针)、无菌胸腔引流包、胸腔引流管、听诊器、电筒、备用电池、无菌手套等。

3.药品配置

肾上腺素、多巴胺、毛花苷丙(西地兰)、利多卡因、阿托品、地西泮、苯巴比妥(鲁米那)、5%碳酸氢钠、葡萄糖酸钙、呋塞米、氨茶碱、地塞米松、葡萄糖注射液(5%、10%、50%)、生理盐水、甘露醇、注射用水等。

(四)转运前准备

1.需要转运患儿的医院的准备事项

(1)符合转运指征者,由主管医师向转运中心提出转运请求。

(2)保持与上级NT中心电话联系。

(3)充分的医患沟通:向家长解释患儿病情,告知转运的原因、必要性以及转运风险,征得患儿家长知情同意,签署转运同意书。

(4)填写新生儿转运单:包括病史、辅助检查结果和治疗的详细方案。

(5)家属心理准备及经济准备。

(6)再次通知上级NT中心,正式启动转运程序。

(7)在转运队伍到达之前,对患儿进行初步复苏急救,稳定病情。

2.转入医院的准备事项

(1)了解被转运患儿的情况:

转运医院接到转运电话后,需充分了解患儿病情,包括胎龄、出生时间、出生体重、出生情况、目前生命体征及病情、转诊原因、转诊医院名称和地址、要求转诊医生的姓名和电话号码、转诊是否被家属接受等。

(2)转运风险评估:

了解患儿情况后应做充分的转运风险评估,但原则上应创造条件积极转运。院内转运由主管医师决定,院间转运则需由转出医院主管医师和接收医院专科医师共同商议,并且最终应由接收医院主管医师决定,包括最终做出是否取消转运的决定。

(3)确定转运:

确定患儿需转运治疗后,填写转诊记录单诊断,同时通知转运小组,启动新生儿转运。

(五)现场评估转运

1.了解病情,进行危重评分

转运队伍到达后,医护人员应尽快熟悉患儿的产前、产时情况及诊治过程,进行查体和询问,了解患儿目前的整体情况,可利用《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法》或《新生儿危重病例单项指标》进行评分,并填写评分表格。

2.转运前的急救处理STABLE原则

STABLE原则可有效指导转运人员实施转运前救护,有效稳定患儿病情,但在需要新生儿复苏时,ABC原则[气道(airway)、呼吸(breath)、循环(circulation)]优于STABLE原则。

(1)S(safe care and sugar)
1)safe:

保证患儿转运安全是转运的最根本前提。因此,转运过程中的任何与安全有关的事项如严重的低氧血症、可能的奶汁反流与误吸以及震动颠簸导致的颅内出血等都应引起转运人员的高度重视。

2)sugar:

需维持患儿血糖稳定在2.5~7.0mmol/L。国外推荐维持血糖正常范围在2.8~6.1mmol/L。若血糖低于2.5mmol/L,予10%葡萄糖2ml/kg,以1ml/min的速度静脉推注,并以10%葡萄糖80ml/(kg·d)的速度静脉注射维持,即葡萄糖的输注速率为5.5mg/(kg·min)。半小时后再复测血糖,血糖仍<2.5mmol/L,再次以10%葡萄糖2ml/kg静脉推注,并可将输注的10%葡萄糖液体速度提高到100ml/(kg·d),即葡萄糖的输注速率为6.9mg/(kg·min),半小时后再次复测血糖直至稳定。

(2)T(temperature):

无论健康还是患病新生儿,维持体温稳定均是最首要的目标。按照WHO的标准,正常的核心体温维持在36.5~37.5℃;轻度低体温:核心温度36~36.4℃;中度低体温:核心温度32~35.9℃;重度低体温:核心温度<32℃。因此,置患儿于预热好的暖箱中,并将转运途中所需要的血压袖带、氧饱和度传感器、胃管、吸氧管、压脉带等各类物品也放入暖箱中预热。另外,进行各项操作及抢救时注意保暖。

(3)A(assisted breathing):

指保证呼吸道通畅。清除患儿呼吸道内的分泌物,视病情需要给氧,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维持有效的通气,此时应适当放宽气管插管的指征。并注意整个转运途中患儿保持鼻吸气体位。

(4)B(blood pressure):

指维持循环保持血压稳定。目前比较普遍的临床实践方法是利用平均动脉压来评价患儿的血压是否正常,尽管这种方法还没有被实践验证,但临床还是普遍接受如果患儿的平均动脉压等于胎龄或稍高出胎龄,即可认为血压是正常的。转运过程中需监测患儿的血压、心率及经皮血氧饱和度以确认机体是否能维持正常灌注。出现休克或血压偏低时可使用生理盐水10ml/kg扩容,15~30分钟之内输完,也可应用多巴胺及多巴酚丁胺维持血压。

(5)L(labworks):

确保患儿各项实验室指标处于正常值范围:应用掌式血气分析仪监测患儿的各项指标,根据结果进行纠酸和补液,确保患儿的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6)E(emotional support):

指情感支持。待患儿病情稳定后,由医师向患儿的法定监护人(父亲)讲明目前患儿的病情及转运途中可能会发生的各种意外情况,稳定患儿家属的情绪,使其主动配合,争取抢救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