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软组织外科学

软组织外科学,是以椎管外骨骼肌、筋膜、韧带、关节囊、滑膜、椎管外脂肪或椎管内脂肪等人体运动系统的软组织损害(原称“软组织劳损”),引起疼痛和相关征象的疾病为研究对象,以椎管外或椎管内(外)软组织松解等外科手术,或椎管外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或椎管外压痛点强刺激推拿等非手术疗法,为治痛手段(完全有别于镇痛手段)的一门新型临床分支学科。国内以宣蛰人为先驱。

1.学术特点

(1)该学说认为,祖国医学中所说的“经筋”,就是指骨骼肌等人体运动系统的软组织体系。

(2)在发病学上,认为椎管内、外软组织因急性损伤后遗或慢性劳损形成的损害性病变所产生的化学性刺激,是头、颈、背、肩、臂、腰、骶、臀、腿痛的主要发病机制。

(3)在病理学上,认为椎管内、外软组织损害性疼痛的病理学基础,是软组织因急性损伤后遗或慢性劳损形成而导致的无菌性炎症。

(4)在生理学上,认为正常神经根急性受压(与周围神经一样),只会产生从麻木到麻痹的征象;以及受慢性渐增的压迫,不易引起神经压迫征象;只有当椎管外神经组织受鞘膜外脂肪结缔组织无菌性炎症的化学性刺激时,才会引起疼痛。

(5)在诊断学上,认为先天性骨骼畸形、后天性骨骼畸形、退行性骨质增生等,均非疼痛的原发因素。而由软组织损害引起的疼痛,按椎管内、椎管外和椎管内外混合三种类型,通过“三种试验”,结合“压痛点强刺激推拿检查”,辅以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显著地提高了诊断的正确率。

(6)在治疗学上,认为软组织松解手术的原理,主要是通过椎管外松解骨骼肌、筋膜等;或椎管内松解硬膜外和神经根鞘膜外脂肪等无菌性炎症病变的软组织;完全阻断了它们的化学性刺激对神经末梢的传导,以达到无痛。而传统的针刺、推拿、药液注射等多种中、西医非手术疗法的作用机制,也与此基本相同。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了一套中西医结合的、独特的、治痛而不是镇痛的方法。

(7)在征象学上,认为头、颈、背、肩、臂、腰、骶、臀、腿等处的损害性软组织,除主要引起疼痛、活动受限等征象外,还会并发头痛、眩晕等50多种涉及一些与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精神病科、胸科、心血管科、骨科、腹部外科、小儿外科、泌尿外科、男科、妇科、康复医学、运动医学、眼科、耳鼻咽喉科、皮肤科、口腔科等疾病,完全相似的征象。然而,这些征象只有当:

1)出现在较长时期的、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腰骶或颈背痛的后期;

2)经有关专科检查,完全排除了它们所属的疾病;

3)疼痛部位必须具有一系列有规律的和高度敏感的压痛点,在其上施行非手术疗法(严重顽固的病例施行松解手术)后,使征象明显改善或完全消失。此时,才能被视为是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病变所引起。

2.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疗法

银质针,是九种传统针刺针中的一种,由80%的白银,20%的红铜、锌、镍,熔化的合金拉丝制成。密集型压痛点银质针针刺疗法与传统针刺疗法的不同点见下表:

(1)治疗原理:

通过体内存留的银质针艾灸时具有的55~40℃的传导热能,直接散发到病变部位,消除或减轻无菌性炎症病变,并促使继发的肌痉挛自然消失,起到“去痛致松、以松治痛”的治疗作用。

(2)对术中两种情况的认识

1)刺在软组织层中,患者无“针感”、术者无“针下感”(有较大的机械阻力);但当深刺至软组织附着在骨骼处的病灶时,才有强烈针感。表明:反应区内的皮下组织还未形成继发性无菌性炎症病变,仅处于继发性痉挛阶段;而软组织附着在骨骼处,已发生无菌性炎症病变。

2)刺在病变的脂肪结缔组织及与之粘连成片的筋膜表面时,引起不同程度的相应“针感”;而穿筋膜层和肌腹时却无“针感”。表明:筋膜和肌腹不存在无菌性炎症病变。

分别在无菌性炎症病变处,行小幅度提插(即小幅度、不断地分别向四周刺探)。

3.现阶段,刃针疗法主要借鉴软组织外科学的以下研究,指导理论和临床:

(1)慢性无菌性炎症的病因病机。

(2)临床上表现出的症状与软组织损伤的关系。

(3)临床上的诊断病名与软组织损伤的关系。

(4)软组织损伤治疗部位的分布规律。

(5)银质针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