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大小便能反映身体的疾病吗?

大便由肠道排出,但与脾胃、肝、肾及肺有着密切的关系。小便由膀胱排出,但与脾、肾、肺及三焦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询问大、小便的情况,不仅可以直接了解消化道的功能和水液的盈亏与代谢情况,而且亦是判断疾病寒热虚实的重要依据。
问二便时,应询问二便的颜色、便量、性状、气味、时间、排便次数、排便时的感觉以及兼有症状。
健康人一般每日或隔日大便1次,排便通畅,成形不燥,多呈黄色,内无脓血黏液及未消化的食物。大便异常可表现在颜色、气味、时间、便量、排便次数、排便时的感觉等方面。
(1)颜色异常:
①大便清稀水样,多为外感寒湿或饮食生冷;②大便黄褐如糜而臭,多为湿热或暑湿伤及胃肠;③大便夹有黏冻脓血,多见于痢疾或肠癌等病;④大便灰白呈陶土色,多见于黄疸;⑤大便燥结,干如羊屎,排便困难,多因热甚伤津,肠失濡润。
(2)气味异常:
①大便酸臭难闻,多为肠道郁热;②大便溏泄而腥,多属脾胃虚寒;③大便泄泻,臭如败卵或夹有未消化的食物,为伤食。
(3)便次异常:
①便秘:多由于胃肠积热或阳虚寒凝等;②泄泻:多由于外感风寒湿热疫毒之邪或饮食所伤,或久病脾肾阳气亏虚等。
(4)便质异常:
①完谷不化:指大便中含有较多未消化的食物,久病体弱之人多为脾肾阳虚,新起者多为食滞胃肠;②溏结不调:指大便时干时稀,多因肝郁脾虚,若大便先干后稀,多属脾虚;③脓血便:又称大便脓血,指大便中含有脓血黏液,多见于痢疾、肠癌;④便血:指血自肛门排出,包括血随便出或便黑如柏油状,或单纯下血的症状,多因脾胃虚弱,或胃肠积热、湿热蕴结、气血瘀滞等。
(5)排便感异常:
①肛门灼热,多因大肠湿热或热结旁流,热迫直肠所致;②里急后重,指便前腹痛,急迫欲便,便时窘迫不畅,肛门重坠,便意频数的症状,常见于湿热痢疾;③排便不爽,多因湿热蕴结大肠,肝郁脾虚或食积化腐等所致;④大便失禁,多由于脾虚气陷,肠道湿热瘀阻等引起脾肾虚损,肛门失约所致;⑤肛门气坠,多由脾虚中气下陷所致,常见于久泄久痢或体弱患者。
正常人24小时尿量为1000~2000毫升,一般尿量大于2500毫升为多尿,正常多尿可见于大量饮水或进食有利尿作用的食物(茶、咖啡),病理性多尿多见于糖尿病、尿崩症等;尿量小于400毫升为少尿,尿量小于100毫升为无尿,两者多见于急性或慢性肾脏疾病。正常小便色淡黄,清净而不混浊;小便短赤,灼热刺痛,色黄,大便秘结,属热淋,治以八正散加减,清热利湿通淋;尿中时夹砂石,或排尿突然中断,尿道疼痛,或腰腹绞痛,尿中带血,属石淋,治以石韦散加减,清热利湿,通淋排石;小便艰涩,淋漓不畅,或尿有余沥,或小腹坠胀,属气淋,治以沉香散(理气疏导)或补中益气汤(补中益气)加减;小便热涩刺痛,尿色深红或夹血块,或尿色淡红,或见心烦、疲乏,属血淋,治以小蓟饮子(清热通淋,凉血止血)或知柏地黄丸(滋阴清热,补虚止血)加减;小便混浊如米泔,置之沉淀如絮状,或久病不已,反复发作,淋出如脂,属膏淋,治以程氏萆薢分清饮(清热利湿,分清泄浊)或膏淋汤(补虚固涩)加减;小便不甚赤涩,但淋漓不已,时作时止,遇劳发作,属劳淋,治以无比山药丸加减,健脾益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