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相关监测

医院感染监测是指长期、系统、连续地观察、收集和分析医院感染在一定人群中的发生、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监测结果报送和反馈给有关部门和科室,为医院感染的预防控制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主要包括环境卫生学监测及目标性监测。

一、新生儿环境卫生学监测

1.监测项目

包括空气消毒效果监测、手消毒效果监测、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使用中消毒剂监测等方面。

2.监测目标

细菌菌落数应达到标准:空气菌落数≤200cfu/m3,手表面的菌落总数≤10cfu/cm2,物体表面平均菌落数≤5cfu/cm2。检测消毒效果是否达到标准要求,追查消毒方法是否正确。

3.监测周期

空气消毒效果监测每月1次,手及物表消毒效果监测每季度1次,当怀疑医院感染与手及物表有关时,随时进行监测。使用中消毒剂监测每日1次。

4.采样要求

除空气采样及使用中的消毒液监测由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的专业人员进行采样及监测外,其余由医院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负责。采样需规范操作,使采集标本准确、无污染,培养结果准确。

二、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

一般三级甲等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科以及NICU除了对所有住院新生儿进行新生儿医院感染率监测外,还应开展重点人群、重点部位、重要环节医院感染监测及定植菌主动筛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风险。特别是针对呼吸机机械通气患儿以及动静脉留置导管的患儿开展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以及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监测。

(一)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随着机械通气的广泛使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已成为NICU主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之一。根据CDC定义,VAP是指原无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后发生的肺部感染;原有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后发生新的肺部感染;撤机拔管后48小时内所发生的肺炎。

1.VAP发生率

VAP是NICU排名第二的医院获得性感染,也是医院获得性感染的主要死因。VAP与患儿死亡率,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的增加密切相关。有报道指出,机械通气患儿中,VAP在NICU的发生率为6.8%~62.8%。美国国家医疗安全网络(National Healthcare Safety Network,NHSN)2008年数据表明,新生儿VAP的发生率与NICU机构的水平有关,建议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危重新生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重儿,应转运至Ⅲ级NICU进行治疗。

2.VAP的分型和病理生理学

VAP可分为2种类型,早发型与迟发型。早发型VAP发生在插管48~96小时,与敏感菌有关。迟发型VAP发生在插管96小时后,与耐药菌密切相关。VAP的病理生理学包含2个主要过程,消化道和呼吸道的细菌定植以及上、下气道分泌物的微量吸入。

(1)细菌定植:

指没有积极宿主反应的细菌存在。约10%的健康人口咽部有细菌定居,而在住院等应激状态下细菌定植增加30%~40%,危重病人可达到70%~75%。肺部细菌定植是由于不同来源的生物体传播,包括口咽部、鼻窦,鼻孔、胃肠道,医务人员与病人间的接触以及呼吸机管路。吸入任何来源的定植菌将导致积极的宿主反应,并且最终导致VAP的发生。

(2)细菌定植的入侵通道:

气管内导管为定植菌进入下呼吸道提供了一个直接的途径。气管插管导致上气道和气管间异常中断,绕过上气道的生理结构,为细菌进入下呼吸道提供了一个直接途径。因为气管插管插入上气道,导致身体本身的滤过功能和湿化功能减少。由于在插管期间,黏膜受损,黏液纤毛清除能力可能会相应受损。气管导管为细菌留在气管里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场所,进一步增加了黏液分泌物的产生。这些天然宿主防御功能的破坏增加了细菌定植的可能性以及随后的定植菌吸入。

(3)分泌物吸入:

上气道以及口腔分泌物可在导管里形成一层生物膜,以生物膜BF形式寄植于管腔内的细菌能逃避机体免疫和抗生素的双重杀灭作用,从而充当了病原菌的庇护所和放大器作用,这开始于插管的12小时内,生物膜含有大量细菌,通过呼吸机诱发呼吸的形式播散至肺内。此外,生物膜可能通过气道灌洗、吸引、导管重新定位而离开原位。

3.VAP的风险因素

VAP的风险因素分为三类:宿主相关、设备相关以及人员相关。

(1)宿主相关风险因素:

主要指患儿的机体情况。一组多因素研究显示,患儿胎龄、出生体重、出生时1分钟Apgar评分、原发病为呼吸系统疾病与VAP发生密切相关,其他宿主相关因素包括患儿体位。研究显示,仰卧位病人气管内分泌物的细菌污染高于半卧位病人。此外,患儿的意识水平、插管次数、机械通气时间、NICU住院时间以及用药(包括镇静剂、抗生素及抗酸剂的使用)等有关。据报道,机械通气时间每延长10天,VAP的发生率增加2.3%。研究发现,如果患儿在NICU上机时间较长,免疫力相对较低,则容易受到细菌的入侵,进而发生VAP。

(2)设备相关风险因素:

包括气管导管、呼吸机管路以及鼻胃管或者口胃管。分泌物可能会集中在气管导管内,若未及时吸引或吸引方式不当,很可能导致分泌物逆行至气道内引发肺部感染。而鼻胃管和口胃管破坏胃食管括约肌,导致反流并增加VAP的风险。是否安置鼻胃管或者口胃管至幽门远侧以降低吸入和VAP的风险尚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研究。

(3)人员相关风险因素:

最大的风险因素是不正确洗手导致病人交叉感染。气管插管以及机械通气患儿经常需要一些干预措施,例如吸引或者呼吸机管路的处理。如果工作人员没有正确采用洗手方法,这些干预很大可能增加病人间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在护理感染病人后没有洗手及更换手套也会大大增加VAP的发生率。此外,当已经明确了耐药菌时没有穿戴正确的个人防护设备,也会增加患儿间交叉感染的风险。

此外,胃内容物吸入是VAP的另一潜在风险因素。正常情况下,胃酸pH<2,胃腔保持无菌状态。有研究显示pH>4,微生物即在胃内大量繁殖,在胃液中培养出一种或多种细菌,并且胃液培养出的细菌与咽拭子和支气管内分泌物细菌的相同率达40%,表明胃内细菌的逆向定植。多数机械通气病人都有胃管来进行肠道喂养。胃管破坏了胃食管括约肌功能,导致胃肠反流机会增加,并且为细菌改变位置进入口咽部和定植在上气道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通道。肠道喂养增加了胃的pH以及胃容量,同时增加了细菌定植和吸入的风险。

4.VAP的监控
(1)监控高危人群:

在使用气管插管行呼吸机机械通气的患儿中,发生VAP的高危人群包括母亲产前明确感染、早产(胎龄<36周)、低出生体重、原发病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呼吸系统疾患、昏迷、有重插管史、机械通气时间及NICU停留时间长、使用镇静剂、麻醉剂、安置口或鼻胃管,以及使用广谱抗生素、抗酸药物及H2受体阻滞剂等,应重点加强此类人群的识别与监测。

(2)识别感染征象:

①机械通气48小时后出现体温不稳定,不能用其他原因解释。②气道分泌物量增加,性状或颜色改变,如痰液由白色转为淡黄色或黄色,性状由稀薄变得黏稠等。③出现病情变化:如血氧饱和度不能维持,血压降低,心动过缓(心率<100次/分)或心动过速(心率>170次/分),皮肤颜色青灰、反应变差等。④肺部出现干啰音或湿啰音。若出现以上一系列症状或体征时,高度警惕VAP的发生。

(3)监控VAP防范措施的执行:

由于VAP发病率高,一旦发生不仅延长住院时间,增加费用,甚至威胁患儿生命,故采取必要的措施预防VAP的发生尤为重要。虽然VAP有多重风险因素,但恰当的措施可以减少其发生率。防范VAP的措施应该始于插管,如果可能,在插管之前就应该开始。根据美国2014年《医院获得性感染:更新指南》VAP的防控措施包括避免气管插管(如有可能,使用无创);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避免镇静,每日评估拔出气管插管的可能性;常规进行口腔清洁(使用无菌水);尽量减少呼吸机管路脱开,仅在管路发生污染或故障时更换。VAP的预防主要包括医疗与护理两方面,因此,临床从医疗及护理方面监控VAP防范措施的执行情况,对防范VAP的发生非常重要。

医疗方面如严格掌握气管插管及机械通气的指征,优先考虑无创通气;若必须采用有创通气,则尽量减少插管次数;及时评估是否可以拔管及撤机,减少机械通气时间;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避免滥用,尤其是第三代头孢菌素。

护士是防止口咽部以及胃肠道细菌定植的一线人员,故护理方面采用积极全面的集束化护理措施,能在很大程度上预防VAP的发生。

1)预防细菌定植:①保证NICU环境清洁:国内的NICU大多无陪护,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员流动。每日2次用多功能动态杀菌机行空气消毒,湿式拖地至少2次/天。有条件医院的NICU可建立层流病房,保证空气洁净。②保持器械、设备清洁:体温计、听诊器、吸引设施、复苏囊等一人一用,用后及时消毒处理;暖箱每日予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擦拭外壁,内壁用清水擦拭,每周更换暖箱;保证床单元清洁干燥无污染,做好基础护理,防止皮肤感染。③重视手卫生:洗手是预防VAP最为有效的方式。在接触患儿前后严格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在集中进行操作时或手无明显污染时可用快速手消毒液消毒双手。当可能接触口腔或者气管分泌物时应该戴手套。在病房门上张贴标识,提醒工作人员洗手以及戴手套,这是容易做到并且成本低廉的方法,可以帮助减少患儿间的细菌传播。此外,当耐药菌感染以及其他因素需要隔离时应该穿隔离衣。④口腔护理:通过减少患儿口腔里的细菌量来降低口咽部细菌定植的可能性。建议使用无菌水Q4h行口腔护理。也有研究显示,单独使用2%的碳酸氢钠或制霉菌素两种口腔清洁液对预防新生儿VAP有显著效果。⑤重视呼吸道管理,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气道黏液可能会停滞在气道内,并且作为细菌生长的媒介。当行气管导管吸引时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是非常必要的。此外,吸引时应当使吸痰管带负压进入气管导管进行吸引,避免将积聚在导管内面的微生物带入下呼吸道,导致VAP发生。使用开放性和密闭性吸痰装置在VAP的发生率方面没有发现有何区别。当使用密闭性吸痰装置时,吸痰管的分泌物需要冲洗干净。⑥呼吸机管路护理:呼吸机管路的定植在VAP发生过程中也扮演了重要角色。研究显示,1周更换一次管路不会增加VAP的发生风险。建议7天或当可见污染时更换呼吸机管路。湿化罐中加入灭菌用水,每24小时更换;冷凝杯保持低位,及时清除管路中的冷凝水并及时倾倒,以防逆流入患儿气道。⑦硝酸银气管导管的使用:许多研究建议将气管导管涂上硝酸银。因为前期有报道,在尿管上涂硝酸银可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因此,研究者们假想硝酸银能妨碍细菌排列在气管导管上以及形成生物膜,故考虑将气管导管涂上硝酸银或许可以减少VAP的发生率。一项研究显示,对狗使用机械通气,气管导管上涂上硝酸银较传统的气管导管发生定植的机会小很多。需进一步研究来确定这种低成本高效益的导管来防止VAP发生。

2)预防误吸:①体位管理:美国CDC推荐机械通气病人若无禁忌证,则最佳体位为半卧位并且抬高床头30°~45°,可防止反流以及从胃部到气道的细菌吸入,可减少约67% VAP的发生。最好每2小时常规给患儿翻身可增加肺部引流,减少VAP发生风险。②胸部物理治疗:对痰液黏稠且量多的患儿可行胸部物理治疗技术,包括体位引流、拍背、震颤等方式。③气道灌洗:目前临床常有使用生理盐水灌洗来稀释分泌物以及防止黏液在气管导管内栓塞。而近年一项研究显示,生理盐水灌洗并不能稀释分泌物,反而减少进入肺内的氧气量,升高血压、心率、颅内压,使细菌从气管导管进入下气道,增加VAP发生风险。对吸入气体加温加湿,保持气道内足够的湿化可以帮助减少分泌物的黏性。④药物使用:在喂奶前10~15分钟使用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反流误吸。而部分药物使用可能增加VAP的发生,如抑酸药。胃酸不仅能抑制胃腔中细菌生长而且还能阻止小肠内的细菌定植。抑酸药可使胃酸pH升高,胃内细菌过度生长,通过胃食管反流至咽喉部从而误吸入下呼吸道,发生VAP。对患儿使用镇静剂可抑制咽反射,容易导致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深度镇静可能会导致病人脱机困难,增加VAP的发生率。

3)加强护理,促进尽早撤机:VAP的发生与机械通气时间呈正相关。一旦患儿开始机械通气,就应为尽早撤机做好积极的医疗及护理干预。因此,加强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做好气道管理,及时调整呼吸机参数是尽早撤机以减低VAP发生的关键。

VAP虽然对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很大影响,但通过积极的干预措施可得到最大程度的预防,护士在预防VAP发生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 stream infection,CRBSI)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小时内的病人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38℃)、寒战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实验室微生物学检查显示,外周静脉血培养细菌或真菌阳性,或者从导管段和外周血培养出相同种类、相同药敏结果的致病菌。

CRBSI是一个全球问题,是NICU血流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新生儿尤其是低出生体重儿和危重儿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更易发生CRBSI,不仅延长住院时间,亦可增加患儿死亡率。需要采取多种综合措施进行预防。

1.CRBSI的发生率

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插管病人中血流感染人数/病人中心插管总日数)×1000‰。美国医院感染监测系统对2002—2004年多家NICU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进行监测显示,CRBSI总平均感染率为(3.5~9.1)/1000导管日,出生体重越低,CRBSI发生率越高。2010年华盛顿路易斯儿童医院NICU 1290例新生儿临床资料,获得性血流感染175例次,其中CRBSI占所有血流感染的62.3%,居血流感染首位,提示大部分血流感染与中心静脉置管有关。近期国内相关资料报道,CRBSI发生率为(7.8~13.6)/1000导管日,普遍高于发达国家,可能与经济水平、医疗卫生条件、置管技术、院感防控意识等因素有关。

2.CRBSI的病原学分布

新生儿病原菌分布各地区存在一定差异。有资料显示,院内血流感染致病菌以G+菌为主,其中表皮葡萄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占60%~70%。近年来,随着新型抗菌药物广泛应用于临床,G-菌感染率明显增加,以肺炎克雷伯菌及大肠埃希菌多见。另有报道,获得性真菌血流感染发生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假丝酵母菌所引发的血流感染。由于该菌具有很强的黏附能力,极易定植在PICC导管表面,通过导管输入的高营养液促进其生长,同时它还能在导管表面形成生物膜,逃避宿主的免疫反应及抗真菌药物作用,因此,假丝酵母菌在PICC中的感染率愈来愈高。

3.CRBSI的风险因素

中心静脉置管如PICC和UVC以其操作方法简单、能减少反复穿刺、留置时间长等优势在NICU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侵入性操作,易造成CRBSI,尤其是近年来PICC大量使用,是导致导管相关血流感染最主要的来源。CRBSI的相关风险因素包括出生体重和胎龄、导管留置类型及材质、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留置部位、导管堵塞、抗生素使用等。

(1)出生体重和胎龄:

两者是CRBSI发生的独立相关因素,研究显示,出生体重≤1500g、胎龄≤32周与CRBSI的发生明显相关。

(2)导管留置类型及材质:

目前使用的PICC导管材质分为聚氨酯与硅胶两种。研究发现,聚氨酯质的PICC导管比硅胶材料导管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高,而硅胶材料的导管更易使假丝酵母菌在表面形成生物膜,对抗宿主的免疫反应,降低药物的敏感性。

(3)导管留置时间:

研究显示,在PICC留置后的最初18天内CRBSI的发生率以每天14%递增,置管19~35天后CRBSI的发生不再增加,而置管后36~60天,CRBSI的发生率以每天33%递增。

(4)导管留置部位:

研究显示,股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发生的CRBSI比其他部位置管的发生率高。

(5)导管堵塞:

在中心静脉导管应用的并发症中最高,发生率报道不一,有报道堵管发生率21.3%,长时间中心静脉置管相关的静脉血栓发生率为0.3%~28.3%,发生时间一般在置管后7.4天。脂肪乳剂作为肠外营养中的重要成分,因其溶质含量高,极易沉积在导管中导致堵管,同时导管原有的光滑性受到破坏,易导致细菌的停留和繁殖,使导管细菌定植和CRBSI发生率增加。

(6)抗生素使用:

CRBSI通常发生在抗生素治疗后的14~21天,这可能与患儿的个体因素、治疗方案、抗生素的耐药等多方面有关。

4.CRBSI的监控
(1)监控高危人群:

行PICC置管、脐动/静脉置管者,尤其是胎龄<32周,出生体重<1500g的早产儿或有严重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使用广谱抗菌药物、置管时间>15天或置管部位出现局部感染灶(红、肿、热、痛或脓液形成)的新生儿需高度警惕CRBSI的发生。研究指出,胎龄越小,出生体质量越低,导管留置时间越长,发生CRBSI的概率越高。

(2)识别早期症状:

CRBSI早期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如反应低下、皮肤灰暗或花斑纹、呼吸暂停、呼吸急促、腹胀、体温不升或体温过高等。实验室检查对CRBSI临床诊断有一定的参考意义。如血小板进行性下降、白细胞升高或下降、C反应蛋白升高及降钙素原升高等感染指标改变。因此,对于置管患儿,当出现上述不典型症状时,应警惕CRBSI,同时观察相关实验室指标变化。

(3)监控CRBSI防范措施的执行

1)科室制定动静脉置管流程,规范操作:对进行置管和维护操作的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和教育,做好PICC置管护士严格考核后的资质准入。①新生儿科留置血管内导管的种类:新生儿科留置血管内导管的种类有外周留置针、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外周动脉置管、脐静脉置管(umbilical venous catheter,UVC)、脐动脉置管(umbilical artery catheter,UAC)等;②资质:取得执业医师资格的所有经过培训的医师可以进行动脉置管、脐静脉置管等。所有取得护士执业资格的护士均可进行外周留置针穿刺,具有PICC穿刺资格证或NICU专科护士证的人员可进行PICC穿刺。观察性研究表明,没有置管经验的护士或护患比配置不当,与NICU中CRBSI相关。2011年美国CDC《血管内导管相关感染预防指南》指出:只有接受过培训并证明有能力进行周围和中心静脉置管和维护的工作人员才能被指派此项操作。因此,对于置管及维护人员的资质应该实施严格的准入制度。

2)组织科室医护人员学习卫生部《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见附件)提高工作人员感染防控的意识,并对导管置入和维护的相关人员对指南知晓和遵从的程度进行周期性评估。

3)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置管时应当遵守最大无菌屏障要求,置管人员应当穿戴一次性帽子、一次性口罩、无菌手术衣、无菌手套并采用可以覆盖整个身体的无菌铺巾。置管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等医疗用品和各种敷料必须达到灭菌水平。

4)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认真洗手并戴无菌手套后,尽量避免接触穿刺点皮肤。置管过程中手套污染或破损应当立即更换。

5)选择合适的PICC材质:推荐选用聚氨酯材质的PICC导管,以减少真菌性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发生。

6)选择合适的静脉置管穿刺点,新生儿PICC置管时,应当首选肘部贵要静脉,尽量避免使用股静脉。

7)采用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皮肤消毒剂消毒穿刺部位皮肤,自穿刺点由内向外以同心圆方式消毒,消毒范围应当符合置管要求。消毒后皮肤穿刺点应当避免再次接触。皮肤消毒至少两次。患疖肿、湿疹等皮肤病或患感冒、流感等呼吸道疾病,以及携带或感染多重耐药菌的医务人员,在未治愈前不应当进行置管操作。

8)每24小时更换输液管路一次,可疑污染时立即更换。

9)做好PICC置管后的维护:①使用肝素盐水每6小时进行常规冲管,预防导管内血栓形成。②给药前后脉冲式冲管,使之在血管内形成涡流,将残留药物冲洗干净,输注完成后及时正压封管,减少回血产生。③肝素的应用方法:加入全合一营养液,0.5~1U/ml或加入5%GS或10%GS中,以0.5U/(kg·h)伴随全合一营养液输注。④避免在PICC置管同侧肢体测量血压以及采集血液标本。⑤使用无菌透明、透气性好的敷贴覆盖穿刺点,并定期更换。

10)静脉营养液应在静脉配液中心完成,无配液中心时,需在洁净工作台完成营养液配制。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配液人员应取得相应资质;配液时,应当戴帽子、口罩、无菌手套,穿无菌手术衣,保证输注液体的无菌状态。

11)密切观察置管患儿生命体征、置管部位皮肤情况,怀疑发生导管相关感染或者病人出现静脉炎、导管故障时,应与管床医生讨论后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如拔管、留取导管尖端送培养以及同时采集外周血进行血培养,继续抗感染治疗等,减少重症感染发生。

12)医务人员应当每天对保留导管的必要性进行评估,不需要时应尽早拔除导管。尽量减少胃肠外营养的时间,加强母乳喂养宣教,建立自体母乳库,在母婴分离的条件下实施母乳喂养,促进早期肠道微量喂养的开展,促进肠道成熟与适应,尽快过渡到全胃肠喂养。

13)对置管患儿应进行目标性监测,一旦发现疑似感染尽早将导管予以拔除,减少CRBSI发生。不同地区CRBSI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存在一定差异,在应用抗菌药时,应结合本地区病原菌分布及患儿临床特点,合理用药,根据培养结果尽早选用敏感抗菌药物。

总之,VAP及CRBSI是院感质控的关键环节,科室管理人员需加强对各级人员的相关培训,全体医护人员需要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专人做好日常监测,统计分析数据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持续改进。

三、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

近年来,多重耐药菌已经成为医院感染重要的病原菌。由于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具有复杂性、难治性等特点,对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有着极大的威胁,故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感染对临床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MDRO的风险因素

美国医院感染监测系统(National Nosocomial Infection Surveillance,NNIS)数据表明,侵入性操作,如气管插管、插尿管是普遍引起医院感染及细菌耐菌的重要原因。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低胎龄、低出生体质量、长期住院患儿、频繁暴露在抗生素环境中、长期的肠外营养等是引起MDRO的重要原因。另外侵入性操作较多,如气管切开、气管插管、PICC等不仅造成血流相关性感染,同时也是引起耐药细菌生成的重要原因。

(二)MDRO的监控

1.监控高危人群

低胎龄、低出生体质量、住院天数长(>10天)、使用机械通气、长时间使用肠外营养及抗菌药物等患儿是发生MDRO的高危人群。尤其是长期住院的呼吸机治疗患儿是MDRO的重点监控对象。

2.监控MDRO防范措施的执行
(1)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

1)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科室应高度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针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诊断、监测、预防和控制等各个环节,制定并落实多重耐药菌感染管理的规章制度和防控措施。新生儿室是MDRO的重点人群,应加强管理力度,落实各项防控措施。特别注意低出生体质量儿、难产儿和早产儿的管理,提高其免疫力,避免感染因素;减少不必要的机械通气和肠外营养等治疗方法,缩短住院时间。

2)加强培训:加强对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认识,强化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流行病学以及预防与控制措施等知识培训,确保医务人员掌握正确、有效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

(2)强化预防与控制措施

1)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加强手卫生和新生儿感染因素的目标监测,及时发现相关因素并给予干预。

2)严格实施隔离措施:对所有患儿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或定植患儿,应当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①尽量选择单间隔离,也可以将同类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或定植病人安置在同一房间。隔离房间应当有隔离标识。没有条件实施单间隔离时,应当进行床旁隔离。②与病人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③医务人员对病人实施诊疗护理操作时,应当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或定植病人安排在最后进行。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或定植病人的伤口、溃烂面、黏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作后,要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进行手卫生。

3)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在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

4)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或定植病人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使用专用的抹布等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医务人员和病人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采用适宜的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被患儿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或者疑似暴发时,应当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儿或定植患儿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

(3)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

根据新生儿的生理特点结合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有效抗菌药物,加强抗菌药物的管理,避免不必要长期、反复、联合使用抗菌药物。

(4)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及时采集有关标本送检,提高感染标本送检率,必要时开展主动筛查;加强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能力建设,提高其对多重耐药菌检测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水平。

要点荟萃

1.新生儿医院感染监测

(1)环境卫生学监测
1)监测项目:

包括空气消毒效果监测、手消毒效果监测、物体表面消毒效果监测、使用中消毒剂监测等方面。

2)监测目标:

空气菌落数≤200cfu/m3,手表面的菌落总数≤10cfu/cm2,物体表面平均菌落数≤5cfu/cm2

3)监测周期:

空气消毒监测每月1次,手及物表消毒监测每季度1次,当怀疑医院感染与手及物表有关时,随时进行监测。使用中消毒剂监测每日1次。

(2)目标性监测:

开展重点人群、重点部位、重要环节的医院感染监测及定植菌主动筛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风险,特别针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监测。

2.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

指原无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后发生的肺部感染;原有肺部感染,机械通气治疗48小时后发生新的肺部感染;撤机拔管后48小时内所发生的肺炎。

3.预防VAP的措施

①预防细菌定植:保证NICU环境清洁;保持器械、设备清洁;重视手卫生;口腔护理;呼吸道管理及无菌技术操作等。②预防误吸:体位管理;胸部物理治疗等。③促进尽早撤机。

4.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

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者拔除血管内导管48h内的病人出现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并伴有发热、寒战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除血管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其相关风险因素包括出生体重和胎龄、导管留置类型及材质、导管留置时间、导管留置部位、导管堵塞、抗生素使用等。

5.CRBSI的防控措施

①重视CRBSI,加强对医务人员知识的教育和培训;②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③导管置管资质的审核及操作质量控制;④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置管情况,及早识别有无感染征象积极处理;⑥评估保留导管的必要性,尽早拔除导管。

6.多重耐药菌(MDRO)

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

7.MDRO的防控措施

①重视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管理;②加强对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教育和培训;③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④严格实施隔离措施;⑤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⑥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⑦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基本原则;⑧建立和完善对多重耐药菌的监测。

(陈 琼 杨栗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