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理生理学(第3版)(全国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十三五”(临床专升本)规划教材)
- 姜志胜 王万铁
- 545字
- 2020-08-29 03:41:30
第三章 酸碱平衡紊乱
学习目标
掌握 反映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标的含义及正常值;各种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原因、发病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
熟悉 酸碱物质的来源、机体对酸碱平衡的调节;各种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时机体的代偿调节;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及分类。
了解 酸碱平衡紊乱类型的判断方法;各型酸碱平衡紊乱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体液适宜的酸碱度,是机体维持内环境稳定和正常功能代谢的重要基础。生命活动过程中,机体会不断地产生、排出大量的酸性和碱性代谢产物,每天摄取的食物中,也含有一定量的酸性或碱性物质。但是,依靠体液的缓冲作用及肺、肾及组织细胞等的调节作用,人体体液的酸碱度波动范围很窄,正常动脉血pH为7.35~7.45,平均值7.40,呈弱碱性。生理情况下机体维持体液酸碱度的相对稳定性,即维持pH在恒定范围内的过程称为酸碱平衡(acid-base balance)。当多种原因导致机体酸或碱超量负荷、严重不足或调节机制障碍,而出现机体内环境酸碱度的稳定性破坏,称为酸碱平衡紊乱(acid-base disturbance,ABD)或酸碱失衡(acid-base imbalance)。临床上,酸碱平衡紊乱多是某些疾病或病理过程的继发性变化,是临床常见的基本病理过程。对酸碱失衡的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常常是许多疾病治疗成功与否的关键。临床上随着自动化血气分析仪的广泛使用,酸碱平衡的判断和处理作为日常诊疗的基本手段而受到普遍重视。